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轮流坐庄-《重生为鱼,十年成蛟,百年化龙!》

  “诸位。”

  古夜先和吴拳山碰了一拳,后又和牛首宗两脉的传人一一点头示意。

  祝融氏帝君也来了,站在远处一个不大不小的岛礁上。

  极日妖皇和一众祝融氏强者侍立在身后。

  “极日道友!”

  “古道友!”

  古夜跟着吴拳山一行人靠了过去。

  和极日妖皇这位老友寒暄一句后,他向祝融氏帝君拱手一礼,“祝融前辈!”

  共工大劫当中,这位祝融氏帝君并没有现身一战,一直留守人间。

  这是九天十地参战主力所要求的。

  不仅仅是信不信得过的问题,而是以防万一。

  祝融氏和共工氏的渊源太深,出现在一处,容易出现很多意外的情况。

  “嗯。”

  祝融氏帝君点了点头。

  感受到古夜此刻已经达到了一种圆满无漏的境界,他露出一道笑容,“多年不见,又长进了不少,你也快要成帝了吧?”

  此言一出。

  祝融氏一族的老一辈强者和牛首宗的两脉传人,尽皆感到汗颜。

  这就是后浪啊!

  不可阻挡的后浪!

  世界是他们这些老人的,也是这些年轻人的,但终究是这些年轻人的。

  众人当中,落差感最大的人,还属极日妖皇。

  回想当年,南沧古国,他是独霸一方的万妖海之主,而古夜仅仅是刚刚崭露头角不久的新人。

  初见面时,论实力,两人差不多在同一水平线上,论资历,他这位万妖海之主还要更胜一筹。

  时至今日,两人各有际遇。

  他当然过得很好,有前途,有靠山,但属于他的最大殊荣,也只是祝融氏之徒这么一个头衔。

  古夜就不一样了,类似的头衔也有很多,天权星主、烛帝传人、三清天道子……这些头衔大多要比祝融氏之徒强。

  除了这些头衔之外,古夜还背负着不知多少荣耀,创下过不知多少场惊世的战绩。

  现在祝融氏帝君更是亲口道出,这位昔日的南域之主将要成帝了。

  对此。

  极日妖皇感到高兴吗?

  当然了。

  与人交谈时,他可以大肆吹捧自己为数不多的老友当中,有一位是名震天下的三清天道子。

  遇到一些困境时,搬出这位老友的名号,也能解决很多问题。

  人前的笑容总是会消失的。

  无人的角落里,无人能探知的内心深处,极日妖皇还是有些失落的。

  与这位老友至今的辉煌岁月和未来的远大前途比起来,他的前半生黯然失色,后半生黯淡无光。

  情绪低落到极致的时候,极日妖皇甚至幻想过,如果这位三清天道子不曾与自己相识该有多好。

  触不可及的烈日,远比不上近在眼前的炽热那般灼人。

  “差不多了。”

  古夜点了点头。

  轻轻吐出的一句话,将极日妖皇从失神中拉了回来,他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

  “你们两家倒是借这次成帝贺典,好好玩了一手。”

  祝融氏帝君将目光从古夜身上收回,又投向了远处。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投了过去。

  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屹立着一座孤岛。

  岛屿四周的大片海域都被清空了,祝融氏的强者将这片区域封锁了起来,不允许任何活灵进入。

  唯有那孤岛上面,坐着一道瘦巴巴的人影。

  那是一个老道人,脸上、手上、所有没有衣衫遮挡的部位都长着旺盛的毛发,像是一只没有蜕变彻底的猿猴。

  他盘坐在岛屿的正中心,双膝上枕着一口巨大而又古老的剑匣,像是一口小号的棺椁,散发着一股沧桑的气息。

  这才是牛首宗两脉传人齐聚于此的原因。

  古夜也罢,祝融氏帝君也罢,场上的所有人都不是今天的主角。

  主角在那座孤岛上,是那个形似猿猴的老道人。

  铜道人!

  他今日要成帝了。

  “借铜老前辈的东风而已。”

  面对祝融氏帝君的言语,古夜笑了笑。

  祝融氏帝君口中的‘两家’,指的正是龙族和牛首宗。

  龙族在向牛首宗发出成帝贺典的邀约之后,牛首宗便第一时间派人前来商议。

  商议什么事呢?

  正是这铜道人成帝一事。

  牛首宗站在大世之巅漫长岁月,仇家和对手是有不少的,眼红妒忌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铜道人成帝,定会招引来不少明里暗里的阻碍。

  正好龙族在为敖武举办成帝贺典,青牛祖师便派人带话到龙墟,希望能借这场成帝贺典,吸引走各界势力的注意力。

  铜道人再趁这个机会,唤来帝劫。

  有龙族在压着,各界势力无论有心无心,都很难来得及作出反应。

  龙公没有拒绝,只提出了一个要求。

  一旦铜道人顺利渡过帝劫之后,牛首宗也必须办一场盛大的成帝贺典,越隆重越好。

  而牛首宗办这场成帝贺典的时间,得由龙族来定,就定在古夜渡劫的那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的确是巧妙至极的一招。

  龙族和牛首宗轮流坐庄,将所有人死死按在席上,动弹不得。

  当古夜听到龙公阐述这个计划的时候,也不由地心生佩服,玩阴的,还是得看这些老家伙们啊!

  “铜老前辈怕是准备得十分充分吧。”

  望着远处孤岛上的那位老道人,古夜目光闪烁。

  他和铜道人初见之时,后者身材矮小,如同凡俗祭拜的土地神,身躯宛若由铜水浇筑而成。

  今日再见时,铜道人却变了一番模样,身材还是那般矮小,但一身铜皮已然褪去,变得有血有肉。

  远远望去,铜道人端坐在岛上,宛若天地间的一尊圣灵,神莹内敛,五蕴皆空,全身上下圆满无漏。

  这便是一个人应劫前能拥有的最佳状态。

  古夜也正处在这个状态当中。

  “石中猿!”

  搬山道人忽然说了这么三个字。

  “什么?”

  古夜为这么一句没来由的话感到疑惑。

  “石中猿……那是师尊的本名,乃是青牛老祖亲口所赐,金道人、银道人、铜道人只是师尊第一世、第二世和第三世的道号。”

  “师尊自石中诞生出世之日,光芒太盛,横扫一世,同代之人无有与之撄锋者。”

  “青牛老祖认为这样下去,师尊定会惹出种种大祸,也会在盛名中迷失本心,于是便为师尊取了这个名号,让师尊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身。”

  搬山道人望着远方的老道人,“而这……正是师尊的本来模样。”

  “原来如此。”

  众人了然,默默地记下了石中猿这个名号。

  青牛祖师当真是良苦用心。

  算起来,这是铜道人的第四世了,一世一道号,最后这第四世,他将成帝,也理应回归本名,回归本性。

  古夜静下心来观望。

  当初敖武渡劫,他没有看完全程,实则是很可惜的事情。

  而今他也将成帝,这一场观摩对他来说极为重要。

  “要开始了。”

  忽然间,祝融氏帝君仿佛感应到了什么,猛地一抬手。

  轰轰轰!!!

  海上升起一道道烽火,火光炽盛。

  一位位祝融氏强者现身,将铜道人所在的海域进一步封锁,升起一道火墙,连接海底和天际。

  古夜为之侧目。

  为了铜道人,祝融氏可谓是强者尽出。

  很明显,牛首宗和祝融氏一族达成了外人所不知道的某种协议,由祝融氏来进行辅佐,为铜道人护道。

  青牛祖师则没有现身。

  这让古夜心里不由得生出了一缕担忧。

  他已经从龙公那里,听说了青牛祖师在神灵海一战中疑似受创这件事。

  他也曾在第一时间提出前去探望,却被牛首宗回讯婉拒。

  他特意私底下传讯给吴拳山,对方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回讯东拉西扯,让人只觉云里雾里,有种混淆视听的感觉。

  这或许是牛首宗的策略。

  现在牛首宗给出的信号,表明青牛祖师多半是伤了。

  但外界无法搞清楚青牛祖师到底是真伤,还是假伤,是不是牛首宗在刻意放出迷雾,伺机使诈。

  这正是这个策略的高明之处。

  无论青牛祖师真伤,还是假伤,各方都不敢有大动作,担心里面有诈。

  轰隆隆……

  巨大的动静声持续不断,将古夜从刹那间的失神中拉了回来。

  转眼间,在祝融氏帝君的号令之下,祝融氏的强者利用火墙将渡劫之地围的水泄不通,如同一个烈火铸成的铁桶一般。

  火墙连天接地。

  哪怕是一字禁海之外的诸多区域都能看到这道巍峨火墙的出现,宛若一道天堑横空出世。

  然而,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是……一字禁海的方向?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生了得的火道神通,也就只有禁海之主祝融氏有如此手段,他们到底在搞什么?”

  “……”

  人间界海,诸多强者都有所察觉。

  包括界海北域的神庭都城,以及界海南域的阴庭中都,皆有可怕存在将目光投向一字禁海方向。

  他们同样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但很快,他们便得到了答案。

  轰!!!

  不久后,又是一声巨响自一字禁海传出。

  这响声震天彻地,传遍整个人间界海,无数界海生灵耳闻。

  接下来,靠近一字禁海区域里的强者,便感受到了一股恐怖的劫数气息到来。

  “帝劫!有人在渡帝劫!”

  有人发出一声惊呼,最先察觉到这一点。

  这股劫数气息太过恐怖,蕴藏的压迫感,根本不是寻常劫数可以拥有的。

  一道璀璨雷光划破天际。

  无边劫云朝着一字禁海汇聚而去。

  祝融氏强者铸造的火墙,根本挡不住劫云的聚集。

  当然,这道火墙也并不是为了阻挡这场大劫,而是为了阻挡那些试图干预铜道人渡劫的有心之人。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此刻。

  阴庭中都。

  阴天子虽然回归了阴界,但当世阴庭早已被太古大秦接管,未曾归还。

  帝阙里的帝座空无一人。

  这本是属于阴天子的位置,而今却无人敢坐。

  只因这张帝座已然易主,新的主人比阴天子都要可怕太多太多。

  新主派来阴庭监督朝政之人,名叫李斯,字通古。

  他是太古大秦的相丞,人间阴庭目前由他主事。

  他心有所感,率领一众文臣武将,走出帝阙。

  “帝劫无疑,不知劫主何人?”

  他望着一字禁海的方向,一对黑褐色的眸子沉着如深渊,使人不可度量。

  “本来想借着龙族的这场成帝贺典,让武安君渡劫成帝的,看来有人有同样的想法,并先于我们大秦一步。”

  喃喃一语,他吩咐道:“李由,备好车马,随本相去看上一看。”

  “是,父亲。”

  一个满脸胡茬的中年人从臣将中走了出来,恭敬称是。

  …………………………

  神庭都城。

  亦因这场忽来的帝劫,朝廷大乱。

  “何人在这个时候渡劫?速速通报神皇大人!”

  一群大天妖齐聚在大殿内,有些慌了神。

  他们担心劫主是阴庭那边的人,而妖神尊又受邀去往了龙墟,面对当下的形势,无人能够做得了主。

  “不必了。”

  一人从后殿走出,来到主殿门前,并没有入门。

  那是一个年轻僧侣,满身佛意内敛,两只眼睛的眼皮永远耷拉着,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金蝉上师!”

  见到来人,一众大天妖极为客气,恭敬行礼。

  当年,妖神尊入主人间北域,金蝉子便登门造访,代表大罗天一同商议人间局势。

  事后,妖神尊有感金蝉子佛法高深,心中钦佩,便请求金蝉子常住神都。

  于是乎,金蝉子便在后殿选了一处禅坐之地。

  所以说,他们的神皇都对这位年轻僧侣礼遇有加,他们又怎敢有丝毫的失敬?

  “由小僧去劫起之地看上一眼便可,诸位不必过于惊慌。”

  年轻僧侣如是对众天妖说了一句,转身便化作一只金蝉,朝一字禁海方向飞去。

  ………………………………

  龙墟。

  这一天,热闹非凡。

  龙族邀请的人很多,来的人也很多。

  各路成帝者都给足了面子,基本上都是本尊前来。

  三教也至少派出了一位至尊作为各自的代表。

  哪怕佛教,也是如此。

  说来也很奇怪,在诸多龙族血裔眼中,佛教是一尊大敌,当下龙族对佛教的仇恨程度,甚至要超过凤族这个宿敌。

  对于一些老一辈的龙族强者而言,上古末年的龙佛大战仿若就发生昨日。

  那一战,龙族死去了太多太多的英杰,甚至于作为太古龙族四祖之一的太古烛帝烛九阴,也陨落在了燃灯古佛的手下。

  而今,佛教的人来了,凤族的人也来了。

  燃灯古佛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坐在这场成帝贺典的贵宾席上,品用着龙族上供的斋奉。

  席间,没有人提起上古末年那场龙佛大战,也没有人谈及当下暗流涌动的严峻局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场成帝贺典的主角敖武身上,所有人也都心不在焉。

  没有人知道这些舞动大世风浪的巨头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虚与委蛇。

  或许他们在前来赴会之前,便已经料到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忽然间。

  喧嚣的贺典瞬息平静了下来。

  人间的一缕劫动气息传到了虚空,传到了龙墟,传到了此地,各路成帝者和至尊皆有所感。

  有人叩响了帝关。

  没有人惊呼,也没有成帝者因此失态。

  尤其是那些至尊们。

  他们神色平静,脸上没有太多的异动。

  自他们成就至尊位以来,每十万年间,这世上不知有多少豪强唤来帝劫。

  大多数人是失败的,陨落在劫数中,少数人成功了,登上了帝位,成为了芸芸众生仰望的大帝。

  可那又怎么样呢?

  对于这些至尊而言,后来人登上帝位,也只是略微接近了他们一点点。

  越接近,便越明白至尊两个字的份量。

  百里外看山,山与平地齐高。

  十里外看山,只知山高,不知山有多高。

  及至山前,高山仰止。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唯有他们这些屹立在山巅的至尊,能够在大世风浪中坚持得久一点。

  久一点,仅此而已。

  但在这种充满世故的盛会当中,这种突发的小情况往往是最好的调味剂。

  诸强不约而同地散出一缕意志,循着那道劫动的气息,去寻觅渡劫之人。

  他们感应诸天万道,锁定了一条大气磅礴的大道。

  在这条大道的尽头,众人看见了一尊老猿,带着无可匹敌的气势,一头撞向了那座巍峨的帝关。

  ……………………………………

  轰隆隆隆!!!

  人间界海,一字禁海。

  劫云仍旧在汇聚,汇聚的速度要比想象中慢上许多。

  古夜眺望而去,目光落在那座孤岛上,呢喃道:“这座岛应该和三清天微末山差不多的位置,是这人间界海的最中心,岛下应该也有少许残留的建木子根。”

  相比敖武渡劫之时,顷刻间便汇聚成型的劫云,铜道人的这场帝劫,劫云汇聚速度明显要慢上太多。

  这和渡劫之地的位置有关,正是在这人间界海的最中心。

  建木曾在这里生长,导致这片区域的天道壁垒要比其他地方薄弱许多。

  天道壁垒薄弱,意味着天道的力量薄弱,汇聚而来,形成劫数,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牛首宗安排铜道人在此地渡劫,显然也和这一点有很深的关联。

  “开始了。”

  一旁的搬山道人传来一道声音,眼中充满了期盼之色。

  他比任何人都希望铜道人渡劫成功。

  瞳孔的倒映中,远方孤岛上的老猿慢慢站了起来。

  老猿的身高不高,双臂极长,模样看起来很是苍迈。

  这让古夜感到奇怪。

  他向吴拳山问道:“我记得上次天魔花开之地一战之后,石前辈便立即展开了转世,距今过去没有多少年,为何他会如此苍老?”

  “师祖返璞归真,转世成了一头凡猿,并以此身份与一群猿猴度过了这些年,那群猿猴正是师祖第一世的族群。”

  “师祖第一世生于石胎中,破胎而出后,被那群猿猴抚养长大,此番转世,本该了却了他老人家的心愿。”

  吴拳山回道:“直至前段时间,师祖被迫苏醒。”

  古夜心生唏嘘。

  世间万物皆难逃尘缘。

  石头里蹦出来的圣猿也不例外。

  同时,他心中疑惑再生,“被迫?”

  “嗯……被迫……”

  吴拳山脸上多出了一缕凝重。

  他张口欲言,看了一眼身旁的搬山老道。

  “抚养师尊长大的那群猿猴,虽有慈悲心,但终究只是凡类,劣根太重,纵有高人细心教诲两三世,也难以清明本心。”

  搬山老道接过话题,说道:“于是,师尊第一世拜在青牛老祖座下之时,便恳请老祖,将那群猿猴点化。”

  “老祖有感师尊重情,欣然应允,且亲去阴界,让奈何桥前的孟婆将这群猿猴纳入轮回大道,以千世万世之轮回,洗净它们的蒙尘之心。”

  “同时,师尊担心有意外发生,特意将这群猿猴每一世的轮回之地,选在人间界海一处无人问津的岛礁之上。”

  “师尊的第四世轮回,地点也选在了那处岛礁上,与那群猿猴同住,待到自醒历劫时,借功成圆满的三世帝剑,斩断那群猿猴的最后一缕劣根。”

  “自此,那群猿猴也可修行,可悟道,可叩问长生。”

  “谁知,一尊恶徒误入那座岛礁,离去时以神通唤来大浪,湮灭所有,连它们身上的轮回印记都被打散,若非师尊身上有老祖施下的庇佑,也得当场殒命。”

  “大浪翻腾,师尊溺海将亡之际,恢复前三世的种种记忆,往昔所有,刹那重现,于是成帝。”

  说到最后,搬山老道潸然泪下。

  他心疼自己的师尊,也在心疼那群猿猴。

  铜道人历经四世,世世精心守护,距离了却夙愿,只差最后那一斩。

  那群猿猴呢?

  历经千世万世,于轮回大道中沉浮,好不容易等到劣根除尽,距离灵智开明,也只差铜道人那最后一斩。

  可惜,事到最后,功败垂成。

  一尊忽如其来的恶徒,扼杀了铜道人的四世夙愿,也将那群猿猴永远埋葬在了万千世的轮回之中。

  喜欢重生为鱼,十年成蛟,百年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