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整个专案组都不如一名见习警!-《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老胡,这起连环杀人案,给你们十天时间够不够?”

  市局大佬指着胡凯文,严肃道,“你可是拍着胸脯给我保证十天之内必破此案,别到时候搞得还要宽限几天。”

  “这起案子舆论关注度很高,必须尽快破案。”

  “当然,在破案的基础上,也绝不能出什么岔子。”

  他指的是抓凶手务必证据确凿,不能出什么冤假错案。

  胡凯文郑重地点了点头,至于十天的破案时间,他还要去找赵刚合计一下。

  如果那边进度缓慢,就只能再延长几天。

  免得到时间交不了差,搞得大家都尴尬。

  胡凯文领着市局大佬上了楼梯。

  刚到走廊,就闻到了一阵浓郁的菜香。

  胡凯文甚至闻到了神仙鸡的味道。

  他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但领着市局领导的脚步没停。

  进到办公室里,果然,桌上摆着一盒盒的炒菜,菜品很丰盛。

  胡凯文惊出了一身汗!

  这帮家伙,平时可没这么爱造啊,不去吃食堂,点炒菜干嘛?!

  恰巧这一幕,被市局领导看见了。

  胡凯文都不敢去看领导的表情,肯定是生气了。

  这么大的案子,你们还有心情吃那么好的菜?!

  他们两个都还没吃呢,就先来队里关心案子的进展。

  你们倒好,吃那么丰盛,香气都飘到走廊里去了。

  要说案子棘手,忙得没时间去食堂,叫了快餐到办公室里,一边吃一边忙案子,这倒还像个样子。

  可偏偏你们点了大鱼大肉,这是故意馋市局领导呢?

  还有两个没眼力见的,都没看见人,还在那儿造呢!

  赵刚咳嗽了一声,看见胡凯文和白衬衫的市局大佬,连忙迎了过去。

  秦勉和陆诚这才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胡凯文沉着脸,直接问起了案子:“赵刚,案子进展如何?”

  后面,他还想说“十天时间虽然紧迫,但也要把弦绷紧了,争取尽快破案!”

  只不过这话还没出口,就听赵刚道:“凶手抓到了,在审讯室里,下面两个小组正在找证据和查调凶手和死者相关联的监控录像。”

  凶手抓到了?

  胡凯文以为自己听错了,才过去两天时间,别开玩笑!

  市局领导原本板着的脸也缓和下来,露出吃惊的表情:

  “抓到了?凶手是谁?”

  赵刚点了点头:“两个小时前带回来的。”

  “我们在三个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枚树叶上的劳保鞋鞋印,还有泥水里的一小滴水溶性荧光染料,通过实验室检验,确定了该染料和劳保鞋来自城西工业园的兴达纺织公司。”

  “经过调查工人的考勤记录和出入车间监控视频,确认凶手为兴达纺织厂八号车间夜班操作工,名叫孙志龙。”

  一时间,胡凯文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破案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

  他和市局领导甚至还要来施加一下压力,结果你们这边已经快结束了?

  闹着玩儿涅?!

  搞得胡凯文当时给出十天的破案时间,就跟开玩笑一样。

  “赵刚,前天你还汇报说三个案发现场勘查了好几遍,没找到有用的线索。”

  “怎么这么快就又重新找到了线索?”

  赵刚连忙介绍了秦勉和陆诚,尤其是陆诚这个见习民警,能找到关键性的线索,都是陆诚的功劳。

  然后,陆诚便吸引了胡凯文和市局领导的注意。

  陆诚大大方方站在那里,敬了个标准的警礼。

  两个领导都大感意外,心说江海市警界系统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厉害的一个年轻人?!

  都还不是刑警队的,只是派出所的见习民警。

  严格来讲,如果不是这个见习警,这起连环杀人案远远不可能那么快破案!

  苏城警队一整个专案组,都不如人家江海的一名见习警。

  这要是传出去,丢不丢人?

  领导往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既然已经抓到了凶手,接下来就什么压力都没有了。

  胡凯文又陪着市局领导回去了。

  回去的时候,两个领导脚步明显轻松了许多。

  专案组那边,一帮人赶紧把午饭吃了,然后加足马力找定罪的证据。

  凶器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凶手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点,也就是杀人动机。

  整个专案组分成了五六个小组,分开行动。

  陆诚和那个叫小周的高材生,去八号车间孙志龙工作的区域范围查找有没有凶器。

  孙志龙的家里已经被翻了又翻,确定没有另外的尼龙织带。

  如果工作的车间也没有发现,那凶器很可能被销毁或者丢弃。

  除非孙志龙主动交代,否则找起来就很困难。

  陆诚两人在孙志龙活动的工作范围查找了半个小时,没有结果。

  陆诚是可以肯定工作现场没有,因为系统技能【蛛丝马迹】没有触发。

  而那个小周有点执拗,认为还可以再仔细找,犄角旮旯都不能放过。

  陆诚无奈,按照他那种找法,天黑都查不完。

  车间内的染料气味有点呛人,陆诚刚想走出去透口气,就看见了孙志龙的同事推着板车进来。

  他和孙志龙搭档工作五年了,两个人都是属于老实人,工作踏实勤快的那种。

  孙志龙是本地人,家住在老棉纺厂的宿舍。

  戴眼镜的这位孙志龙同事,是贵省人,外来务工的,他睡在纺织厂的员工宿舍。

  陆诚就过去询问了一下,问孙志龙近期有没有去过他的住处。

  这一问还真问着了。

  “有啊,前几天他说头疼,要去我宿舍躺一个钟头,结果十分钟就走了,说是头又不疼了。”

  陆诚觉得这事儿有点蹊跷,就拉着“提灯定损”的小周同志去了员工宿舍。

  “哪张床?”

  “这张!”

  陆诚一翻被褥,一条浅灰色的尼龙织带赫然藏在床铺下面。

  尼龙织带这种东西很常见,即便是孙志龙的这位同事发现了,也可能认为是用来绑被子的,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条东西竟然是接连勒死三个人的杀人凶器!

  小周连忙戴好橡胶手套,拿起来仔细观察。

  “上面没有血迹污痕,有可能是被清洗过,需要进一步检验。”

  而在陆诚眼里,他已经可以确定是凶器了,都冒绿光了。

  他连忙让小周打电话给赵刚,说“凶器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