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去地区-《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术》

  若是说林家窝棚屯子附近哪个单位最有钱,公社压根就排不上号,论有钱还是得属人家林场。

  林场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公家单位,里面的职工都是领工资吃供应粮的。

  别看林场采伐区那边也有地,出产的粮食大部分是给林场工人的家属们吃的。林场工人不仅不用吃自己种的粮食,为了方便带饭每天还有二两半的细粮补贴。

  可要论粮食多,还得是人家兵团,毕竟兵团就是职业垦荒搞粮食生产的。

  只不过如今这个年代,别管以啥形式,倒买倒卖都是不允许的,只能通过供销社或上级调配来互换有无,甚至农村大集都取缔了,更遑论其他。

  为什么京城抓得那么严,依然还有鸽子市与黑市的存在,实在是如今的形势不利于经济交流,而老百姓也真的有那个需求。

  农村地区私底下的经济交流也有,但是很少,都是偷偷的来。

  说白了,换白面是有一定风险的,得是那种机灵人才适合干这活儿。

  弄个傻愣愣的家伙,人家随口问一句:"你们拉这么多粮食干啥去?"

  "俺们支书让俺去找人换白面吃……"

  恐怕白面还没到手,这边连人带粮食、带爬犁就得让人扣了。

  路平安三人在屯子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支书让人套了两架爬犁,上面堆了一些苞米、黄豆和一些野味儿,又让建军跟着,一行四人出了屯子。

  路平安问:"咱们去哪里?"

  建军、吴大伟和小马泡异口同声的回答:"去兵团!"

  兵团规矩多,管的严,各营各连分工协作,上级统一调派。种植什么作物,任务量是上交多少,都是规定好了的。

  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上级调配的粮食,够吃是大致够吃的,却不一定符合下面连队的需求和兵团知青的心意。

  有的兵团知青是南方人,喜欢吃米,偏偏连队种的是苞米,分到手里的是高粱和麦子。

  有的男知青饭量大,连队里的女知青少,若是统一做饭的连队还好,若是凭票供应,用细粮票换别人的粗粮票很不方便。

  只要会说话,会办事,总能找到换粮食的地方。

  路平安有些看不上这种费劲巴拉的换法,去兵团还不如去煤矿呢。爬犁上有肉,还怕换不来白面?

  路平安还惦记着去收点煤呢,顺便还能泡个澡,爽歪歪。

  "你有门路?"

  "你回去找你爹开几张介绍信,剩下的包在我身上了,行不?"

  "那可太行了,你也不早说。走,掉头回去。"

  建军麻利的跳下爬犁,拉住了马笼头,调转爬犁回了屯子。

  开个介绍信对于建军来说太简单了,他把路平安的打算和支书一说,支书立马同意了。

  听说他们要去隔壁县煤矿上换白面,支书连忙让人把苞米卸了下来,装了一些山货,一看就是老手,私下里肯定没少倒腾东西。

  几人揣好介绍信,重新出发,一路向东,在傍晚时分到了林场。

  如今这个季节天黑的早,白天赶不了多少路,好在路平安他们也不着急。

  晚上住在林场招待所,第二天天不亮就重新出发,朝着鹤岗而去。

  到了鹤岗,这次路平安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有傻不愣登的直接入住煤矿招待所,而是让吴大伟他们三个先等着,自己跑去转了一圈儿,这才回来带几人去住宿。

  这次住的地方是粮库的招待所,就建在粮库的外面,再走没多远,是一个煤矿的堆放场。

  粮站招待所条件虽然比不上煤矿招待所,也没有自己的澡堂子,条件也很不错。

  路平安带着人办好入住手续,一个小年轻脸上挂着淤青,鼻子塞着棉花,吊儿郎当的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值班的大姐见了他,心里一阵厌恶,却不得不笑脸相迎。

  "四儿来了?坐下歇歇呗。"

  那个叫小四的小青年手里拿了个苹果,咔嚓咔嚓的啃着。

  "不坐了刘姐,我那个朋友跟他那几个哥们儿呢?回房间了?在哪个房间?"

  "在206,刚进屋,估计正收拾东西呢。"

  "您先忙着,我去看看。"

  小青年就站了没一会儿,苹果清甜的香味弥漫整个屋子,把值班的大姐馋够呛。

  等小四一摇三晃的上楼后,刘大姐忍不住呸了一口,骂道:"呵呸。二流子!要不是你爹和你姐夫,想要老娘的笑脸?"

  小四上楼的时候遇上招待所的服务员,小姑娘见了他像是见了鬼一般,吓得花容失色,连忙躲得老远。

  小四今天引以为傲的帅气容颜被人破坏了,加上心里有事儿,可没功夫逗她,屁颠屁颠的上了楼,来到206门口,很有礼貌的敲了敲门。

  "路哥在吗?"

  路平安拉开门,见是小四,让开门口让他进去。

  "哥,老弟在食堂安排了一桌,招呼咱几个兄弟下去吧?咱们整上几杯。"

  小四是路平安在外面转的时候遇上的二流子,对付这种人太简单了,无非就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的老套路。

  至于怎么合理的给他一巴掌,那简直不要太简单。

  路平安就是用一种很奇怪、很鄙视的眼神盯着他们几个二流子看了几眼。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吆呵?你再瞅一个试试。"

  "我就瞅你个损色了,你能咋地?"

  "来来来,沙愣的过来小树林,老子练不服你田字倒着写。"

  接着就是噼里啪啦,七里咣当,夹杂着一些乱七八糟的国骂和呼痛声。

  路平安如今的身体素质,打几个二流子还用费什么劲儿?直接就把几个二流子练服了。

  这时候就该给甜枣了,路平安也不小气,带几人去包扎了一下,又一人发了两块钱、五斤全囯粮票,几个小青年立马就恨不得纳头便拜认大哥了。

  这种小混混路平安后世见得多了,他们甚至还有很多专业代名词——精神小伙儿,小黄毛,鬼火少年……

  越是这种年纪小的少年,手里面越是没钱,又不肯老老实实的去卖力气,兜里往往比脸还干净。

  你把他打服了,再给点好处,他们不仅不恨你,甚至还觉得你牛逼,把你当老大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