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立即用这些资金在山西的兵工厂下了不少订单。
有了美国专业军工人员的帮助和本身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太原兵工厂和长治兵工厂新出厂的炮钢质量已经满足生产150毫米重炮的要求。
之前太原兵工厂就用进口而来的炮钢仿制过德制莱茵sfh150毫米榴弹炮,不过在1938年底中国的港口都被日军封锁之后,再无法得到高品质的炮钢,这种重炮的生产只能停止,总共不过生产出二十多门。
现在自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炮钢后,阎锡山马上下令恢复了这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生产,并将月产量升格到8门。
李志坚早就想要一些150毫米的重炮,自从华北战场的制空权转到盟军之后,火炮作为“战争之神”的作用被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成为攻城战中的最佳利器。
本来就是火炮控,此刻有了用武之地,李志坚自然想要更多的重型火炮来用于即将到来的石门之战。现在他手中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就立即向阎锡山申请订购一批这种仿制的莱茵150毫米榴弹炮。
阎锡山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李志坚得到大量的美元援助这件事,关于这件事,常驻山西的美军顾问也同步通知了他,并且也让他知道其中的弯弯绕。
明白这些钱最终都会依照李志坚的下单,换成从山西出去的武器、弹药或者其他物资。对于这种生意,阎锡山自然欣然接受,并且心中很是欣慰,有了这些钱,晋绥军经费的紧张局面又有所缓解。
并且也明白了李志坚心中始终还是向着山西,向着他的。
于是当即同意以南京政府引进德国火炮时的价格4万美元一门来结算,炮弹便宜一点,按照其一半的价格,也就是20美元一发出售。
并且还提供了另一个选项,如果想购买日式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话,价格减半,按照两万美元一门来出售。
有了自产的新炮,缴获的日军的几十门旧炮在阎锡山眼中顿时失宠,地位变得有一些鸡肋,这种日式火炮的身管较短,造成射程不够,在要塞中使用的效果远不如仿制的长身管德式火炮。正想着怎么处理这些火炮,这次李志坚的申请正好给他一个枕头,现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买家。
李志坚对这两式重炮的性能基数都很了解,尤其是那些日式重炮,其中的大部分还是他的部队缴获的。
德式重炮身管长,因而射程远、精度高,但是随之而来一个巨大的问题——重量相对较大,在山区的机动并不是很方便,并且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交货。
而日式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重量稍微轻一点,只有四吨,机动性稍微好一点,并且在忻口防线和娘子关防线上都有配备,现在娘子关防线上就有12门,这些炮随时都可以运出来。
李志坚最终定下24门仿德式重炮和12门日本九六式重炮,每门炮配备180发炮弹。
除了为自己订购一批150毫米重炮外,李志坚还给一战区的部队订购了大批的装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视察,他知道一战区的部队有一些完全是因为装备不好限制了战斗力的发挥,并不是部队不愿战或者不敢战,早就想给这些部队改善装备。
于是增购了8个炮兵营需要的96门75毫米山炮,每门炮配套了120发的炮弹,还有大量的迫击炮和轻机枪、冲锋枪及相关弹药,一口气又花了二百万美元。
这些装备在山西的各个兵工厂都有现成的货,当即就开始交货,同蒲线南线又因此忙碌了起来,大量的武器弹药通过同蒲线运到黄河边,又通过船只输往黄河南岸的豫西。
一直关注着同蒲线的日军的情报系统马上就发现了这些情况,立即上报给了华北派遣军的情报部,让华北派遣军和日军12军高层又一次紧张了起来。
有了美国专业军工人员的帮助和本身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太原兵工厂和长治兵工厂新出厂的炮钢质量已经满足生产150毫米重炮的要求。
之前太原兵工厂就用进口而来的炮钢仿制过德制莱茵sfh150毫米榴弹炮,不过在1938年底中国的港口都被日军封锁之后,再无法得到高品质的炮钢,这种重炮的生产只能停止,总共不过生产出二十多门。
现在自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炮钢后,阎锡山马上下令恢复了这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生产,并将月产量升格到8门。
李志坚早就想要一些150毫米的重炮,自从华北战场的制空权转到盟军之后,火炮作为“战争之神”的作用被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成为攻城战中的最佳利器。
本来就是火炮控,此刻有了用武之地,李志坚自然想要更多的重型火炮来用于即将到来的石门之战。现在他手中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就立即向阎锡山申请订购一批这种仿制的莱茵150毫米榴弹炮。
阎锡山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李志坚得到大量的美元援助这件事,关于这件事,常驻山西的美军顾问也同步通知了他,并且也让他知道其中的弯弯绕。
明白这些钱最终都会依照李志坚的下单,换成从山西出去的武器、弹药或者其他物资。对于这种生意,阎锡山自然欣然接受,并且心中很是欣慰,有了这些钱,晋绥军经费的紧张局面又有所缓解。
并且也明白了李志坚心中始终还是向着山西,向着他的。
于是当即同意以南京政府引进德国火炮时的价格4万美元一门来结算,炮弹便宜一点,按照其一半的价格,也就是20美元一发出售。
并且还提供了另一个选项,如果想购买日式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话,价格减半,按照两万美元一门来出售。
有了自产的新炮,缴获的日军的几十门旧炮在阎锡山眼中顿时失宠,地位变得有一些鸡肋,这种日式火炮的身管较短,造成射程不够,在要塞中使用的效果远不如仿制的长身管德式火炮。正想着怎么处理这些火炮,这次李志坚的申请正好给他一个枕头,现在没有比这更好的买家。
李志坚对这两式重炮的性能基数都很了解,尤其是那些日式重炮,其中的大部分还是他的部队缴获的。
德式重炮身管长,因而射程远、精度高,但是随之而来一个巨大的问题——重量相对较大,在山区的机动并不是很方便,并且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交货。
而日式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重量稍微轻一点,只有四吨,机动性稍微好一点,并且在忻口防线和娘子关防线上都有配备,现在娘子关防线上就有12门,这些炮随时都可以运出来。
李志坚最终定下24门仿德式重炮和12门日本九六式重炮,每门炮配备180发炮弹。
除了为自己订购一批150毫米重炮外,李志坚还给一战区的部队订购了大批的装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视察,他知道一战区的部队有一些完全是因为装备不好限制了战斗力的发挥,并不是部队不愿战或者不敢战,早就想给这些部队改善装备。
于是增购了8个炮兵营需要的96门75毫米山炮,每门炮配套了120发的炮弹,还有大量的迫击炮和轻机枪、冲锋枪及相关弹药,一口气又花了二百万美元。
这些装备在山西的各个兵工厂都有现成的货,当即就开始交货,同蒲线南线又因此忙碌了起来,大量的武器弹药通过同蒲线运到黄河边,又通过船只输往黄河南岸的豫西。
一直关注着同蒲线的日军的情报系统马上就发现了这些情况,立即上报给了华北派遣军的情报部,让华北派遣军和日军12军高层又一次紧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