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凤凰山上,人间四月。
索缠枝像只慵懒的波斯猫儿,蜷在湘妃榻上。
光可鉴人的青丝挽了个简单的发髻,簪一枝碧玉簪子,清丽绝俗。
身材凹凸有致,曲线流畅,已经有了几分小妇人的丰润之感。
青梅跪坐在榻前的长绒地毡上,她把杨灿的计划对索缠枝和盘托出了。
杨灿的计划毫无疑问是在行险,一旦失败就会十分被动。
但是,他的计划又是眼下破局最有效的方法。
于醒龙借于承业之死,将了于桓虎一军。
于桓虎则自断一臂,交还产业,立誓幽居,以此逃过一劫。
但他交回产业,就是反将于醒龙一军。
我的人,你若不动,就要威望扫地。
你若动了,今秋粮食减产,你还是要威望扫地。
对此,于醒龙的确没有更好的破局之法,所以他祭出了一个“背锅人”。
对付索家,用他!
应付各方诘问,用他。
一鱼两吃,价值榨干。
杨灿不甘心就范,他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解决这个无解的难题。
这种情况下,一切常规手段要么不管用,要么在时间上来不及了。
似乎,也只能行险一搏。
想到这里,索缠枝幽幽问道:“他明不明白,过了河的棋子,最凶险?
他不能后退,只能向前,他是最显眼的靶子,最容易被率先干掉。”
青梅认真答道:“可是,他已经过河了呀!”
索缠枝一下子呆住,是啊,已经过河了!
这时候还纠结该不该过河,有意义吗?
索缠枝哑然失笑:“你倒是一语点醒了我。”
青梅摇头道:“不是奴婢想的,奴婢只是想起了杨执事说过的一句话。”
“他说什么了?”
“他说,从那天开始,他就只能进、不能退了。”
索缠枝妖娆的眉儿轻轻一挑,惑然道:“哪天?”
“那天!”
青梅抿了抿杏脯儿般粉嫩的唇:“就那天!”
那天……
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索缠枝的脸忽然就红了。
接着,小青梅的脸也红了。
索缠枝红着脸咳嗽一声,故作庄重地道:“好,我同意了!”
青梅讶然道:“姑娘这就答应他了?”
青梅私心里也盼着索缠枝能答应杨灿。
但索缠枝答应的这么爽快,还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嗯,我答应!”
索缠枝坐了起来。
此时正值春光明媚,阳光从拉开的障子门斜照进来。
索缠枝的肌肤在阳光下如琉璃般纯净。
她就那么严肃地看着青梅:“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信他!”
沉默片刻,索缠枝的声音低沉了一些:“就像那天晚上,他也别无选择。”
说到这里,索缠枝声音更加幽然:“青梅,你说……我是不是有些对不起他?”
青梅默然,人家好端端地做着师爷,忽然就被咱们拉进了生死漩涡……
可事已至此,多说何益?
索缠枝叹息道:“你在他身边,好好照顾……”
说到这里,索缠枝又不禁苦笑起来。
“不对,你是照顾不了他的,你和他表面上还是一对冤家对头呢。”
“不是了呢。”
青梅一听,赶紧解释:“姑娘,现在丰安庄的人,都以为我……和他有私情。”
“嗯?”索缠枝睇着青梅,眼神儿渐渐古怪起来。
青梅被她看的脸又红了,期期艾艾地道:“可是我没有呀,真没有,真的,我发誓!”
青梅举起了小手,理直气壮。
反正我没跟他睡,那就不作数。
让青梅甚有压力的两道目光终于收回去了。
“得了,有没有还不都是早晚的事儿?
你本来就是我的陪房丫头嘛。
那么……你就替我好好照顾他吧。”
“喔……”小青梅迷迷糊糊地答应一声。
照姑娘这么说,四舍五入那么一算,他就是我男人了吧?
啊呸!什么四舍五入,听着跟五马分尸似的,怪吓人。
四不四舍的,都该算五入!
……
杨灿的曲辕犁终于造好了。
在此之前,这世间的犁只有直辕。
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很不灵活,操作起来十分吃力,效率差。
尤其是在地块面积小而且地形复杂的地方,它的缺陷尤其明显。
由杨灿提供创意,李铁匠打造出来的这种曲辕犁,则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
它不仅操纵灵活,还可以自由调整耕地的深浅。
尤其是它在使用上更符合人体工学。
使用它可以让扶犁者直立起来操作,而不用像从前一样半躬着身子。
甚至单人单牛就能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就大大减轻了人力和畜力的使用。
今天,他们就要在庄田里让这种耕犁正式亮相了。
许多佃户、村民、部曲们都闻讯赶了来。
他们从小见惯了的农具,从来没想过还能改进。
他们都想知道,这玩意儿是不是真的比他们现在用的犁更好使。
李铁匠的几个小徒弟抬着那架曲辕犁,宝贝似的放进地里。
被唤来试犁的是一个老庄稼把式。
他满脸沟壑,光着膀子,黑黝黝的皮肤,像铁铸的一样。
他是丰安庄的佃户,耕的是于家的田。
一见佃首王富贵,他就苦着脸儿诉苦。
“王佃首,今儿东家的这牛和犁,合该由我家使用。
如今叫老汉来试这新犁,这一耽误,可就耽误了一晌午的时间呐。”
王富贵不耐烦地道:“行了行了,哪儿那么多废话。
叫你试犁,是因为你是大家公认的好庄稼把式。
你放心,今天既然用你的地试犁,又是叫你来试,自然应该补偿。
一天,一天怎么样?许你家多用一天的牛和犁。”
那老汉一听,顿时大喜,呲着满口大黄牙,就给王富贵嗑了一个。
“谢谢王佃首,谢谢王佃首。”
“好了好了,快去试犁。”
“哎哎,老汉这就去。”
那老汉高高兴兴下了地,和儿子一起把旧犁的绳索从老牛身上卸下,把牛牵了过来。
等他完成准备,正要和从前一样父子俩一起耕地,杨灿突然道:“别,这犁,你一个人用。”
“啊?”
老汉有点茫然,这能行吗?
但他也知道,这位杨执事是庄主老爷都要礼敬七分的大人物。
哪怕是人家瞎指挥,他也不敢违拗。
老汉心中便想,我今儿豁出两膀子力气,尽量把地耕好吧。
不然,这位大老爷恼羞成怒起来,还是我老汉吃亏。
众多百姓簇拥在田边,围观着这场实验。
老汉扶着犁,忐忑地看了一眼佃首王富贵。
王富贵点了点头,老汉这才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驾!”
驾驭牛的指令和对马的指令大体相同,只不过牛的反应要比马慢的多。
所以在发出“驾”、“喔”、“吁”、“嘚”一类的指令时,声音要拉长一些。
那耕牛听到指令,便绷直了耕索向前走去。
在场的人大多是地里刨食的庄户人家,他们只瞧了几眼,就发现这犁似乎大有不同。
扶犁的老汉感觉尤其明显,这一回他不但能直起腰来了,也不需要儿子在前边牵引了。
那犁行过之处,土地哗哗地翻开,犹如犁开了一道泥浪。
那感觉不仅比平时轻松了许多,就连碎土的效果都更好了。
老汉又惊又喜,田边的百姓们更是激动的喧哗起来。
李铁匠高兴地跑过去,催促道:“别停,别停,继续走,耕完这一垄掉个头试试。”
“嗳嗳。”
老汉答应着,继续驱赶牛前进。
那些庄户百姓已经按捺不住跑进地里,跟着他一起走了起来。
田监彭进目瞪口呆,讷讷地道:“居然真的可行,居然真的管用。”
这位彭田监和赖轱辘每天都跟着杨灿,可后来他们已经懒得盯了。
他带了好茶和点心,每天一到铁匠铺就和赖轱辘坐在树下聊天。
今天,还是他第一次正视这曲辕犁。
眼看那犁耕到一垄尽头,很轻松地掉了头,又向这边耕过来。
等那耕犁到了近前,许多百姓一下子把犁围了起来。
他们这儿摸摸,那儿碰碰,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
老汉丢下犁,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兴奋地大叫:“佃首,佃首,这犁管用,真的管用啊!”
他已经语无伦次了,原本两三个人才能干的活儿,这下至少省出一个人来。
不仅如此,它还节省畜力。
原本一亩地要耕三天,现在基本上一天就能耕完。
这是神器,这就是神器啊!
同样的一块田,三天的劳作时间缩短到一天!
需要的人力从两三个减少到一个,畜力也得以节省……
那得省出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
这其中的巨大经济价值,对这些百姓们来说,可是最直观的事儿。
杨灿回想着自己了解过的一些资料,微笑道:“这犁省的可不只是人力物力。
使用这种犁,深耕和碎土效果更好,产量上也会提高。
多了我不敢说,不过一两成的产量增加还是可以的。”
什么?
杨灿这番话,就像是往沸腾的饺子汤里浇了一瓢凉水,现场一片静寂。
片刻之后,那水更加沸腾了。
试犁老汉“卟嗵”一声跪倒在地。
他热泪盈眶地高呼起来:“神器,这是神器啊,执事大老爷,您是神人呐!”
杨灿所说的效果,实际上还是有些保守了。
但是听在这些庄稼汉耳中,却已是不敢置信的奇迹。
百姓们炸了。
赖轱辘、彭进和王富贵在听说这一消息后,眼睛都“布灵布灵”起来。
索缠枝像只慵懒的波斯猫儿,蜷在湘妃榻上。
光可鉴人的青丝挽了个简单的发髻,簪一枝碧玉簪子,清丽绝俗。
身材凹凸有致,曲线流畅,已经有了几分小妇人的丰润之感。
青梅跪坐在榻前的长绒地毡上,她把杨灿的计划对索缠枝和盘托出了。
杨灿的计划毫无疑问是在行险,一旦失败就会十分被动。
但是,他的计划又是眼下破局最有效的方法。
于醒龙借于承业之死,将了于桓虎一军。
于桓虎则自断一臂,交还产业,立誓幽居,以此逃过一劫。
但他交回产业,就是反将于醒龙一军。
我的人,你若不动,就要威望扫地。
你若动了,今秋粮食减产,你还是要威望扫地。
对此,于醒龙的确没有更好的破局之法,所以他祭出了一个“背锅人”。
对付索家,用他!
应付各方诘问,用他。
一鱼两吃,价值榨干。
杨灿不甘心就范,他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解决这个无解的难题。
这种情况下,一切常规手段要么不管用,要么在时间上来不及了。
似乎,也只能行险一搏。
想到这里,索缠枝幽幽问道:“他明不明白,过了河的棋子,最凶险?
他不能后退,只能向前,他是最显眼的靶子,最容易被率先干掉。”
青梅认真答道:“可是,他已经过河了呀!”
索缠枝一下子呆住,是啊,已经过河了!
这时候还纠结该不该过河,有意义吗?
索缠枝哑然失笑:“你倒是一语点醒了我。”
青梅摇头道:“不是奴婢想的,奴婢只是想起了杨执事说过的一句话。”
“他说什么了?”
“他说,从那天开始,他就只能进、不能退了。”
索缠枝妖娆的眉儿轻轻一挑,惑然道:“哪天?”
“那天!”
青梅抿了抿杏脯儿般粉嫩的唇:“就那天!”
那天……
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索缠枝的脸忽然就红了。
接着,小青梅的脸也红了。
索缠枝红着脸咳嗽一声,故作庄重地道:“好,我同意了!”
青梅讶然道:“姑娘这就答应他了?”
青梅私心里也盼着索缠枝能答应杨灿。
但索缠枝答应的这么爽快,还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嗯,我答应!”
索缠枝坐了起来。
此时正值春光明媚,阳光从拉开的障子门斜照进来。
索缠枝的肌肤在阳光下如琉璃般纯净。
她就那么严肃地看着青梅:“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信他!”
沉默片刻,索缠枝的声音低沉了一些:“就像那天晚上,他也别无选择。”
说到这里,索缠枝声音更加幽然:“青梅,你说……我是不是有些对不起他?”
青梅默然,人家好端端地做着师爷,忽然就被咱们拉进了生死漩涡……
可事已至此,多说何益?
索缠枝叹息道:“你在他身边,好好照顾……”
说到这里,索缠枝又不禁苦笑起来。
“不对,你是照顾不了他的,你和他表面上还是一对冤家对头呢。”
“不是了呢。”
青梅一听,赶紧解释:“姑娘,现在丰安庄的人,都以为我……和他有私情。”
“嗯?”索缠枝睇着青梅,眼神儿渐渐古怪起来。
青梅被她看的脸又红了,期期艾艾地道:“可是我没有呀,真没有,真的,我发誓!”
青梅举起了小手,理直气壮。
反正我没跟他睡,那就不作数。
让青梅甚有压力的两道目光终于收回去了。
“得了,有没有还不都是早晚的事儿?
你本来就是我的陪房丫头嘛。
那么……你就替我好好照顾他吧。”
“喔……”小青梅迷迷糊糊地答应一声。
照姑娘这么说,四舍五入那么一算,他就是我男人了吧?
啊呸!什么四舍五入,听着跟五马分尸似的,怪吓人。
四不四舍的,都该算五入!
……
杨灿的曲辕犁终于造好了。
在此之前,这世间的犁只有直辕。
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很不灵活,操作起来十分吃力,效率差。
尤其是在地块面积小而且地形复杂的地方,它的缺陷尤其明显。
由杨灿提供创意,李铁匠打造出来的这种曲辕犁,则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
它不仅操纵灵活,还可以自由调整耕地的深浅。
尤其是它在使用上更符合人体工学。
使用它可以让扶犁者直立起来操作,而不用像从前一样半躬着身子。
甚至单人单牛就能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就大大减轻了人力和畜力的使用。
今天,他们就要在庄田里让这种耕犁正式亮相了。
许多佃户、村民、部曲们都闻讯赶了来。
他们从小见惯了的农具,从来没想过还能改进。
他们都想知道,这玩意儿是不是真的比他们现在用的犁更好使。
李铁匠的几个小徒弟抬着那架曲辕犁,宝贝似的放进地里。
被唤来试犁的是一个老庄稼把式。
他满脸沟壑,光着膀子,黑黝黝的皮肤,像铁铸的一样。
他是丰安庄的佃户,耕的是于家的田。
一见佃首王富贵,他就苦着脸儿诉苦。
“王佃首,今儿东家的这牛和犁,合该由我家使用。
如今叫老汉来试这新犁,这一耽误,可就耽误了一晌午的时间呐。”
王富贵不耐烦地道:“行了行了,哪儿那么多废话。
叫你试犁,是因为你是大家公认的好庄稼把式。
你放心,今天既然用你的地试犁,又是叫你来试,自然应该补偿。
一天,一天怎么样?许你家多用一天的牛和犁。”
那老汉一听,顿时大喜,呲着满口大黄牙,就给王富贵嗑了一个。
“谢谢王佃首,谢谢王佃首。”
“好了好了,快去试犁。”
“哎哎,老汉这就去。”
那老汉高高兴兴下了地,和儿子一起把旧犁的绳索从老牛身上卸下,把牛牵了过来。
等他完成准备,正要和从前一样父子俩一起耕地,杨灿突然道:“别,这犁,你一个人用。”
“啊?”
老汉有点茫然,这能行吗?
但他也知道,这位杨执事是庄主老爷都要礼敬七分的大人物。
哪怕是人家瞎指挥,他也不敢违拗。
老汉心中便想,我今儿豁出两膀子力气,尽量把地耕好吧。
不然,这位大老爷恼羞成怒起来,还是我老汉吃亏。
众多百姓簇拥在田边,围观着这场实验。
老汉扶着犁,忐忑地看了一眼佃首王富贵。
王富贵点了点头,老汉这才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驾!”
驾驭牛的指令和对马的指令大体相同,只不过牛的反应要比马慢的多。
所以在发出“驾”、“喔”、“吁”、“嘚”一类的指令时,声音要拉长一些。
那耕牛听到指令,便绷直了耕索向前走去。
在场的人大多是地里刨食的庄户人家,他们只瞧了几眼,就发现这犁似乎大有不同。
扶犁的老汉感觉尤其明显,这一回他不但能直起腰来了,也不需要儿子在前边牵引了。
那犁行过之处,土地哗哗地翻开,犹如犁开了一道泥浪。
那感觉不仅比平时轻松了许多,就连碎土的效果都更好了。
老汉又惊又喜,田边的百姓们更是激动的喧哗起来。
李铁匠高兴地跑过去,催促道:“别停,别停,继续走,耕完这一垄掉个头试试。”
“嗳嗳。”
老汉答应着,继续驱赶牛前进。
那些庄户百姓已经按捺不住跑进地里,跟着他一起走了起来。
田监彭进目瞪口呆,讷讷地道:“居然真的可行,居然真的管用。”
这位彭田监和赖轱辘每天都跟着杨灿,可后来他们已经懒得盯了。
他带了好茶和点心,每天一到铁匠铺就和赖轱辘坐在树下聊天。
今天,还是他第一次正视这曲辕犁。
眼看那犁耕到一垄尽头,很轻松地掉了头,又向这边耕过来。
等那耕犁到了近前,许多百姓一下子把犁围了起来。
他们这儿摸摸,那儿碰碰,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
老汉丢下犁,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兴奋地大叫:“佃首,佃首,这犁管用,真的管用啊!”
他已经语无伦次了,原本两三个人才能干的活儿,这下至少省出一个人来。
不仅如此,它还节省畜力。
原本一亩地要耕三天,现在基本上一天就能耕完。
这是神器,这就是神器啊!
同样的一块田,三天的劳作时间缩短到一天!
需要的人力从两三个减少到一个,畜力也得以节省……
那得省出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
这其中的巨大经济价值,对这些百姓们来说,可是最直观的事儿。
杨灿回想着自己了解过的一些资料,微笑道:“这犁省的可不只是人力物力。
使用这种犁,深耕和碎土效果更好,产量上也会提高。
多了我不敢说,不过一两成的产量增加还是可以的。”
什么?
杨灿这番话,就像是往沸腾的饺子汤里浇了一瓢凉水,现场一片静寂。
片刻之后,那水更加沸腾了。
试犁老汉“卟嗵”一声跪倒在地。
他热泪盈眶地高呼起来:“神器,这是神器啊,执事大老爷,您是神人呐!”
杨灿所说的效果,实际上还是有些保守了。
但是听在这些庄稼汉耳中,却已是不敢置信的奇迹。
百姓们炸了。
赖轱辘、彭进和王富贵在听说这一消息后,眼睛都“布灵布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