第464章 这地方岂是你能待的-《港片:我靠炒房揽舒淇》

  赵五郑重道:\"岛主这样安排必有缘由,我们按令行事便是。\"

  王六点头同意:\"逐一拜访太费时间,不如散布消息,召集众人前来汇合,能来多少就带多少。\"

  两人随即通告天下,凡修为达大师境界者,皆可于三日后前往东海登岛,名额仅限三百。

  他们准备的船只最多能载三百余人,而天下大师不计其数,恐怕难以全部接走。

  消息一出,武林哗然!

  换作从前,人们听到这消息必定避之唯恐不及,但如今情况不同,侠客岛的秘密已非隐秘。

  剑圣传承现世,谁不想登岛参悟《无相书》?

  \"大师也能登岛?还等什么!名额有限,去晚了只怕搭不上船!\"

  \"善恶二使竟公开宣布,允许所有大师登岛。\"

  \"可名额只有三百,竞争必定激烈!\"

  一时间,江湖上众说纷纭。

  天下大师多如繁星,单单一个小国就有上百,甚至更多!

  天下武林群雄并起,各派高人层出不穷,仅是迈入宗师境界的强者便不下数千之众。

  听闻剑仙遗宝重现江湖,各路豪杰无不怦然心动,争先恐后赶往传说中的侠客岛。然登岛名额不过三百,争夺之激烈可见一斑。

  先前未获令牌者正自嗟叹,以为与《太玄经》失之交臂。岂料风云突变,听闻尚有机会,群雄顿时精神大振,策马扬鞭直奔渤海之滨。

  此去凶险难测,各派虽垂涎剑仙传承,却也不敢倾巢而出,只精选天资卓绝的 ** 前往。饶是如此,渤海之畔仍聚集了上千武林豪杰。

  人群中暗流涌动,更有邪派高手伺机作乱。天山童姥闻讯立即动身,欲要分一杯羹。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为夺机缘,令左使向问天留守黑木崖,自己则日夜兼程赶来。

  三日光景如白驹过隙,渤海岸边已聚集无数武林豪强。忽见海天相接处,一艘巨舰破浪而来。

  众人屏息凝望,只见船首立着两位使者,正是江湖闻名的赏善罚恶二使。其中一位朗声道:\"诸位请依次登船,若有人胆敢生事,休怪本使无情!\"

  往日桀骜不驯的各派高手,此刻竟出奇地循规蹈矩。谁人不知二使武功盖世,更向往那传说中的绝世武学。

  就在众人有序登船之际,任我行与天山童姥突然发难,企图强行登船。\"拦住他们!\"另一位使者厉声喝道。

  \"找死!\"任我行勃然大怒,当即运起吸星 ** 。谁知那看似寻常的船夫竟不避不让,反手一掌拍来。

  \"砰!\"

  劲风激荡间,任我行竟被震退三步,不由骇然。定睛看去,这些船夫竟个个都是宗师境界,更有数位大宗师坐镇其中。眼见大势已去,二人只得悻悻退去。

  刹那间,两人猛然想起李清曾说过的话——侠客岛上的普通杂役,都拥有宗师级别的实力。起初以为是夸大其词,如今亲眼所见,方才明白所言非虚。

  \"竟敢对我等出手,真是活得不耐烦了!\"船夫冷声斥道,随即摆开架势,准备与慕容复、段延庆一较高下。

  第四十一章:端茶送水得造化

  中原武林各路高手此刻齐聚东海之滨,陆续登船前往侠客岛,希冀参悟剑仙李白留下的无上武学。

  天阙城中,一位身着蓝衫的白发老者负手缓行。此人约六十岁上下,面容消瘦,眉宇间透着缕缕寒光,眼中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喜悦。这正是闻名江湖的\"无常客\"叶孤鸿——这位行事古怪的武林奇人,虽常做出些离经叛道之举,却格外重视承诺,常年隐居寒月峰。

  此刻他身后跟着个衣衫破旧的少年,穿梭于繁华街市。\"跟紧些!\"叶孤鸿回头低叱,带着少年转入望仙楼大门。这少年名叫凌峰,原是因饥饿难耐时拾得江湖中人人争夺的玄晶令,引来诸多高手争抢。幸得叶孤鸿及时取回令牌,又担心他人蛊惑少年暗害自己,便将他带往寒月峰。

  路遇黑虎门围攻慈悲老人,叶孤鸿出手相助却为时已晚,反遭黑虎门记恨。途经天阙城听闻望仙楼说书盛况,加之江湖流传的长生秘闻皆出自此处,便带着凌峰暂避风头,顺道见识说书人李清风采。

  厅内早已水泄不通,各路武林人士交头接耳。\"不知今日 ** 要揭开何等惊世秘法?与其胡乱猜测,不如静候开讲,反正只剩一个时辰了。\"议论声在雕栏画栋间此起彼伏。

  \"确实,再等一个时辰便知晓了。\"

  众人对李清即将揭晓的长生之法满怀期待,毕竟他每次讲解都令人叹服。

  光阴似箭,转眼一个时辰已过。只见李清从容步入,众人纷纷让开道路,恭敬地请他前行。

  李清缓步登上高台,淡然一笑:\"劳诸位久候,今日我们继续探讨这长生之道!\"

  话音刚落,台下武林中人纷纷投来热切的目光。

  此时,凌峰正站在台下,听闻李清要说书,立即兴致勃勃。他壮着胆子登上高台,主动为李清端茶送水,随后搬来矮凳,坐在李清身侧,准备专心聆听。

  然而,这举动立时引起群雄不满。在他们看来, ** 何等尊贵,这小乞丐竟敢擅登高台,还坐在身侧?

  顿时,众人纷纷出言喝斥。

  \"小乞丐,还不快下去?这地方岂是你能待的?\"

  \"莫要打扰 ** 生讲,速速离开!\"

  \"再不走,休怪某家动手!\"

  众人厉声呵斥,那名蓬头垢面的少年却纹丝不动,恍若未闻。

  丁春秋冷眼旁观,暗自盘算:若有人出手教训这小子,正好逼他开口求助,如此便可抵消那枚玄铁令的人情。如此一来,双方恩怨两清。

  见少年毫无反应,人群越发躁动,喝骂声此起彼伏。

  \"臭要饭的,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今日是陈先生开坛讲经的好时辰,休要搅了雅兴。\"

  \"老老实实拿着银钱走吧,够你痛饮三日了。\"

  \"再赖着不走,休怪爷爷拳头不长眼!\"

  碍于陈青阳在场,众人尚存几分克制。若在平日,早将这脏兮兮的小子扔出十里开外。

  陈青阳拂袖道:\"罢了,他想听便留下罢。\"

  \"正缺个焚香递盏的童子,这几日就让他伺候笔墨。\"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顿息。

  陈青阳早已认出这孩子。虽衣衫褴褛,却暗藏玲珑心窍,根骨更属百年难遇。

  那海外孤岛上的仙家剑典晦涩难懂,偏生这孩子能无师自通。陈青阳记得典籍记载,此子确是千古以来唯一参透《太玄真经》的奇才。

  \"好生伺候笔墨。\"陈青阳掷出一枚松子糖,\"若得了缘法,许你一场造化。\"少年眨着麋鹿般的眼睛,懵懂接过糖块。

  听闻\"造化\"二字,满座宾客霎时炸开锅。

  \"这乞儿哪辈子修来的福分!\"

  \"陈仙师指缝里漏些机缘,都够常人受用终生啊!\"

  \"听说上月峨眉掌门求了半月,才得仙师半句点拨......\"

  声声惊叹中,陈青阳啜饮着武夷岩茶。少年忙捧来鎏金暖炉,待茶烟袅袅散尽,清朗嗓音方才响起:

  \"上回说到诗仙李白的《太玄剑章》,今日要讲的,乃是前朝四大天书之首——《长生箓》。\"

  整座摘星楼落针可闻。即便无缘仙道,能听闻这等秘辛亦是江湖中人梦寐以求。

  \"此 ** 乃广成仙师刻于龟甲,修行法门与当世武功南辕北辙。\"

  青衣剑客突然打断:\"仙师明鉴,这逆行倒施之说从何谈起?\"

  叶轻尘轻声说道:\"修炼《太虚经》的条件非常特别,首先习练者体内不能存在任何真气,其次必须在不经意间自然修习,若是刻意追求反而难以成功。\"

  在场众人听后都露出惊愕之色:\"什么?不能有真气?那岂不是要自废武功,或者从未习武之人才行?\"

  \"更奇怪的是要在无意中修炼,这该如何做到?\"

  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没想到修炼这门奇术竟有如此奇特的要求。要知道但凡练武之人,体内必然会产生真气。若要满足条件,要么废去武功,要么从未接触武道。

  叶轻尘继续道:\"诸位即便得到《太虚经》也无法修习,因为各位体内已有真气。若是强行修炼,两股力量相互冲撞,反而祸害无穷。\"

  \"况且习武之人很难做到无意修炼。就算是普通人得到此法,知道其珍贵后也会刻意钻研,同样难以成功。\"

  听完这番解释,众人不禁感慨世间竟有如此玄妙的 ** 。

  \"既要没有真气,又不能刻意修炼,这谁能办到?\"

  \"不愧为上古奇经,果然非同寻常。\"

  \"难怪《太虚经》失传多年,想必是修炼要求太过苛刻吧?\"

  众人议论纷纷。要知道上古奇经任何一部都能助人超凡入圣,这般独特的修炼方式确实令人震撼。

  叶轻尘却摇头道:\"《太虚经》失传并非这个原因。虽然条件严格,但世上符合要求之人并非少数。\"

  \"那究竟为何失传?\"众人追问。

  叶轻尘解释道:\"《太虚经》与普通武学完全不同。它是通过周身窍穴吸纳天地元气,需先贯通任督二脉,待元气入体后再反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