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陛下有旨:掘地三尺(第二更)-《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马声嘶鸣,丘行恭稍微按住身下的老伙计,侧头看向院内。

  越过院门,内屋门。

  丘行恭看到了坐在中堂下的袁天罡。

  袁天罡只有一个人。

  密密麻麻的金吾卫已经将整个院子彻底包围。

  火把在墙头亮了起来。

  清晰的照亮了中堂下袁天罡的面目。

  丘行恭见过袁天罡。

  贞观年间,他是左卫将军,是先帝身边最亲信的将领之一。

  所以袁天罡被先帝召见的时候,他是见过他的。

  所以,丘行恭一眼就认出了袁天罡。

  瞬间,他的眼神就阴沉了起来。

  想起先帝最后几年,依旧在被那个倒霉的谶言折磨,丘行恭的眼底满是杀意。

  他右手一抬,下一刻,所有的弓弩手全部对准了袁天罡。

  坐在中堂下的袁天罡愕然抬头,下一刻,就看到丘行恭猛然向下挥手。

  无数的弩箭如同急雨一样朝着袁天罡本人射了过来。

  弩箭甚至已经射塌了窗户,然后紧紧的叮了袁天罡。

  就在这一瞬间,袁天罡左右手猛然抬起,双袖如同铁幕一样在身前狂舞。

  无数的弩箭落在他的袖子上,发出“崩崩崩”的声响,一支支的全部都被挡了下来。

  院中的金吾士卒看到这一幕,眼神无比惊骇。

  但手依旧很稳,三波弩箭连续不停的射了出去。

  丘行恭站在院门外,看到这一幕眼神冷笑。

  三波弩箭射完,房屋之内已经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弩箭。

  袁天罡依旧坐在中堂下,他的胸前虽然看起来没事,但是他的双肩,还有他的下身双腿,全部都被弩箭射穿。

  院外的士卒看的发愣。

  “进!”丘行恭冰冷的声音响起。

  院中的金吾卫没有丝毫迟疑的挺槊前行,一排排的大踏步的走进房中,两侧的刀盾手自从朝着窗户窜了过去。

  下一刻,十几人已经冲进了房内。

  三只长槊在同一时间刺向了袁天罡的胸口。

  没有迟疑,没有收力,就是在要他的命。

  袁天罡眼神中依旧难以置信,皇帝对他知道的秘密一点也不好奇吗?

  两手衣袖再度挥起,狠狠的打在了三支长槊上,强大的力量袭来,握着长槊的三名士卒竟然身不由己的后退。

  就在这一刻,又是三支长槊从后方直接捅了过来,狠狠的捅向了袁天罡的心口。

  又有三支长槊从下方挑刺上来,刺向袁天罡的小腹。

  之前被逼退的三支长槊,转眼间又捅刺了上来,一瞬间,袁天罡双手铁袖根本拦不住。

  “刺啦”一声三支长槊直接捅进了袁天罡的体内,紧跟着,剩下的六支长槊也没有拦住。

  血渍从袁天罡的嘴角溢出,滴落在了他身上的九支长槊上。

  袁天罡挣扎着抬头,看向院外的丘行恭。

  丘行恭依旧冷漠的坐在马上,他根本就没有踏入小院半步。

  看到这一幕,袁天罡有些凄惨的笑了。

  下一刻,他的右手直接垂下。

  一股火焰从他的袖子里冒了起来,然后极速的燃烧起来,瞬间火焰就笼罩在了他的全身上下。

  “退!”丘行恭的声音从院门外传来,紧跟着,房中的所有金吾卫,这一刻全部都退了出去。

  火焰从袁天罡的身上,燃烧到了旁边的桌椅上,书卷上,然后在整个房屋内汹涌的燃烧起来。

  隐约能够嗅到一点火油的味道。

  “焚我残躯,汹汹烈火。”袁天罡的身躯猛地向房门一扑,在将房门重新堵住的瞬间,他整个人也“噗通”一声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站在窗户外面的士卒将一切看的异常清楚,直到最后被火焰逼退,他们才转身看向后方的丘行恭。

  丘行恭抬手,所有人都退了回去,然后看着袁天罡的尸体在火焰中被彻底的焚毁。

  只有袁天罡临死前,在火焰中看向外面的眼睛,依旧残留在丘行恭的脑海中。

  袁天罡死了,死的还不如一根草芥。

  一夜过去。

  在无数金吾卫注视下,火焰终于缓缓的熄灭。

  原地只剩下一堆灰烬。

  还有两具尸体。

  丘行恭平静的开口道:“将尸体挖出来,以拜火邪教头目教主的名义,游街示威。”

  “喏!”院中所有的金吾卫全部拱手领命。

  等到他们将袁天罡和玄戈的尸体挖出来,送走之后,丘行恭这才对着剩下的人说道:“陛下有旨,掘地三尺。”

  “喏!”所有人齐齐拱手。

  ……

  太极殿前,李承乾站在玉栏前,目光望向整个长安城中。

  一片片的欢呼声从长安的大街上传来。

  此起彼落。

  彼落此起。

  长孙无忌站在李承乾侧后,看着他没有丝毫喜色的神情,神色肃穆起来。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朱雀门传来,随后飞快地接近到了承天门,最后直冲太极殿而来。

  红衣金甲的丘行恭翻身下马,迈步走上台阶,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已经掘地三尺,下面没有密道。”

  李承乾点点头,道:“暗中监视长安各城门三日,三日后,没有行踪诡异的人离开长安城,那么袁天罡便算是真的死的。”

  “喏!”丘行恭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长孙无忌低声问道:“陛下可是担心袁天罡还未死吗?”

  “对于一个曾经死过一次的人,朕怀疑他没死很奇怪吗?”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很多事情,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更别说朕不过是耳听而已。”

  长孙无忌缓缓点头,说道:“陛下是担心,今日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局?”

  “袁天罡从来就不是一个人。”李承乾轻叹一声。

  “那么杨氏呢?”长孙无忌抬头,认真的问道:“这一次是杨氏将消息传送出来的,难道他们和袁天罡联手,还是说陛下觉得,是袁天罡利用了他们?”

  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杨氏应该是不知情的,不然他们也不会用让一个自家十五岁的边缘子弟出首说不经意间看到。”

  这一次,之所以能锁定袁天罡,起码在长孙无忌这里,是因为杨家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说是看到了有人进入了一间废弃的院落,行踪诡异。

  之后,百骑司才找上去了。

  密卫的布置那是李承乾的事情。

  “他们想的,无非就是将来清除袁天罡,查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用这件事来洗清自己的嫌疑。”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至于袁天罡,杨氏应该是做好了和袁天罡彻底翻脸的打算,今日便是袁天罡没死,他们也会追杀他到死。”

  “袁天罡没有威胁了。”长孙无忌猛然抬头。

  “当杨氏察觉到朕怀疑到他们和袁天罡,而朕又没有清洗杨氏打算时,袁天罡被杨氏抛弃是注定的。”李承乾淡淡的点头。

  “陛下手段了得。”长孙无忌赞叹的叹了口气。

  从免杨师道,到将杨思敬逼入京,再到找到袁天罡的踪影,最后又突然对杨师道和弘农杨氏松手。

  这一下子,让弘农杨氏产生了巨大的侥幸。

  这个侥幸一产生,弘农杨氏自然要动手清除问题所在。

  目前来讲,已经暴露在皇帝眼中的袁天罡,是唯一也是需要的选项。

  只是袁天罡在大慈恩寺的刺杀,让人意外。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杨氏彻底下定了对袁天罡动手的决心。

  同时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向皇帝表示忠诚。

  弘农杨氏,或许有蝇营狗苟之事,但绝对没有叛逆大唐之心。

  这便够了。

  起码在李承乾这里是这样。

  李承乾轻轻笑笑,道:“朕真正在意的,是袁天罡身上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实便是他活下来,也没有任何威胁了。

  尤其今日,那则谶言,已经被朕毁了。”

  长孙无忌赞同的点头。

  今日,袁天罡的尸体被巡街长安城。

  李承乾并没有将他的名字公之于众,用了一个拜火教头目,甚至是教主的名义,但实际上,整个长安城,知道袁天罡还活着的所有世家大族都明白,创造那个谶言的袁天罡死了。

  不是谶言对照的那个人死了,而是编造它的袁天罡本人死了。

  这意味着,这个谶言从一开始就是个阴谋。

  以后不管是谁在用这个谶言,都是在搞阴谋。

  这个谶言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

  李承乾抬头,笑笑道:“若他真的死在了那场火里,自然最好,若是没有,将来也能将袁天罡身上的秘密都弄清楚……其实说根本,还是朕心底有些本能的猜疑。”

  帝王的猜疑。

  “陛下这么想是对的。”长孙无忌赞同的点头,说道:“若是袁天罡还活着,虽然危险极小,但依旧会有麻烦,越早抓住他越好。”

  “杀了他朕也不介意。”李承乾摇摇头,道:“朕对袁天罡的在意,还没有针对袁天罡背后那些人的在意多。”

  袁天罡大慈恩寺刺杀,轻易就弄出了近百名死士,不把他们的身份弄清楚,就是长孙无忌也难以睡的安稳。

  “现在和他们有联系的,是杨氏。”长孙无忌面色凝重的起来,然后又补充道:“起码可控许多。”

  “是,杨氏没有心思,那些人没有杨氏的配合,实际上什么也做不出来。”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舅舅觉得,那些人,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

  长孙无忌稍微松了口气,看了前方的长安城一眼,说道:“若是臣来猜,无疑他们都是反唐的那些人,不是隐太子那一批,不然他们自己都能打起来。”

  李建成的那帮人,虽然依旧不承认玄武门的结果,但他们承认大唐,和要彻底推翻大唐的袁天罡那些人,自然不是一批人。

  “杨广当年虽然死在了扬州,但实际上,忠心于前隋的人还是有的。”长孙无忌抬头,说道:“就比如杨广的禁卫军,虽然在隋末,王世充,窦建德,宇文化及,还有大唐,清洗了不少忠于前隋的人,但还是有人活下来的。”

  杨广虽然因为三征高句丽,弄得天怒人怨,最后国破家亡,但是有一批人,是不会因此怪罪杨广的。

  那就是杨广花费了巨大代价,豢养的禁卫。

  烂船总有三颗钉,哪怕多少年来,被清洗,人心离散,或者直接老死,但这些人依旧还有人。

  “更别说,萧后和杨政道还活着。”长孙无忌小心的看了李承乾一眼,低声道:“这或许才是弘农杨氏和那些人始终不肯死心的原因。”

  萧皇后,杨广的皇后。

  杨政道,杨广的亲孙子。

  虽然掀不起太大风浪,但一丝人心,却总是断不了的。

  李承乾的眼睛。

  轻轻的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