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不以市场为目的的项目不能做-《雨天和媳妇砖窑躲雨,被拉去打靶》

  这个贺峻嵘为了自己的侄女婿,竟然这么舍得动用关系。

  张旭也听出了话语中的不对,所以才打电话让郑庆仁来豪县酒厂一趟。

  张伟见郑庆仁陷入思考,问了一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郑庆仁抬起头:“地区轻工业局的人应该是故意来找我的。明天去酒厂后,我们再开会具体说一下。”

  对方的话里很明显,郑庆仁识趣,把事情做好,会得到他们的一个人情。如果郑庆仁不识趣的话,酒厂可能会迎来对方的打压。

  作为合作伙伴,郑庆仁有义务把来自自己的风险告知两个人。

  毕竟两人在酒厂的投资了不小的资金,尤其张伟,在投资药厂之后,挤出来的钱投资酒厂。

  既然事准备放在会上说,张伟就不再继续问。

  而是说起了自己前几天拿到的药材采购计划,又从郑庆仁那里预订了一批药材党参和当归。

  张伟忽然又想到一件事,问道:“庆仁,有件事我想让你帮我参考下。

  豪县方便面厂准备搞厂长承包制,不过方便面要进口棕榈油,外汇问题不好解决,没有人愿意承包。秦县首意思,让我推个代理人上去,之后会协调方便面厂引进一套非油炸的方便面生产线。这套设备生产出的非油炸方便面,有不遭热,耐贮存,久煮久泡不黏糊的特点,不使用棕榈油,能节省外汇。我怕后期这种方便面没有市场,问问你对这个项目的意见。”

  让张伟找一个代理人上去,那就是准备把方便面厂交给张伟。

  郑庆仁对这个厂有印象,后来确实引进了非油炸波纹方便面生产线,就是因为省点棕榈油,没几年就倒闭了,说:“不以市场,而是以节省外汇为目的,那这个项目就不能做。”

  方便面主打的就是方便、好吃。

  这种生产线生产的非油炸方便面,泡不开,需要煮,味道和面条差不多,甚至还有点儿机油味。

  在这个年代哪来的市场!

  而用棕榈油炸的方便面,在这个年代,是一种美味零食。

  对,就是解解馋的零食。而不是为了填饱肚子。

  郑庆仁说的这话,和张伟心里纠结的地方差不多。

  心里有了决定。

  从张伟那里出来,准备回家的郑庆仁竟然又遇到了黄萍青。

  自行车不是在蹬着,而是在推着,仔细一看,后轮竟然没气。

  轰轰轰,摩托车的发动机声响在身边。

  一脸愁容的黄萍青扭头一看,郑庆仁。

  郑庆仁问:“车子坏了?”

  黄萍青没有搭话。

  郑庆仁见黄萍青闷着头继续推着自行车,说:“往南走一里多地才有修理铺,你要是往西走的话,只需要二百米就有修理铺。”

  黄萍青抬起头,前面恰好是一个岔口。

  继续向南走,是回家的方向。

  黄萍青心里是要朝南走,毕竟走一里多路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猜到黄萍青的选择,郑庆仁继续说:“你自行车没气,也有可能是漏气,打完气就能正常骑走。也可能车胎烂了,补一下胎,不费什么事。

  可是如果你这样远距离推着走的话,可能会把车胎撵报废,到时候就要更费事,也要更花钱了。”

  是这个理。

  郑庆仁一下子说到黄萍青的心坎里了。

  想了一下,调转的方向,朝西去。

  “跟着我干嘛?”

  黄萍青见郑庆仁骑着摩托车缓慢地跟在自己身边,又增加了防备。

  “过了桥就是佳仁三轮车店铺,去那里的话打气、补胎都免费。”

  郑庆仁又发出一道重击。

  黄萍青虽然穿着精美的衣服,锃亮的棉皮鞋,插着时尚的发卡,看不出一点农村来的模样,但在生活上很节俭。

  听到免费,黄萍青犹豫了。

  “你……为什么对别人说我是你朋友的妹妹?”

  郑庆仁把摩托车熄火,下来推着走,说:“下着大雪,送你们父女回家,如果不找这个理由,别人会觉得我对你有所图。”

  黄萍青说:“可我不是你朋友的妹妹,你还是送我们回家了,那就是有所图?”

  郑庆仁说:“因为你们是我的客户,而且那天雪特别大,我这个人也心地善良,看不了你们大雪中拉着木架车走几十里路。”

  黄萍青哪里信他的鬼话。

  “到了。把自行车支好,我进去喊人过来给你看一下。”

  郑庆仁停好摩托车。

  进了佳仁三轮车店铺。

  朱卓凡不在。

  又去了旅店,把柜台后面呼呼大睡的朱卓凡拉了起来:“修车。”

  临近春节,家里的人都在准备年货,值夜班的事就交给了朱卓凡。

  朱卓凡睡眼朦胧,瞅了下时间,下午四点钟,不连续的睡了九个多小时。

  “修车喊吴师傅啊。”

  “没见到吴师傅人。是自行车,不麻烦。”

  一个自行车胎没气的问题,郑庆仁也可以解决。只不过他怕自己太过于殷勤,让黄萍青增加了防备。

  “咱又不卖自行车呀?”

  “一个朋友的车子。赶紧的,人在店外等着呢!”

  在郑庆仁的督促下,朱卓凡洗了一把热水脸。

  穿上大衣,走出了旅店。

  见到了东张西望的黄萍青,眼睛一亮。

  “庆仁,是她?”

  “嗯。”

  得到确认,朱卓凡快速的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