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灰不落土,眼不闭嘴-《九叔:从诸天聊天群穿梭万界》

  熄灯夜后的第三日,酒泉镇沐浴在惨淡的阳光下,仿佛大病初愈的病人,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虚弱。

  唐三换上粗布衣衫,头戴斗笠,遮住了他那双锐利的眼睛。

  他像一个普通的游方郎中,背着药箱,悄无声息地走进了酒泉镇。

  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走访各家各户,与那些饱受惊吓的百姓攀谈。

  他仔细观察着他们的神情,倾听着他们的诉说,试图从细微之处找到真相的蛛丝马迹。

  很快,一些异常的景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一位老妪的床头,唐三看到了一撮用红布包裹着的灰烬。

  老妪神情木讷,眼神空洞,仿佛一个失去了灵魂的傀儡。

  当唐三问起灰烬的来历时,老妪只是机械地重复着一句话:“火莲保佑……火莲保佑……”

  在一位孩童的颈间,唐三发现了一块烧焦的灯芯。

  灯芯被红绳穿过,做成了一个简陋的护身符。

  孩童天真烂漫的脸上,却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恐惧。

  他紧紧地抓住灯芯,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

  更让唐三感到震惊的是,他在一处破败的墙壁上,发现了一行用鲜血写成的字迹:“火莲保我”。

  字迹歪歪扭扭,笔力稚嫩,显然是出自一位少年之手。

  唐三缓缓伸出手,触摸着墙上的灰迹。

  指尖传来一阵粗糙的触感,仿佛抚摸着历史的伤痕。

  就在他的手指接触到墙灰的那一刹那,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涌入他的识海。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扭曲而模糊。

  一朵巨大的火莲在他眼前缓缓绽放,每一片花瓣都如同燃烧的火焰,散发着令人窒息的高温。

  在火莲的花心之中,一只巨大的眼睛缓缓睁开。

  那只眼睛没有瞳孔,空洞而虚无,却仿佛能够看穿世间的一切。

  那只眼睛凝视着唐三,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你不信我……”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唐三的脑海中回荡,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又仿佛近在咫尺,“可他们信……”

  唐三猛然抽回手,脸色变得苍白如纸。

  他的掌心被灼出了一道焦黑的痕迹,散发着淡淡的焦臭味。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脑海中一片混乱。

  他终于明白,那些百姓并不是真的信奉火莲,而是因为恐惧,因为绝望,所以才会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哪怕那只是一撮灰烬,一块烧焦的灯芯,一句用鲜血写成的祈祷。

  “不是它回来了……”唐三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嘶哑,“是我们心里,留下了它的庙……”

  他猛然睁开眼睛,

  他握紧了手中的昊天锤,锤身上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若觉醒终成新迷信,那这火,烧得比从前更毒……”他低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杀意。

  夜幕降临,酒泉镇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只有祠堂内,还亮着微弱的灯光。

  尹新月站在祠堂中央,神情肃穆。

  她的面前,悬浮着最后一粒从百姓家中收集来的灰烬。

  这些灰烬,是信火熄灭后留下的残余,也是残留在人们心中的执念的象征。

  尹新月缓缓抬起右手,手心中涌出一股冰冷的寒流。

  寒流如同冰霜般蔓延开来,将那粒灰烬包裹在其中。

  她要将这些灰烬彻底封印,不让它们再有机会危害人间。

  寒源之力不断涌动,在灰烬的周围凝结成一层又一层的冰壳。

  每一层冰壳都晶莹剔透,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气。

  尹新月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她不断地注入寒源之力,加固着冰壳的强度。

  终于,九重冰壳凝结完成,将那粒灰烬彻底封锁在其中。

  尹新月长舒了一口气,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缓缓抬起手,在每一层冰壳上都刻下了六个字:“无门、无灯、无神”。

  这六个字,代表着她对过去的决绝,也代表着她对未来的期许。

  “完成了……”尹新月轻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疲惫。

  然而,就在她话音刚落之际,异变突生。

  祠堂的地面突然开始微微震动,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地底蠢蠢欲动。

  悬挂在墙壁上的归源钉,也发出了嗡嗡的鸣叫声,仿佛受到了某种力量的牵引。

  “不对!”任婷婷站在尹新月的身旁,脸色变得苍白如纸,“封的是灰,可‘看’的还在!”

  她猛然醒悟,她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她们封印的只是灰烬,是信火熄灭后留下的残余,但真正可怕的,是残留在人们心中的执念,是那只无处不在的眼睛。

  就在任婷婷话音刚落之际,冰匣的内部竟然浮现出了一只眼睛的倒影。

  那只眼睛没有瞳孔,空洞而虚无,却仿佛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一切。

  它虽然没有睁开,却给所有人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尹新月咬紧牙关,

  她缓缓抬起右手,逼出一滴心头血,融入了最内层的冰壁之中。

  “你若要记……”尹新月冷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决绝,“那就连我的恨一起记下——我们不跪,也不回头。”

  任婷婷取出那张残破的断灯阵图,仔细地研究着。

  这张阵图是阿宁留下的遗物,记录着断灯阵的布置方法和运行原理。

  任婷婷深知,要彻底解决酒泉镇的问题,就必须彻底了解断灯阵。

  她将阿宁遗留的金纹与法明所传的归源印相互对照,试图找出断灯阵的破绽。

  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她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断灯阵的阵眼位置,竟然与七位执灯人死去时的方位完全重合。

  “这……这怎么可能……”任婷婷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震惊。

  她猛然醒悟,她们一直以来都弄错了方向。

  断灯阵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封印阵,而是一个墓碑阵。

  她们不是在镇压那些灰烬,而是在给所有不肯闭眼的人立碑。

  “我们……我们一直在做着错误的事情……”任婷婷痛苦地闭上眼睛,心中充满了自责。

  她翻出了顾秋白自焚那夜的星象图,发现九颗暗星连成一线,正指向火莲升空之处。

  “第九灯不是要人点……”任婷婷低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绝望,“是人死后,它自动燃起。只要还有人不肯闭眼,火就不会真灭……”

  极北之地的风雪渐渐停歇,天空放晴,露出了久违的阳光。

  阿银站在一座冰山之巅,眺望着远方。

  她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依然坚定。

  她已经完成了与远古契约的切割,彻底摆脱了束缚。

  但她的心中,却依然充满了担忧。

  阿银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内视自己的识海。

  她发现,识海中与远古契约相连的黑线虽然已经断裂,但仍然残留着微弱的震颤,如同风过残弦。

  “契约虽断,回音未止……”阿银轻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忧虑。

  她取出冰剑残影,轻轻点在自己的心口。

  一股强大的魂力从她的体内涌出,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

  她要用自己的魂力,探查酒泉镇的地脉,找出那些隐藏在暗中的力量。

  刹那间,无数的声音涌入她的脑海,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

  那是阿宁的嘶吼,是法明的诵经,是屠龙道长撞墙的声音,是顾秋白疯狂的大笑……

  这些声音并非来自地底,而是藏在酒泉镇百姓的梦中。

  阿银猛然睁开眼睛,

  “它不吃人……”她咬牙切齿地说道,“它吃‘记忆’。只要有人记得那火,它就能借梦重生……”

  夜深了。

  冰匣之上,一道细微的裂痕悄然浮现……

  深夜,祠堂内,一丝极细的裂纹在冰匣表面蔓延,如蛛网般狰狞。

  尹新月猛然惊醒,多年来寒冰淬炼的感知,让她对危险有着近乎本能的警觉。

  她身形如电,瞬间掠至祠堂,寒气在她周身凝结成薄薄的冰霜。

  借着惨淡的月光,她看到冰匣中的灰烬正诡异地起伏,微弱却清晰,仿佛有什么生命在其中搏动,令人毛骨悚然。

  冰冷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灼的味道,刺鼻而令人作呕。

  忽然,一道极轻的声音在她的脑海中炸开,并非通过耳膜传递,而是直接作用于灵魂深处。

  那声音低沉沙哑,带着挥之不去的疯狂和怨恨:“你们封了火,可烧火的人……还在。”

  声音戛然而止,冰匣内的灰烬彻底静止,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

  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寂静无比,只有尹新月急促的呼吸声在空旷的祠堂内回荡。

  与此同时,数千里之外的莽莽山林中,一双巨大的金瞳骤然亮起,如两盏燃烧的灯笼,穿透了无尽的黑暗。

  泰坦巨猿庞大的身躯微微一震,它抬起头,望向天空中那一轮残缺的月亮,似乎有什么古老而恐怖的存在正在苏醒,让它感到深深的恐惧。

  一阵夜风吹过废墟,卷起一片残破的焦纸,纸上墨迹淋漓,隐约可见半句未写完的话:“若神该死——”随后,便被风撕扯成碎片,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仿佛一个未尽的誓言,一个永恒的诅咒。

  镇中心,唐三缓缓放下手中的刻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抬头望向夜空,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到来……他必须赶在一切失控之前,完成那个计划——那个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的,“无心”之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