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天夜辰终于是体验到了吴有道所说的没有积分是万万不能的。
想去突破自己的精神力——没钱。
想去加强自身体内源能的契合度——没钱。
唯一能做的,就是窝在房间里,消耗着所剩无几的源晶,进行着枯燥缓慢的水磨功夫式修炼。
他终于认清现实——不去赚取积分是绝对不行了。终究,他还是被迫走上了这条“向积分看齐”的道路。
但在那之前,夜辰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去到了起源学院那座中央图书馆。
至少,这里汲取知识是免费的,这让他感到一丝慰藉。
此行的目的并非查阅历史秘辛或是源兽图鉴。
他径直走向一排书架,那里的书籍封面大多印着复杂的几何图形和抽象符号,象征着它们所探讨的深奥领域——空间理论。
他抽出一本看似普通的《空间结构学基础》。
如今的夜辰,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使用空间能力,他渴望理解其最底层的逻辑,从而开辟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而这,需要最扎实的理论根基,以及前人那些天马行空的猜想所带来的灵感火花。
对于他人而言,那些猜想或许终其一生都只是纸面上的数学推演和哲学思辨;但对夜辰来说,他却能凭借自身的天赋,亲手触碰、甚至去验证这些猜想。
他期待的,正是理论与自身能力碰撞后,可能诞生的未知结果。
很快,一本名为《超弦回响:论多维空间的振动本质》的典籍吸引了他的注意。
其中的理论认为,构成空间的最基本单元并非点,而是微小到极致的、振动的“能量弦”。
不同的振动模式,决定了不同维度的性质和物理法则。
夜辰陷入沉思。
以自身的体验来理解,他的能力或许本质上是感知并共鸣了这些“弦”的特定频率,从而实现了对空间的干涉。
“所以,‘空间跃迁’并非撕裂空间,而是短暂地调整自身存在所依赖的‘弦’的振动模式,使其与目标位置的振动模式同步,从而实现‘跳跃’?”
夜辰若有所悟,“那么,所谓的‘创造新维度’,是否意味着要设定一套全新的、稳定的‘振动谱’?”
这个想法让他振奋,但也感到无比艰难,因为这太难了。
这几乎等同于要扮演一次“造物主”,定义微观层面的基本规则。
紧接着,另一份名为《卡鲁扎-克莱因之遗:隐藏维度的几何学》的古老文献为他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该理论假设,我们感知到的三维空间可能只是一个更高维度空间的“表面投影”或一个“切片”。
那些“隐藏维度”可能蜷缩在微观尺度,难以察觉,但却真实存在并影响着一切。
“像千层饼?不,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重叠?”
夜辰尝试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去构想。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好像也可以,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只不过在这层空间外亦或是本身的位置还存在一个个我们无法发现的空间。
夜辰低头看了看自己此时所站立的位置。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此刻他所站立的位置,在另一个无法察觉的空间维度中,或许也存在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坐标点。
不过由于常人无法找寻或进入,但自己是不是有办法进入那片空间?如果找到了是不是就代表着这种猜想是成立的?
“如果高维空间确实存在,那么我的‘空间切割’是否并非在三维层面‘切开’了什么,而是短暂地‘揭开’了表层,露出了更深层维度的锋利‘边缘’?”
夜辰感到自己的世界观正在不断受到改造,“而我想创造的‘个人维度’,或许不是从无到有地创造,而是……找到一个现存的、未被利用的微观蜷缩维度。”
这个猜想似乎比从零开始定义振动谱更“取巧”一些,但也绝非易事。
如何找到并捕捉这样一个维度?
夜辰放下书籍,今天汲取到的知识已经够多了,接下来是该想办法稍微验证一下。
他很快的回到了自己的住宅内,并且将四周的窗帘等一切可能露出视线的位置封锁。
想要验证这种抽象的理论,寻常的办法肯定是无法做到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能力。
归途中他不断思索:从他已展现的能力来看,与空间本质联系最直接的是什么?
是切割产生的、充满毁灭气息的不稳定裂缝;
是跃迁时,自身短暂消失又出现的、看似平滑的过程。
如果照这么理解:
空间切割所产生的空间裂缝是一处独立存在的空间维度,由于里面无时无刻不是充斥着毁灭的气息所以——代表不稳定。
而自身空间跃迁如果照书上的理论是在两个位置达到了能量弦共振而导致的空间位置转变。
那中间自己消失的这段时间会处在哪里?绝不可能与那道空间裂缝背后的空间一样,因为自己能够安全的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不是代表着自身空间跃迁的时候会短暂的处于一层无法被感知到的空间维度?这层空间代表着——稳定。
从前的夜辰在使用能力的时候并不在意过程,只是如同那些奇幻小说里一样享受着瞬移般的结果。
如今细细想来确实好像有这种可能。
想要验证这种猜想他有办法。
一个危险却理论上可行的验证方案在他脑中逐渐清晰:
如果不同纬度的空间确实在同一坐标重叠,那么他可以在同一空间坐标上,同时制造一个不稳定的空间裂缝,并尝试向该坐标进行跃迁。
如果空间是单一维度的,他现身瞬间就会被自身制造裂缝吞噬。
如果存在重叠的不同维度,那么他或许能安全地停留在那个稳定的“跃迁过渡层”,短暂地窥见裂缝背后的毁灭景象,却不受其害。
这需要极高的精度和对时机毫秒级的把握,危险系数极高。
但他必须亲自尝试,只有切身感受,才能辨别理论的真实性。
实验前,他做了最后准备。
取出从许峰战甲上收集来的、尚有活性的少量纳米金属单元。
在他的空间源能精准操控下,这些纳米单元如流水般覆盖他体表,形成一层极薄却关键时刻能提供瞬间防护的甲胄。
“至少……能争取到一瞬的反应时间。”
夜辰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而专注。
虽有危险,但尚在可接受的博弈范围之内。
毕竟他早已做好在这条路上陨落的准备,不进则死!
喜欢完美空间系:我即天灾
想去突破自己的精神力——没钱。
想去加强自身体内源能的契合度——没钱。
唯一能做的,就是窝在房间里,消耗着所剩无几的源晶,进行着枯燥缓慢的水磨功夫式修炼。
他终于认清现实——不去赚取积分是绝对不行了。终究,他还是被迫走上了这条“向积分看齐”的道路。
但在那之前,夜辰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去到了起源学院那座中央图书馆。
至少,这里汲取知识是免费的,这让他感到一丝慰藉。
此行的目的并非查阅历史秘辛或是源兽图鉴。
他径直走向一排书架,那里的书籍封面大多印着复杂的几何图形和抽象符号,象征着它们所探讨的深奥领域——空间理论。
他抽出一本看似普通的《空间结构学基础》。
如今的夜辰,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使用空间能力,他渴望理解其最底层的逻辑,从而开辟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而这,需要最扎实的理论根基,以及前人那些天马行空的猜想所带来的灵感火花。
对于他人而言,那些猜想或许终其一生都只是纸面上的数学推演和哲学思辨;但对夜辰来说,他却能凭借自身的天赋,亲手触碰、甚至去验证这些猜想。
他期待的,正是理论与自身能力碰撞后,可能诞生的未知结果。
很快,一本名为《超弦回响:论多维空间的振动本质》的典籍吸引了他的注意。
其中的理论认为,构成空间的最基本单元并非点,而是微小到极致的、振动的“能量弦”。
不同的振动模式,决定了不同维度的性质和物理法则。
夜辰陷入沉思。
以自身的体验来理解,他的能力或许本质上是感知并共鸣了这些“弦”的特定频率,从而实现了对空间的干涉。
“所以,‘空间跃迁’并非撕裂空间,而是短暂地调整自身存在所依赖的‘弦’的振动模式,使其与目标位置的振动模式同步,从而实现‘跳跃’?”
夜辰若有所悟,“那么,所谓的‘创造新维度’,是否意味着要设定一套全新的、稳定的‘振动谱’?”
这个想法让他振奋,但也感到无比艰难,因为这太难了。
这几乎等同于要扮演一次“造物主”,定义微观层面的基本规则。
紧接着,另一份名为《卡鲁扎-克莱因之遗:隐藏维度的几何学》的古老文献为他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该理论假设,我们感知到的三维空间可能只是一个更高维度空间的“表面投影”或一个“切片”。
那些“隐藏维度”可能蜷缩在微观尺度,难以察觉,但却真实存在并影响着一切。
“像千层饼?不,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重叠?”
夜辰尝试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去构想。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好像也可以,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只不过在这层空间外亦或是本身的位置还存在一个个我们无法发现的空间。
夜辰低头看了看自己此时所站立的位置。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此刻他所站立的位置,在另一个无法察觉的空间维度中,或许也存在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坐标点。
不过由于常人无法找寻或进入,但自己是不是有办法进入那片空间?如果找到了是不是就代表着这种猜想是成立的?
“如果高维空间确实存在,那么我的‘空间切割’是否并非在三维层面‘切开’了什么,而是短暂地‘揭开’了表层,露出了更深层维度的锋利‘边缘’?”
夜辰感到自己的世界观正在不断受到改造,“而我想创造的‘个人维度’,或许不是从无到有地创造,而是……找到一个现存的、未被利用的微观蜷缩维度。”
这个猜想似乎比从零开始定义振动谱更“取巧”一些,但也绝非易事。
如何找到并捕捉这样一个维度?
夜辰放下书籍,今天汲取到的知识已经够多了,接下来是该想办法稍微验证一下。
他很快的回到了自己的住宅内,并且将四周的窗帘等一切可能露出视线的位置封锁。
想要验证这种抽象的理论,寻常的办法肯定是无法做到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能力。
归途中他不断思索:从他已展现的能力来看,与空间本质联系最直接的是什么?
是切割产生的、充满毁灭气息的不稳定裂缝;
是跃迁时,自身短暂消失又出现的、看似平滑的过程。
如果照这么理解:
空间切割所产生的空间裂缝是一处独立存在的空间维度,由于里面无时无刻不是充斥着毁灭的气息所以——代表不稳定。
而自身空间跃迁如果照书上的理论是在两个位置达到了能量弦共振而导致的空间位置转变。
那中间自己消失的这段时间会处在哪里?绝不可能与那道空间裂缝背后的空间一样,因为自己能够安全的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不是代表着自身空间跃迁的时候会短暂的处于一层无法被感知到的空间维度?这层空间代表着——稳定。
从前的夜辰在使用能力的时候并不在意过程,只是如同那些奇幻小说里一样享受着瞬移般的结果。
如今细细想来确实好像有这种可能。
想要验证这种猜想他有办法。
一个危险却理论上可行的验证方案在他脑中逐渐清晰:
如果不同纬度的空间确实在同一坐标重叠,那么他可以在同一空间坐标上,同时制造一个不稳定的空间裂缝,并尝试向该坐标进行跃迁。
如果空间是单一维度的,他现身瞬间就会被自身制造裂缝吞噬。
如果存在重叠的不同维度,那么他或许能安全地停留在那个稳定的“跃迁过渡层”,短暂地窥见裂缝背后的毁灭景象,却不受其害。
这需要极高的精度和对时机毫秒级的把握,危险系数极高。
但他必须亲自尝试,只有切身感受,才能辨别理论的真实性。
实验前,他做了最后准备。
取出从许峰战甲上收集来的、尚有活性的少量纳米金属单元。
在他的空间源能精准操控下,这些纳米单元如流水般覆盖他体表,形成一层极薄却关键时刻能提供瞬间防护的甲胄。
“至少……能争取到一瞬的反应时间。”
夜辰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而专注。
虽有危险,但尚在可接受的博弈范围之内。
毕竟他早已做好在这条路上陨落的准备,不进则死!
喜欢完美空间系:我即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