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幕上。
【第四步:取一个干净的容器,(最好是玻璃的,没有的话瓦罐也行,只是不容易观测),将漏斗的口放置一块棉花,将培养液通过漏斗过滤进瓦罐中。】
【第五步:再往瓦罐中倒入培养液三倍的菜油,开始搅拌,搅拌至瓦罐中的液体分成三层,然后将上面两层液体小心舀出来,只留最下面的水状物。】
【第六步:加入事先做好的碳粉,直到碳粉吸干所有液体为止。】
【第七步:用蒸馏水洗炭(水少一点),再注入酸性水(加醋),之后再注入碱性水(海草煮汁),得到的液体用放了棉花的漏斗过滤一次,得到的液体就是青霉素溶液。】
【最后一步:将青霉素溶液滴入事先做好的葡萄球菌培养皿中,盖上盖子等几天,如果溶液周围出现圆圈,那就说明青霉素提取成功了。】
【葡萄球菌培养皿的制作:用加牛蹄筋的牛肉汤冷却形成肉冻,用消毒后的棍子刮人嘴里的上黏膜,将刮取物放在这些肉冻上即可。】
弹幕——
【青霉素容易过敏,而过敏了是会死人的,并且纯度越低,过敏概率越高,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建议别用土法青霉素。】
【楼上,这就是在重病等死的情况下用的。】
【可以做皮试啊,用针弄一个小伤口,然后小剂量试试,看过不过敏。】
【土法青霉素的成功率不怎么高,纯度也不好验证,还是慎重用。】
【还是搞大蒜素吧,更安全可靠。】
大明时空位面。
朱元璋思索片刻。
还是决定按照后世之人的建议。
优先制取大蒜素。
这毕竟不是在后世,一没有经验,二也没有太好的制作环境。
一切以求稳起见。
当然,青霉素他同样也会安排御医们去制取。
另一方。
嘉靖时空位面。
李时珍看着巨幕,眼中充满探究之色。
“抗生素…大蒜素、青霉素?”
连背痈都能治疗的后世药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李时珍心中很是好奇。
他决定要亲自尝试制作一下。
在其余的朝代位面,还有许多古人也有着同样的决定。
古代医疗水平低下,视频描述的大蒜素与青霉素的疗效,对于古人有着极大吸引力。
高空巨幕。
视频刷新。
新的视频标题出现——
【即便黄袍加身,也挡不住的沙雕故事,盘点古代那些皇帝的迷惑行为!】
视频一出。
历史上的那些皇帝。
皆是忍不住心中一紧。
这玄幕多来点之前那种干货不好吗?
怎么非要了解皇帝做了啥?
他们此刻很是无语。
这种被放上玄幕,任由其他时代古人嘲笑的感受,实在相当不好。
那跟扒光了衣服,丢大街上有何区别?
【我们今天介绍的是那些历史上的皇帝迷惑行为,先从在位时间最短的说起吧。】
【现在能找到的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金朝的末代皇帝,完颜承麟。】
【这位老哥原是前线将军,天兴三年时,蒙古军挥军直进,加上南宋军的支援下,蔡州被围,金哀宗这把自我感觉好像要凉凉了。】
【于是,他就把王位禅让给了‘战士完颜承麟’。】
【所以,公元13世纪就有人领悟了,只有战士才能挨住毒打的道理。】
【但完颜承麟这个老哥是真的很惨,传位大典刚刚开始,蒙古兵就杀过来了。】
【在抵抗了几个小时之后,末帝被乱军所害,于是金朝就这样亡国了。】
【因此,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仅仅只有几个时辰,这在历史上应该是最短的皇帝了吧?】
原来是此人。
看到这里时。
很多古人彻底绷不住了。
之前就知道这奇葩皇帝,没想到如今又要再‘鞭打’一番。
大汉时空位面。
刘邦忍不住大笑道:
“妙哉,这个金哀宗也不一般啊,此操作堪称逆天!”
一旁,张良也笑着附和道:
“是啊,本来金哀宗才是金朝的亡国皇帝。”
“但是他将皇位传给完颜承麟的那一刻起,史书上的记载改变,他就不是亡国之君了!”
说完,俩人皆是摇头失笑。
刘邦依然笑着道:“这完颜承麟说是金朝皇帝,实际上就是个炮灰。”
“不过,通过这种方式他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在位几个时辰?
龙袍都还没捂热就亡国了。
可谓相当炸裂!
【而在位最长的皇帝,是康熙皇帝康熙在位61年,他孙子乾隆在位60年。】
【但乾隆退位以后,他变成太上皇之时。】
【虽然已经改年嘉庆,可根据好多地方的描述,宫内好像还在用乾隆的年号,他还在遥控朝政,这个行为就相当迷惑。】
【你要不想退位就直说,退位了还要管理朝政,又当又立,还真是让嘉庆吐血。】
【估计当时嘉庆的心中是极为憋屈的,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还要被当个坐在龙椅上的提线木偶。】
大清时空位面。
“那咋啦??”
乾隆看到这,脸色不悦道:
“新帝即位,根基不稳,朕总揽全局也只是为了朝局稳定而已,待到时机合适自会撤出。”
后世真是小题大做。
身为太上皇,把持一下朝政怎么了?
他又不是李渊那个大冤种。
几个儿子都跳到头上来了,才知道政变发生。
所以说。
万事都得给自己留一手准备才行!
乾隆转过头,瞥了一眼旁边勤恳批阅奏折的嘉庆,他似乎没有听见天幕所言,丝毫不为所动。
乾隆颇为意动,于是开口问道:
“颙琰,你对我如今辅佐你处理朝政,可有异议啊?”
嘉庆这才抬起头来,目光刚毅,坚定道:
“父皇,这大清您统治了60年,如今能够将皇位传于我,成为大清帝王,名载青史,这已是极大的恩赐了。”
“我怎敢有异议?感谢您都还来不及呢,而且还有很多政务方面的事,都需要请父皇指点一二。”
“毕竟您经验丰富,担忧儿臣治理不查也是应该。”
他这番话说的诚恳真挚,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好好好,你有心了。”
乾隆倍感欣慰,心中感动至极,差点落下老泪。
而一直在一旁侍候的和珅,眼中却闪过深深的忌惮,心中想:这个新主子可不是个善茬啊!
据之前玄幕所言。
他好像就是被此人给嘎掉的!
【同时,乾隆还是最爱写诗的皇帝。】
【乾隆这辈子写了多少诗呢?有说三万多首的,有说四万多首的。】
【他很爱写,但是写的诗却…….难以启齿,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发朋友圈的水平吧。】
【不过,乾隆还是有一首着名的诗入选了小学教科书,那便是那首大名鼎鼎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大唐时空位面。
看到这首诗的李白,连忙从花丛中惊坐而起。
他脸上带着错愕之色。
“四万多首诗?”
可待到他看清名字之后。
忽然哂笑了一声。
“原来是那作诗,当随笔手札写的乾隆皇帝啊。”
李白对于此人的诗才暂且不表。
但最起码,要比后世什么现代的最后诗人要强多了。
所以。
他不理解,但尊重!
……
【第四步:取一个干净的容器,(最好是玻璃的,没有的话瓦罐也行,只是不容易观测),将漏斗的口放置一块棉花,将培养液通过漏斗过滤进瓦罐中。】
【第五步:再往瓦罐中倒入培养液三倍的菜油,开始搅拌,搅拌至瓦罐中的液体分成三层,然后将上面两层液体小心舀出来,只留最下面的水状物。】
【第六步:加入事先做好的碳粉,直到碳粉吸干所有液体为止。】
【第七步:用蒸馏水洗炭(水少一点),再注入酸性水(加醋),之后再注入碱性水(海草煮汁),得到的液体用放了棉花的漏斗过滤一次,得到的液体就是青霉素溶液。】
【最后一步:将青霉素溶液滴入事先做好的葡萄球菌培养皿中,盖上盖子等几天,如果溶液周围出现圆圈,那就说明青霉素提取成功了。】
【葡萄球菌培养皿的制作:用加牛蹄筋的牛肉汤冷却形成肉冻,用消毒后的棍子刮人嘴里的上黏膜,将刮取物放在这些肉冻上即可。】
弹幕——
【青霉素容易过敏,而过敏了是会死人的,并且纯度越低,过敏概率越高,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建议别用土法青霉素。】
【楼上,这就是在重病等死的情况下用的。】
【可以做皮试啊,用针弄一个小伤口,然后小剂量试试,看过不过敏。】
【土法青霉素的成功率不怎么高,纯度也不好验证,还是慎重用。】
【还是搞大蒜素吧,更安全可靠。】
大明时空位面。
朱元璋思索片刻。
还是决定按照后世之人的建议。
优先制取大蒜素。
这毕竟不是在后世,一没有经验,二也没有太好的制作环境。
一切以求稳起见。
当然,青霉素他同样也会安排御医们去制取。
另一方。
嘉靖时空位面。
李时珍看着巨幕,眼中充满探究之色。
“抗生素…大蒜素、青霉素?”
连背痈都能治疗的后世药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李时珍心中很是好奇。
他决定要亲自尝试制作一下。
在其余的朝代位面,还有许多古人也有着同样的决定。
古代医疗水平低下,视频描述的大蒜素与青霉素的疗效,对于古人有着极大吸引力。
高空巨幕。
视频刷新。
新的视频标题出现——
【即便黄袍加身,也挡不住的沙雕故事,盘点古代那些皇帝的迷惑行为!】
视频一出。
历史上的那些皇帝。
皆是忍不住心中一紧。
这玄幕多来点之前那种干货不好吗?
怎么非要了解皇帝做了啥?
他们此刻很是无语。
这种被放上玄幕,任由其他时代古人嘲笑的感受,实在相当不好。
那跟扒光了衣服,丢大街上有何区别?
【我们今天介绍的是那些历史上的皇帝迷惑行为,先从在位时间最短的说起吧。】
【现在能找到的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金朝的末代皇帝,完颜承麟。】
【这位老哥原是前线将军,天兴三年时,蒙古军挥军直进,加上南宋军的支援下,蔡州被围,金哀宗这把自我感觉好像要凉凉了。】
【于是,他就把王位禅让给了‘战士完颜承麟’。】
【所以,公元13世纪就有人领悟了,只有战士才能挨住毒打的道理。】
【但完颜承麟这个老哥是真的很惨,传位大典刚刚开始,蒙古兵就杀过来了。】
【在抵抗了几个小时之后,末帝被乱军所害,于是金朝就这样亡国了。】
【因此,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仅仅只有几个时辰,这在历史上应该是最短的皇帝了吧?】
原来是此人。
看到这里时。
很多古人彻底绷不住了。
之前就知道这奇葩皇帝,没想到如今又要再‘鞭打’一番。
大汉时空位面。
刘邦忍不住大笑道:
“妙哉,这个金哀宗也不一般啊,此操作堪称逆天!”
一旁,张良也笑着附和道:
“是啊,本来金哀宗才是金朝的亡国皇帝。”
“但是他将皇位传给完颜承麟的那一刻起,史书上的记载改变,他就不是亡国之君了!”
说完,俩人皆是摇头失笑。
刘邦依然笑着道:“这完颜承麟说是金朝皇帝,实际上就是个炮灰。”
“不过,通过这种方式他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在位几个时辰?
龙袍都还没捂热就亡国了。
可谓相当炸裂!
【而在位最长的皇帝,是康熙皇帝康熙在位61年,他孙子乾隆在位60年。】
【但乾隆退位以后,他变成太上皇之时。】
【虽然已经改年嘉庆,可根据好多地方的描述,宫内好像还在用乾隆的年号,他还在遥控朝政,这个行为就相当迷惑。】
【你要不想退位就直说,退位了还要管理朝政,又当又立,还真是让嘉庆吐血。】
【估计当时嘉庆的心中是极为憋屈的,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还要被当个坐在龙椅上的提线木偶。】
大清时空位面。
“那咋啦??”
乾隆看到这,脸色不悦道:
“新帝即位,根基不稳,朕总揽全局也只是为了朝局稳定而已,待到时机合适自会撤出。”
后世真是小题大做。
身为太上皇,把持一下朝政怎么了?
他又不是李渊那个大冤种。
几个儿子都跳到头上来了,才知道政变发生。
所以说。
万事都得给自己留一手准备才行!
乾隆转过头,瞥了一眼旁边勤恳批阅奏折的嘉庆,他似乎没有听见天幕所言,丝毫不为所动。
乾隆颇为意动,于是开口问道:
“颙琰,你对我如今辅佐你处理朝政,可有异议啊?”
嘉庆这才抬起头来,目光刚毅,坚定道:
“父皇,这大清您统治了60年,如今能够将皇位传于我,成为大清帝王,名载青史,这已是极大的恩赐了。”
“我怎敢有异议?感谢您都还来不及呢,而且还有很多政务方面的事,都需要请父皇指点一二。”
“毕竟您经验丰富,担忧儿臣治理不查也是应该。”
他这番话说的诚恳真挚,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好好好,你有心了。”
乾隆倍感欣慰,心中感动至极,差点落下老泪。
而一直在一旁侍候的和珅,眼中却闪过深深的忌惮,心中想:这个新主子可不是个善茬啊!
据之前玄幕所言。
他好像就是被此人给嘎掉的!
【同时,乾隆还是最爱写诗的皇帝。】
【乾隆这辈子写了多少诗呢?有说三万多首的,有说四万多首的。】
【他很爱写,但是写的诗却…….难以启齿,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发朋友圈的水平吧。】
【不过,乾隆还是有一首着名的诗入选了小学教科书,那便是那首大名鼎鼎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大唐时空位面。
看到这首诗的李白,连忙从花丛中惊坐而起。
他脸上带着错愕之色。
“四万多首诗?”
可待到他看清名字之后。
忽然哂笑了一声。
“原来是那作诗,当随笔手札写的乾隆皇帝啊。”
李白对于此人的诗才暂且不表。
但最起码,要比后世什么现代的最后诗人要强多了。
所以。
他不理解,但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