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和张松二人在成都意识到无法劝服刘璋后,便打起了送地图和当内应的想法。
最初,两人的计划是试探。
也就是派一人送地图和他们投效的信件前往汉中,交到袁耀的手中。
但两人都是聪明人,知道什么叫事以密成。
这件事但凡有第三个人知道,都会增加极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两人更改了计划,准备由法正亲自带着地图前去。
毕竟张松的身份更重,时刻都有被刘璋召见的可能,所以法正这个不那么受重视的人前去送信是最合适的。
但是,两人又经过一阵商量后觉得这样还是不妥。
法正:“秦王不似别的诸侯,秦王如今已掌大汉十一州,除冀州和益州外,大汉几乎尽入其彀中。
势大如此,几乎已能确认其未来天下共主的身份。”
没错,到现在了,已经没有多少人认为袁耀还会还政于小皇帝了。
这大汉终究会被其改朝换代。
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抱着试探的心态去接触,小小的送上一份地图,那就算是投靠了过去,也不会受到重用。
说白了,人家本身就能打的下益州,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张松思索过后明白法正的意思
“秦王麾下谋臣、武将何其多也!
若无大功,你我二人便是投效过去,也未必能得提拔。
孝直,若要博得大功,你我得赌上性命来一把大的!”
法正的呼吸粗重了起来,整个人更是有几分颤抖
“兄长乃是别驾从事,众所周知的益州牧心腹,若由兄长向白水关严颜传令,益州投降,可信度定然极高!”
张松是想玩把大的,但没想到法正思绪这么快!
这么快就给他找到了一条取死之道!
这条路,如果成功,他就是助袁耀拿下益州最大功臣。
收复益州后,他定会被重用。
但要是失败了……
他一定死的很惨。
“兄长可还有顾虑?”法正歪头看向张松
毕竟赌上性命玩把大的这句话还是张松自己说的,不会现在又怂了吧?
张松的眼神晃了几下,逐渐变得坚毅,一拍案几道
“没有!
这事咱们干了!
不过成事需密,还要做些准备。”
成事需密,不光是保密,还需要秘密准备。
比如在此之后,张松和法正着人将刘璋和他们讨论的有关于是否投降的事情散布了出去,其中主要是往白水关的方向散播。
虽说这次议政最后的结果是刘璋坚决不投降,但这个议政结果并非是明确政令,也只是一次议政上的讨论结果罢了。
加上不少人本就害怕秦王袁耀的军队,毕竟秦王出征以来战无不胜,从未尝一败绩。
他们搞定不了的张鲁都被人家收拾的服服帖帖,不少人本就有了投降派的想法,尤其是那些本地大世家,更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大世家会愿意散播抗争到底的想法么?
肯定不啊!
他们生怕益州破了以后被袁耀清算,所以在议政结束后,益州本土世家们并未直接释放出刘璋的意思,反而态度暧昧,甚至有向袁耀一方倾倒的意思。
这些消息本就传到了白水关,被严颜知晓。
让严颜本人都有些害怕,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当个主帅,结果没等他做出成绩,刘璋就让他投降。
而法正和张松二人,利用的便是这一点!
他们散播谣言,让本来不确定的结果,变为确切的‘投降’思想,传播向白水关。
只要人人都觉得刘璋自己都说了投降,那他们二人再假传指令的时候,严颜便不会那么抗拒的完全不信。
在一切准备做完后,法正张松托了病假,暗中前往了白水关。
张松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让刘璋用印的时候,压了一份空白的书令。
至于说怎么做到的?
说起来张松也是真聪明,得益于袁耀大量出售纸张和推崇的有纸化运动,益州下达法令,也多用纸张。
而袁耀出品的纸质量极好,只要操作得当,甚至能使其分层成三张。
后世的书画作假也都有用到过这样的手法,把一张画分成三张来卖!
都是真的,只不过后两张的色要淡上一些。
而张松就将自己要让刘璋用印的那份文书,先分成了三层,第一层他自己写上东西以后,在将其与后两层叠在一起,送到刘璋那用印。
刘璋看着没问题,自然盖上了大印。
似他这样的诸侯王,用的印泥自然也是极好的。
这一盖下去,不光第二张有印,就连最底下那张也有印记,只不过太淡了。
张松就这样获得了一份有实打实刘璋大印的空白文书。
再填上明确的投降命令后,大事将成!
唯一的破绽就是这张‘投降书’太薄了,但要查印的话,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可,打死这俩人都想不到,他们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最后却见不到严颜这个主帅。
张松怀中抱着一个皮制的小桶,里面装着的正是那份‘投降书’。
此刻,张松被淋了,这份投降书都不能被淋。
“子乔兄都到这一步了,难不成我们就在这等着?
让袁军多一分伤亡,你我二人的功劳便少一分!”
法正有些急,毕竟还是年轻,且在此之前从未受重用。
此刻要做这样一件倾覆益州的事情,不怪他情绪激动。
张松其实手也在抖,毕竟说到底这件事要是暴露了,第一个死的是他。
毕竟是他让刘璋用的大印,他难逃干系。
而只要他不供出法正,法正甚至可以完全脱身。
“……孝直说的也有道理!”
说罢,张松不再犹豫,一把薅过了接待他们的士卒,怒吼着
“主公有令,命白水关放弃抵抗,投降袁军!
投降文书就在我手中,有主公大印,此事如何耽搁!
就算是你们主帅死了,也得给我把他拉过来接令!”
士卒一听瞪大了眼,乖乖,这么大的事情是他能听的!?
士卒连忙道
“我这就前去通传!”
说罢,士卒拔腿就跑,其实他心底也有暗喜的。
谁喜欢打仗啊,谁喜欢送命啊,那袁军那么强大!
这要是真的投了,那他可就能活下来了!
最初,两人的计划是试探。
也就是派一人送地图和他们投效的信件前往汉中,交到袁耀的手中。
但两人都是聪明人,知道什么叫事以密成。
这件事但凡有第三个人知道,都会增加极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两人更改了计划,准备由法正亲自带着地图前去。
毕竟张松的身份更重,时刻都有被刘璋召见的可能,所以法正这个不那么受重视的人前去送信是最合适的。
但是,两人又经过一阵商量后觉得这样还是不妥。
法正:“秦王不似别的诸侯,秦王如今已掌大汉十一州,除冀州和益州外,大汉几乎尽入其彀中。
势大如此,几乎已能确认其未来天下共主的身份。”
没错,到现在了,已经没有多少人认为袁耀还会还政于小皇帝了。
这大汉终究会被其改朝换代。
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抱着试探的心态去接触,小小的送上一份地图,那就算是投靠了过去,也不会受到重用。
说白了,人家本身就能打的下益州,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张松思索过后明白法正的意思
“秦王麾下谋臣、武将何其多也!
若无大功,你我二人便是投效过去,也未必能得提拔。
孝直,若要博得大功,你我得赌上性命来一把大的!”
法正的呼吸粗重了起来,整个人更是有几分颤抖
“兄长乃是别驾从事,众所周知的益州牧心腹,若由兄长向白水关严颜传令,益州投降,可信度定然极高!”
张松是想玩把大的,但没想到法正思绪这么快!
这么快就给他找到了一条取死之道!
这条路,如果成功,他就是助袁耀拿下益州最大功臣。
收复益州后,他定会被重用。
但要是失败了……
他一定死的很惨。
“兄长可还有顾虑?”法正歪头看向张松
毕竟赌上性命玩把大的这句话还是张松自己说的,不会现在又怂了吧?
张松的眼神晃了几下,逐渐变得坚毅,一拍案几道
“没有!
这事咱们干了!
不过成事需密,还要做些准备。”
成事需密,不光是保密,还需要秘密准备。
比如在此之后,张松和法正着人将刘璋和他们讨论的有关于是否投降的事情散布了出去,其中主要是往白水关的方向散播。
虽说这次议政最后的结果是刘璋坚决不投降,但这个议政结果并非是明确政令,也只是一次议政上的讨论结果罢了。
加上不少人本就害怕秦王袁耀的军队,毕竟秦王出征以来战无不胜,从未尝一败绩。
他们搞定不了的张鲁都被人家收拾的服服帖帖,不少人本就有了投降派的想法,尤其是那些本地大世家,更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大世家会愿意散播抗争到底的想法么?
肯定不啊!
他们生怕益州破了以后被袁耀清算,所以在议政结束后,益州本土世家们并未直接释放出刘璋的意思,反而态度暧昧,甚至有向袁耀一方倾倒的意思。
这些消息本就传到了白水关,被严颜知晓。
让严颜本人都有些害怕,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当个主帅,结果没等他做出成绩,刘璋就让他投降。
而法正和张松二人,利用的便是这一点!
他们散播谣言,让本来不确定的结果,变为确切的‘投降’思想,传播向白水关。
只要人人都觉得刘璋自己都说了投降,那他们二人再假传指令的时候,严颜便不会那么抗拒的完全不信。
在一切准备做完后,法正张松托了病假,暗中前往了白水关。
张松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让刘璋用印的时候,压了一份空白的书令。
至于说怎么做到的?
说起来张松也是真聪明,得益于袁耀大量出售纸张和推崇的有纸化运动,益州下达法令,也多用纸张。
而袁耀出品的纸质量极好,只要操作得当,甚至能使其分层成三张。
后世的书画作假也都有用到过这样的手法,把一张画分成三张来卖!
都是真的,只不过后两张的色要淡上一些。
而张松就将自己要让刘璋用印的那份文书,先分成了三层,第一层他自己写上东西以后,在将其与后两层叠在一起,送到刘璋那用印。
刘璋看着没问题,自然盖上了大印。
似他这样的诸侯王,用的印泥自然也是极好的。
这一盖下去,不光第二张有印,就连最底下那张也有印记,只不过太淡了。
张松就这样获得了一份有实打实刘璋大印的空白文书。
再填上明确的投降命令后,大事将成!
唯一的破绽就是这张‘投降书’太薄了,但要查印的话,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可,打死这俩人都想不到,他们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最后却见不到严颜这个主帅。
张松怀中抱着一个皮制的小桶,里面装着的正是那份‘投降书’。
此刻,张松被淋了,这份投降书都不能被淋。
“子乔兄都到这一步了,难不成我们就在这等着?
让袁军多一分伤亡,你我二人的功劳便少一分!”
法正有些急,毕竟还是年轻,且在此之前从未受重用。
此刻要做这样一件倾覆益州的事情,不怪他情绪激动。
张松其实手也在抖,毕竟说到底这件事要是暴露了,第一个死的是他。
毕竟是他让刘璋用的大印,他难逃干系。
而只要他不供出法正,法正甚至可以完全脱身。
“……孝直说的也有道理!”
说罢,张松不再犹豫,一把薅过了接待他们的士卒,怒吼着
“主公有令,命白水关放弃抵抗,投降袁军!
投降文书就在我手中,有主公大印,此事如何耽搁!
就算是你们主帅死了,也得给我把他拉过来接令!”
士卒一听瞪大了眼,乖乖,这么大的事情是他能听的!?
士卒连忙道
“我这就前去通传!”
说罢,士卒拔腿就跑,其实他心底也有暗喜的。
谁喜欢打仗啊,谁喜欢送命啊,那袁军那么强大!
这要是真的投了,那他可就能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