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迁被顾大嫂一问,忙点头道:“正是!花荣哥哥就歇在后院西厢房。
这几日赶路急,今日恰逢弟兄们没差事,正在房里歇脚呢!
我先前在高处了望,一半是防着毛太公家的人使坏,一半也是替哥哥守着院子,免得闲杂人等惊扰。”
这话刚落,孙立猛地抬眼望向西厢房,孙新也和邹渊交换了个眼神——他们本就因毛太公陷害解珍、解宝的事愁得打转,正没个门路联络梁山,如今听说梁山的花荣哥哥就在眼前,个个眼里都亮了起来。
顾大嫂更是手脚麻利,当即对孙新道:
“快,当家的去后厨把那坛藏了二十年的女儿红取来!
再切几斤酱牛肉、整几个爽口小菜,我去西厢房看看花荣哥哥醒了没——既是自家弟兄,哪有让贵客在厢房枯坐的道理?”
正说着,西厢房那边忽然传来开门声,孙新眼睛一亮:“定是花荣哥哥醒了。”
他说着就要往后院走,却被孙立一把拉住。
“兄弟且慢。”
孙立沉声道,“花荣哥哥是梁山好汉,如今既在登州地面,想必是不愿声张。
我们这般唐突过去,怕是不妥。
不如让时迁兄弟先去通个信,说登州孙立带弟兄们前来拜见,再提一句解珍、解宝的事——他若愿意见,我们再过去不迟。”
时迁高兴道:“孙提辖说得是。
我家哥哥最敬重讲义气的汉子,听说你们要救人,定然愿意见。”
说罢转身往后院去了。
石宝也跟着起身,却被顾大嫂按住:
“石宝兄弟留下歇脚,我让伙计烧壶新茶来——方才动了手,正好喝口茶润润喉。”
乐和一听,忙说自己亲自去给梁山好汉们烧水,转身就往灶房跑。
顾大嫂见地上堆着碎瓷片、烂木片,又邀石宝到隔壁房间稍坐。
没过半盏茶的功夫,时迁就引着花荣过来了。
时迁脸上带笑:
“哥哥听说登州的好汉都在这儿,忙着要过来见一见。”说着便给双方引见。
花荣拱手笑道:“孙提辖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会!”
孙立连忙回礼:“花寨主客气。
我等正为解珍、解宝的事犯愁,若不是时迁、石宝二位兄弟,哪有机会见着哥哥。”
众人一番礼让,在厢房坐下。
顾大嫂沏了茶,花荣才问:“听说毛太公仗着女婿、儿子是州衙孔目,把解家兄弟下了死牢?”
孙新叹道:“正是。
那老贼和府衙官员勾结,说他兄弟二人私藏祥瑞——说起来惭愧,那天那只白鹿,正是被哥哥们取了去。”
他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花荣。
孙新又道:“今早乐和舅来说,牢里已经给他们兄弟上了死囚枷锁,还说他们涉嫌谋反。”
花荣闻言,将茶杯往桌上一放,沉声道:“那各位兄弟有何打算?”
顾大嫂忙上前道:“花荣哥哥,我自小没了爹娘,全靠舅父舅母养大。
后来舅父舅母过世,我便和这两个苦命兄弟相依为命。
原本我打算今晚劫牢城营,带他们投奔哥哥,哪曾想哥哥竟在咱店里住着!”
花荣心中一叹:“若是这般,孙提辖怕是只能落草了。”
孙立叹道:“解珍、解宝也是我亲姑表兄弟。
我虽是一州提辖,若明知家人被冤,却不能为他们出头,这官做着还有什么滋味?莫若反了他个鸟天!”
花荣听了,暗暗点头:这孙立倒真是条汉子。
他随即开口道:“前几日小七兄弟他们在海边,撞见毛家子弟调戏良家女子,我便知这毛家不是善类。
今早又听人报信,说解家兄弟因那白鹿的事被毛家陷害下了狱,便猜着诸位定要动手劫牢。
因此让时迁兄弟盯着府衙动向,袁朗兄弟带人在毛家周围埋伏,小七他们则出去寻些船只,以防事后需得远走。”
众人一听花荣早已安排得稳稳当当,个个心头一震,暗忖:“都说花荣哥哥义薄云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花荣又道:“如今又有孙提辖和邹家二位寨主加入,我倒想做笔大的——不知诸位可有胆量?”
说罢便将心中计策一一道来。
众人听了,都有些发怔,顾大嫂忍不住问道:“哥哥,这般行事,真能救出我那两个苦命兄弟?”
花荣笑道:“保管还你两个活蹦乱跳的兄弟。”
孙立见他说得条理分明,又想起方才石宝露的身手,心中早已信了八成,当即起身抱拳道:
“既蒙花荣哥哥相助,孙立敢不从命!”
顾大嫂在旁拍手道:“这就对了!
方才还各有心事,如今要一同杀贼救人,这才是弟兄们该有的模样!”
说着给众人碗里都添了新茶。
下午,孙立急匆匆赶到知府衙门,进门便躬身道:
“相公,上午琼州老家来了人,说家中长辈突患急病没了,小官得回去吊唁,特来向相公辞行。”
杨知府端着茶杯,斜睨他一眼:
“孙提辖在登州待了这些年,从没听说你和琼州有牵扯。
今日这般急迫,莫不是听说那解家两个贼寇是你姑表兄弟,本府把他们收了监,你心里对本府有怨?”
孙立忙道:“知府相公说笑了!
小官怎敢埋怨相公?
我与那解家兄弟虽是表亲,却早没了往来——常言说‘亲不过三代’,他们犯了法,相公秉公办理,那是正理。
小官真真是琼州老家有急事,不得不回。
不单小官要走,连我那开酒店的兄弟孙新,也得随我一同回去料理家事。”
杨知府一听“酒店”二字,眼睛亮了亮,慢悠悠道:“你那兄弟要走?
他那酒店的生意,谁来照看?”
孙立早料到他有此一问,忙道:“正因这事犯愁,还想求相公帮衬——小官离了登州,不知何时能回,那酒店若没人照看,怕是要荒了。
若相公肯费心照看一二,小官兄弟二人感激不尽。”
杨知府捋着胡须笑道:“既然是孙提辖的事,咱们又同朝为官这些年,些许小事,本府记下了。
你让你兄弟放心便是,本府定当照自家营生一般来对待!”
二人又寒暄几句,杨知府总算准了辞行。
孙立又到府衙公房,跟相熟的同僚一一辞别,说要回琼州奔丧,不多时,整个登州衙门都知道了孙立要带家眷回琼州的事。
傍晚时分,孙立、孙新带着家眷,在几个相熟好友的送别下,到了登州港口,登上了南下的货船。
这几日赶路急,今日恰逢弟兄们没差事,正在房里歇脚呢!
我先前在高处了望,一半是防着毛太公家的人使坏,一半也是替哥哥守着院子,免得闲杂人等惊扰。”
这话刚落,孙立猛地抬眼望向西厢房,孙新也和邹渊交换了个眼神——他们本就因毛太公陷害解珍、解宝的事愁得打转,正没个门路联络梁山,如今听说梁山的花荣哥哥就在眼前,个个眼里都亮了起来。
顾大嫂更是手脚麻利,当即对孙新道:
“快,当家的去后厨把那坛藏了二十年的女儿红取来!
再切几斤酱牛肉、整几个爽口小菜,我去西厢房看看花荣哥哥醒了没——既是自家弟兄,哪有让贵客在厢房枯坐的道理?”
正说着,西厢房那边忽然传来开门声,孙新眼睛一亮:“定是花荣哥哥醒了。”
他说着就要往后院走,却被孙立一把拉住。
“兄弟且慢。”
孙立沉声道,“花荣哥哥是梁山好汉,如今既在登州地面,想必是不愿声张。
我们这般唐突过去,怕是不妥。
不如让时迁兄弟先去通个信,说登州孙立带弟兄们前来拜见,再提一句解珍、解宝的事——他若愿意见,我们再过去不迟。”
时迁高兴道:“孙提辖说得是。
我家哥哥最敬重讲义气的汉子,听说你们要救人,定然愿意见。”
说罢转身往后院去了。
石宝也跟着起身,却被顾大嫂按住:
“石宝兄弟留下歇脚,我让伙计烧壶新茶来——方才动了手,正好喝口茶润润喉。”
乐和一听,忙说自己亲自去给梁山好汉们烧水,转身就往灶房跑。
顾大嫂见地上堆着碎瓷片、烂木片,又邀石宝到隔壁房间稍坐。
没过半盏茶的功夫,时迁就引着花荣过来了。
时迁脸上带笑:
“哥哥听说登州的好汉都在这儿,忙着要过来见一见。”说着便给双方引见。
花荣拱手笑道:“孙提辖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会!”
孙立连忙回礼:“花寨主客气。
我等正为解珍、解宝的事犯愁,若不是时迁、石宝二位兄弟,哪有机会见着哥哥。”
众人一番礼让,在厢房坐下。
顾大嫂沏了茶,花荣才问:“听说毛太公仗着女婿、儿子是州衙孔目,把解家兄弟下了死牢?”
孙新叹道:“正是。
那老贼和府衙官员勾结,说他兄弟二人私藏祥瑞——说起来惭愧,那天那只白鹿,正是被哥哥们取了去。”
他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花荣。
孙新又道:“今早乐和舅来说,牢里已经给他们兄弟上了死囚枷锁,还说他们涉嫌谋反。”
花荣闻言,将茶杯往桌上一放,沉声道:“那各位兄弟有何打算?”
顾大嫂忙上前道:“花荣哥哥,我自小没了爹娘,全靠舅父舅母养大。
后来舅父舅母过世,我便和这两个苦命兄弟相依为命。
原本我打算今晚劫牢城营,带他们投奔哥哥,哪曾想哥哥竟在咱店里住着!”
花荣心中一叹:“若是这般,孙提辖怕是只能落草了。”
孙立叹道:“解珍、解宝也是我亲姑表兄弟。
我虽是一州提辖,若明知家人被冤,却不能为他们出头,这官做着还有什么滋味?莫若反了他个鸟天!”
花荣听了,暗暗点头:这孙立倒真是条汉子。
他随即开口道:“前几日小七兄弟他们在海边,撞见毛家子弟调戏良家女子,我便知这毛家不是善类。
今早又听人报信,说解家兄弟因那白鹿的事被毛家陷害下了狱,便猜着诸位定要动手劫牢。
因此让时迁兄弟盯着府衙动向,袁朗兄弟带人在毛家周围埋伏,小七他们则出去寻些船只,以防事后需得远走。”
众人一听花荣早已安排得稳稳当当,个个心头一震,暗忖:“都说花荣哥哥义薄云天,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花荣又道:“如今又有孙提辖和邹家二位寨主加入,我倒想做笔大的——不知诸位可有胆量?”
说罢便将心中计策一一道来。
众人听了,都有些发怔,顾大嫂忍不住问道:“哥哥,这般行事,真能救出我那两个苦命兄弟?”
花荣笑道:“保管还你两个活蹦乱跳的兄弟。”
孙立见他说得条理分明,又想起方才石宝露的身手,心中早已信了八成,当即起身抱拳道:
“既蒙花荣哥哥相助,孙立敢不从命!”
顾大嫂在旁拍手道:“这就对了!
方才还各有心事,如今要一同杀贼救人,这才是弟兄们该有的模样!”
说着给众人碗里都添了新茶。
下午,孙立急匆匆赶到知府衙门,进门便躬身道:
“相公,上午琼州老家来了人,说家中长辈突患急病没了,小官得回去吊唁,特来向相公辞行。”
杨知府端着茶杯,斜睨他一眼:
“孙提辖在登州待了这些年,从没听说你和琼州有牵扯。
今日这般急迫,莫不是听说那解家两个贼寇是你姑表兄弟,本府把他们收了监,你心里对本府有怨?”
孙立忙道:“知府相公说笑了!
小官怎敢埋怨相公?
我与那解家兄弟虽是表亲,却早没了往来——常言说‘亲不过三代’,他们犯了法,相公秉公办理,那是正理。
小官真真是琼州老家有急事,不得不回。
不单小官要走,连我那开酒店的兄弟孙新,也得随我一同回去料理家事。”
杨知府一听“酒店”二字,眼睛亮了亮,慢悠悠道:“你那兄弟要走?
他那酒店的生意,谁来照看?”
孙立早料到他有此一问,忙道:“正因这事犯愁,还想求相公帮衬——小官离了登州,不知何时能回,那酒店若没人照看,怕是要荒了。
若相公肯费心照看一二,小官兄弟二人感激不尽。”
杨知府捋着胡须笑道:“既然是孙提辖的事,咱们又同朝为官这些年,些许小事,本府记下了。
你让你兄弟放心便是,本府定当照自家营生一般来对待!”
二人又寒暄几句,杨知府总算准了辞行。
孙立又到府衙公房,跟相熟的同僚一一辞别,说要回琼州奔丧,不多时,整个登州衙门都知道了孙立要带家眷回琼州的事。
傍晚时分,孙立、孙新带着家眷,在几个相熟好友的送别下,到了登州港口,登上了南下的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