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俊仁の苏联经济吐槽——慈父演技差-《跨过8900亿光年》

  俊仁又可惜到可惜就是苏联没拿到,“就是慈父太不会装太正直,你至少装一下吧援助拿到手再说呀!援助没分到,还搞了个莫洛托夫计划,这纯纯的放血包吗?这是。”

  马歇尔计划(1948-1952):

  美国策略:

  表面:“欧洲复兴援助”(人道主义)。

  实际:

  绑定美元经济体系,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要求受援国开放市场,削弱贸易壁垒。

  成果:

  西欧经济迅速复苏(西德、法国、意大利GDP飙升)。

  漂亮国影响力:欧洲政治、经济全面倒向西方。

  莫洛托夫计划(1947-1950s):

  苏联策略:

  表面:“社会主义互助”(对抗马歇尔计划)。

  实际:

  经济援助东欧卫星国(波兰、匈牙利、东德等)。

  但条件苛刻:

  必须接受苏联政治控制。

  经济结构强制调整为重工业优先。

  结果:

  东欧经济恢复缓慢,民生凋敝。

  苏联放血:自己经济也不宽裕,还要硬撑援助。

  俊仁的毒舌总结:

  “马歇尔是‘给钱换市场’,莫洛托夫是‘给钱换听话’——慈父啊,你哪怕装一下‘自由民主’呢?先骗到钱再说啊!”

  斯大林为何拒绝马歇尔计划?

  表面理由:

  “这是美帝国主义的糖衣炮弹!”(防止西方渗透)。

  真实原因:

  意识形态洁癖:不愿让东欧国家接触西方市场。

  控制欲太强:怕援助附带政治条件,削弱苏联权威。

  经济误判:低估马歇尔计划的威力,以为东欧能自给自足。

  俊仁的吐槽:“慈父啊,你哪怕先拿钱发展,再慢慢算账嘛!”

  苏联的困境:

  二战损失惨重(2700万人死亡,工业被毁)。

  却还要硬撑援助东欧,导致:

  民生凋敝:苏联人民长期物资短缺。

  经济畸形:过度发展军工,轻工业落后。

  俊仁的比喻:

  “马歇尔是‘投资理财’,莫洛托夫是‘网贷养小弟’——最后自己破产,小弟还跑了!”

  如果斯大林“装一下”?——历史假设

  策略:

  假意接受马歇尔计划,先拿钱重建。

  暗中控制东欧(像中国50年代“一边倒”但保持独立)。

  经济站稳后,再逐步摆脱美国影响。

  可能结果:

  东欧经济更好 → 民众不满减少 → 1989年东欧剧变可能推迟。

  苏联自己更富 → 冷战拖更久,但结局未必改变。

  俊仁的结论:“慈父太耿直,不懂‘猥琐发育’!

  你看某东方大国,后来不就知道‘闷声发大财’了?”

  历史教训:政治理想 vs. 经济现实

  马歇尔计划:

  现实主义者:用金钱换影响力,稳赚不赔。

  莫洛托夫计划:

  理想主义者:用霸权换忠诚,最终血本无归。

  俊仁的终极吐槽:

  “慈父啊,你但凡有点‘雅各宾贵族’的演技……

  东欧人民现在可能都在吃炸鸡,而不是排队买面包!”

  如果马歇尔听到俊仁的话,估计会说:“你不是爱美军吗?怎么教斯大林骗我们钱?”

  俊仁:“八纮一宇,天下一家!撒钱还分阵营?”

  但马歇尔1953年已退休,根本听不到俊仁吐槽。

  但若听到,估计会气活:“我辛辛苦苦防苏联,你让我‘分钱’?!”

  喜欢跨过8900亿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