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到各部的视察虽然是作秀,但是却也将一战区各部队的底细更加详细的摸了一个遍。
一战区各部队的战斗相对不高是事实,可是物资补给的缺乏也是实在的客观情况,和二战区的部队待遇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令李志坚也很是触动。
从1938年黄河决口之后,河南之地天灾不断,土地的产出一年生活不如一年,当地疲弊之极。没有了当地的供养,部队也很不宽裕。
在豫中会战之前,黄泛区使得日军难以进入河南,但是也让一战区相对而言也不被重庆政府重视,7年多的抗战让整个重庆政府的经济极其凋敝,只能有所选择性的重点补给第五、第九等战区。
第一战区也就成为一个鸡肋,在武器和补给方面能获得的都不是很充足,这还要优先供给汤恩伯的嫡系部队。于是有些部队的士兵就在长官的默许和纵容下,开始滋扰当地的百姓来获取物资,军官则直接利用特权做起了买卖,这更激化了军队和当地百姓的关系,有些部队都被视为当地一害,以至于在豫中会战时,出现了很多百姓帮助日军攻打当地守军的事情。
物资不足让官兵精神气上不去,加上多年未经大战又让部队普遍懈怠,有些部队对军纪的放松更是让军人的荣誉和责任感下降,所以才使得一战区原有部队的战斗力普遍不强。
李志坚经过考虑,最终打消了先杀人立威来整治军纪的办法,未施恩而先立威,不是李志坚惯有的方式。
他还是认为仓廪足而知礼节,首先还是解决物质上的不足,再从军纪上着手。并且李志坚发现自己之前的安排还是有一个漏洞,大量的物资进入豫北,而不是进入豫南,如果日军有心观察的话,一定会发现这个情况。
李志坚决定自己先拿出部分资金来补充入军费中,首先从晋南购入了大量的粮食,首要保障军粮的充足,让官兵至少先吃饱,这样才有起码的精气神,部队能展开日常的训练作战。
其次,让在渑池的子弹复装线全负荷运转起来,也能解决一部分子弹的需求。剩余的军费,能买多少弹药就向山西先购买多少。
这些举动,很快让一战区对李志坚的认同感加强不少,并且一战区部队的面貌也有了一定的改观。
加上有新7师、新8师以及第四集团军这些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带动,豫西会战中一战区部队的总体表现还算不错。
李志坚在一战区的这些表现,马上起到了他想要起的作用,虽然他到各部视察完全不像在担任二战区作训部部长时那样用心和有针对性,但是舆论和飞扬的小道消息也让重庆方面和日军都看到了他想在一战区大展拳脚的雄心壮志。
顶着名将之名的李志坚,在国军对日作战满盘颓势的当下却自行主动出击,新7师和第四集团军打的几个仗也被舆论报道出去,一时间一战区再次被寄予众望,全国的眼光都盯向了一战区。懂兵的人都知道豫西会战前线的日军实际已经坚持不了多久,后撤是迟早的事。
重庆方面被此鼓舞,将答应给一战区的补充人员和物资很快就送到了豫西。从山西过来的两万新兵也到达了渑池。
一战区各部队的战斗相对不高是事实,可是物资补给的缺乏也是实在的客观情况,和二战区的部队待遇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令李志坚也很是触动。
从1938年黄河决口之后,河南之地天灾不断,土地的产出一年生活不如一年,当地疲弊之极。没有了当地的供养,部队也很不宽裕。
在豫中会战之前,黄泛区使得日军难以进入河南,但是也让一战区相对而言也不被重庆政府重视,7年多的抗战让整个重庆政府的经济极其凋敝,只能有所选择性的重点补给第五、第九等战区。
第一战区也就成为一个鸡肋,在武器和补给方面能获得的都不是很充足,这还要优先供给汤恩伯的嫡系部队。于是有些部队的士兵就在长官的默许和纵容下,开始滋扰当地的百姓来获取物资,军官则直接利用特权做起了买卖,这更激化了军队和当地百姓的关系,有些部队都被视为当地一害,以至于在豫中会战时,出现了很多百姓帮助日军攻打当地守军的事情。
物资不足让官兵精神气上不去,加上多年未经大战又让部队普遍懈怠,有些部队对军纪的放松更是让军人的荣誉和责任感下降,所以才使得一战区原有部队的战斗力普遍不强。
李志坚经过考虑,最终打消了先杀人立威来整治军纪的办法,未施恩而先立威,不是李志坚惯有的方式。
他还是认为仓廪足而知礼节,首先还是解决物质上的不足,再从军纪上着手。并且李志坚发现自己之前的安排还是有一个漏洞,大量的物资进入豫北,而不是进入豫南,如果日军有心观察的话,一定会发现这个情况。
李志坚决定自己先拿出部分资金来补充入军费中,首先从晋南购入了大量的粮食,首要保障军粮的充足,让官兵至少先吃饱,这样才有起码的精气神,部队能展开日常的训练作战。
其次,让在渑池的子弹复装线全负荷运转起来,也能解决一部分子弹的需求。剩余的军费,能买多少弹药就向山西先购买多少。
这些举动,很快让一战区对李志坚的认同感加强不少,并且一战区部队的面貌也有了一定的改观。
加上有新7师、新8师以及第四集团军这些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带动,豫西会战中一战区部队的总体表现还算不错。
李志坚在一战区的这些表现,马上起到了他想要起的作用,虽然他到各部视察完全不像在担任二战区作训部部长时那样用心和有针对性,但是舆论和飞扬的小道消息也让重庆方面和日军都看到了他想在一战区大展拳脚的雄心壮志。
顶着名将之名的李志坚,在国军对日作战满盘颓势的当下却自行主动出击,新7师和第四集团军打的几个仗也被舆论报道出去,一时间一战区再次被寄予众望,全国的眼光都盯向了一战区。懂兵的人都知道豫西会战前线的日军实际已经坚持不了多久,后撤是迟早的事。
重庆方面被此鼓舞,将答应给一战区的补充人员和物资很快就送到了豫西。从山西过来的两万新兵也到达了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