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二十一章1月2日(三)
在三面临海一面靠山坂原镇风景优美的山脚下,郁郁苍苍的雪松桧柏把一爿大大的院落衬托得多了几分幽静几分神秘。带有中式复古三进三出白墙青瓦建筑前面的那棵大榕树在夕阳的映衬下景色尤加别致。每当看到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人们总会想起从早到晚坐在树下外婆那满是皱褶久久痴望忧郁的眼神。经过多次翻修,唯一保留完好的便是那座费尽多少雕画之工,彰显几分富丽之气的木质门楼。东方古典建筑是最能抗震耐久的。大门是从未改变的红色。据说这座最早的建筑跟那棵榕树同出自这个家族那位来此落户的先祖之手,不知是这里的水土气候不适宜,还是植物特殊的本性所致,榕树在这里少有长得像这样高大繁茂。常绿的大榕树在漫长坎坷的岁月里,像神灵一样守护着坂原加藤家族几代人的兴替。曾经往来不绝车马喧天的热闹的场景,只是在人们对上个世纪的回忆中摇了摇头,接着便是无动于衷带有报复性的怨气,声声低沉俗常惯用的谶语,“事事到头终有报!一切都是应得的报应!”
如今大门通常是长久关闭的,家人出入都在旁侧的小门,似乎迎门而入的海风会搅乱里面沉积了半个多世纪的平静。尽管没有特别声明谢绝客人来访,以前跟这个家族有过关系的人也早都断去了来往。并不证明这个家族的人口从此不再兴旺,只是如今的家人跟过去不再同类。有人说加藤家族是为了武士道尚武的精神而生,同时也被武士道忠勇的荣誉而毁灭。说白了为了借助崇尚某种名义,灌输忠诚、信义、廉耻、尚武一大堆所谓高尚来达到不畏惧于死的精神。所谓不怕死,纯粹是对残酷暴虐的掩盖,无视别人生命进行摧残杀戮,只有幻想世界里的魔鬼才能干得出来,自己受不到残忍折磨的苦痛,让别人去死有什么可怕的。如果不是为了某些目的只是为了自强民族意志,又何必大费周章立下许多血腥的誓言。任何邪恶在时间面前迟早都会露出本性的獠牙,表面冠冕荒唐提倡正义实际却在麻痹众人为罪恶洗刷清白。表面提倡不畏惧于死,实际训化对无辜残忍杀戮的时候毫无畏惧的心里。以国之名义大肆劫掠、杀人越货、民命遭殃,法理哑然,没有强大的武力来制衡,所有的罪孽都熟视无睹。当人的智慧被贪婪跟野心所笼罩,在机会恰当的时候没有不敢干的事儿。这样精神、荣誉的存在把好好的人间变成恶魔般的炼狱,这样的精神无论势力多么强大迟早都会被视为人类的公敌,迟早都会灭亡,加藤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傅铭宇左手平放右手手肘支在桌上张开手指托着下巴,静静地听着加藤面无表情的讲述像跟他毫无关联的别的家族历史的时候,不禁带着一种敬意的心里使他想到,是怎样的一种灵魂跟勇气支使他敢于面对现实。他不知另一个人在听到他这番讲述的时候做何感想?尽管对加藤有些说法不能完全苟同,但在引起他沉思的同时,对他率真的性格不禁多加赞赏。看得出来,有着一半加藤家族血缘的李加藤对那个家族是有仇恨心里的。仇恨跟正义结合的结果是更加理智的正视罪恶。就像面对良心道德的审判,所有的伪装、隐瞒、避讳都是毫无意义的,就像人总要对自己的灵魂实话实说一样。当然,事情一定分开来看,李加藤仇恨的并不是加藤家族,造成嗜杀成性罪恶的并非是几个侵略者的意图。开始的时候,是为了所谓的利益企图去侵略掠夺软弱无力的人们,当战刀沾满无辜人血迹的时候,再也没有什么人性可言了。就像一个以非法渠道占有别人血汗钱的肆虐分子,欲壑难填冷酷无情的心里再也无视因贫穷苦苦挣扎悲惨生活的人一样。后者表面看去没有残暴到伤天害理,却实实在在的做着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任何财富都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也不是平白无故失去的。
外婆是加藤家族最没有地位最没有存在感最无能的女人,但她也是家族里寿命最长最有福气贡献最大的女人。无疑也是这个家族最懦弱的女人,无论说啥话都没有人去听,甚至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唯一的贡献是他为这个家族接二连三生过四个男儿一个女儿,男儿都像他父亲一样勇猛彪悍,同时也都冷酷无情,唯一使她欣慰的是最小的女儿除了遗传她的貌相还有性格,还能让她感到人情冷暖的厚爱,只可惜是个女儿!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女人没有地位的家族,到头来还的依靠女人来支撑。要不那些所谓的轰轰烈烈的男人到死连个归宿都没有。大海里的海水再多也无法洗刷他们留下的满身的罪恶。世上要是让那样的人也能活得长寿,实在没有天理可讲。外婆越到老年越变得沉默寡言,她用年龄大器官老化来掩盖内心的孤独,有时好几天不说一句话,好像世上的一切都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实际眼前的一切她都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脸上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没有悲伤没有欢乐的表情,使人难以理解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磨难才使她变得如此淡漠。
小时候最清晰的记忆莫过于外婆第一次把我带进一个阴暗、可怕、神秘的屋子,指着祭堂里一张张貌似平和实则瘆人的画像告诉我,哪一个是她的丈夫,哪一个是她的大儿子,哪一个是她的二儿子,还有三儿子和小儿子。生大儿子的时候她年龄还小,遭受了怎样难产的痛苦。二儿子出生又遇到了怎样大出血的生命危险。三儿子和小儿子又受到了怎样战乱的惊吓,一个个男儿都是她的骨肉孕化而成,都是吃着她的乳汁长大,长大以后却都是那样的残暴,少有她一样仁爱的本性。每一个人就像受到邪魔的诅咒一样,不表现出恶霸的凶狠就不能好好地活下去。每一个儿子离家出走的时候她都在心里默默的祈祷,但愿不要杀戮太多,但愿能够活着回来。似乎生在这个家族的女人无论遭受怎样苦难都是不值得一提的,生在这个家族的男人从小就授意怎样杀人,终结同样难以躲过被杀的命运。到头来除了留下一张张画像,一把把军刀再也没有任何。那时候,我总在想,他们看去都很平凡却为什么又那么可怕?侵略者总是抱着侥幸却必然失败的结果做着无为的牺牲。犹如鬼蜮中的人跟我有什么关系?人们对侵略者用以残忍暴虐甚至把一切痛齿的词汇都表达出来也不能解心头之恨,侵略者对没有反抗能力的无辜人的伤害,特别是对妇女儿童的残害,但凡人性未泯都知道这等罪恶有多么不可饶恕。世上除了切齿痛恨没有任何人来盛赞侵略者或者侵略者的后代光荣的道理。事实那些以残暴出名的武士,到头来除了种下一片仇恨的种子,留下一片骂名,什么也没留下。多少连生命也弄得不知去向,即使侥幸活下来看到自己制造的恶果、战败的惨象余生也再难有快乐!想一想自己的罪孽又岂能活得心安理得!
说到这,加藤朝着窗外看了看,几只麻雀在树荫下快乐的自由自在的跳来跳去。回过头又说了些令人感悟至深的话。
痛击侵略者的残暴不如从根本强化人们的爱国情怀,人们没有不珍惜幸福生活的,除非实在活不下去,才破罐子破摔。正如托尔斯泰说的,这个世界没有真理,只有欺骗和罪恶。正因为这样人们才不断努力追求平等、真理,提倡高尚、美德。尽管人们一听到对自己名誉利益有损伤害的言论就暴跳起来,甚至想尽一切手段打击报复,那是他们从来没尝到受人欺压的痛苦。人们只是不断地谴责痛恨侵略者的残暴,却不想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毋庸置疑给人们带来悲惨苦难的是侵略者,侵略者之所以肆无忌惮的入侵,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失去了民心,人民生存无望的时候精神也麻木了,反正咋样活着都没好,咋样活着都遭受欺压凌辱,咋样活着都遭受饥饿、寒冷、疾病的侵害,咋样活着都朝不保夕,鬼子借机趁虚而入就像野狼冲进牧羊人腐朽不堪的栅栏,岂不是想咋样祸害就咋样祸害。指望那些平时想尽一切手段鱼肉百姓,只想自己有好日子过的统治阶级敢于站出来带领人们抵抗侵略者简直是痴心妄想。
傅铭宇不知道加藤对自己的言论是否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还是早就把自己带有片面的理解做好了总结。只是紧皱眉头静静的听着,不好冒然打断。他知道他是信任自己不会借题发挥乱作文章扭曲事实的。
傅铭宇有一个想问但又觉得不妥的话题被加藤直接说了出来。我说过如今是属于大物理的时代,最突出的体现莫过于制造最先进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只有手里握着硬家伙别人才不敢有动邪念的野心。尽管我很酷爱钻研那些精尖端的武器,但我还是选择了自己另一种喜爱的电机转业,绝不是因为能源转换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而是任何武器终究是为战争做准备的。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谈论毫无意义的和平,所谓的和平不过是大战过后或者劫难过后休养生息的缓兵之策。没有强大的武力只能是人家砧板上的鱼肉。作为一个有一半东方血缘的岛国人,不管侵略者怎样涂抹历史,无端侵略的铁证是永远不可改变的。谁又知道哪一天旧的罪恶还没有洗刷干净,新的企图又再萌生,让自己制作的武器沾染亲人的鲜血我是绝做不出来的。我知道自己不过是世界再小不过的微子,对任何大事都不能起到有价值的决定作用,但我能决定自己怎样对待个人生存的态度。我绝不可能做出泄露任何行业机密为自己博取毁名逐利无耻的行为,但对于那些意图扭转我个人志向,意欲让我对自己亲爱的人下手的企图,我将不顾一切顽抗到底!
***
在以后的日子里,傅铭宇对于那天跟加藤在一起的很多谈话不像以往很快就忘掉了,总能时时想起,无论烤肉、喝酒、喝茶都给他留下了特殊难忘的记忆。加藤的倾心畅谈使他重新认识了一位难能可贵的朋友,如果说以前他在他心里算不上朋友,从此他便以赞赏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交往不久也不可能交往太久的朋友,短暂的工期一结束他们之间的友谊有肯能变成永远的回忆。
“怎么样?还能适应你的口味吧?”
“不错,称得上是上乘的佳茗?只可惜我的品鉴不能给你带有权威的评定。”傅铭宇轻轻地品了一口,半是玩笑半是严肃的说,“开始的时候有一股淡淡的苦味,接着苦味就像一股灵药给沉醉的大脑带来了一股彻头彻尾的清爽。”他说的不完全是茶。
“真的吗?”刚才还情绪激动的加藤,一喝起茶心思顿时回转了过来,就像什么都没有说过。
“据说,早的时候,岛国有限的物种没有茶,大唐的僧人到岛国传教把一种被称为灵草的种子带来过去,试种成活,人们喝了像中医药汤一样爽身清脑,但又比中药药汤好喝多了,人们开始迷恋上这种特殊的神奇的药汤,很快茶在岛国成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有人把产自六安的灵草带到了岛国的宇山,于是岛国就有了这种独特口味的宇治茶。”
“的确有一种特殊清爽的味道。”
“不完全是茶的妙处,正像那个姑娘说的,沏茶的水很是关键,这里只有安详山的泉水才能冲出更好口味好的茶汤来。”傅铭宇不知道为了招待他,加藤早晨特意从马安兴都庙院买来了新鲜的泉水。
精美的五彩磁瓯是傅铭宇从来没见到过的。品茶的时候,他轻轻地举起了茶瓯看了看底款,写着“成化窑造”。
“加藤先生,能不能跟我说说这个茶盏的来历。”
“你的眼力不错。这的确是的的道道的明成化官窑烧造。”
傅铭宇小心翼翼的把茶盏放在桌子靠里点的位置,心想,这样一个茶盏得值多少钱?官窑,可是皇族时代皇家跟朝廷大元才能使用的器物。普通百姓用这样的器物会招灾惹祸的。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必不可少的用物,从不敢去触碰那些因富有资本才炫耀的奢侈。“这样贵重的器物在海连湾没准能换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虽是这样说,傅铭宇对于古董器物只是个门外汉,对于器物的辨识仅限于外形基本轮廓的好坏,他是听到加藤说到官窑才知道是个值钱的物件,至于哪个窑口烧造?制造工艺任何?历史沉积给包浆色泽带来的陈旧感一无所知。
“文物无国界,我早就知道这是个一个价值不菲的物件。是我父亲留下的。除了这两个茶盏还有我刚才说过的那套《黄帝内经》。”
尽管傅铭宇还没有开口说要看那套《黄帝内经》,加藤已经从书架上取下一个红绸缎的包裹。
“这就是我母亲最初到海连湾利民堂看到的那套《黄帝内经》。线装的书籍在我母亲当年遇见的时候就已经是利民堂的珍贵古籍,经过了这么多年岁月的熏染使原始纸张的浅黄变成了深黄,也变得更加的脆弱,黑黑古体排版依然显得刚劲清晰。这里面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医宗之大观,探究人体经脉之溯源,追寻医学经典之金鉴。还尘封着从中国流落到岛国的历史和遭遇。”
“有玻璃杯吗?”傅铭宇好像心不在焉突然说了这么一句,他的心里一直在想,这么贵重的物品可不能发生任何闪失。
加藤会意地笑了笑,从茶柜里取出两个锃亮的玻璃杯。换掉五彩磁瓯,随着倒进新茶,撤掉了喝光了的酒瓶酒杯,关掉了烤盘,慢慢地品着茶,在时间一分一秒的跃进中讲述着当年发生在海连湾利民堂的人和事。
喜欢新加坡的日子
第二十一章1月2日(三)
在三面临海一面靠山坂原镇风景优美的山脚下,郁郁苍苍的雪松桧柏把一爿大大的院落衬托得多了几分幽静几分神秘。带有中式复古三进三出白墙青瓦建筑前面的那棵大榕树在夕阳的映衬下景色尤加别致。每当看到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人们总会想起从早到晚坐在树下外婆那满是皱褶久久痴望忧郁的眼神。经过多次翻修,唯一保留完好的便是那座费尽多少雕画之工,彰显几分富丽之气的木质门楼。东方古典建筑是最能抗震耐久的。大门是从未改变的红色。据说这座最早的建筑跟那棵榕树同出自这个家族那位来此落户的先祖之手,不知是这里的水土气候不适宜,还是植物特殊的本性所致,榕树在这里少有长得像这样高大繁茂。常绿的大榕树在漫长坎坷的岁月里,像神灵一样守护着坂原加藤家族几代人的兴替。曾经往来不绝车马喧天的热闹的场景,只是在人们对上个世纪的回忆中摇了摇头,接着便是无动于衷带有报复性的怨气,声声低沉俗常惯用的谶语,“事事到头终有报!一切都是应得的报应!”
如今大门通常是长久关闭的,家人出入都在旁侧的小门,似乎迎门而入的海风会搅乱里面沉积了半个多世纪的平静。尽管没有特别声明谢绝客人来访,以前跟这个家族有过关系的人也早都断去了来往。并不证明这个家族的人口从此不再兴旺,只是如今的家人跟过去不再同类。有人说加藤家族是为了武士道尚武的精神而生,同时也被武士道忠勇的荣誉而毁灭。说白了为了借助崇尚某种名义,灌输忠诚、信义、廉耻、尚武一大堆所谓高尚来达到不畏惧于死的精神。所谓不怕死,纯粹是对残酷暴虐的掩盖,无视别人生命进行摧残杀戮,只有幻想世界里的魔鬼才能干得出来,自己受不到残忍折磨的苦痛,让别人去死有什么可怕的。如果不是为了某些目的只是为了自强民族意志,又何必大费周章立下许多血腥的誓言。任何邪恶在时间面前迟早都会露出本性的獠牙,表面冠冕荒唐提倡正义实际却在麻痹众人为罪恶洗刷清白。表面提倡不畏惧于死,实际训化对无辜残忍杀戮的时候毫无畏惧的心里。以国之名义大肆劫掠、杀人越货、民命遭殃,法理哑然,没有强大的武力来制衡,所有的罪孽都熟视无睹。当人的智慧被贪婪跟野心所笼罩,在机会恰当的时候没有不敢干的事儿。这样精神、荣誉的存在把好好的人间变成恶魔般的炼狱,这样的精神无论势力多么强大迟早都会被视为人类的公敌,迟早都会灭亡,加藤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
傅铭宇左手平放右手手肘支在桌上张开手指托着下巴,静静地听着加藤面无表情的讲述像跟他毫无关联的别的家族历史的时候,不禁带着一种敬意的心里使他想到,是怎样的一种灵魂跟勇气支使他敢于面对现实。他不知另一个人在听到他这番讲述的时候做何感想?尽管对加藤有些说法不能完全苟同,但在引起他沉思的同时,对他率真的性格不禁多加赞赏。看得出来,有着一半加藤家族血缘的李加藤对那个家族是有仇恨心里的。仇恨跟正义结合的结果是更加理智的正视罪恶。就像面对良心道德的审判,所有的伪装、隐瞒、避讳都是毫无意义的,就像人总要对自己的灵魂实话实说一样。当然,事情一定分开来看,李加藤仇恨的并不是加藤家族,造成嗜杀成性罪恶的并非是几个侵略者的意图。开始的时候,是为了所谓的利益企图去侵略掠夺软弱无力的人们,当战刀沾满无辜人血迹的时候,再也没有什么人性可言了。就像一个以非法渠道占有别人血汗钱的肆虐分子,欲壑难填冷酷无情的心里再也无视因贫穷苦苦挣扎悲惨生活的人一样。后者表面看去没有残暴到伤天害理,却实实在在的做着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任何财富都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也不是平白无故失去的。
外婆是加藤家族最没有地位最没有存在感最无能的女人,但她也是家族里寿命最长最有福气贡献最大的女人。无疑也是这个家族最懦弱的女人,无论说啥话都没有人去听,甚至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唯一的贡献是他为这个家族接二连三生过四个男儿一个女儿,男儿都像他父亲一样勇猛彪悍,同时也都冷酷无情,唯一使她欣慰的是最小的女儿除了遗传她的貌相还有性格,还能让她感到人情冷暖的厚爱,只可惜是个女儿!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女人没有地位的家族,到头来还的依靠女人来支撑。要不那些所谓的轰轰烈烈的男人到死连个归宿都没有。大海里的海水再多也无法洗刷他们留下的满身的罪恶。世上要是让那样的人也能活得长寿,实在没有天理可讲。外婆越到老年越变得沉默寡言,她用年龄大器官老化来掩盖内心的孤独,有时好几天不说一句话,好像世上的一切都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实际眼前的一切她都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脸上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没有悲伤没有欢乐的表情,使人难以理解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磨难才使她变得如此淡漠。
小时候最清晰的记忆莫过于外婆第一次把我带进一个阴暗、可怕、神秘的屋子,指着祭堂里一张张貌似平和实则瘆人的画像告诉我,哪一个是她的丈夫,哪一个是她的大儿子,哪一个是她的二儿子,还有三儿子和小儿子。生大儿子的时候她年龄还小,遭受了怎样难产的痛苦。二儿子出生又遇到了怎样大出血的生命危险。三儿子和小儿子又受到了怎样战乱的惊吓,一个个男儿都是她的骨肉孕化而成,都是吃着她的乳汁长大,长大以后却都是那样的残暴,少有她一样仁爱的本性。每一个人就像受到邪魔的诅咒一样,不表现出恶霸的凶狠就不能好好地活下去。每一个儿子离家出走的时候她都在心里默默的祈祷,但愿不要杀戮太多,但愿能够活着回来。似乎生在这个家族的女人无论遭受怎样苦难都是不值得一提的,生在这个家族的男人从小就授意怎样杀人,终结同样难以躲过被杀的命运。到头来除了留下一张张画像,一把把军刀再也没有任何。那时候,我总在想,他们看去都很平凡却为什么又那么可怕?侵略者总是抱着侥幸却必然失败的结果做着无为的牺牲。犹如鬼蜮中的人跟我有什么关系?人们对侵略者用以残忍暴虐甚至把一切痛齿的词汇都表达出来也不能解心头之恨,侵略者对没有反抗能力的无辜人的伤害,特别是对妇女儿童的残害,但凡人性未泯都知道这等罪恶有多么不可饶恕。世上除了切齿痛恨没有任何人来盛赞侵略者或者侵略者的后代光荣的道理。事实那些以残暴出名的武士,到头来除了种下一片仇恨的种子,留下一片骂名,什么也没留下。多少连生命也弄得不知去向,即使侥幸活下来看到自己制造的恶果、战败的惨象余生也再难有快乐!想一想自己的罪孽又岂能活得心安理得!
说到这,加藤朝着窗外看了看,几只麻雀在树荫下快乐的自由自在的跳来跳去。回过头又说了些令人感悟至深的话。
痛击侵略者的残暴不如从根本强化人们的爱国情怀,人们没有不珍惜幸福生活的,除非实在活不下去,才破罐子破摔。正如托尔斯泰说的,这个世界没有真理,只有欺骗和罪恶。正因为这样人们才不断努力追求平等、真理,提倡高尚、美德。尽管人们一听到对自己名誉利益有损伤害的言论就暴跳起来,甚至想尽一切手段打击报复,那是他们从来没尝到受人欺压的痛苦。人们只是不断地谴责痛恨侵略者的残暴,却不想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毋庸置疑给人们带来悲惨苦难的是侵略者,侵略者之所以肆无忌惮的入侵,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失去了民心,人民生存无望的时候精神也麻木了,反正咋样活着都没好,咋样活着都遭受欺压凌辱,咋样活着都遭受饥饿、寒冷、疾病的侵害,咋样活着都朝不保夕,鬼子借机趁虚而入就像野狼冲进牧羊人腐朽不堪的栅栏,岂不是想咋样祸害就咋样祸害。指望那些平时想尽一切手段鱼肉百姓,只想自己有好日子过的统治阶级敢于站出来带领人们抵抗侵略者简直是痴心妄想。
傅铭宇不知道加藤对自己的言论是否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还是早就把自己带有片面的理解做好了总结。只是紧皱眉头静静的听着,不好冒然打断。他知道他是信任自己不会借题发挥乱作文章扭曲事实的。
傅铭宇有一个想问但又觉得不妥的话题被加藤直接说了出来。我说过如今是属于大物理的时代,最突出的体现莫过于制造最先进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只有手里握着硬家伙别人才不敢有动邪念的野心。尽管我很酷爱钻研那些精尖端的武器,但我还是选择了自己另一种喜爱的电机转业,绝不是因为能源转换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而是任何武器终究是为战争做准备的。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谈论毫无意义的和平,所谓的和平不过是大战过后或者劫难过后休养生息的缓兵之策。没有强大的武力只能是人家砧板上的鱼肉。作为一个有一半东方血缘的岛国人,不管侵略者怎样涂抹历史,无端侵略的铁证是永远不可改变的。谁又知道哪一天旧的罪恶还没有洗刷干净,新的企图又再萌生,让自己制作的武器沾染亲人的鲜血我是绝做不出来的。我知道自己不过是世界再小不过的微子,对任何大事都不能起到有价值的决定作用,但我能决定自己怎样对待个人生存的态度。我绝不可能做出泄露任何行业机密为自己博取毁名逐利无耻的行为,但对于那些意图扭转我个人志向,意欲让我对自己亲爱的人下手的企图,我将不顾一切顽抗到底!
***
在以后的日子里,傅铭宇对于那天跟加藤在一起的很多谈话不像以往很快就忘掉了,总能时时想起,无论烤肉、喝酒、喝茶都给他留下了特殊难忘的记忆。加藤的倾心畅谈使他重新认识了一位难能可贵的朋友,如果说以前他在他心里算不上朋友,从此他便以赞赏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交往不久也不可能交往太久的朋友,短暂的工期一结束他们之间的友谊有肯能变成永远的回忆。
“怎么样?还能适应你的口味吧?”
“不错,称得上是上乘的佳茗?只可惜我的品鉴不能给你带有权威的评定。”傅铭宇轻轻地品了一口,半是玩笑半是严肃的说,“开始的时候有一股淡淡的苦味,接着苦味就像一股灵药给沉醉的大脑带来了一股彻头彻尾的清爽。”他说的不完全是茶。
“真的吗?”刚才还情绪激动的加藤,一喝起茶心思顿时回转了过来,就像什么都没有说过。
“据说,早的时候,岛国有限的物种没有茶,大唐的僧人到岛国传教把一种被称为灵草的种子带来过去,试种成活,人们喝了像中医药汤一样爽身清脑,但又比中药药汤好喝多了,人们开始迷恋上这种特殊的神奇的药汤,很快茶在岛国成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有人把产自六安的灵草带到了岛国的宇山,于是岛国就有了这种独特口味的宇治茶。”
“的确有一种特殊清爽的味道。”
“不完全是茶的妙处,正像那个姑娘说的,沏茶的水很是关键,这里只有安详山的泉水才能冲出更好口味好的茶汤来。”傅铭宇不知道为了招待他,加藤早晨特意从马安兴都庙院买来了新鲜的泉水。
精美的五彩磁瓯是傅铭宇从来没见到过的。品茶的时候,他轻轻地举起了茶瓯看了看底款,写着“成化窑造”。
“加藤先生,能不能跟我说说这个茶盏的来历。”
“你的眼力不错。这的确是的的道道的明成化官窑烧造。”
傅铭宇小心翼翼的把茶盏放在桌子靠里点的位置,心想,这样一个茶盏得值多少钱?官窑,可是皇族时代皇家跟朝廷大元才能使用的器物。普通百姓用这样的器物会招灾惹祸的。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必不可少的用物,从不敢去触碰那些因富有资本才炫耀的奢侈。“这样贵重的器物在海连湾没准能换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虽是这样说,傅铭宇对于古董器物只是个门外汉,对于器物的辨识仅限于外形基本轮廓的好坏,他是听到加藤说到官窑才知道是个值钱的物件,至于哪个窑口烧造?制造工艺任何?历史沉积给包浆色泽带来的陈旧感一无所知。
“文物无国界,我早就知道这是个一个价值不菲的物件。是我父亲留下的。除了这两个茶盏还有我刚才说过的那套《黄帝内经》。”
尽管傅铭宇还没有开口说要看那套《黄帝内经》,加藤已经从书架上取下一个红绸缎的包裹。
“这就是我母亲最初到海连湾利民堂看到的那套《黄帝内经》。线装的书籍在我母亲当年遇见的时候就已经是利民堂的珍贵古籍,经过了这么多年岁月的熏染使原始纸张的浅黄变成了深黄,也变得更加的脆弱,黑黑古体排版依然显得刚劲清晰。这里面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医宗之大观,探究人体经脉之溯源,追寻医学经典之金鉴。还尘封着从中国流落到岛国的历史和遭遇。”
“有玻璃杯吗?”傅铭宇好像心不在焉突然说了这么一句,他的心里一直在想,这么贵重的物品可不能发生任何闪失。
加藤会意地笑了笑,从茶柜里取出两个锃亮的玻璃杯。换掉五彩磁瓯,随着倒进新茶,撤掉了喝光了的酒瓶酒杯,关掉了烤盘,慢慢地品着茶,在时间一分一秒的跃进中讲述着当年发生在海连湾利民堂的人和事。
喜欢新加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