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气管重建,端端吻合-《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

  其实夏涛说难做,还是保守估计。

  气管重建术,是97年才有的名词,而真正开始做这类手术,都是近一年的事儿。

  手术新,技术难,对当时的胸心外科而言,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其实像夏涛这样的主任,也是今年才刚刚掌握这项技术。

  做的气管重建术,大多也就一两个公分的环切,最长的也不超过五个公分。

  但像现在这种,需要八公分的气管环切,夏涛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夏主任,我刚才看了一下,气管损伤在主动脉弓附近,可以直接提上去吻合,长度应该够。”

  此时肖晨光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破裂的气管。

  他的大脑在快速运转,图型重现,模拟着气管重建术的每一个手术步骤。

  其实气管重建的原理,跟平时遇到破裂水管的修复是一样的。

  把裂开的管腔由一端切除,丢弃,再把两边完好的管腔进行缝合,重新使用。

  只是气管作为人体的一部分,不像冷冰冰的物品,能随意切割。

  切少了缝不牢,容易出现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

  切多了,长度不够,无法进行吻合,会直接导致整台手术的失败。

  反正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这无疑增加了手术难度。

  “小肖,你说的办法,能行吗。”

  刚刚夏涛也在想办法,试图用他多年的临床经验,找到一个合适的手术方案。

  但任凭他绞尽脑汁,还是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此刻见肖晨光提出建议,夏涛有些犹豫。

  八公分已经是切割的极限。

  就算气管环有延展性,但牵拉过长必定会导致弹性下降,气管撕裂出血。

  到时候就算手术结束,病人一不小心做个抬头的动作,很有可能会让气管再次断裂。

  到时候,现场抢救都来不及。

  “单纯的缝合修补术,可以吗?”

  “不行。”

  肖晨光摇头。

  气管是由一个个环形软骨加薄膜构成,软骨上下泾渭分明,想要直接用针线缝合,简直异想天开。

  “夏主任,李医生的血氧饱和度还在下降。”

  麻醉科主任在一旁提醒。

  不管怎么样,现在都必须商量出一个方案,台上的李医生,情况并不好。

  长时间的缺氧,势必会造成内脏器官的不可逆损伤。

  此刻手术已经到了两难的地步。

  “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台手术的气管重建,无论切割手法,还是缝合技巧,都十分苛刻。

  甚至要精确到毫米,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以夏涛现在的状态,不,就算状态拉满,肯定也没这个实力,至于肖晨光......

  或许现在,也只有他敢做这台手术。

  “准备拉钩、牵引,我需要在纵隔做一切口,入路手术。”

  在方案确定,肖晨光当仁不让的来到主刀位。

  时间紧迫,肖晨光开始发号施令。

  此刻王金刚、林高阳、夏涛都在台上,给他充当助手。

  “纵隔切口,这是新术式?”

  助手工作大家都会,唯手熟尔。

  但夏涛作为开展过这项技术的主任,当看到肖晨光拿着手术刀从纵隔进入时,人愣了一下。

  他做气管重建,从来都是颈部横切,像肖晨光现在选用的纵隔切口,他没见过。

  心里更加没底。

  但夏涛没见过,不代表肖晨光的手术有问题。

  相反,对于现在这台手术,做纵隔切口是最优选择。

  也是后世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术入路。

  其手术效果,也更加安全、有效。

  这也是为什么肖晨光敢说这台手术能做的一个关键原因。

  “把气管导管再往里续3公分。”

  “知道了。”

  麻醉主任听后,松开气囊,按照肖晨光的指示,将导管往肺门的位置又多插了3公分。

  紧急着将气囊打足,防止误吸。

  “准备游离气管,止血钳、直钳。”

  面对露在外面的气管腔,肖晨光需要将周围的结缔组织完全游离,将整根气管暴露在术野内。

  其实,做这么大风险的手术,按照后世的标准,已经要上体外循环了。

  用仪器来替代人体的心肺功能。

  从而更好的完成手术。

  只不过现在,一是病人情况不允许,二是没有仪器。

  毕竟体外循环机,造价贵、技术难,通常引进技术的医院,都需要外派人员进修一年,才有资格做这种手术。

  或许等以后通过医院等级评审,会考虑引进该技术。

  但现在这些对于胜利医院而言,还太遥远。

  钝性分离,肖晨光手持器械,左右开弓,按部就班的分离周围组织。

  避开神经丛,远离喉返神经,结扎出血小血管。

  肖晨光的动作依旧很快,渐渐的一根粗壮的乳白色气管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时李医生的血压有点低。

  尽管肖晨光已经竭尽全力的在控制出血,但有些解剖结构,充满微小血管,出血是必然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问一下输血科,还有存血吗?”

  “肖主任,第一批自愿献血的民众,已经完成了血液检测,应该很快就能送来。”

  巡回护士把得到的消息告诉肖晨光。

  “行。”

  “准备气管环形切除 气管端端吻合术。”

  “再给他补上一千的胶体液。”

  肖晨光不准备等了,他用余光看了一下李医生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

  85%

  按照经验,动脉氧分压应该在60Hg以上。

  只要大于这个数值,就还能接受。

  手术刀再次递到肖晨光的手上。

  在万众瞩目之下,肖晨光开始对气管环进行切割。

  明晃晃的刀尖在无影灯光的映射下,显得锋利无比。

  肖晨光握笔式入刀,刀尖开始在破裂的气管环上进行修复切开。

  手术间内静悄悄的,此刻大家都屏住呼吸,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打扰肖晨光。

  后者刀锋转动,环形切割,沿着主动脉弓走向,绕了一圈,分离气管环。

  现场只有监护仪的滴滴声。

  每个人都很紧张,毕竟环切术紧靠主动脉弓,这可是人体最大的一根动脉血管。

  每年都会很多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死于非命。

  而其中有一段,就是主动脉弓的位置。

  可以说,只要破了,连上手术台的机会都没有。

  此刻刀尖在主动脉上行走,就像在悬崖上走钢丝,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但台上的肖晨光却面不改色,甚至连呼吸都很均匀。

  他的手稳如泰山,刀尖一点点在主动脉弓上划动,分离附近的气管环。

  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

  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只见肖晨光的手突然一抬。

  一根八公分的气管环被切割下来,而在附近的主动脉弓,安然无恙,没有一点损伤。

  喜欢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