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上学犯法?李世民人傻了-《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大清时空位面。

  看见美食视频中的评论。

  一片鸡飞狗跳之时。

  乾隆忽然就有些幸灾乐祸起来。

  就因为吃什么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都能吵成这样。

  可见后世之人不学无术。

  目光短浅!

  他不为得意的笑道:

  “这后世之人吃得虽好。”

  “但整体素质也不太行嘛。”

  “就为了宴席上吃不吃汤圆,都能有上百人参与吵闹。”

  “那是那是!”

  和珅在一旁附和道:

  “那宴席的样子虽然丰富。”

  “可看后世之人为了价格而斤斤计较的模样来看。”

  “他们平时的日子其实也不怎么样。”

  “估计不知道得存多少年才有那么一顿好饭好菜呢?”

  说到这。

  和珅一脸谄媚。

  “但即使吃得再好。”

  “骨子里那副没上过学的样子也显而易见。”

  “而我大清文华紫气,从太宗皇帝到陛下所治算起。”

  “迄今已有四十余位状元郎,百姓开化,粗缯慧中。”

  “后世之人怎么能与之相较?”

  纪晓岚在一旁止不住的摇头。

  这和珅真是个献媚头子。

  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不过听见此话。

  乾隆显然非常受用。

  眼角乐得眯起,就一直没张开过。

  不错!

  在我大清朝。

  要钱有钱。

  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

  要文化有文化。

  朝廷专门设立景山官学,教化世人。

  经史策论、诗词歌赋无不精通。

  每一项都足以令他自傲。

  而后世呢?

  除了吃得好点。

  还能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

  看来整体环境还是穷。

  教育这些东西都没跟上啊!

  就在乾隆自鸣得意之时。

  一条新的视频。

  展开在玄幕之上——

  【从唐虞学宫到义务教育,我们经历了什么?】

  义务教育?

  那是啥玩意儿?

  乾隆睁大了眼睛。

  心中忽然有种不妙的感觉。

  ……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同样非常惊讶。

  唐虞学宫他倒是知道。

  夏代就有的教育方式。

  “义务教育是何种教育?”

  秦始皇隐隐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了一丝。

  但却对于后世这个方式不太看好。

  教育是精英们才能接受的东西。

  你叫平民百姓去学习那一套。

  不是浪费资源吗?

  ……

  这时。

  视频开始了——

  【我国教育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夏以前。】

  【唐虞时期已有学宫管理教育事务,进行五教的传授。】

  【进入商周时代,教育开始兴盛,出现了国学、乡学等教学组织,出现宫廷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的形式,内容以六艺为主。】

  【接着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教育理念。】

  【而到了秦朝,取消了传统学校教育,实行吏师制,传授法律、行政等实务知识。】

  ……

  秦始皇一脸自得。

  他对吏师制的改革相当满意。

  通过这项制度。

  就能使百姓了解和遵守国家法律,维护了地方安稳。

  还加强了朝廷的控制力度。

  可谓使一分力。

  便得三分获的典范。

  “朕倒要看看后世能否弄出比这更好的制度?”

  秦始皇有些好奇道。

  ……

  【汉朝重视学校教育和推行教化,设立太学与郡国学推广儒学教育。并通过察举制等制度用考试来选拔官员。】

  【到了隋唐,正式确立科举制,考生依次经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再到皇帝亲点的殿试。

  使得不同阶级的人能通过努力进入官僚体系,打破了门阀对官选的垄断。】

  【并设立国子监、太学等官教机构和鼓励私人办学,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家与艺术家,极大促进了教育的繁荣。】

  【这一时期的教育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好啊!”

  “此举真当不错!”

  李斯看见后,眼睛一亮。

  对这种制度显然赞口不绝。

  “科举一法,能大大解决朝中人才不足和蠹虫占位的问题。”

  “去通过考试来取进各地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苗子,培养为官,让整体素质得到了显着提升。”

  “此为真知灼见之法呀!”

  秦始皇思忖过后也连连点头。

  非常认同李斯的一番话。

  “这种制度真是聪明啊。”

  “能给朝中百姓一个读书奋取的目标。”

  “而且经过多层选拔考试的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殿试取高官,县试也能取下吏!”

  可是……

  他看了眼四周的百官们。

  窃窃私语,神色各异。

  大多数人显然都对此法明显流出了不满。

  仔细一想倒也能理解。

  老子辛辛苦苦地去做官。

  不就是想要福泽子孙后代。

  还能在平民百姓面前有一丝优越感吗?

  可你这个法子一出来。

  把我们跟那些泥腿子弄一起,谁愿意啊。

  要是再出来几个聪明人。

  俺们还要不要活了?

  秦始皇摸了摸胡须。

  心中一叹。

  “此法要想在我大秦施展。”

  “还得从长计议啊!”

  科举一法势必会触碰各贵族的利益。

  引发强烈反弹。

  争端不断。

  而且大秦此时百废待兴。

  平民们能吃顿饱饭就不错了。

  哪里还养得起那么多读书人呢?

  可想而知。

  这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来磨炼的制度。

  ……

  大汉时空位面。

  刘彻颇为意外。

  “这科举制度应当也是用来选拔官员的吧?”

  “可朕的察举制度呢?”

  “难道已经被取缔了?”

  察举制是他不久前刚确立的选官制度。

  能护卫皇权,让官员对天子保持忠诚。

  选拔还全面。

  不仅德行要高尚,学识和行政才能也要拿得出手。

  如此严肃性和公正性并存的制度。

  一经出世,就筛选了许多治政人才。

  曾无数次让他自得不已。

  没想到直接就被取代了?

  “不过这一层层往上的选拔方式倒可称为佳法。”

  刘彻沉思许久。

  还是决定拿这种方式验证一次。

  想看看究竟哪一样更适合如今的大汉。

  ……

  大唐时空位面。

  看着玄幕,李世民眼神复杂。

  科举制度的繁荣虽让一大批学子怀揣梦想,重现了大唐教育曙光。

  可各种书籍,笔墨的成本还是令更多的人望而却步。

  可这又没办法。

  纸张书籍这些东西本就是小资产品。

  就算自己有意想压缩制造成本。

  但在技术力的限制下。

  结果也不甚满意。

  更别说还有教书先生的束修,各种考试的费用等等。

  寒门学子想要进入官场的道路。

  依然道阻且长啊!

  “不知后世解决这些问题了没有??”

  想到这。

  李世民顿时有些期待地望着玄幕。

  ……

  【到了清末,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发生变革。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教育的改革,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被赋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实施普及教育政策。】

  【当代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建立。】

  【……】

  李世民惊了。

  九年义务教育?

  还受到了大众普及?

  “这是什么神仙教育制度?”

  后世之人怎么做到的?

  他看着一个个崭新名词。

  头脑混乱不已。

  而伴随着玄幕上的视频进展。

  弹幕也同时出现。

  头一条信息就相当引人注意。

  ——【九年义务教育啊,不上学可是犯法的。】

  不上学还踏马犯法!

  李世民傻眼了。

  后世读书都这么野蛮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