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志坚的安排,已经实现了初步机械化的新6师作为部队前锋,要趁着日军准备不及,抢在前面控制石门外围一些有战略价值的地点。
新6师走在最前的部队和日军的多股侦察部队接火。
日军对于邢台这个石门的南大门也是非常关注,邢台的战事直接影响石门的布防。
在姜玉贞率部攻击邢台的战斗开始后,石门处的日军就派出不少的侦察部队到前线侦察,只是没有想到李志坚会直接同时进攻两个城市,并且新6师的前锋速度很快,所以双方的侦察部队之间频频发生交火。
作为前线指挥的马凤岗知道兵贵神速,要趁着日军不备尽快争取主动局面,在前锋小队伍和日军的侦察队伍接火后,就让后续跟着的部队马上通过其他道路继续前行。
不过在石门的日军指挥官明显是个狠角色,在城内本就紧张的兵力中,抽出了一个联队来阻击新6师的先头部队。并且阻击的日军也非常灵活,并不执着于一地一处之争夺,而是尽可能的杀伤有生力量并拖延行进的速度,让新6师前锋的行进速度瞬间下降。
从集团军特战队传回的侦察消息显示,石门的日军正在趁着这段时间,匆忙的在城外布置雷场。
日军本来要在石门外围设置一些雷场,但是为了防止给自己先造成不便,所以就一直在观望邢台的战事情况。新6师的快速行动,让石门的日军驻军意识到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让部队主动出击,来给守军争取布雷的时间。
前线的战事随时向李志坚通报,知道了情况的李志坚只能赶紧联系晋绥军的航空队和中美联合空军,立即发起对石门周围的轰炸和对阻击日军的空袭,来为新6师在入夜之前赶到石门周围创造条件。
现在空中优势在于进攻的中国军队,在半个多小时后,从吕梁、运城、太原等地飞来的飞机就给石门的日军指挥官来了一个教训———战场形势已经变了。
原本日军主动出击的日军联队采用的就是灵活阻击的形式,就是为了尽量避免空中的打击,可是在华北大平原上毫无遮拦,日军完全没有藏身的地方,也没有对空反击的能力。出城的日军因为被飞机弄得狼狈不堪,阻击效果大打折扣。
并且在石门外围处进行来回扫射,让日军在白天的布雷行动再无法进行。
“命令马凤岗,天黑之前,他的新6师必须给我扎到石门城外。”收到日军阻击部队在空袭中受创的消息,李志坚怕马凤岗有惜兵的心理,给他加了一把压。他要趁着白天有空军飞机掩护和帮助侦察的便利,尽快将兵锋杀向石门。
这次战役,从中继点邢台到石门都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这中间的跨度太大,太容易给日军留下可乘之机,必须先让有力部队压到城下,这样就能防止日军在夜间发起对他行进部队的大规模袭扰。
在给马凤岗施压之后,李志坚让阎锡山派属给他的晋绥军的三个旅也开始向石门西集结。
这些部队在出晋以来,战果并不大,各旅各自为战,无法形成一个拳头,所以只是敢在日军周围进行一些袭扰。并且晋绥军的大多数部队都是习惯于守,对进攻行为从心底来说存在一种不适。
又没有强力人物推动,所以也就占领了井陉和辉县等一些地盘,依赖着从娘子关处运来的物资供应,在当地玩起了进攻中的防御,占了一小块地方后就开始营造防御工事。
这三个旅的小打小闹李志坚都看在眼里,他明白这种情况也不怪怨前线带兵的旅长们,晋绥军内部一直训练和强化的都是防守技能,尤其是在抗战开始以来,晋绥军大多处于守势,人的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
所以他在战斗开始之前,他不敢让这本来距离更近的三个旅打前锋,石门好歹有上万的日军,这三个旅在进攻状态下面对这么多日军,哪个都不是对手,也缺乏足够的应对经验,为了避免开局不利,李志坚还是让他最放心的新6师来担任前锋。
新6师走在最前的部队和日军的多股侦察部队接火。
日军对于邢台这个石门的南大门也是非常关注,邢台的战事直接影响石门的布防。
在姜玉贞率部攻击邢台的战斗开始后,石门处的日军就派出不少的侦察部队到前线侦察,只是没有想到李志坚会直接同时进攻两个城市,并且新6师的前锋速度很快,所以双方的侦察部队之间频频发生交火。
作为前线指挥的马凤岗知道兵贵神速,要趁着日军不备尽快争取主动局面,在前锋小队伍和日军的侦察队伍接火后,就让后续跟着的部队马上通过其他道路继续前行。
不过在石门的日军指挥官明显是个狠角色,在城内本就紧张的兵力中,抽出了一个联队来阻击新6师的先头部队。并且阻击的日军也非常灵活,并不执着于一地一处之争夺,而是尽可能的杀伤有生力量并拖延行进的速度,让新6师前锋的行进速度瞬间下降。
从集团军特战队传回的侦察消息显示,石门的日军正在趁着这段时间,匆忙的在城外布置雷场。
日军本来要在石门外围设置一些雷场,但是为了防止给自己先造成不便,所以就一直在观望邢台的战事情况。新6师的快速行动,让石门的日军驻军意识到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让部队主动出击,来给守军争取布雷的时间。
前线的战事随时向李志坚通报,知道了情况的李志坚只能赶紧联系晋绥军的航空队和中美联合空军,立即发起对石门周围的轰炸和对阻击日军的空袭,来为新6师在入夜之前赶到石门周围创造条件。
现在空中优势在于进攻的中国军队,在半个多小时后,从吕梁、运城、太原等地飞来的飞机就给石门的日军指挥官来了一个教训———战场形势已经变了。
原本日军主动出击的日军联队采用的就是灵活阻击的形式,就是为了尽量避免空中的打击,可是在华北大平原上毫无遮拦,日军完全没有藏身的地方,也没有对空反击的能力。出城的日军因为被飞机弄得狼狈不堪,阻击效果大打折扣。
并且在石门外围处进行来回扫射,让日军在白天的布雷行动再无法进行。
“命令马凤岗,天黑之前,他的新6师必须给我扎到石门城外。”收到日军阻击部队在空袭中受创的消息,李志坚怕马凤岗有惜兵的心理,给他加了一把压。他要趁着白天有空军飞机掩护和帮助侦察的便利,尽快将兵锋杀向石门。
这次战役,从中继点邢台到石门都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这中间的跨度太大,太容易给日军留下可乘之机,必须先让有力部队压到城下,这样就能防止日军在夜间发起对他行进部队的大规模袭扰。
在给马凤岗施压之后,李志坚让阎锡山派属给他的晋绥军的三个旅也开始向石门西集结。
这些部队在出晋以来,战果并不大,各旅各自为战,无法形成一个拳头,所以只是敢在日军周围进行一些袭扰。并且晋绥军的大多数部队都是习惯于守,对进攻行为从心底来说存在一种不适。
又没有强力人物推动,所以也就占领了井陉和辉县等一些地盘,依赖着从娘子关处运来的物资供应,在当地玩起了进攻中的防御,占了一小块地方后就开始营造防御工事。
这三个旅的小打小闹李志坚都看在眼里,他明白这种情况也不怪怨前线带兵的旅长们,晋绥军内部一直训练和强化的都是防守技能,尤其是在抗战开始以来,晋绥军大多处于守势,人的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
所以他在战斗开始之前,他不敢让这本来距离更近的三个旅打前锋,石门好歹有上万的日军,这三个旅在进攻状态下面对这么多日军,哪个都不是对手,也缺乏足够的应对经验,为了避免开局不利,李志坚还是让他最放心的新6师来担任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