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海东要离开之时,李志坚又想起一点事情,于是没有再外出,随他一起回到了作战室。
“这次部队扩编,新兵们的物资都准备齐全了吗?”
“嗯,日军的几个仓库里存放的被服不少,都可以直接使用,我们优先给暂编39师发放了,他们收到装备后就要到濮阳整训。其余不足的我们考察了在石门的一些棉纺厂,已经在最大的大兴纱厂下单订购。
武器方面,新兵都是使用的日式准备,可以实现给每一个新兵都配备一杆步枪,弹药方面,我们留存了一些作为战略储备,暂时给每个新兵配发了三十发子弹。”
“这个不能省,新兵们不经过一定数量的实弹射击,很难培养起来射击的感觉,石门日军不是有一个军械维修部吗,你们去考察过没有,可不可以生产子弹?”
这个问题显然余海东也不知情,他将目光转向了指挥部中的一名参谋身上,“王参谋,你过来一下。”
这个参谋李志坚认识,叫王武成,是当初李志坚从北方军官学校要过来的毕业生,一直在参谋处工作。
在余海东将李志坚的问题重述一次后,王武成说到:“司令,余主任,是我去日军这个军械维修部实地查看的,之前只能进行子弹复装。但是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那里原有的日军青壮技师大多都参与到了石门的战斗中,留下看守的老弱日军在城破的时候又损坏了一些主要机械。
我们已经联系了长治兵工厂,他们正在派技师过来,不过有些机械已经被损坏,所以短时间内想要复产的条件不满足。”
“哦,你们最近对石门城内的重工业企业都进行一次摸排,查看一下全城内有多少工矿企业,并确定有什么样的生产能力,为下一步我们建立完整的军工厂体系摸清基础底数。
然后你们再和长治兵工厂来的技师们一起做一个方案,评估一下如果我们想要达到自行生产的水平,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王武成,这个事情你具体负责起来,务必要快和准确。弄好后,直接向我汇报。”
被李志坚亲自安排任务,这对于王武成还属首次,王武成很是激动的马上应承下来。
这让余海东都不由的看了一眼王武成,王武成能力是有,但是由于没有直接带兵的经验,所以一直没能被重用。在任何地方,能力都并不是绝对的凭靠。他知道一旦这个事情做好了,那么王武成也就或许会进入李志坚的眼中,被重用也就指日可待。
在王武成离开后,李志坚继续安顿余海东:“在暂编39师离开的时候,另外再给他们带上七千支步枪,他们路途较远,补给并不方便,给他们新兵的弹药量按照每支枪80发子弹来配备。”
余海东明白李志坚的意思,这是为暂编39师继续扩编提前准备好武器。这样一来,武器肯定不够用,不过李志坚已经从长治兵工厂又采购了一批装备,只能先抽调石门周围部队的装备,然后再给他们补上了。
“我们仓库中现在还有多少火炮?”
余海东不明白李志坚为什么突然又问起火炮的事情,不过这些数字都在他脑海里放着,于是马上利索的回答:“只剩下22门九二步兵炮了。其余能用的火炮都已经分给了暂编39师、暂编40师和新8师。”
“抽出12门给刘超仁的补充旅送过去。剩下的10门送给教导队,让他们成立一个炮兵学习班,在新兵中挑选挑选有文化的人来培训炮兵。”李志坚稍微考虑了一下,就做出了安排。
对于李志坚的安排,余海东也很是赞成,“司令,的确应该给补充旅弄一些炮了,他们每个团编制里只有一个迫击炮连,还是刘旅长四处收拢别人不要的三七战防炮和一些膛线都快没有的山野炮,又凑起一个炮兵营,不过这些炮用的弹药型号、口径都不一致,每次给他们补给都挺费劲。”
“哈哈,是吗,这家伙还挺机灵,自己都拉起了一个炮兵营。等你再见他的时候和他说一声,下一步就让他们扩编成常备作战旅,把补充旅的帽子摘了。不过暂时先用这些步兵炮凑合一段时间,等一段时间再给他们换装。”
刘超仁的补充旅从成立起后就一直在后方备战,已经整训多半年时间,在这种战争时代已经算是相当长的时间,李志坚准备再有战事之时将这个旅拉到前线去。
“这次部队扩编,新兵们的物资都准备齐全了吗?”
“嗯,日军的几个仓库里存放的被服不少,都可以直接使用,我们优先给暂编39师发放了,他们收到装备后就要到濮阳整训。其余不足的我们考察了在石门的一些棉纺厂,已经在最大的大兴纱厂下单订购。
武器方面,新兵都是使用的日式准备,可以实现给每一个新兵都配备一杆步枪,弹药方面,我们留存了一些作为战略储备,暂时给每个新兵配发了三十发子弹。”
“这个不能省,新兵们不经过一定数量的实弹射击,很难培养起来射击的感觉,石门日军不是有一个军械维修部吗,你们去考察过没有,可不可以生产子弹?”
这个问题显然余海东也不知情,他将目光转向了指挥部中的一名参谋身上,“王参谋,你过来一下。”
这个参谋李志坚认识,叫王武成,是当初李志坚从北方军官学校要过来的毕业生,一直在参谋处工作。
在余海东将李志坚的问题重述一次后,王武成说到:“司令,余主任,是我去日军这个军械维修部实地查看的,之前只能进行子弹复装。但是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那里原有的日军青壮技师大多都参与到了石门的战斗中,留下看守的老弱日军在城破的时候又损坏了一些主要机械。
我们已经联系了长治兵工厂,他们正在派技师过来,不过有些机械已经被损坏,所以短时间内想要复产的条件不满足。”
“哦,你们最近对石门城内的重工业企业都进行一次摸排,查看一下全城内有多少工矿企业,并确定有什么样的生产能力,为下一步我们建立完整的军工厂体系摸清基础底数。
然后你们再和长治兵工厂来的技师们一起做一个方案,评估一下如果我们想要达到自行生产的水平,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王武成,这个事情你具体负责起来,务必要快和准确。弄好后,直接向我汇报。”
被李志坚亲自安排任务,这对于王武成还属首次,王武成很是激动的马上应承下来。
这让余海东都不由的看了一眼王武成,王武成能力是有,但是由于没有直接带兵的经验,所以一直没能被重用。在任何地方,能力都并不是绝对的凭靠。他知道一旦这个事情做好了,那么王武成也就或许会进入李志坚的眼中,被重用也就指日可待。
在王武成离开后,李志坚继续安顿余海东:“在暂编39师离开的时候,另外再给他们带上七千支步枪,他们路途较远,补给并不方便,给他们新兵的弹药量按照每支枪80发子弹来配备。”
余海东明白李志坚的意思,这是为暂编39师继续扩编提前准备好武器。这样一来,武器肯定不够用,不过李志坚已经从长治兵工厂又采购了一批装备,只能先抽调石门周围部队的装备,然后再给他们补上了。
“我们仓库中现在还有多少火炮?”
余海东不明白李志坚为什么突然又问起火炮的事情,不过这些数字都在他脑海里放着,于是马上利索的回答:“只剩下22门九二步兵炮了。其余能用的火炮都已经分给了暂编39师、暂编40师和新8师。”
“抽出12门给刘超仁的补充旅送过去。剩下的10门送给教导队,让他们成立一个炮兵学习班,在新兵中挑选挑选有文化的人来培训炮兵。”李志坚稍微考虑了一下,就做出了安排。
对于李志坚的安排,余海东也很是赞成,“司令,的确应该给补充旅弄一些炮了,他们每个团编制里只有一个迫击炮连,还是刘旅长四处收拢别人不要的三七战防炮和一些膛线都快没有的山野炮,又凑起一个炮兵营,不过这些炮用的弹药型号、口径都不一致,每次给他们补给都挺费劲。”
“哈哈,是吗,这家伙还挺机灵,自己都拉起了一个炮兵营。等你再见他的时候和他说一声,下一步就让他们扩编成常备作战旅,把补充旅的帽子摘了。不过暂时先用这些步兵炮凑合一段时间,等一段时间再给他们换装。”
刘超仁的补充旅从成立起后就一直在后方备战,已经整训多半年时间,在这种战争时代已经算是相当长的时间,李志坚准备再有战事之时将这个旅拉到前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