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紫烟真是个能干的姑娘,出了宫便一刻不停,
先是按着安陵容 “无需奢华,只求安稳” 的嘱咐,寻到一处小两进院落。
又雇人清扫、布置,直到夕阳将天边染成橘红,才匆匆赶回客栈。
安母与萧姨娘本就坐立难安,见她回来,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紫烟也是先温言安抚一番,又告知宅邸已置办妥当,让二人先歇一晚,待养足精神后明日就入住。
萧姨娘望着她利落的模样,也是又惊又喜 ——
原以为京城置业艰难,没想到不过半日便有了安身之处。
次日一早,紫烟便领着众人搬进新居。安顿好安母等人后,她又马不停蹄地置办田产铺子。
三亩良田记在安母名下,两处临街商铺也能收租生息。
她心里清楚,安母与萧姨娘也都上了年纪,
不宜操劳生意,靠着这些营生,再加上她们娘娘的照拂,往后日子总能顺遂。
如此奔波三日,见安母也调养得差不多了,紫烟才备齐车马,带着安母与萧姨娘往圆明园而去。
待众人抵达圆明园,守门的侍卫也早得了旨意,知晓是接昭嫔生母陪产的,略微查验过后便也即刻放行。
安陵容闻讯,扶着茗烟的手,亲自迎到了上下天光门前。
安母眼力不济,萧姨娘却远远瞧见自家小姐立在廊下,赶忙搀着主母加快脚步。
待走近欲行大礼,却被安陵容立刻给抬手制止:“这园中不比宫里,我身边都是可信之人,母亲和姨娘无需这般。”
说罢,由着茗烟搀扶,与安母并肩往殿内走去。
待三人落座后,安母才颤巍巍的握住了安陵容的手,未语泪先流:
“为娘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你了,谁知才过一年,咱们母女竟能重逢……
你能把我和你萧姨娘接来京城,想必日子定是过得不差,娘也就放心了。”
安陵容望着眼前熟悉的人,心中也开始莫名的泛起暖意 ——
这具身体本就非她原本所有,此刻却像是被注入了久违的生机一般,就连连日来的倦怠都消散了几分。
这是一种念头通达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想来能以这种面貌见到安母,可能也是安陵容上辈子最大的愿望吧。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想必她现在的荣华能够庇佑其母,她在天有灵也定是开心的。
一旁的萧姨娘亦红着眼眶道:“娘娘有所不知,前几个月夫人还和妾身还念叨着,
说总能梦见您,可怎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相见!
听紫烟姑娘说,以后也能有机会探望您,妾身心里头别提多欢喜了。”
安陵容唇角噙笑看着两人激动地样子,也反手握住安母的手道:
“我在京中虽得了些体面,可没了母亲在身边,心里也总像悬着块石头。
如今母亲和姨娘来了,往后又能常见面,我这才算是真正有了底气。”
顿了顿,她也想起安母的身体不怎么好,连忙关切问道,
“此番长途跋涉,母亲路上可还受得住?这几日休息得可好?”
安母也乐呵呵应道:“路上顺遂得很!那些侍卫都听紫烟姑娘的吩咐,马车走得也不快,还特意歇了两日。”
说着,慈爱地看向一旁垂手而立的紫烟,“容儿调教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事事想得周全,这次可是多亏了她......”
提及紫烟,安母也满是赞叹 ——如果不是紫烟发现了安府的问题,又能当机立断的说出那些话,
她怕不是还要糊涂下去,到时候坑了女儿和外孙,她怕是真要罪该万死了。
萧姨娘见安母提到这一茬,也开口说些什么,只是她又往四周扫了眼,终究没把那 “惊险” 说透,只一个劲夸:
“总之这丫头忠心得很,娘娘可得好好奖赏她!” 安母也在旁连连点头,表情里也都是感激。
安陵容听着这话,又看二人这作态,也察觉出来不对劲 ——
定是出了不小的事,不然紫烟也经不起她们这样夸赞。
但眼下殿里人多,紫烟、芳茹、茗烟倒还罢了,也还有一众小太监小丫鬟侍立着,实在是不便细问,
便顺着话头笑道:“看来紫烟这趟松阳之行,倒是把母亲和姨娘都哄得欢喜了。
但您二位也不要忘了茗烟这丫头啊,她服侍我也是辛苦的,你们可不能偏了谁,都是好姑娘。”
说着,她目光转向不远处的芳茹,忙招手让她近前,又拉过她的手对安母道:
“要说得力,还得是芳茹姑姑。我刚进宫那会儿什么都不懂,
宫里的规矩、身边的琐事,可全靠着姑姑一手打理,她也是我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安母与萧姨娘也是混内宅的,不说多聪明,但也能听明白话音,知道这是女儿的心腹,也就立刻笑着附和:
“瞧姑姑就是个稳重仔细的,娘娘能得你帮衬,我们也能更放心些。”
芳茹忙躬身谢道:“夫人谬赞了,这些都是奴婢分内之事。” 话虽谦逊,眼底却泛起暖意。
她心里清楚,紫烟,茗烟是跟着娘娘从家里出来的,情分上总亲厚些,自己原是皇上指派的人,本就多了层隔阂。
可方才娘娘那句 “左膀右臂”,又特意把她介绍给夫人,这分明是把她视作自家人,与紫烟她们摆在了同等位置上。
她自问在娘娘身边这一年来,对娘娘从未有过半分二心,如今这份真心被这般郑重地接住,又怎能不让人动容?
芳茹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心里更笃定了, 跟着这样的主子,值当。
忠心从来都是相互的,娘娘肯把她放在心上,她往后便更要尽心竭力,绝不能辜负这份看重。
安陵容也并非刻意抬举芳茹,只是身边这几个贴心人,个个忠心耿耿,总得一碗水端平才好。
她可不想养出阿箬、素练那般心大的的角色,人心这东西,平衡着些才稳当。
三角本就是最稳固的形状,她要在这深宫里走得长远,身边人的心思也必须笼络好。
况且说几句好话、给几分体面,于她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能让底下人瞧着 ——
只要真心办事,自有出头之日。
方才她冷眼一扫,果然见那些小宫女、小太监望着芳茹的眼神里带着羡慕,这便对了。
谁不想往高处走?想往她跟前凑,总得有点真本事,要么忠心耿耿,要么能办实事。
光有心思没用,得拿出实打实的好处来。
这般一来,底下人既有盼头,又不敢懈怠,才是长久之道。
先是按着安陵容 “无需奢华,只求安稳” 的嘱咐,寻到一处小两进院落。
又雇人清扫、布置,直到夕阳将天边染成橘红,才匆匆赶回客栈。
安母与萧姨娘本就坐立难安,见她回来,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紫烟也是先温言安抚一番,又告知宅邸已置办妥当,让二人先歇一晚,待养足精神后明日就入住。
萧姨娘望着她利落的模样,也是又惊又喜 ——
原以为京城置业艰难,没想到不过半日便有了安身之处。
次日一早,紫烟便领着众人搬进新居。安顿好安母等人后,她又马不停蹄地置办田产铺子。
三亩良田记在安母名下,两处临街商铺也能收租生息。
她心里清楚,安母与萧姨娘也都上了年纪,
不宜操劳生意,靠着这些营生,再加上她们娘娘的照拂,往后日子总能顺遂。
如此奔波三日,见安母也调养得差不多了,紫烟才备齐车马,带着安母与萧姨娘往圆明园而去。
待众人抵达圆明园,守门的侍卫也早得了旨意,知晓是接昭嫔生母陪产的,略微查验过后便也即刻放行。
安陵容闻讯,扶着茗烟的手,亲自迎到了上下天光门前。
安母眼力不济,萧姨娘却远远瞧见自家小姐立在廊下,赶忙搀着主母加快脚步。
待走近欲行大礼,却被安陵容立刻给抬手制止:“这园中不比宫里,我身边都是可信之人,母亲和姨娘无需这般。”
说罢,由着茗烟搀扶,与安母并肩往殿内走去。
待三人落座后,安母才颤巍巍的握住了安陵容的手,未语泪先流:
“为娘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你了,谁知才过一年,咱们母女竟能重逢……
你能把我和你萧姨娘接来京城,想必日子定是过得不差,娘也就放心了。”
安陵容望着眼前熟悉的人,心中也开始莫名的泛起暖意 ——
这具身体本就非她原本所有,此刻却像是被注入了久违的生机一般,就连连日来的倦怠都消散了几分。
这是一种念头通达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想来能以这种面貌见到安母,可能也是安陵容上辈子最大的愿望吧。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想必她现在的荣华能够庇佑其母,她在天有灵也定是开心的。
一旁的萧姨娘亦红着眼眶道:“娘娘有所不知,前几个月夫人还和妾身还念叨着,
说总能梦见您,可怎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相见!
听紫烟姑娘说,以后也能有机会探望您,妾身心里头别提多欢喜了。”
安陵容唇角噙笑看着两人激动地样子,也反手握住安母的手道:
“我在京中虽得了些体面,可没了母亲在身边,心里也总像悬着块石头。
如今母亲和姨娘来了,往后又能常见面,我这才算是真正有了底气。”
顿了顿,她也想起安母的身体不怎么好,连忙关切问道,
“此番长途跋涉,母亲路上可还受得住?这几日休息得可好?”
安母也乐呵呵应道:“路上顺遂得很!那些侍卫都听紫烟姑娘的吩咐,马车走得也不快,还特意歇了两日。”
说着,慈爱地看向一旁垂手而立的紫烟,“容儿调教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事事想得周全,这次可是多亏了她......”
提及紫烟,安母也满是赞叹 ——如果不是紫烟发现了安府的问题,又能当机立断的说出那些话,
她怕不是还要糊涂下去,到时候坑了女儿和外孙,她怕是真要罪该万死了。
萧姨娘见安母提到这一茬,也开口说些什么,只是她又往四周扫了眼,终究没把那 “惊险” 说透,只一个劲夸:
“总之这丫头忠心得很,娘娘可得好好奖赏她!” 安母也在旁连连点头,表情里也都是感激。
安陵容听着这话,又看二人这作态,也察觉出来不对劲 ——
定是出了不小的事,不然紫烟也经不起她们这样夸赞。
但眼下殿里人多,紫烟、芳茹、茗烟倒还罢了,也还有一众小太监小丫鬟侍立着,实在是不便细问,
便顺着话头笑道:“看来紫烟这趟松阳之行,倒是把母亲和姨娘都哄得欢喜了。
但您二位也不要忘了茗烟这丫头啊,她服侍我也是辛苦的,你们可不能偏了谁,都是好姑娘。”
说着,她目光转向不远处的芳茹,忙招手让她近前,又拉过她的手对安母道:
“要说得力,还得是芳茹姑姑。我刚进宫那会儿什么都不懂,
宫里的规矩、身边的琐事,可全靠着姑姑一手打理,她也是我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安母与萧姨娘也是混内宅的,不说多聪明,但也能听明白话音,知道这是女儿的心腹,也就立刻笑着附和:
“瞧姑姑就是个稳重仔细的,娘娘能得你帮衬,我们也能更放心些。”
芳茹忙躬身谢道:“夫人谬赞了,这些都是奴婢分内之事。” 话虽谦逊,眼底却泛起暖意。
她心里清楚,紫烟,茗烟是跟着娘娘从家里出来的,情分上总亲厚些,自己原是皇上指派的人,本就多了层隔阂。
可方才娘娘那句 “左膀右臂”,又特意把她介绍给夫人,这分明是把她视作自家人,与紫烟她们摆在了同等位置上。
她自问在娘娘身边这一年来,对娘娘从未有过半分二心,如今这份真心被这般郑重地接住,又怎能不让人动容?
芳茹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心里更笃定了, 跟着这样的主子,值当。
忠心从来都是相互的,娘娘肯把她放在心上,她往后便更要尽心竭力,绝不能辜负这份看重。
安陵容也并非刻意抬举芳茹,只是身边这几个贴心人,个个忠心耿耿,总得一碗水端平才好。
她可不想养出阿箬、素练那般心大的的角色,人心这东西,平衡着些才稳当。
三角本就是最稳固的形状,她要在这深宫里走得长远,身边人的心思也必须笼络好。
况且说几句好话、给几分体面,于她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能让底下人瞧着 ——
只要真心办事,自有出头之日。
方才她冷眼一扫,果然见那些小宫女、小太监望着芳茹的眼神里带着羡慕,这便对了。
谁不想往高处走?想往她跟前凑,总得有点真本事,要么忠心耿耿,要么能办实事。
光有心思没用,得拿出实打实的好处来。
这般一来,底下人既有盼头,又不敢懈怠,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