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阎罗殿前,望乡台上-《重生为鱼,十年成蛟,百年化龙!》

  时间一晃。

  又是数日过去。

  沧海之南。

  巫蛮群岛。

  古夜麾下的各部信徒,基本都已经迁徙过来。

  由于信徒数量过多,广大的巫蛮群岛也难以尽数融下。

  古夜只得从他处移来一座座岛屿。

  做好种种布置之后,他告知了几位祭司自己将要进入沉睡的事情。

  洪知命等人闻言,皆是欣喜异常。

  每一次古夜沉睡,都会迎来一次蜕变,实力暴涨。

  这一次沉睡,想来也是和之前无异。

  鲤神大人如今已是彼岸圆满,若是再一次沉睡蜕变,岂不是能够直接踏破真神门槛?

  届时,他们七彩吞天宗也将一跃成为真神道统。

  这让他们如何遏制住内心的激动?

  古夜则是交代完几件要事后,便离开了巫蛮群岛。

  ……

  阴墟界域。

  古夜的身影出现。

  这一次前往阴界,他没有再走陨日深渊这条路。

  在上次前往阴界的时候,他留下了几块阴墟界碑,可从阴墟界域直接穿梭过去。

  此番沉睡,进化结束,点燃神火,必然会迎来神火大劫。

  若是在人间界海渡劫,或许会引起上界的注意。

  这是他选择前往阴界沉眠的原因之一。

  此外。

  有关阴庭守阴侯的一切,他还需要去揭开帷幕。

  此前他听到的呼唤声,是否来自那位守阴侯,他还并不清楚。

  若是,对方为何又要呼唤他?

  莫非是和他的天权守阴血脉有关?

  因此。

  在进入沉睡之前,他还需要以如今的天权之身,去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

  阴界。

  过了鬼门关,便是黄泉路。

  忘川河的另一边,奈何桥的尽头,便是广阔的阴庭疆土。

  传说,阴庭天子坐镇中央,震慑四方。

  下设十殿阎王,掌管生死轮回。

  十殿之一的阎罗殿。

  殿主阎罗王,主掌生死簿,一笔划生死,一笔记功德。

  阳间寿尽者,押解阴庭。

  其中,小功小过者,无功无过者,功过相抵者,无须押上阎罗殿,奈何桥前饮上一口孟婆汤,便可轮回至阴庭,抛去前世记忆,再造一世。

  其中,大罪恶者,不过奈何桥,直押阎罗殿。

  阎罗王视其罪恶几何,分罪九等。

  或刀山油锅,凌迟百载,或抽魂炼魄,永世不得超生。

  其中,大功德者,亦是不过奈何桥,直押阎罗殿。

  阎罗王视其功德几何,立功九等。

  或携恩返阳,延寿一世,福泽三代,或留于阴间,冠以阴庭神职。

  望乡台前。

  阎罗殿外。

  一牛头,一马面,于殿外恭候多年,请见阎罗。

  奈何阎罗王司职其重,公务繁忙,始终未得召见二人。

  直至今日。

  两人终于等到阎罗王的一纸诏令。

  牛头马面并行,走过白玉梯,步入阎罗殿。

  殿内幽灯鬼气,设鬼将百尊,黑白拘魂使二位,矗立两旁。

  凡押解至此殿之人,见此阵仗,皆为之胆破心惊。

  好在牛头马面也算是阴庭小卒,直属阎罗殿下,非初次来此,尚且能够遏制住心中悸动。

  两人步至殿中央,朝前方跪下,恭敬拜道:

  “牛头……”

  “马面……”

  “见过阎罗殿王!”

  殿中主位,公案桌后,端坐一人。

  头戴冠冕,面孔白净,浓眉大眼,不怒自威。

  左手惊堂木,右手判官笔,体态魁梧,身着宽袍,袖口荷边。

  袍上一绣青天,二绣红日,三绣虎豹,四绣豺狼。

  座后两块竖匾,上有题诗:

  青天红日显功德,虎豹豺狼锄罪恶。

  其上又有一横批:

  赏罚分明。

  “你二人不在小阳间拘魂,恪尽职守,践行公务,为何要来拜见本王?”

  殿上阎罗发问,浑厚的声音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敬畏。

  “回殿王大人,我等二人犯下大错,特前来告罪。”

  牛头连忙回道。

  “何错之有?”

  阎罗王又问。

  “我等二人前些年于小阳间履功,因贪欲蒙心,好大喜功,错掳一人,后其遁走,吞杀鬼门关守卫数十,心忧祸及阎罗殿,因而有罪。”

  马面告罪道。

  “错掳之人是谁?”

  阎罗王再问。

  “经由奈何桥神孟婆大人指点,是为阴庭守阴侯大人。”

  牛头怯声道。

  “什么?”

  阎罗王闻言震怒,惊堂木拍案,声若惊雷。

  “请殿王大人息怒!”

  牛头马面心惊不已,顿时叩首在地,身躯颤栗。

  “真是好大的胆子,你们可知守阴侯是何身份?祂可是当年随上面那位打江山的左膀右臂,你们两个小鬼也敢招惹这样一位人物?”

  阎罗王声音低沉。

  “请殿王大人命罪!”

  牛头马面额头紧贴地面,战战兢兢,不敢抬首。

  “命罪?当然要命罪!而且还是死罪!”

  阎罗王怒道:“来人!将这二人拉下去,抽魂炼魄,刀山剐身,油锅熬魂,永世不入轮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王大人且慢!”

  “牛头马面刚刚上任不过千年岁月,不知守阴侯劳苦功高,还请念其无知,宽罪几分。

  正当这时,侍立两旁的黑白拘魂二使中,黑无常站出来,劝道。”

  “不错,殿王大人,牛头马面前生皆为大功德者,方得入职阴司,念在其前生之功,需免罪三分。”

  “其次,阎罗殿如今正值用人之际,这两人又自来诚恳请罪,不易施下如此重罪。”

  另一边的白无常亦是附和道。

  “那依你们看,该如何定罪?”

  阎罗王怒气渐消几分。

  “牛头马面皆是出身于小阳间的崂山界,正好近来崂山界的守界城隍一职空缺。”

  “以属下拙见,不若让他们二人顶缺。”

  “一来寻求戴罪立功。”

  “二来……”

  说到这时,黑无常附耳低声道:“二来,也能免于崂山界被其他几殿之人踏足先登。”

  “嗯……”

  闻言,阎罗王沉吟片刻,这才点了点头,道:“那你们二人就去崂山界,暂任守界城隍,剥去千年俸禄,直至功过相抵,再返阴庭。”

  得此大赦,牛头马面皆是面色大喜,叩头谢恩。

  “谢过殿王大人!!!”

  自此。

  牛头马面拜身告退。

  阎罗王不再审案,起身踱步,来至殿外望乡台。

  望乡台上,一面剑树,一面刀墙。

  剑树刀墙之外,山岭延绵不绝。

  人称思乡岭。

  思乡岭的天空晦暗扭曲。

  阴风常年不绝,时有恶鬼显露,欲登台望乡,却皆被挡在外面。

  阎罗王负手而立,袖袍随风微动,望向那晦暗扭曲的天穹,仿若能够看到几线光明。

  那是不属于阴间的光明。

  “想不到本王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人间的光,洒在阴间的土地上。”

  阎罗王似有感慨。

  黑白无常伴身其后,闻言疑惑。

  望乡台上空的这番光景,已经持续数十年岁月。

  可每每见到那天上光明,阎罗王皆会心生感慨。

  “属下二人愚昧,殿王大人,这人间的光……有何特殊?”

  白无常问道。

  “此人间非彼人间,小阳间也非真阳间,人间之光重现,或许也意味着,我们阴间能重回阳间。”

  阎罗王回道。

  “这人间之光于数十年前出现,莫非和当初阴庭落日有关?”

  黑白无常二人似懂非懂。

  阎罗王并未详细解释,转头看向天空的另一侧。

  那里不再昏暗。

  一轮暗金色的太阳高悬于空,照亮广袤的阴庭大地。

  这是一轮号称永不落山的太阳。

  然而却在数十年前,罕见地迎来了一次落日。

  也正是在那次落日之后,望乡台上空出现了第一缕来自人间的光。

  “通往人间的缝隙开启得越来越多了,为何上面那位却迟迟没有动作?”

  阎罗王的目光自天穹垂落,顺势看向了阴庭的中心方向。

  仿佛能够隔着无尽的长空,看到一位高坐于帝位之上的身影。

  喜欢重生为鱼,十年成蛟,百年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