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危险系数过高,这份工作有一些‘硬性’要求。】
【不恐高是第一,第不哆嗦,有耐力,身体协调好。】
【要知道600多米可相当于200层楼那么高,单程上去一趟就要仨小时。】
【一个没站稳就有可能pia唧落地,稳、准、狠,入住骨灰盒。】
【一千一个不吱声,超越所有同龄人。】
【除此之外,还得有超强的心理素质。】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爬到塔顶结果发现自己没拿灯泡!】
【那情绪稳定,也是这个工作的附加要求。】
大明时空位面。
朱元璋望着那高耸入云的铁塔。
也是一阵的感慨。
“如此高大的铁塔,难道是用于侦察敌情?”
老朱脸色肃穆。
因为天幕上。
当工作人员爬到塔顶上时,
方圆百里都清晰可见!
有任何动向,都能够一清二楚。
旁边,朱标道:
“父皇,不管是不是这个目的,这座铁塔,都能够用来了望敌情!”
朱元璋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点子,可以试着召集全国能工巧匠,看看谁能做出这样的高塔!”
春秋时空位面。
鲁班满脸都是讶然。
他倒不是震撼于这份工作的危险性。
而是这座高塔用如此简单的结构。
如同旱地拔葱般,修筑了整整几百米!
鲁班嘴中喃喃道:
“这到底是用的什么材料?”
“居然可以如此稳固!”
【如果你满足这一切条件,那就可以报名了。】
【一年干两天,年薪高达26万。】
【很多网友都纷纷留言:啥也别说了,我可以!给我26万,我能爬上珠穆朗玛峰幻灯泡!】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
历朝的古人们。
也惊叹于这份工作的酬劳。
有人恐高,就必然有人不怕。
若是这个机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也未尝不行。
有困难,也能够克服!
有时候穷可比死还难受。
【下面要说的这份危险工作,一年干5天,狂赚70万。】
【但是死亡率是普通工人的80倍,平均7天死一个,你敢来吗?】
7天死一个!
还有更危险的工作?
历朝古人看到这种死亡率。
再次被震惊了。
这哪里是工作啊!
堪比上战场去拼杀了。
大宋时空位面。
赵匡胤眼中满是惊叹。
“高空换灯泡,只是爬个高塔,还能讲些安全性。”
“而这个工作,死亡率居然如此之高!”
后世这些稀奇古怪的工作。
还真是多啊!
【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阿拉斯佳帝王蟹,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誉。】
【我们平时瞧见的“虾兵蟹将”完全不同,其肉质肥美,口感鲜美,个头奇大,性情凶猛。】
【平均重量在10公斤左右,最大生存深度可达850米。】
【主要在冬季或早春时繁殖,捕捞难度极大。】
帝王蟹!
在看到这个名字。
以及那巨型螃蟹的图片时。
历朝历代的帝王们顿时惊叹了。
同时还有不少人吞了吞口水。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这螃蟹的肉质鲜美!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微微张大了嘴巴。
“这种帝王蟹体型如此巨大,真乃蟹中之王!”
唐朝也不是没有螃蟹相关的美食。
但所用螃蟹,只是一些沿海的小螃蟹。
最大的也不过拳头大小。
比如,着名的蟹品菜肴“镂金龙凤蟹”。
就是用刻成龙凤花云图案的金箔,贴上糖蟹壳。
专供皇室,奢华而甜醉。
但和这帝王蟹一比。
那简直是云泥之别。
【“风浪越大,鱼越贵!”,阿拉斯加捕蟹人,可以说是被惊涛骇浪、极度深寒包围的职业。】
【每年冬季出发下海,此时海面上的温度最高只有零下5c到零下10c。】
【捕蟹人不仅要时刻注意防风保暖,还要小心那些不起眼的冰块,防止其割裂船舱。】
【在深海艰难前行一段时间后,水手首先会在40~200个金属笼内放置诱饵。】
【然后沉入海中120米以上。】
【为了对抗恶劣的条件,金属笼重达400斤。】
【下笼、等待、打捞、倒入‘筐中’,为了在捕蟹期内合法捕到更多的帝王蟹。】
【捕蟹人加班加点工作,平均每天要干21个小时,有的甚至要连轴转。】
看到画面中。
随着海浪,四处起伏的船舱第一视角。
大殿内群臣顿时一声惊呼。
这视频太有沉浸感了。
他们甚至感觉自己已经站在了甲板上。
甚至还有几个老臣,险些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似乎,马上就会因为一个大浪,而被卷翻船舱!
玄幕上巨浪翻滚。
很多人仅仅只是望了一眼。
就感觉自己心神好像要被那深海吞噬!
李世民也从震撼中醒过神来。
“大海上风险与收益并存。”
“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才能换来帝王蟹这种美味。”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
这份职业,死亡率自然居高不下。
【疲劳、寒冷、手部僵硬,再加上狂风恶浪,压伤的手指,折断的肋骨、胳膊和腿比比皆是。】
【平均7天就要死1个,有的是被冻死的,有的是被五六百斤的捕蟹笼失误砸死的。】
【其中80%的捕蟹人,是因甲板颠簸打滑,被海水卷落入海去世的。】
【一个浪,就能直接把人拍没,死亡率是普通工人的80倍。】
【只要没有抵达陆地、靠岸回家,他们的命就拴在裤腰带上。】
【5天后,捕捞完成,渔船满载而归,每位捕蟹人可以赚到70万左右。】
太惨了!
历朝历代的古人。
看完不由得脖子一缩。
可以说,这份工作可真是福祸相依。
高额薪水伴随着更高的死亡率。
很多古人自问。
若是自己,在缺钱的时候。
会去随船下海吗?
很多人都摇了摇头。
若非退无可退。
相比较于钱。
还是命更重要啊!
【上过塔,看过海,最后来下水,这是世界上最要命的工作之一。】
【拿命换钱,下水打捞,上来2万,上不来200万!】
【平均年薪高达三五十万,行业准入门槛很独特。】
【一穷,二胆子大,三对钱有无穷无尽的欲望。】
哗! !
众人看到此处。
再次被震撼到了。
活着上来两万,没上来就直接翻上百倍。
这份工作的收益如此之高。
同样代表了这份工作更加危险。
大宋时空位面。
苏轼摇摇头,叹声道:
“若非生活所迫,谁会去做这种工作呢?”
无论何时,还是底层人活得最为艰难啊!
一旁,张怀民笑着道:“想不到,苏兄心中还念着众生疾苦。”
苏轼摆摆手:
“感慨一声而已。”
“毕竟这工作虽然危险,但是同样收益还算可观。”
……
【不恐高是第一,第不哆嗦,有耐力,身体协调好。】
【要知道600多米可相当于200层楼那么高,单程上去一趟就要仨小时。】
【一个没站稳就有可能pia唧落地,稳、准、狠,入住骨灰盒。】
【一千一个不吱声,超越所有同龄人。】
【除此之外,还得有超强的心理素质。】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爬到塔顶结果发现自己没拿灯泡!】
【那情绪稳定,也是这个工作的附加要求。】
大明时空位面。
朱元璋望着那高耸入云的铁塔。
也是一阵的感慨。
“如此高大的铁塔,难道是用于侦察敌情?”
老朱脸色肃穆。
因为天幕上。
当工作人员爬到塔顶上时,
方圆百里都清晰可见!
有任何动向,都能够一清二楚。
旁边,朱标道:
“父皇,不管是不是这个目的,这座铁塔,都能够用来了望敌情!”
朱元璋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点子,可以试着召集全国能工巧匠,看看谁能做出这样的高塔!”
春秋时空位面。
鲁班满脸都是讶然。
他倒不是震撼于这份工作的危险性。
而是这座高塔用如此简单的结构。
如同旱地拔葱般,修筑了整整几百米!
鲁班嘴中喃喃道:
“这到底是用的什么材料?”
“居然可以如此稳固!”
【如果你满足这一切条件,那就可以报名了。】
【一年干两天,年薪高达26万。】
【很多网友都纷纷留言:啥也别说了,我可以!给我26万,我能爬上珠穆朗玛峰幻灯泡!】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
历朝的古人们。
也惊叹于这份工作的酬劳。
有人恐高,就必然有人不怕。
若是这个机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也未尝不行。
有困难,也能够克服!
有时候穷可比死还难受。
【下面要说的这份危险工作,一年干5天,狂赚70万。】
【但是死亡率是普通工人的80倍,平均7天死一个,你敢来吗?】
7天死一个!
还有更危险的工作?
历朝古人看到这种死亡率。
再次被震惊了。
这哪里是工作啊!
堪比上战场去拼杀了。
大宋时空位面。
赵匡胤眼中满是惊叹。
“高空换灯泡,只是爬个高塔,还能讲些安全性。”
“而这个工作,死亡率居然如此之高!”
后世这些稀奇古怪的工作。
还真是多啊!
【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阿拉斯佳帝王蟹,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誉。】
【我们平时瞧见的“虾兵蟹将”完全不同,其肉质肥美,口感鲜美,个头奇大,性情凶猛。】
【平均重量在10公斤左右,最大生存深度可达850米。】
【主要在冬季或早春时繁殖,捕捞难度极大。】
帝王蟹!
在看到这个名字。
以及那巨型螃蟹的图片时。
历朝历代的帝王们顿时惊叹了。
同时还有不少人吞了吞口水。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这螃蟹的肉质鲜美!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微微张大了嘴巴。
“这种帝王蟹体型如此巨大,真乃蟹中之王!”
唐朝也不是没有螃蟹相关的美食。
但所用螃蟹,只是一些沿海的小螃蟹。
最大的也不过拳头大小。
比如,着名的蟹品菜肴“镂金龙凤蟹”。
就是用刻成龙凤花云图案的金箔,贴上糖蟹壳。
专供皇室,奢华而甜醉。
但和这帝王蟹一比。
那简直是云泥之别。
【“风浪越大,鱼越贵!”,阿拉斯加捕蟹人,可以说是被惊涛骇浪、极度深寒包围的职业。】
【每年冬季出发下海,此时海面上的温度最高只有零下5c到零下10c。】
【捕蟹人不仅要时刻注意防风保暖,还要小心那些不起眼的冰块,防止其割裂船舱。】
【在深海艰难前行一段时间后,水手首先会在40~200个金属笼内放置诱饵。】
【然后沉入海中120米以上。】
【为了对抗恶劣的条件,金属笼重达400斤。】
【下笼、等待、打捞、倒入‘筐中’,为了在捕蟹期内合法捕到更多的帝王蟹。】
【捕蟹人加班加点工作,平均每天要干21个小时,有的甚至要连轴转。】
看到画面中。
随着海浪,四处起伏的船舱第一视角。
大殿内群臣顿时一声惊呼。
这视频太有沉浸感了。
他们甚至感觉自己已经站在了甲板上。
甚至还有几个老臣,险些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似乎,马上就会因为一个大浪,而被卷翻船舱!
玄幕上巨浪翻滚。
很多人仅仅只是望了一眼。
就感觉自己心神好像要被那深海吞噬!
李世民也从震撼中醒过神来。
“大海上风险与收益并存。”
“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才能换来帝王蟹这种美味。”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
这份职业,死亡率自然居高不下。
【疲劳、寒冷、手部僵硬,再加上狂风恶浪,压伤的手指,折断的肋骨、胳膊和腿比比皆是。】
【平均7天就要死1个,有的是被冻死的,有的是被五六百斤的捕蟹笼失误砸死的。】
【其中80%的捕蟹人,是因甲板颠簸打滑,被海水卷落入海去世的。】
【一个浪,就能直接把人拍没,死亡率是普通工人的80倍。】
【只要没有抵达陆地、靠岸回家,他们的命就拴在裤腰带上。】
【5天后,捕捞完成,渔船满载而归,每位捕蟹人可以赚到70万左右。】
太惨了!
历朝历代的古人。
看完不由得脖子一缩。
可以说,这份工作可真是福祸相依。
高额薪水伴随着更高的死亡率。
很多古人自问。
若是自己,在缺钱的时候。
会去随船下海吗?
很多人都摇了摇头。
若非退无可退。
相比较于钱。
还是命更重要啊!
【上过塔,看过海,最后来下水,这是世界上最要命的工作之一。】
【拿命换钱,下水打捞,上来2万,上不来200万!】
【平均年薪高达三五十万,行业准入门槛很独特。】
【一穷,二胆子大,三对钱有无穷无尽的欲望。】
哗! !
众人看到此处。
再次被震撼到了。
活着上来两万,没上来就直接翻上百倍。
这份工作的收益如此之高。
同样代表了这份工作更加危险。
大宋时空位面。
苏轼摇摇头,叹声道:
“若非生活所迫,谁会去做这种工作呢?”
无论何时,还是底层人活得最为艰难啊!
一旁,张怀民笑着道:“想不到,苏兄心中还念着众生疾苦。”
苏轼摆摆手:
“感慨一声而已。”
“毕竟这工作虽然危险,但是同样收益还算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