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别放弃,有希望-《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

  “与其痛苦的活着,倒不如一走了之,最起码,不会让你看到我狼狈不堪的模样。”

  这是病人此刻最真实的想法。

  或许这么做很自私,但在经历过刚才的痛苦后,他已经没了活下去的希望。

  肝脏的肿瘤越长越大,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无法根治,又不能做手术,只能一点点被肝肿瘤吞噬殆尽,毫无办法。

  这样走向死亡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懂得其中的痛苦。

  他也想活,可去了好几家医院,给出的结果,都是姑息治疗。

  一问手术,坐诊医生沉默摇头的画面,历历在目。

  这也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家属听了,情绪有些崩溃。

  眼泪止不住的流。

  这一次,她没有像往常几次一样,态度坚决,不愿放弃。

  特别是今天随着老伴病情变化,她在抢救室外焦急等待时,才发现前者正一步步离她远去。

  无论她如何努力,似乎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枯瘦如柴的丈夫,痛苦的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管子,随时要面临死亡的恐惧。

  这种情况下,她那句“坚持活下去”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还没到这一步,别放弃,真的,肯定还有别的办法。”

  身为大爷的管床医生,林高阳始终接受不了,一个清醒的、活生生的人,要放弃生命的画面。

  经过积极救治,大爷的肝肾功和血氨数值都有明显的下降。

  这说明药物在起作用,治疗有效,并没有达到无路可退的地步。

  只是。

  肝肿瘤就像一枚随时可以引爆的炸、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剥夺一个人的生命。

  如果没有拆炸。弹的手段,就如老爷子讲的那样,或许死亡,才是最好的归宿。

  病房里的气氛越来越沉重,压抑的环境让人沉默不语。

  现场,只有监护仪发出的滴滴声,以及家属不停的抽泣。

  “翠,我们回家吧。”

  大爷再次提出建议,仿佛做出了决定。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研究患者病例的肖晨光,突然开口。

  “高阳,我记得你刚才说过,老人肝区最大的肿瘤,直径有八厘米?”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他们不知道刚刚救了大爷一命的肖主任,此刻想要干什么。

  “是八厘米,但这是一个月前做的检查,现在情况怎么样,不好说。”

  林高阳快速回答肖晨光的问题。

  一个月前,当大爷第一次来胜利医院住院治疗的时候,林高阳给他做过一次全面的检查。

  当时肿瘤的直径,已经大到惊人。

  而现在出现的肝性脑病,很有可能是肿瘤继续生长,持续压迫周围肝区,导致的肝功能恶化。

  “好。”

  在听到林高阳的分析,肖晨光将目光看向家属。

  “大妈,上次拍的片子,你带了吗?”

  “带了,带了。”

  当大妈将袋子里装的黑胶片递给肖晨光时,心里又升起了莫名的希望。

  她知道接下来,但凡看过片子的医生,都会很遗憾的叹息摇头,这种画面如刀刻石雕般印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但如果,哪怕还有一丝希望,她都想再试试。

  “嗯,确实很严重了。”

  当肖晨光看到片子里,肝区的情况后,本能的抿了下嘴。

  这个细节,却让大妈的心,坠进了冰窟。

  果然还是这样吗。

  甚至下一秒,肖晨光会出现的反应,大妈已经在脑海里浮现出了。

  摇着头,告诉她肿瘤太大,无法手术,只能用药物维持生命,即便这样,生存期也不过一年的时间。

  然而,就在她心灰意冷,肖晨光的声音再次响起。

  “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肖晨光通过片子,能判断出病人目前的情况。

  多发的肝内肿瘤,位置不好,如果按照传统手术来做,难度极大。

  不但操作受限,八个公分的巨大肿瘤,除了肝区,还涉及临近的胆囊、胰腺和十二指肠。

  手术如果做到完全摘除,跟做一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同。

  这就相当于临门一脚,已经踏进了8848珠穆朗玛峰顶。

  在当时,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估计这也是很多医生摇头叹息的主要原因。

  “能做手术?!”

  肖晨光的话,不止家属愣住了,就连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一直以来,肝癌对他们而言,就是治不好的绝症。

  肿瘤越来越大,没有特效药,手术做不了,除了在痛苦绝望中等死,没有半点办法。

  可这时,有人居然说能做手术,这个消息,不亚于平静的海面上掀起惊涛骇浪。

  “确实能做。”

  肖晨光点点头,他指向右侧肝区,说道:“其实肝区肿瘤再大,位置再不好,也有能力切。关键在于转移的问题。”

  如果只是肝内转移,不入血的话,没有扩散,肝的修复和再生能力,还是很强的。

  通过片子,肖晨光暂时没看到有肺、脑、骨转移的趋势。

  至于癌症侵犯的深度、组织、神经、血管,需要探查之后才能确诊。

  所幸病人是肝肿瘤,血行转移的概率相对较低,如果是肺癌的话,因为时刻参与肺循环的缘故,癌细胞很快就能遍布全身。

  听到肖晨光的解释,让原本毫无希望的癌症突然有了一丝转机,家属显得很激动。

  对她而言,哪怕是1%的希望,都要做100%的努力。

  但病床上的患者,却有些举棋不定。

  “我的病还有机会治好吗?”

  以他的年纪,得了这种绝症,身体能不能遭住开大刀十几公分的手术还不一定。

  花的钱,后续所产生的住院费用,也将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数字。

  用1%的机会来博取一线生机,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这让患者不敢轻易做决定。

  喜欢重回九零做手术,全体医生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