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视察(二)-《抗战之新晋绥军》

  李志坚在去36集团军之时,刘戡已经到了门口等待。

  刘戡的军龄虽然比李志坚要长一点,但是现在职务上要数李志坚稍高一筹,所以刘戡首先向李志坚敬礼,随后笑着说道:“欢迎李副司令前来视察。”

  李志坚也马上回礼,“麟书兄,这么说可不敢当,兄弟我就是四处转转,今天正好到了麟书兄的地盘,哈哈,你可莫要嫌弃。”

  “怎敢怎敢,李副司令请进。”

  刘戡将李志坚让进集团军司令部中,并在刘戡的指引下进了作战指挥室。

  李志坚有些意外,去15集团军和39集团军时,都是将他带到了会客室,而刘戡带他来到的则是作战指挥室,这样的举动让他更对刘戡充满了好感,这才是一个真正军人的做派。在李志坚进入作战室后,就刘戡自己跟着进来,其余的迎接人员全部散去。

  刘戡的指挥室里有一个巨大的豫西的沙盘,李志坚瞅了一眼,在沙盘上插着标注有参加豫西会战的中日各部队番号的小旗,和现在的形势完全是切合的。

  不过李志坚并没有在这里停留,还是按照刘戡的安排落座,一切是客随主便的态度。

  最终还是刘戡首先挑起了话题,“李副司令就任时日不长,就却给一战区带来莫大的新气象,除了在黄河北岸收复大片国土,当下在嵩县周围的作战也是尽显主动,一改豫中会战时我军的颓势,让刘某实在佩服。”

  “麟书兄过誉了,都是前线将士们舍命相搏,我身居后方,不敢居功啊。”

  李志坚说自己身居后方,而刘戡和36集团军同样是在后方,所以刘戡瞬间明白李志坚是意有所指,出言说道:“没有后方筹谋得当,哪有前线不断建功。李副司令,我们36集团军在后方休整数月,将士都思战心切,最近不停地和我请战,想要上阵杀敌。”

  “哈哈,麟书兄带兵有方,不管到哪里,哪里的部队的士气都高。”

  “非也,实乃国难之时,军中热血官兵都不忍再看着故土沦陷,百姓涂炭,所以军心士气都不需要怎么鼓舞,求战欲望就都很强。”刘戡是中央军中少有的正直之人,又极其热血,对日作战很是勇猛,作为集团军司令的刘戡如此,下面的官兵自然有样学样。

  李志坚没有想到刘戡上来就会和他请战,这种高级将领身上表现出来如此的热血,让他有些感动。

  “麟书兄,军心可用,不过暂时36集团军还不能动,还需要在本地继续驻守,没有36集团军压阵,洛阳周围就几无可战之兵,瞬间又有可能不稳。

  洛阳乃是通向山西、陕西之通道,是我前线之粮库、兵库,守好洛阳也是有功于国。不过我认为我们反攻的日子也不远矣,到时候就是麟书兄大举建功之时。”

  “最近李副司令到各处视察,不是为了出战而动员吗?”刘戡有些奇怪,最近舆论和小道消息都是李志坚在督促各部出击日军。

  “没错,不过战场之上,有攻之处,就需要有坚守之地,洛阳位置不同,也须有强军镇守。”李志坚还是没将自己真实意图说出,他虽然欣赏刘戡,但是其毕竟是中央军之人,说了之后,刘戡必然会将自己的意图上报给重庆,到时候攻击石门的筹划就会泄露。

  听见李志坚的话,刘戡明显有点失落,他对豫西会战最近的战局每天都进行研究,认为只要让他的集团军也加入进去,豫西会战的局面会马上改观,但是没有想到李志坚却拒绝了他的请战,只不过刘戡又试着争取一下。

  “李副司令,现在豫西会战,我中日两方已经形成相持,日军出战时日已久,师老兵疲,劳而无功,士气已经下降很多,如果让我们上去反击,说不准还能击溃在前线的这3个师团。”

  李志坚此时完全明白了刘戡为这么这样接待他,这完全是蓄谋已久,沙盘上刘戡估计已经推演过多次。

  “麟书兄,确实如你所言,日军现在已经疲惫,士气也下降了很多,据前线反馈日军已经有了退意,还是12军一直将兵员和物资进行补充,前线才维持住,并形成了这种僵持,否则现在已经后撤,我们也可以对外声称会战的胜利。此时加一把劲,让你们36集团军上去,的确有可能彻底压垮日军。

  不过日军在豫西可不止这三个师团,12军还有其他好几个师团和旅团,没有参战的兵力比我们还要充足,这些部队距离前线同样不远,我们能增援,日军就不能吗?但是如果你们也去了嵩县,洛阳周围哪有强军可以凭靠,日军还有足够的兵力来进攻洛阳,一旦洛阳不保,豫西的局面也将糜烂。”李志坚明白刘戡的想法,但是却不能拿洛阳来冒险,所以仍旧拒绝。

  刘戡知道15军已经伤了元气,新8军和骑二军兵力也不充足,的确如李志坚所言,一旦他的36集团军调走,洛阳周围就再没有凭靠,到时候平衡就将打乱。原本觉得是非常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此刻却发现根本不是,心也就冷了一些,敷衍的回了一句:“李副司令说的是。”

  看见刘戡的样子,李志坚连忙安慰,“麟书兄不必沮丧,打小鬼子的机会多的是,重庆方面已经答应了给我们一些新兵补充,还有不少的武器弹药等补给,我们先提升了实力,之后就是反攻之时。麟书兄,你说说看,36集团军有什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