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矛与盾-《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

  1916年8月4日。

  在英士兰强烈要求下,澳士兰被迫从德属新几内亚撤军。

  炎国兵不血刃的获得了该地区的主权。

  可这一事件引起了澳士兰领地内高层强烈不满,他们认为作为英士兰强有力的小弟,不仅在欧大陆战争期间派出大量的士兵支援英士兰本土,什么好处没有捞到就算了,最后连占领的德属新几内亚在英士兰帝国妥协下被炎国霸占。

  澳士兰高层认为自己被英士兰抛弃,领地内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同时民间独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他们打着为澳士兰自己而活的口号”,不断地给澳士兰当局施压。

  事件一直持续到1916年9月。

  澳士兰支援英士兰的士兵在索姆河战场遭受到德士兰的猛烈打击,伤亡一度达到百分之四十。

  终于,在这样的压力下,澳士兰于1916年9月15日宣布脱离英士兰,成立澳士兰联邦政府,不再受英士兰管制。

  同时在当日宣布退出战争,从欧大陆撤回支援英士兰的士兵。

  在此期间,英士兰高层傻眼了,他们没有想到居然导致如今这个局面,不管用利益诱惑还是威胁手段,澳士兰铁了心的要撤军。

  用澳士兰高层的话来说。

  “一个连自己小弟的权益都保护不了的大哥,那他还有什么威信命令自己的小弟去做任何事。既然大哥不能保护小弟,那么小弟只有靠自己去争取自己的权益。”

  1916年10月3日。

  澳士兰支援欧大陆的45万澳士兰士兵,乘坐民间商船踏上了返回澳士兰的路上。

  德士兰获得此次情报后,德皇威廉甚至在皇宫内仰面大笑。

  同时他公开发表声明,正式承认澳士兰独立,同时在澳士兰士兵返回澳士兰期间,停止德士兰海军在公海的一切海上活动,防止造成任何误会的行动。

  远在万里之外的张扬,同样没有想到居然会让澳英两家反目成仇,在他看来,澳士兰脱离了英士兰那绝对是得不偿失,一个国家能够占领的领土和他对应的军事实力是成正比的,没有了英士兰的帮助,澳士兰很快就会沦落为二流国家,甚至都不需要炎国插手,自会有其他国家找他们的麻烦。

  1916年10月10日。

  在得到了炎国的物资补充下,德士兰在凡尔登战场组织一场大规模的反攻行动,此次行动出现了一种新装备——冲锋汽车。

  德士兰武器专家,将从炎国购买的昆仑牌汽车,在外部装上一块加厚钢板,汽车顶上装上一挺马克沁重机枪,采用汽车在前挡住敌人子弹,后方由士兵跟随,防止敌人靠近汽车。

  在一个星期内再次将战线推进至凡尔登战争之初,这极大的鼓励了德士兰全国战胜协约国的信心。

  原本德士兰冲锋汽车想再次冲锋时,却是遇到了宽而深的堑壕,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堑壕面前,再加上雨季到来,战场到处是一片泥泞之地,冲锋卡车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

  1916年10月25日。

  德士兰武器专家将冲锋汽车进行了改装,他们将汽车的4个轮子,改成了两条履带,这也是从炎国地狱猫坦克上获得的灵感,同时,在冲锋汽车的顶上加装了一门75毫米火炮,汽车两侧加装了两挺马克沁重机枪,让冲锋卡车的火力再次增强。

  三天之内,再次将战线向前推进了10公里。

  一时间大量的联军被俘虏,战争的天平似乎向着德士兰方向倾斜。

  当月。

  英法联军同样从后方运送来了两个秘密武器。

  一个是反冲锋汽车地雷、另一个是反冲锋汽车步枪。

  他们将地雷悄悄埋到汽车必经的道路上,每当汽车履带压上去时,就会触发地雷引信,引起剧烈爆炸,在德士兰部队内部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当德士兰士兵彻底摸清了反冲锋地雷的原理,他们了又充满了信心,聪明的德士兰武器专家在履带前端焊接了一类似东方古国曲辕犁一样的东西,每次汽车前进时,会将履带前方的泥土犁一变,凡是有地雷的都被铁犁划到一边,大大减少了冲锋汽车的损毁率。

  而英法联军的另一个武器就是反冲锋汽车步枪,这种步枪就是大号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英士兰的武器专家将列装的步枪,加大枪身、加粗枪管,再配合特制的子弹,一种拥有极具穿透力的武器被打造出来。

  凡是被反冲锋汽车步枪打中的冲锋汽车,全都偃旗息鼓,其内部是一片狼藉,被穿透的钢片碎屑打得血肉模糊。

  但这样的厉害的枪却是有几个弊端,一是此枪的重量太重,达到了30千克,每次行军时需要两个士兵抬着前进;二是枪的后坐力太大,使用此枪的士兵在开枪之前必须要在肩膀上垫上厚厚的毛巾,开枪后,在巨大的后坐力下,士兵的肩胛骨会骨折,这意味着此枪每打出一发子弹,联军就会有一个士兵丧失战斗力。

  在欧大陆战场上,每天都上演着矛和盾的故事。

  每当对方拿出一个威力强大的武器时,对方就会立即拿出对应的应对之法。

  特别是联军拿出反冲锋汽车步枪时,德士兰武器专家相应的增加钢板的厚度,防止冲锋汽车被击穿。

  而联军同样拿出威力更加强大的反冲锋汽车步枪,用来击穿德士兰反冲锋汽车的装甲。

  直到某一天。

  德士兰武器专家发现,他们的反冲锋汽车因为装甲太厚,导致反冲锋汽车的动力大幅度降低,甚至因为装甲太厚,汽车一旦陷入泥泞根本就爬不上来,一度让他们寻找更为强大的发动机动力,可没有炎国的帮助,他们的工厂又研制不出来这么强大发动机,一时间陷入尴尬的境地。

  而联军同样如此,因为他们的反冲锋汽车步枪制作得太大,不仅士兵不便于搬运,还会时不时的因为枪管材料原因导致炸膛,士兵也因为强大的后坐力导致内脏受损,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一度让开枪的士兵产生恐惧心理。

  联军内部同样在寻求一种小巧轻便,威力强大的反装甲器材。

  一时间,再次让战场陷入焦灼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