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秦皇隋帝:没事勿cue,谢谢!-《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这是怎么一回事?”

  “燕王殿下登基了?”

  上到文武百官。

  下到贩夫走卒。

  此时无不是一副惊讶莫名的样子。

  皇宫,养心殿内。

  朱元璋神情复杂,谁都没有想到。

  朱棣发动政变,夺了他侄儿的皇位。

  而我的标儿呢?

  他怎么没有登基?

  朱元璋猛地站起,吹胡子瞪眼道:

  “好你个朱棣!”

  “平日里白疼你这么久,我一走你就造反了?”

  “混账东西啊!”

  他此时心痛不已,顿觉寒意遍体。

  没想到啊。

  历史上为了皇位而手足相残的一幕也会发生在自己创立的大明朝之内。

  “去把燕王召回来,朕倒要看看他对此有个什么解释?”

  朱元璋咬着牙关对护卫吩咐道。

  觉得腰间的皮带突然有些发热。

  众所周知,朱标是朱重八的儿子,而其他人则是朱元璋的儿子。

  他对于自己这个长子,可谓费尽心血。

  旁人若想对皇位生出一点觊觎之心都不被允许。

  因为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继承人。

  “重八消消气,也许老四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这时马皇后走过来,轻拍着他的后背。

  “这孩子平时也不像这么有野心的人啊。”

  “难言之隐?”

  “他能有什么难言之隐,标儿仁慈登基后定不会看管于他,而他在远地做个潇洒快活的大王难道还不够?”

  “非要夺这个帝位?”

  朱元璋一听后立马生气的驳斥道。

  觉得自己真是看错了人。

  同室操戈是他一直极力避免的。

  从小就给几个孩子灌输家亲宗亲的寓言典故。

  没想到最后。

  还是利令智昏啊!

  “你冲我吼什么?”

  马皇后性子也上来了,一点不惯着对方。

  “你好好想想,棣儿封藩王不过两三万兵力,哪有实力攻进这固若金汤的南京城?”

  “况且,他想要起兵造反,足足几万人不可能一点消息没有,其中一定有隐情!”

  看着马皇后信誓旦旦的凶悍模样。

  朱元璋忽然有些发怵。

  身为一朝开国之君的威猛气势倏地弱了下来。

  “那……那他也不能对自己侄儿下手啊。”

  “先看看这兔崽子回来怎么跟我狡辩?”

  “对了,去叫兵仗局给我送十副皮带来,要耐打的那种!”

  ……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平地内。

  朱棣正一脸发懵地望着上空。

  啥?

  玄幕说我起兵造反了。

  还谋了侄儿的帝位?

  身旁的张玉也吓得神色一变。

  “王爷,你竟然还造反?”

  朱棣急忙否认,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没有没有!”

  “孤怎么敢做这种事?”

  “让父皇知道了,不把我打死?”

  “可那玄幕为何会这么说呢?”

  张玉颇为怀疑地指了指上空。

  显然心中也极为不信。

  他跟朱棣挺长时间了。

  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自己最清楚了。

  平时最服气的就是大哥朱标,又怎么会造反呢?

  朱棣本人也觉得离谱。

  大哥做皇帝他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意见啊!

  北平这边文化又繁荣,经济又兴旺。

  那些诗人学者们平时说话又好听。

  自己超喜欢这里的啊!

  干嘛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夺位啊?

  “我看这玄幕就是在胡扯!”

  “有我大哥在,我用得着造……等等!”

  朱棣说着说着突然话音一滞。

  父皇去世了。

  怎么会是朱允炆登基呢?

  我大哥就算自己不想当皇帝。

  但那群大臣也绝不会允许的啊!

  他有些头疼,觉得自己好像快要长脑子了。

  “我立马叫人修书一封加急信件!”

  朱棣把想法告诉张玉后,对方身子一紧,赶忙建议道。

  “嗯,务必要快速,我等会就准备去往南京城。”

  一想到父皇那副暴怒的噬人模样。

  朱棣就头皮发麻。

  ……

  【公元1405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影响后世深远。】

  【公元1407年,《永乐大典》问世,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

  【公元1420年,明太宗迁都北京,设立东厂。】

  【明太宗在位期间,加强集权完善了文官体系,政治一片清明,经济繁荣国库充裕,并通过下西洋提升了在外的国际地位。】

  【曾五征蒙古,维护了中国版图完整。使明朝成为了当时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之一。所治时期被称‘永乐盛世’。】

  老四也开创了盛世?

  看到这,朱元璋呼吸灼热。

  扬起的嘴角再难压下去。

  “连续两任皇帝开创盛世。”

  “这兔崽子算是没丢老子的脸!”

  比起某两位二世而亡的家伙。

  简直是梦幻开局啊!

  “阿嚏!”

  其他时空位面,秦始皇和隋文帝同时打了个喷嚏。

  这是谁又在cue我?

  “你倒是风光了,可你大哥呢?”

  朱元璋想起朱标后鼻息又是一冷。

  “没办法,皮带都已经送过来了。”

  “做得再好,老子也得抽你!”

  “叫你没事学人造反。”

  ……

  【公元1449年,于谦等人拥立景泰帝,保卫北京,史称‘京师保卫战’。】

  【公元1529年,提出‘致、良、知’,哲学家王阳明去世。】

  【公元1563年,戚继光,俞大猷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公元1573年,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推行改革。】

  【公元1596年,李时珍着《本草纲目》。】

  【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檄文誓师反明。】

  【公元1631年,李自成,张献忠参加起义。】

  【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大金改国号‘大清’,清朝建立。】

  【公元1644年,李自成于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并于同年进攻北京。】

  【北京陷落,崇祯帝于煤山上吊自尽,史称‘甲申之乱’,标示明朝灭亡。】

  “大明……在我手中亡了?”

  刚登基不久的崇祯帝望着玄幕,早已满面垂泪。

  “此为朕之过啊!”

  预知历史的残酷,让他觉得遍体发凉。

  刚刚当上皇帝的喜悦一扫而空。

  自己难道真的救不了这大明吗?

  好奇怪啊。

  今年的冬天怎么变这么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