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披上金身-《在八零伪装归国神豪》

  “哎呀,老妹子,咱俩可是有一段时间没见了,你看你,现在长得可真富态,一看就知道福气小不了啊!”

  宋奶奶愣住了,上下打量丁老太,人还是那个人,这是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

  “你鬼上身了?”

  丁老太的笑容险些僵在脸上,愣了一秒,当做没事发生一样,继续笑道:“这不是好久没见了吗,想跟你唠唠家常。”

  “唠什么家常,是你偷我家的青菜,还是拔我家的葱?”宋奶奶板着脸道。

  “哎呀,那都是多少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再说了,你不是也给我推到粪坑里了。”

  说起从前住在村里的事,宋奶奶还真有些怀念。

  她跟丁老太的事,几辈子都说不完,两人说是村里的死对头也不为过,可她一直记得,孩子饿得睡不着,她半夜出门想看看能不能找些东西吃时看到的那小半袋红薯和背影。

  争吵是真的,帮助也是真的。

  两老太太在旁边聊得热火朝天,丁支书在宋明言面前尴尬得很无助。

  背着宋明言他能琢磨一些小算计,当着面了,反而有些不敢和宋明言说话。

  “丁支书,一直也没机会感谢您,多谢你们一家照顾我奶奶。”宋明言郑重道。

  丁支书受宠若惊,忙摆手说道:“没有没有,哪里说得上什么感谢,这都是应该的。”

  丁建华在背后嘀咕,还说我呢,我爹这也不行呀。

  或许是看大家的生计都有着落了,老太太很高兴,破天荒的吃了两碗米饭,一晚上拉着宋明言说起她从前的往事。

  说她从前知道兄长卖了自己给她留活路时有多害怕,丈夫早逝时有多恐慌,后来出现饥荒,得了全村人帮助没饿死,再后来没钱,供不上孩子读书……

  宋明言听得鼻子酸酸的,他知道奶奶这一辈子肯定不容易,但从未想过有这么艰难。

  可即便奶奶都那么难了,居然还愿意收养他这个没人要的孩子,给了他永远深藏于心间的温暖。

  宋奶奶的声音越来越小,宋明言转头看去,发现对方已经歪头睡着了。

  他起身,把人轻轻送到床上,盖好被子,退出房门。

  今晚是他第一次听到奶奶从前的苦难,那么具体,那么深刻,那么让人心疼。

  不会了奶奶,以后都不会再有苦了,您吃了两辈子的苦,剩下的都是甜了。

  【华裔外商献爱心!福临商超“先货后款”,助两县洪灾灾民重谋生路!】

  一条条新闻登上报纸,首都日报也着重报道了这次事件,并且重点表扬商场老板,宋明言的名字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这次货郎计划,无意间为宋明言披上了一层金身。

  胡大志拿到货后,马不停蹄地去到邻县,他拿的东西都是乡下比较缺的,加上临近过年,人家一听说他们是郎安县的灾民,货物又好又便宜,多多少少都会买一些。

  有了这次的货郎计划,郎安县的受灾群众都能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甚至还能攒些钱来年重新起房子。

  郎安县里不少人偷偷给宋明言立了长生牌。

  宋明言的货郎计划其实不止于此,郎安县和南济县只是一次试点。

  要是做得好,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他这里拿货,到时候,天南海北的销售渠道他都能掌握。

  以后不仅可以不被人拿捏,甚至可以反过来拿捏别人,那么多人都靠他吃饭,谁敢动他买卖?

  能赚取的声望值更不在少数,这比他一个一个招工快多了。

  郎安县政府那么配合帮忙筛选,帮忙背书,是因为他们出现了灾情,其他地方的人可不会这么配合。

  所以他不能主动,得让那些人看到好处,他们自己主动找上门,这样一来,条件才能由宋明言开,因为是他们有求于自己。

  过年后他就得到了消息,还是老熟人曲县长帮忙递话,很多人都通过他传话,想要见宋明言,得到那个货郎计划的支持。

  宋明言来到政府办公室时,这些人已经全部到了,人数还不少,一眼看过去估计有二三十个。

  众人对宋明言都很客气,对其他外商估计是口服心不服,对宋明言这种京城日报都点名表扬的爱国商人,那绝对没有别的想法。

  “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货郎计划来的。”

  “是呀,我们县太难了,村里好些人家都吃不饱。”

  “谁说不是呢,也不是不勤快,就是不管多勤快,地里庄稼都是那些。”

  宋明言才开口说了一句,大家便开始七嘴八舌的诉苦,他算是明白这个时代的特色了,领导诉苦是家常便饭啊。

  “我知道大家的难处。”

  “这个计划可以让你们参与,但是有前提,大家有没有了解商超跟南济郎安的合作前提?”

  “有有有,刚才都了解清楚了。”

  “一看到报纸就找人打听了,我们县肯定是百分百同意,只要宋先生愿意,回头我就组织人开始筛选,出了什么事儿我们县里自己负担,绝对不让宋先生吃亏!”

  “郎安县能做的我们也可以,我们县也愿意帮忙背书,只希望大家们能多一份赚钱的生路。”

  海市的商超还在修建中,目前商超也只有齐州一家,物流规模虽然扩大了,但想一下子满足这些县的货物要求,还有些困难。

  宋明言思考了一会道:“人数太多,每个县的名额都要定量。”

  还没等大家开口,他继续道:“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过来,所以这只是暂时的。”

  一听是暂时的,大家就放心了,个个都盯着名额的数量。

  “有些话我得提前说,规矩你们都清楚,应该知道一个货郎退货次数太多就证明他不适合做这一行,超过三次,名额就会被取消,目前名额有限,所以我希望你们一定要选合适的人,因为这关系到你们后续还能拿多少名额。”

  大家都清楚,今天来的只是第一批,后面肯定会陆续来人,到手的名额十分重要。

  “要是别的县名额取消了,我们能申请吗?”脑子灵活的人立刻想到了这一点。

  其他人顿时警惕地竖着耳朵听。

  “可以。”

  众人心中顿时打定主意,货郎人选一定要仔细再仔细!

  货郎计划的扩大,再次得到报纸的夸赞,宋明言扩大了零售渠道的同时披上了金身,声望值也不少赚,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