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一只和N只的区别”-《年代亲妈重生,为炮灰儿女撑腰!》

  “我说了,是你们自己努力,和我关系不大。”林昭语气淡淡。

  老庄头没在意,他知道林同志是个的,全公社的大队都是。

  孟九思眼底闪过骄傲,充满歉意地看向他,“我妹妹有点不好意思。”

  “没啥,林同志是城里人,不习惯村里的行事作风,理解的。”老庄头摆摆手。

  林昭:哈?

  在说什么啊?!

  她是真不觉得,自己有多大功劳。蘑菇种植技术是顾父辛苦实践出来的,她只提供个纸面上的指南,算不上什么。

  庄大爷说的什么,有恩?这也太夸张了啊!

  孟九思扶着林昭坐上牛车,自己也坐上去。

  和老庄头闲话。

  “庄叔,您家年货都备好了吧?”

  老庄头回头看一眼,见牛车上的人都坐稳了,扬鞭一甩,鞭子破空传来啪的响声。

  牛蹄子离开原地。

  他回答着孟九思的话,“备了,都备了!”

  “家里有了余钱,家家户户都割了肉哩!”

  老庄头老脸满是笑。

  “过年呀,我家也有肉。”珩宝身子往前挪,主动搭话。

  “对,过年都得有肉。辛苦一年了,大人得犒劳下自个儿,娃娃们也得尝尝肉味。”老庄头赞同地说。

  “小朋友都喜欢肉。”珩宝说了句废话,才说出真实目的。

  “庄爷爷,牛车难赶不?”

  老庄头扭头看他,和善的老脸笑出一道道褶子。

  “咋?你想学咧?”

  珩宝没想到自己的目的暴露的这么快,尴尬地笑笑。

  他伸出手,将大拇指和尾指比到一块,嘻嘻笑着,“有点点想。”

  “想也不行。”老庄头摇头拒绝他,怕小孩不高兴,还解释:“你太小了,学不了。等你再长个几岁,你要是还想学,我教你。”

  珩宝看着他头上的白发,好一会后,说道:“那你吃好喝好啊,健健康康的,等我去找你。”

  不怪珩宝这样,天冷后,丰收大队有老人离世,双胞胎第一次明白了,人老了会离开。

  因为这事,聿宝珩宝和理宝窝在一块,悄悄哭了一场。

  那几天格外的黏他们爷奶。

  老庄头不知道这茬,只感觉到暖心。

  “好,我吃好喝好,健健康康的等你长大……寻我学驾牛车。”

  珩宝乐开花,“那我们说好了哦。”

  “说好了。”老庄头也是纵着他。

  这样长相干净,性格开朗大方,又有礼貌的孩子,没有人会不喜欢。

  珩宝对牛车充满好奇,说着说着,他蹭到老庄头旁边,和人并排坐着。

  “庄爷爷,你说驾牛车和开车一样吗?”

  老庄头:这他哪知道?

  不过他寻思着,应该是一样的道理吧?!

  “……这爷爷可不知道,等你长大,学会驾牛车,再学会开车,你就知道一样不一样了。”

  珩宝觉得庄爷爷说的有道理,说道:“嗯嗯,等我知道了,给你说。”

  听着他一个一个“你”,林昭对乖乖坐在身侧的聿宝说:“宝,和像你爷爷那么大年龄的人说话,不能你啊你的,要说您,说你很不礼貌,等下车,把我讲的说给珩宝听,知道吗?”

  “知道的。”聿宝乖乖点头。

  “就跟给爷爷东西要双手给一样,对不对?”他求夸地看着妈妈。

  “对。”林昭如大崽所愿夸了他,“记性不错,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聿宝你做的很不错。”

  聿宝开心得笑弯了眼,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声道:“我会监督弟弟妹妹,让他们也做有礼貌的小朋友。”

  “我信你。”林昭单手搂住他的肩膀,顺手揉着他的脑袋。

  车上坐着的京墨几个若有所思,也记在了心里。

  孟九思看着妹妹教孩子们,漆黑的眼眸浮现出骄傲的笑意。

  昭昭把孩子教的真好。

  察觉到孟九思飘过来的视线,林昭看过去,“怎么了?”

  “你把孩子们教的很好。”孟九思给出夸赞。

  那神情,好像在看什么育儿专家。

  林昭默了默。

  “我可没什么育儿经验,爹娘怎么教的我,我怎么教他们。”

  孟九思微怔。

  爹娘也是这么教昭昭他们的吗?

  莫名的,他的脑海闪过一幕幕,突然觉得,有那样开明的爹娘,大哥二哥三哥和昭昭他们的童年应该过的很好。

  有些羡慕,也有些遗憾。

  “真好。”

  林昭感受到小哥心潮涌动,岔开话题,“小哥,今年咱家的年夜饭谁做啊?”

  “爹说他做。”孟九思想到爹娘对他也是关怀备至,心底的遗憾渐消,只余欢愉。

  “爹还说,我们喜欢的,他都做。”他补充一句。

  林昭很是期待,“好久没吃到爹做的饭,真想啊,今晚我一定多吃几口。”

  年前供销社忙的她都没时间回娘家!

  “放心大胆的吃,我准备了消食的。”孟九思说。

  “我忘了问,小哥你工作怎么样?”林昭关心地问。

  才问出口,又想起,孟九思在军区医院工作,工作应当保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忙又道:“我忘了你工作有变动,当我没说话。”

  孟九思哭笑不得,“也不是一句都不能提。”

  “我挺好的,比以前的工作都舒心。部队很清净,我适应的很快,你不用担心。”

  他主动道:“我学历还行,医术尚可,工资也挺可观,搞出新药还有奖励。住的地方离医院不算远,部队有学校,京墨和广白上学方便,供销社也有,基本的东西都能买到……”

  要想买点稀罕的,那得坐车去市里。

  好比他送四个崽的牛皮软毛棉鞋,便是去市里抢购的。

  孟九思将给妹妹来信时写过的事,更加细致的说与林昭。

  毕竟昭昭迟早也会随军的。

  京墨和广白时而补充,说了好些趣事。

  后面说的起劲,和老庄头唠嗑的珩宝坐不住了,又挪了回来。

  时不时问他爸爸和猫蛋儿的事。

  听到京墨说,部队还有退役的军犬,双胞胎瞳孔张大。

  “你们见过?”聿宝问京墨。

  “见过。”京墨冷静地说。

  “我和小白想领养一只,可是我爸爸工作太忙了,暂时养不了。”言语间流溢出失落。

  孟九思拍拍儿子的肩膀,安慰说:“以后有机会给你们领养一只。”

  他有顾虑,“领养军犬不是件简单的事,如果要领养他们,必须做好十足的准备,那是一条生命,生死都托付给我们人类的生命,不能潦草决定。”

  “我和你们曾祖父工作忙,你和小白在上学,咱家连火都很少开,怎么养狗?”

  孟九思将养狗面临的难处,一一罗列给两个儿子。

  小白指了指跟着牛车自由奔跑的大黄琥珀,话都不用说,孟九思能猜出他什么意思。

  孟九思无奈道:“你姑姑他们忙的话,还有顾家的人照顾大黄琥珀。”

  他们家在部队根基不深,他和爷爷忙时,连小白都没人带,更别说狗。

  小白垂下眼,“噢。”

  只能抱紧小金丝猴儿,从中汲取温暖。

  他也好想养个小伙伴呀。

  聿宝摸摸小白的头,安慰着小表弟,“等我们也去随军,你们就可以养了啊。你们要是忙的话,我和珩宝可以帮忙呀。”

  小白抬起头,黑眸明亮。

  知道养狗狗的事得问家长,他看向林昭。

  京墨故作淡定,却也禁不住将目光投向亲姑姑。

  林昭颔首,“可以啊,到时候你俩一人养一只都行。”

  得到确切的回答,京墨和广白都高兴起来。

  兄弟俩肩挨肩,商量养哪只英雄狗狗来。

  珩宝挽住林昭的胳膊。

  他一来,林昭猜到二崽又要提要求了。

  “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啊?顾知珩小朋友。”

  珩宝嘿嘿笑,“妈妈,我们可以再养只军犬吗?”

  林昭早知道,养宠物只有一只和N只的区别。

  家庭成员必定会越来越多。

  “可以。”她说,“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

  而且,对立过功的狗狗,她很有好感,愿意给这些可爱的功臣“养老”。

  “耶!!”珩宝高兴得想站起来,牛车晃荡,他的身子往边上倒,孟九思眼疾手快地将他扶正。

  “慢点儿。”

  珩宝挠挠头,“我太高兴了。”

  孟九思不赞同,“高兴也不能不顾自己的安危,你妈妈一个人带你们四个很不容易,少让她操点心。”

  珩宝听进心里,乖乖坐好,手抓着扶手。

  他冲小舅舅笑了笑,替自己描补:“舅舅在嘛。”

  孟九思神色舒展,“晓得你懂事。”

  一路说说笑笑,连那点颠簸都能忽视。

  牛车驶进东风大队。

  孟九思指路,老庄头径直将牛车开到林家门口。

  此时,家家户户正忙着贴对联,村子处处洋溢着热闹的年味儿,孩子们跑着跳着,笑声此起彼伏。

  “昭昭,带孩子回娘家过年啊?”邻居大婶远远打招呼。

  林昭抱谦宝窈宝下牛车,担心孩子腿麻,替他俩按了按。

  听到问话,她抬头笑道:“是啊,我小哥头一年回家过年,我们吃顿团圆饭。”

  “确实该吃,可惜世繁没回来。”邻居婶子都替林家可惜。

  这可是林家几十年来,难得的团圆饭呀。

  “你家那口子也没回来啊?”

  林昭笑笑,“穿着那身衣服,身不由己,回不来呀。”

  “你也是不容易。”邻居叹道。

  村里人见大黄和琥珀那样威武,看着胖呼呼,稀罕地凑近看。

  “这两只狗养的真好,咋喂的啊?”

  “小的长得真快,才多久没见,蹿这么高了!哎呦,看它的小模样,比大狗都机灵。”

  “聿宝怀里啥在动,鸡毛掸子成精啦?”

  一群人围在牛车旁,七嘴八舌,啧啧称奇。

  林鹤翎和宋昔微听见门外有动静,两口子出门来。

  宋昔微目光淡淡一扫,原本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些,村里人不好意思再逗留,赶紧散开。

  林昭朝她娘竖起大拇指,“娘,还得是你,厉害。”

  宋昔微眼里这露出点笑意,嗔怪地瞥她一眼,接过谦宝窈宝。

  窈宝迫不及待朝姥姥显摆自己的新衣服,小嗓音清脆响亮,“姥姥,看!”

  那表情,求夸的心思不加掩饰。

  “好看,窈宝穿这身真好看。”宋昔微随外孙女的心,却也没忘谦宝,“谦宝也精神。”

  谦宝小表情一派冷静。

  林鹤翎也没干愣着,接过谦宝,和老庄头说话。

  大蛋几个在屋里贴窗花,听见动静出来迎接姑姑,看见牛车上的东西,帮忙搬回家。

  不多时,牛车变空。

  老庄头家里也有事,没多耽搁,就要告辞。

  林家人也没强留。林世盛不顾他的阻止,硬是把谢礼塞给他,转身往家里跑。

  “是谢礼,又不是走关系,贿赂你的,有啥不能接的。”林世盛一边跑一边说,“叔,回去路上小心点,我不送了。”

  话说完,人已经跑进院子。

  老庄头推辞不过,只得驾车离开。

  回到家,打开林家给的谢礼,才知道里头是一包炸丸子。

  他感慨,林家人真是厚道啊。

  林家主屋里,暖意融融。

  林昭觉得腿脚冷,一点不见外得地上了炕,手上捧着热乎的搪瓷缸,惬意地倚靠着,要多自在有多自在。

  这炕原是当年为体弱的林鹤翎盘的,每年天刚冷就烧起来,这会也是热的。

  孟九思微怔,显然没想到妹妹在爹娘这里,会是这副放松的模样。

  “真暖和啊。”林昭满足地叹气。

  在娘家,她自己都是个孩子,不用她带孩子,大蛋几个帮她照顾得妥妥的。

  “小姑,要暖水瓶不?”喜宝凑过来,贴心地问。

  “不用。我有点饿了,有吃的吗?”

  萱萱立刻接话:“有!我爷刚炸的丸子,吃不?”

  “帮我拿几个。”林昭不客气地说。

  “小姑等着,我去拿。”小姑娘出了屋。

  宋昔微瞧着林昭坐没坐相,也没说她,只道:“腿脚寒的话,用草药泡泡脚。”

  “还行,我身体好着呢。”林昭笑盈盈地说,“就是坐车一路没动,灌了风,有点凉。”

  孟九思走上前,握住妹妹的手腕仔细把了把脉。

  确实没毛病。

  不夸张的说,昭昭的身体比很多人的都结实。

  “身体不错。”

  林世盛插话:“昭昭从小身体好,连个感冒都没得过,她惜命着呢,有点不舒服早嚷嚷开了。”

  林昭理直气壮,“有病就得及时治,讳疾忌医要不得。”

  对这话,孟九思是赞同的。

  不过——

  “大过年的,不说这个了……”他给妹妹一颗红虾酥,“吃颗糖甜甜嘴。”

  林昭挺喜欢红虾酥糖,觉得这个比大白兔都好吃。

  她也觉得之前的话题不吉利,高高兴兴地接过,塞进嘴里,含糊地说:“你们也吃,过年吃糖,甜甜蜜蜜一整年。”

  喜欢年代亲妈重生,为炮灰儿女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