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秦昇: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洛阳。

  或许李渊和李建成父子二人怎么都不会想到,他们还没开始动身南下巴蜀,一份详尽的情报就已经出现在了齐王府的书房。

  上面不仅详细写明了他们出行的日期和人数,甚至还有每一名随行官员的名字。

  没办法,手握锦衣卫,就是这么豪横!

  他将面前的情报传阅给书房内的一众心腹官员和将领之后,大家很快就明白过来,李渊名为南下巡视巴蜀,实则是打算迁都成都,都不由一阵唏嘘。

  杜如晦更是忍不住出言感慨道:

  “李渊此时迁都巴蜀,要置那些一直支持他的关中世家大族于何地?”

  秦昇知道杜如晦为何会有此感慨,毕竟他虽然在自己的盛情相邀下不远万里跑来投奔自己,但京兆杜氏总体上是支持李渊的,也在李渊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

  如今李渊说迁都就迁都,抛弃了关中的各大世家大族,意味着京兆杜氏之前在身上投下的一切心血都将付之东流。

  作为京兆杜氏的一份子,杜如晦自然很难不为之心疼。

  不过对于李渊做出迁都成都的举动,秦昇却是一点都不意外。

  历史上,因为李渊听从太子李建成的提议,将地处河套的榆林郡和五原郡割让给了东突厥,导致关中北面门户大开,颉利可汗有事没事就率大军南下袭扰关中。

  有大臣提出了一个天才般的建议,认为东突厥之所以屡次入侵关中,是因为他们大唐绝大多数的人口和财富都集中在都城长安的缘故。

  因此,为了避免东突厥之后再继续攻打长安,大唐可以焚毁长安城,将关中人口全部迁走,另寻别处定都。

  如果说这个提议已经足够抽象的话,那李渊的做法就更让人绷不住了,他和李元吉、裴寂等人经过一番商议,竟然觉得这个提议很有道理,还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去襄阳和邓州一带巡视,看看哪一座城池适合做大唐的新都城。

  好在李世民坚决反对这种焚都逃避的馊主意,之后又在五陇阪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才打消了李渊迁都荆襄的念头。

  可以说,论开国时的黑历史,唐朝差不多就是西晋和后晋的结合体,唯一不同的是唐朝出了李世民这个挂壁,最后反杀了东突厥,于是在后世的史书上,这一段黑历史就被美化成了为了大局不得不忍辱负重。

  如今因为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存在,李渊只是回到了他在历史上本该处在的位置上。

  不过也可能是遗传吧,如今自己忙着筹备三个月后的会试,根本就没有显露出任何要出兵攻打关中的迹象,李渊却慌得要跑去成都避难。

  而他的玄孙李隆基也是如此,叛军刚攻破潼关,他就带着一众皇亲国戚和朝中重臣逃离了长安,直奔成都而去。

  或许在李家人的基因里,总觉得巴蜀比关中要安全吧。

  不过李隆基之后的下场并不好,人还没到成都,他的儿子李亨就在灵武登基称帝了,他也由皇帝变成了太上皇……

  等等,太上皇……

  秦昇像是想到了什么,再次拿起锦衣卫从长安送来的那份情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当看到留守长安的皇子果然是齐王李元吉之时,心中顿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看着在场的一众心腹官员和将领,笑着对他们道:

  “你们说,如果那些留守长安的大臣拥立李元吉登基称帝,可好?”

  ……

  在李渊率一众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离开长安南下巴蜀的第二天,李元吉就迫不及待从齐王府搬进了太极宫。

  他对外的说法是住在宫里方便处理政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因为父兄都不在长安了,再没有人可以管束得了他,他行事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可虽说不少大臣都看出了这一点,却没有一个人敢上书劝解他。

  毕竟李元吉的为人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若是真惹恼了他,极有可能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到时候整个长安城可就没人救得了自己。

  因此,对于李元吉住进太极宫的僭越之举,那些留守长安的大臣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有看到。

  眼见没有人敢来劝阻自己,李元吉行事越发大胆,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先是将跟在自己身边的侍卫和宫人全部屏退,而后换上了自己父皇的龙袍,一个人偷偷来到了太极殿。

  他踩着玉阶一步步走到了龙椅前面,情不自禁伸手抚摸着龙椅的扶手。

  明明入手的触感只是冷冰冰的木头,他却感觉像在抚摸天下第一美人的玉腿,根本舍不得拿开手。

  他再也按捺不住,转身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微闭着双眼,享受着坐在龙椅上那份至高无上的快感。

  他睁开双眼,恍惚间仿佛看到本来空荡荡的太极殿突然间站满了文武百官,他们一齐恭敬拜倒在地,对他山呼万岁。

  这一刻,他突然就理解了什么叫君临天下,这种天下人拜服在自己脚下的快感,是他之前玩弄多少绝色美人都体验不到的。

  可是幻觉终究只是幻觉。

  当他再回过神来之时,眼前只有空荡而死寂的大殿,哪里还有什么文武百官的身影。

  作为李渊的嫡子,说他对皇位没有一点念想是不可能的。

  只是作为李渊的第四子,上面有两个比自己优秀得多的兄长,李元吉知道这个皇位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落到自己头上。

  因此,他只能趁父兄都不在京城,光明正大搬进了太极宫,穿上父皇的龙袍,偷偷来坐一坐龙椅,间接体验一下做皇帝到底是什么滋味。

  可如今看着眼前空无一人的大殿,他内心顿感索然无味,便打算离开太极殿回自己的寝宫歇息了。

  只是他还没走出大殿,殿外就传来一名心腹侍卫的禀报声:

  “启禀殿下,尚书右仆射独孤怀恩宫外求见。”

  听到“独孤怀恩”这个名字,李元吉先是微微一怔,随即面上不由露出一抹狞笑。

  好呀,自己还没想好怎么找到算账,他就自己送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