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不是,你这是什么眼力啊?-《让你相亲警花,你逮通缉犯!》

  很多案子其实都不复杂,就是线索难找。

  如果案件发生在天网之内,如今电子侦查手段这么厉害,找罪犯是相当迅速的。

  但类似这种发生在偏远的城乡结合部的案子,电子侦查手段完全用不上。

  怎么办?

  让犯罪现场“开口”。

  让物证“说话”。

  让死人“留言”。

  每起案件的侦破,都离不开痕迹学。

  陆诚已经把《工具痕迹学》整本书塞进脑子里,【记忆强化】一目十行,对于他来说,跟吃饭喝水似的。

  再加上【蛛丝马迹】这个系统技能,让案发现场的任何痕迹都无所遁形。

  所以每起案件,无论别人勘查过多少遍,陆诚必须亲自去一趟才放心。

  现场痕检员这么多双眼睛,而且都是专业的,观察得已经很细致入微了。

  可勘查了两轮,一点线索都没发现。

  现场比脸还干净。

  可眼前这个年轻的警员一来,一双眼睛,只勘查了一遍,就有发现!

  当然,他观察得也很细致入微。

  只是,技术组这么多双眼睛,还比不过他一双?

  “不是,你这是什么眼力啊?”

  “24K钛合金……那什么眼?!”

  简直666啊!

  请把公屏打在牛逼上,好吗?

  一双双充满不可思议的眼睛盯着陆诚。

  老张把烟头丢到警戒线外,连忙小跑了过去,瞪着眼。

  “啊?!不是,发现线索了?”

  老张心说,带你过来是让你亲自勘查一遍,然后死心的。

  你咋不按常理出牌?

  “发现了什么?!”

  一双双眼睛眯起来,看着陆诚手中尖头镊子夹着的东西。

  带毛囊组织的头发!

  为什么是头发,而不是身体其他部位的?

  很好辨认。

  因为,黑、直、短、粗。

  屋内也有受害人的头发,很多。

  受害人是女性,头发软而细,发质偏黄。

  而这根头发,极有可能是凶手的。

  因为它存在的位置很特殊。

  “这……这地方……”

  痕检员老袁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他指着那个刁钻的位置,手指微微颤抖,“我们复勘了两遍!梯子都架上去看过窗框外面!里面这个角……这个角……”

  “你怎么……你怎么会看到这里的?!”

  老张也吞了口唾沫:“我去……这鬼地方……”

  就很奇怪,有的人在大街上走,总是能捡到钱。

  人民币谁不爱捡?可偏偏就只有那一小撮人可以捡到。

  你说他们老往地上瞅吧?也并没有。

  他们只是随便一瞥,嘿,是钱!

  也许他们这双眼睛,天生和别人不一样吧。

  眼前这个年轻小伙子,就是这类人。

  老袁看稀有动物一样看着陆诚。

  后者把头发装进塑料袋里,贴上标签。

  一根墙根的纤维,一根窗框死角的头发。

  这两处发现联合起来,带回实验室检测,说不定就能得出重要的线索。

  整个案发现场,就这两处发现,再没其他了。

  陆诚已经仔仔细细“扫描”了一遍。

  “这年轻人是谁啊?这么厉害!”

  听说领导找雨花区的人来帮忙,就是这个年轻的警察?

  “他什么来头?”

  所有人都充满了好奇。

  老张看了一眼神情淡然的陆诚,道:

  “这个人你们应该都听说过。”

  “啊?谁啊?”

  “三里桥派出所的见习民警,陆诚。”

  “三里桥?陆诚?”

  “就是那个‘特能抓’,入职没多久就拿个人三等功的强人。”

  “卧槽!是他?!”

  一帮人恍然大悟,随即看异类一样偷偷看着陆诚。

  都见过厉害的年轻警察,但厉害成这种程度的,属实罕见。

  回程的警车里,气氛和来时截然不同。

  老张一边开车,一边忍不住通过后视镜频频打量坐在后座闭目养神的陆诚。

  老袁紧紧攥着那两个物证袋,像捧着刚出土的传国玉玺,眼神时不时瞟向陆诚,充满了探究和一种近乎敬畏的疑惑。

  一根墙根的纤维,一根窗框死角的头发……这绝不是运气!

  这个见习民警,邪门!太邪门了!

  富安区分局,刑警队。

  李国祥抽了一缸子烟头,各个小组走访排查的结果传到他手机里,打印出来。

  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没有目击者。

  这在意料之中,排查范围太大了,等同于大海捞针。

  但李国祥还是希望有奇迹出现。

  可惜并没有。

  他掏出电话打过去,让排查的警员都撤回来。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太浪费警力了。

  又拨通了案发现场老袁的号码。

  “喂,老袁,你们在回来的路上?”

  “也行,耗了两天了,实在没发现也就算了,先回来开会……”

  李国祥一手握着电话,一手去掏烟。

  突然,他激动地手一抖,烟盒掉落在地。

  “什么?找到了衣物纤维和头发?!”

  “是凶手的吗?”

  “给油啊!赶紧带回来检测!”

  李国祥都喊破音了。

  案发现场的一群人赶到了队里,两只塑料袋立马被送到了实验室里检测。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们技术组好样的,关键时候还得靠你们……”

  李国祥话没说完,就见技术组的警员们一个个表情古怪。

  “怎么了?”

  一帮人便都看向了陆诚。

  李国祥一愣,是他找到的?

  ……

  实验室的灯光炽白而冰冷。

  刑警队的人员都归队了。

  现在只等检测结果出来。

  这起案子,其他方面也无从下手。

  没见过陆诚的警员,都好奇地看过去。

  搞得陆诚有点无语,感觉自己有点像动物园里的猴子。

  有的警员对陆诚发现的纤维和头发,并不抱太大希望。

  头发只能进行DNA比对,如果和现场遗留的精斑一致,那就说明是凶手的。

  可案子调查方向依旧无从下手。

  既然头发是凶手的,按照凶手翻窗进入房子的轨迹推断,纤维想必也是凶手的。

  如果检测出来是常见的纤维,那对案子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时间滴答滴答。

  突然,实验室的隔离门“滋啦”一声被推开。

  看头发花白的老袁一脸激动的表情,就知道有收获。

  李国祥第一时间冲过去,几乎是“抢”过了热乎的检测报告。

  窗框夹角提取的那根带有毛囊的头发,DNA和精斑的比对上了。

  一致。

  完全吻合。

  就是凶手的。

  而那根纤维,是一种耐磨工作服常见的化纤材质。

  关键的一点,上面沾了一点点油漆。

  那是一种快干、耐磨的工业漆。

  通常是特种工程机械使用的防腐或标识油漆。

  调查方向一下子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