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嘉楠是专程赶回来的。
石榴关于孕事的咨询,让他远在西藏也无法安宁。
虽然他也知道,当事人不大可能是石榴,可她究竟是在替谁打听?
二姐林彩霞远在广州,大姐彩云早已有子,思来想去,最可能的只有一个人——嫂子。
他给哥哥打了电话,想问问嫂子的情况,可哥哥这几天忙的根本没回家,电话那头总是嘈杂的背景音和“没事,都好”的敷衍。
原本这个漫长的暑假,裴嘉楠也在外面晃荡太久了。
他忽然想回家看看……
也许是因为担心嫂子,也许是因为石榴也在老家。
总之,他当下买了票,日夜兼程就赶了回来……
当石榴扶着脚步虚浮的英子回到沙场时,一眼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裴嘉楠。
他站在飞扬的沙尘里,整个人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西藏强烈的紫外线把他晒黑了不少,但精神却显得格外清朗。
出去行走的这趟经历,仿佛洗去了他眉宇间的一些沉郁,增添了几分豁达与开阔,那双眼睛里,似乎还藏着远方雪山的轮廓和草原的风……
“出去跑跑,看起来精神头不错啊。”
石榴扶着英子,先开了口。
裴嘉楠笑容明朗,
“晒黑了吧?那边紫外线太强了。”
“黑了,但也看着更结实了。”
英子看到小叔子,勉强扯出一个笑容,似乎身体的剧痛也因此缓解了一丝:
“小楠回来了……”
“嫂子。”
裴嘉楠的目光迅速在英子毫无血色的脸上扫过,那强撑的笑容和虚弱的体态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心下明了,便不再追问,只是温声道:
“你没事吧?看你脸色不太好。”
“没……没事,”
英子眼神闪烁,避开他的注视,
“就是吃坏肚子了,有点难受。”
石榴则四下张望了一下,问道:
“小宝呢?让他去买只鸡,再买点排骨,给你嫂子补补身子。”
裴嘉楠立刻应道:
“我去买吧。我回来后,小宝就出去了,他说去车站接李燕了。”
“接李燕?”
石榴的眉头蹙了起来,语气里带着气恼。
英子见状,连忙解释:
“李燕前几天去她姨家了,可能今天刚回来……”
“早知道让他去接我们了,你这弟弟啊……”
“没事,我去买菜,很快回来。嫂子,你先回屋好好躺着。石榴,”
裴嘉楠看向石榴,眼神里带着恳托,
“你先帮我照看一下两个孩子。”
裴嘉楠骑着摩托车去买菜了,石榴将英子扶回那间简陋的屋子,安顿她躺下。
两个女孩儿怯生生地跟了进来。
大女儿慧慧已经懂事,扑到床边,小脸上写满了担忧:
“妈,你怎么了?肚子疼吗?”
小女儿才刚刚学会走路,手里还攥着半根化掉的棒棒糖,脏兮兮的小脸糊满了糖渍,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妈妈。
“没事,”
英子强打着精神,摸了摸慧慧的头,
“就是拉肚子了,妈歇歇,明天就好了。”
石榴看着这两个无人照顾、浑身是土的孩子,再看向床上脸色惨白的英子,心头涌上一阵酸楚。
去年暑假她来这里时,英子正挺着大肚子等待二胎降生;今年此时,第三个孩子已经以最残酷的方式离开了。
她感到一种深切的悲哀——难道一个女人婚后全部的价值和意义,就只剩下拼尽全力生一个儿子吗?
“让你妈睡会儿,”
石榴拉起两个孩子的手,
“走,姨带你们去洗洗脸。”
她原本计划送英子回来就离开,可眼下沙场里大人都不在,两个孩子无人看管,她实在不忍心就此走掉。
给孩子洗净手脸,又找了点吃的安顿好她们,窗外天色已近黄昏。
石榴给大姐林彩云打了个电话。
“姐,我还在沙场,一时半会儿可能走不开……”
“没事,不急,”
大姐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爸这边我看着呢,今晚我值班。你歇歇吧。”
“哦……那我等会儿回你店里住?”
“店里今天没啥生意,她们早就下班锁门了……我也没带钥匙。要不,你今晚就在沙场将就一宿?英子不是在那么,也有个照应。”
石榴沉默了一下,无奈应道:
“那好吧。我明天一早就过去替你。”
挂了电话,石榴转身进了灶房,想着给英子先做点清淡易消化的吃食。
刚生起火,裴嘉楠就回来了。
他不仅买回了鸡,还细心地买了红枣、红糖、小米……都是补气血的东西。
她什么都没明说,但裴嘉楠什么都懂。
“鸡汤得慢慢炖,”
石榴接过东西,低声说,
“我先给她下碗面条,垫垫肚子。”
“行,”
裴嘉楠挽起袖子,
“我帮你洗菜烧火。”
两人在狭小的灶房里默契地忙活着,像是回到了那年一起在裴家村的日子。
沉默了一会儿,石榴还是忍不住轻声问了一句:
“你……也不问问怎么回事?”
裴嘉楠手里的动作顿了一下,目光看向灶膛里跳跃的火苗,声音低沉:
“没什么好问的。我理解。你劝不住她的,谁都劝不住。”
他的确理解。
这种事在这片土地上并不算稀奇。
他甚至隐约记得,小时候在田间地头、河边草丛,偶尔也能见到被丢弃的、奄奄一息的女婴……
父亲和哥哥骨子里那份对男丁的执念,他再清楚不过。
作为裴家的儿媳,英子早已将这种压力内化成了自己毕生的使命和责任。
石榴忽然没来由地想起自己的母亲阮小玉。
她怔怔地想,如果当年母亲也能提早知道肚里的是个女孩,自己是否还有机会来到这个世上?
不一定,如果那时候就有B超,能提前知道性别,也许自己也没命了吧……
喜欢山里韵事
石榴关于孕事的咨询,让他远在西藏也无法安宁。
虽然他也知道,当事人不大可能是石榴,可她究竟是在替谁打听?
二姐林彩霞远在广州,大姐彩云早已有子,思来想去,最可能的只有一个人——嫂子。
他给哥哥打了电话,想问问嫂子的情况,可哥哥这几天忙的根本没回家,电话那头总是嘈杂的背景音和“没事,都好”的敷衍。
原本这个漫长的暑假,裴嘉楠也在外面晃荡太久了。
他忽然想回家看看……
也许是因为担心嫂子,也许是因为石榴也在老家。
总之,他当下买了票,日夜兼程就赶了回来……
当石榴扶着脚步虚浮的英子回到沙场时,一眼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裴嘉楠。
他站在飞扬的沙尘里,整个人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西藏强烈的紫外线把他晒黑了不少,但精神却显得格外清朗。
出去行走的这趟经历,仿佛洗去了他眉宇间的一些沉郁,增添了几分豁达与开阔,那双眼睛里,似乎还藏着远方雪山的轮廓和草原的风……
“出去跑跑,看起来精神头不错啊。”
石榴扶着英子,先开了口。
裴嘉楠笑容明朗,
“晒黑了吧?那边紫外线太强了。”
“黑了,但也看着更结实了。”
英子看到小叔子,勉强扯出一个笑容,似乎身体的剧痛也因此缓解了一丝:
“小楠回来了……”
“嫂子。”
裴嘉楠的目光迅速在英子毫无血色的脸上扫过,那强撑的笑容和虚弱的体态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心下明了,便不再追问,只是温声道:
“你没事吧?看你脸色不太好。”
“没……没事,”
英子眼神闪烁,避开他的注视,
“就是吃坏肚子了,有点难受。”
石榴则四下张望了一下,问道:
“小宝呢?让他去买只鸡,再买点排骨,给你嫂子补补身子。”
裴嘉楠立刻应道:
“我去买吧。我回来后,小宝就出去了,他说去车站接李燕了。”
“接李燕?”
石榴的眉头蹙了起来,语气里带着气恼。
英子见状,连忙解释:
“李燕前几天去她姨家了,可能今天刚回来……”
“早知道让他去接我们了,你这弟弟啊……”
“没事,我去买菜,很快回来。嫂子,你先回屋好好躺着。石榴,”
裴嘉楠看向石榴,眼神里带着恳托,
“你先帮我照看一下两个孩子。”
裴嘉楠骑着摩托车去买菜了,石榴将英子扶回那间简陋的屋子,安顿她躺下。
两个女孩儿怯生生地跟了进来。
大女儿慧慧已经懂事,扑到床边,小脸上写满了担忧:
“妈,你怎么了?肚子疼吗?”
小女儿才刚刚学会走路,手里还攥着半根化掉的棒棒糖,脏兮兮的小脸糊满了糖渍,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妈妈。
“没事,”
英子强打着精神,摸了摸慧慧的头,
“就是拉肚子了,妈歇歇,明天就好了。”
石榴看着这两个无人照顾、浑身是土的孩子,再看向床上脸色惨白的英子,心头涌上一阵酸楚。
去年暑假她来这里时,英子正挺着大肚子等待二胎降生;今年此时,第三个孩子已经以最残酷的方式离开了。
她感到一种深切的悲哀——难道一个女人婚后全部的价值和意义,就只剩下拼尽全力生一个儿子吗?
“让你妈睡会儿,”
石榴拉起两个孩子的手,
“走,姨带你们去洗洗脸。”
她原本计划送英子回来就离开,可眼下沙场里大人都不在,两个孩子无人看管,她实在不忍心就此走掉。
给孩子洗净手脸,又找了点吃的安顿好她们,窗外天色已近黄昏。
石榴给大姐林彩云打了个电话。
“姐,我还在沙场,一时半会儿可能走不开……”
“没事,不急,”
大姐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爸这边我看着呢,今晚我值班。你歇歇吧。”
“哦……那我等会儿回你店里住?”
“店里今天没啥生意,她们早就下班锁门了……我也没带钥匙。要不,你今晚就在沙场将就一宿?英子不是在那么,也有个照应。”
石榴沉默了一下,无奈应道:
“那好吧。我明天一早就过去替你。”
挂了电话,石榴转身进了灶房,想着给英子先做点清淡易消化的吃食。
刚生起火,裴嘉楠就回来了。
他不仅买回了鸡,还细心地买了红枣、红糖、小米……都是补气血的东西。
她什么都没明说,但裴嘉楠什么都懂。
“鸡汤得慢慢炖,”
石榴接过东西,低声说,
“我先给她下碗面条,垫垫肚子。”
“行,”
裴嘉楠挽起袖子,
“我帮你洗菜烧火。”
两人在狭小的灶房里默契地忙活着,像是回到了那年一起在裴家村的日子。
沉默了一会儿,石榴还是忍不住轻声问了一句:
“你……也不问问怎么回事?”
裴嘉楠手里的动作顿了一下,目光看向灶膛里跳跃的火苗,声音低沉:
“没什么好问的。我理解。你劝不住她的,谁都劝不住。”
他的确理解。
这种事在这片土地上并不算稀奇。
他甚至隐约记得,小时候在田间地头、河边草丛,偶尔也能见到被丢弃的、奄奄一息的女婴……
父亲和哥哥骨子里那份对男丁的执念,他再清楚不过。
作为裴家的儿媳,英子早已将这种压力内化成了自己毕生的使命和责任。
石榴忽然没来由地想起自己的母亲阮小玉。
她怔怔地想,如果当年母亲也能提早知道肚里的是个女孩,自己是否还有机会来到这个世上?
不一定,如果那时候就有B超,能提前知道性别,也许自己也没命了吧……
喜欢山里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