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新城大基建!-《小卖部通末世:开局泡面换黄金》

  陈景教授的笑声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压抑许久后的释放感。

  在座的其他人,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震惊,逐渐转变为一种难以言喻的狂喜。

  赵工手里的铅笔,在图纸上重重地划下了一道印痕,他看着城墙外那三道防线的草图,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数千新增人口!

  这已经不是人手的问题了,这是要把整个新城外围的土地都给重新塑造一遍!

  “老板!”赵工激动地站了起来,“要是有这么多人,我们不止能挖三道防线!我还能在防线之间,修建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地堡群!把我们的火力点,直接顶到尸潮的脸上!”

  “我甚至可以打地洞和这些地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地下的快速机动通道!士兵可以通过地道,在不同的地堡之间快速转移和补充弹药!”

  赵工越说,眼睛越亮,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密布着交叉火力的钢铁绞肉场,在新城之外冉冉升起。

  “不止!”卫队的铁山也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亢奋的潮红。

  “五百人的卫队,还是太少了!”

  “从新并入的几千人里,肯定能挑出更多的好苗子!老板,我申请组建预备役,规模也定位五百人!平时参与生产建设,每周进行两次实弹训练,战时随时可以补充到一线!”

  “这样一来,我们新城就有了上千人的武装力量!加上四大势力原有的士兵和觉醒者,就算来二十万尸潮,我也敢带着他们碰一碰!”

  铁山的话掷地有声,会议室里的气氛被彻底点燃。

  王文彬那张因为焦虑而发白的脸,此刻也泛起了红光。

  有了灯塔的技术人员,还有数千人的劳动力,兵工厂的扩建将不再是纸上谈兵。

  他甚至开始幻想,自己亲手造出第一发迫击炮炮弹时的场景。

  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林墨抬手虚按了一下。

  喧闹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充满了期待和信服。

  “想法很好,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林墨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冷静了下来。

  “数千人涌入新城,带来的不只是劳动力,更是巨大的管理压力。”

  “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思想情绪,甚至他们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林墨的视线扫过每一个人,“如果处理不好,这股力量非但不能成为我们的助力,反而会从内部把新城拖垮。”

  刚刚还热血上头的众人,都冷静了下来。

  他们只看到了新增人口带来的好处,却忽略了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夜莺。”林墨侧头。

  “在。”夜莺上前一步,打开了自己面前的平板电脑,将屏幕投射到墙上。

  上面出现的是一个结构清晰的表格。

  “所有并入新城的人员,无论来自哪个势力,都必须进行统一的登记和筛选。”林墨站起身,走到投影前,指着上面的条目。

  “第一步,体检和能力评估。我们要建立每个人的健康档案,同时通过简单的测试,了解他们的特长。是会开车的,还是会修机器的,是当过老师的,还是当过厨子的,全部都要记录在案。”

  “第二步,分类。根据评估结果,将所有人分为四类。”

  林墨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

  “A类,特殊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师、医生、科研人员、高级技工。这些人,是新城发展的核心动力,直接由科学院、兵工厂和后勤部对接,提供最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

  “B类,战斗人员。所有具备战斗经验、身体素质出众、意志坚定的人,都归入此类。他们是卫队和预备役的兵源,由铁山你亲自去挑选。”

  “C类,普通劳动力。这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人,他们将是新城建设的主力军。赵工的工程队,还有后续要开辟的农业区,都需要他们。”

  “D类,非劳动力。老人、孩子、以及因伤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他们会被妥善安置,由新城统一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套完整而清晰的人员管理方案,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从筛选到分类,再到具体的岗位安排,几乎考虑到了所有方面。

  赵工和铁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钦佩。

  他们还在为得到大批人手而兴奋,林墨却已经想到了如何将这股庞大的力量,条理分明地融入新城的体系之中。

  这份远见和缜密,让人感到十分的安心。

  “我只有一个原则。”林墨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响起,“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在新城,贡献越大,得到的就越多。无论是更好的食物,更宽敞的住所,还是更高的待遇。”

  “我不管他们以前是哪个势力的,到了新城,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新城的居民。”

  林墨说完,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整个会议的基调,已经彻底定下。

  从弹药扩产,到城防升级,再到空中力量的革新,最后是科研方向的突破和人口整合的宏伟蓝图。

  一场惊险的守城战之后,新城非但没有伤筋动骨,反而在林墨的规划下,展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战争潜力和发展前景。

  “我没问题了!”陈景教授第一个表态,“我这就去准备项目组,等灯塔的人一到,‘丧尸雷达’项目立刻启动!”

  “我也没问题!”赵工和铁山异口同声,声音里充满了干劲。

  林墨点了点头,看向夜莺:“会议内容整理成文,下发到各部门。”

  “是。”

  “散会。”

  众人陆续起身,带着满脑子的计划和一身的干劲,快步离开了会议室。

  原本因为大战而有些凝重的气氛,此刻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情。

  会议室里,只剩下林墨和夜莺两人。

  “老板,船长刚刚发来通讯,询问下一批人员转移的时间。”夜莺汇报道。

  “回信过去,明天一早,我们就派运输队过去。”林墨想了想,又补充道:“你再去发个通知,在新城招募两百士兵补充卫队,后续的转移行动,让新兵分批参与,尽快熟悉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