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沙漠种绿洲,盐碱地植菜?-《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玄幕上。

  【华夏人不仅爱种菜,而且还喜欢研究巨型蔬菜。】

  【在2022年10月,在北带荒农业技术中心,南瓜种植大棚当中,种出来一批巨型南瓜。】

  【其中最大的一个南瓜,重达585.6斤,是这一批里面的瓜王。】

  【我们要知道,要是一头猪长大到了180斤,便可以出栏了。】

  【这一个南瓜,就相当于3头猪的重量,需要六七个人才能抬得动。】

  【若是把这个南瓜煮熟了,一个人就算吃3斤,也足够200个人吃饱了!】

  哗!!

  这一下。

  各个位面的古人是真的有些炸了。

  虽然南瓜这一物种,直到明朝才引入国内。

  明朝之前的人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可这却丝毫不妨碍他们理解重六百斤、相当于三头猪、足够两百个人吃饱等几个字眼!

  而其中一些善于经营的人则想得更多。

  “若是再把这南瓜晒成干……”

  “岂不是够一家人吃上好几个月了?”

  天老爷!

  要是家家户户都能种上这样的南瓜。

  还何愁吃不上饭啊?

  ……

  大明时空位面。

  崇祯年间。

  今年是朱由检即位的第五个年头。

  同样是大明百姓多灾多难的一个年头。

  这段时间由于小冰河期的到来。

  导致西北地区几乎被干旱和灾荒淹没!

  另一边军事后勤保障的问题也愈发严峻。

  所以从这一年开始。

  朱由检便被多方灾情饥荒的奏折给弄得精疲力尽。

  尽管朝廷上下都在大力救灾,可于整体而言,依旧杯水车薪!

  朱由检此刻盯着玄幕。

  眼中迸发出极大的羡慕。

  “我大明刚好有南瓜,可就是缺少这种种植技术!”

  “不然朕还怕什么灾情不断呢?”

  他苦着一张脸。

  心里像有一团乱麻。

  虽然大臣们都没有如实禀告。

  可他还是多少了解一些。

  现在很多地区已经没有粮食储备了。

  甚至有些地方还传出了人吃人的消息!

  “唉!人若是到了连基础的生存本能都满足不了的时候,也就与牲畜无异了。”

  朱由检眼巴巴地看着那颗硕大的南瓜,有些无奈道。

  【在种菜这件事情上,华夏人绝不允许任何一片土地在他们面前被浪费掉!】

  【于人民群众心中觉得,花园内再多的花草,都比不上几根大葱来的实在。】

  【空地花坛里种些菜早已是基操,遛个弯的功夫就能顺便照料一下,什么浇水施肥全当历练。】

  【做饭时也省事儿,什么菜熟了就下楼,直接拔几根上来炒盆色香味俱全的小菜,一来二去的和邻居也就熟了。】

  【而房子大的更会玩,直接连蔬菜大棚都搭起来了,有点甚至还在屋顶上开辟农田,种起水稻,在城市里缅怀一下农村生活。】

  【拿一盆水就能发豆芽跟香葱,更是华夏人的秘密绝活之一。】

  大汉时空位面。

  刘恒下意识地看了眼自己脚下的草鞋。

  以及身上打了好几个补丁的龙袍。

  然后又瞥了眼下方衣着朴素的群臣。

  不由满意点头。

  这才符合他节俭的画风嘛。

  而此时。

  在望见上空的视频后,刘恒眼前一亮。

  “华夏民族绝不允许一块土地被浪费掉……后世人说的好啊!”

  想到这。

  他又突发奇想道:

  “反正御花园那么大,平时也逛不了几次,不若全改成农场,在那里种些蔬菜。”

  “既能吃又能陶冶身心,多好啊!”

  群臣间。

  就有几个是豪华庄园的主人。

  听到这话后,顿时眼角一抽。

  心道完了!

  现在连人家皇帝都要把御花园改成菜园子了。

  你一个臣子还留着奢华的园林,这像话吗?

  可一想到要改掉经营了几年的宝地。

  他们便觉得无比肉疼。

  一个个脸色黑得跟块炭似的。

  【而在海上种植豆芽也算基操了,这也是华夏航海家都很少得败血症的原因之一。】

  【而华夏人种菜的天赋,还染指到了沙漠上。】

  【位于汕西省的毛乌素沙漠,就是其中之一。】

  【毛乌素沙漠总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这里土壤稀薄,植被贫瘠,水量短缺,人都住不下去,更别说发展农业了。】

  【因此,当地大量人口迫于生计远走他乡,市区也被迫南迁了三次。】

  【然而,华夏政府靠着强大的治理能力,不但扭转了这一局面,还硬生生在沙漠腹地开辟出了160万亩农田。】

  【在此种植了大量土豆跟玉米,据说味道还挺甜的。】

  当玄幕放到这里时。

  古人已经全都看傻眼了。

  从刚开始想在月球上种菜,然后培育出巨型南瓜,再到如今。

  连沙漠都给种上田了?

  还开辟出了160万亩地!

  天呐!

  这不知道得养活多少人?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张了张嘴巴,神色间满是惊奇。

  原来我们华夏人种地天赋这么强的吗?

  “后世人居然还在沙漠里种上菜了!”

  他看着上空画面中。

  辟地百万亩的绿地,青意盎然,蔬菜遍顷。

  要是没人说出来,还就真跟普通陆地没什么区别了!

  李斯看后嘴唇嗡动,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哗!

  秦始皇突然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

  “真是不可思议!竟能从沙漠中开辟如此广阔天地,这背后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智慧气魄啊?”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

  “陛下,此事如若为真,那将对我大秦带来极大的助力啊!”

  “要是可以在沙漠中自给自足,那得养活多少百姓?”

  秦始皇闻言停下脚步。

  眼中闪烁不定。

  “除了温饱方面,还能极大鼓舞我大秦百姓的精神士气!”

  “试想一下,若是在那等荒芜恶劣的环境中都能生存下来,并且还能开垦出盎然绿洲,不愁吃食,这是何种的坚韧毅力?”

  “李斯,我们也得派人去实地考察环境,叫上大司农等人,最好能为大秦开出一片隐秘绿河来!”

  “微臣遵旨!”

  李斯重重作揖回道。

  此事若真能成功,那片地带必将成为大秦的隐藏粮仓。

  一旦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便能从中调来粮草,以作存续!

  【刚说完了沙漠,现在来说说大海。】

  【咱们驻扎在南海的战士们,也充分展示了华夏人种菜的天赋。】

  【哪怕是在遍布盐碱地的西沙群岛,咱们的士兵也在这里安排上了温室蔬菜大棚。】

  【沙子不能种植,那就想办法和科研团队合作,开发沙变土项目。】

  【岛上的淡水资源有限,那便引入滴水灌溉与雾化栽培技术。】

  【所以现在能在食堂看见诸如小白菜、生菜等常见蔬菜种类了。】

  盐碱地上种菜……

  沙变土项目……

  无数人被这后世的做法给惊到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尤其是住在沿海地区的古人。

  都知道盐碱地很难去种植农作物,所以只能靠海吃海,依赖打渔为生。

  而且在内地的沙漠中,也无法种植什么农作物。

  也只有一些特殊的如西瓜、花生之类的能生存下去,可产量却相当低。

  但现在玄幕告诉他们,华夏人不仅能在沙漠种植土豆,还能在海上变沙为土种蔬菜?

  很多古人中,尤其是农民们。

  更是充满了羡慕跟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