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北仓大桥争夺战-《穿越1900年:主宰东北》

  海兰泡惨案如同雪花般席卷整个大清。

  全国有志青年在街上游行示威,集体抗议沙俄军队做出如此人神共愤之事。

  示威者攻击沙俄大使馆,在街上看见洋人就一顿拳打脚踢,导致很多其他列强国的洋人也遭受了无妄之灾。

  清政府为了消除影响,及时做出了回应,总理衙门表示强烈谴责沙俄的畜生行径,同时清政府决定将投降联军内的沙俄士兵4000人全部处死,以慰藉江东六十四屯3500名百姓的在天之灵。

  消息通电全国,大多数人认为清廷做法非常解气,不少人组织捐款捐物用以支持清廷同列强斗争到底。

  更有一些愤青加入清军,只是为了和联军作战。

  清廷的做法赢得了中国百姓的好感,使全国在反抗清廷的呼声都小了好多。

  然而也有部分知识分子认为清廷的做法和沙俄畜生无异,甚至会招来联军的报复。

  果不其然。

  这样的举动彻底激怒联军。

  9月28日。

  联军调集142艘战舰,对大清沿海城市进行无差别攻击,导致大量的百姓伤亡。

  9月30日。

  沙俄和樱花国联军攻破奉天城,盛京将军增祺弃清军逃跑。

  6000清军被全部处死。

  10月2日。

  沙俄北部军队取得重大战果。

  沙俄军队三路同时进攻,清军寡不敌众,不得不放弃黑龙江防线,后撤到瑷珲城防守。

  沙俄军队渡江成功。

  10月5日。

  沙俄军队分东南北三个方向进攻瑷珲城,凤翔率清军拼死抵抗,寸土必争,誓死不退。

  战斗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下午,俄军攻击到副都统衙门和清军弹药库的时候,寡不敌众的清军,毅然引爆弹药库,同敌人同归于尽......

  这一战2300清军战死,沙俄军队全面占领瑷珲城。

  10月7日。

  沙俄和樱花国联军炮击山海关,山海关清军守将弃关逃跑,义和拳帮众接替清军继续与联军作战,一万义和拳帮众战死。

  山海关失守!

  10月9日。

  沙俄和樱花国联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临榆,昌黎,永平三大重镇。

  10月11日。

  沙俄和樱花国联军攻陷宁河县,再次攻入天津境内。

  为配合北部联军,其余六国联军在宁津县发起猛烈进攻,拖住清军主力。

  此时清军主力全部集结在宁津县,无力支援天津城。

  10月13日。

  天津战役打响,朝廷已无大将,只坚守两日便被全线击溃。

  10月16日。

  除少数零星清军还在抵抗外,天津城再次全部沦陷。

  10月17日。

  清军整顿部分残兵,召集8万义和拳帮众反攻天津城,被沙俄和樱花国联军击溃。

  10月19日。

  沙俄和樱花国联军乘坐铁路从背后偷袭宁津县清军,切断后勤补给。

  在两面夹击之下,清军弹尽粮绝,部队溃败之势越演越烈。

  清廷得到消息,西太后想着的不是如何拼死抵抗,而是准备带着光绪和一众大臣向山西大同方向逃跑。

  10月25日。

  宁津县清军全线溃败,残军四处溃逃,大量装备物资丢失。

  10月26日。

  北部联军和六国联军兵合一处,总兵力达到17万人。

  10月27日。

  八国联军再次进驻天津城。

  10月28日。

  经过一日休整,八国联军决定放弃进攻大沽炮台,集中进攻北京城,通过占领大清首都逼迫清廷投降。

  北仓城内。

  马玉昆坐在指挥室主位上,右侧坐着二把手吕本元和一众清军将领,左侧是以李来中为首的义和拳义士。

  马玉昆沉声道。

  “洋夷此次携17万大军来势汹汹进犯我北仓城,如今我北仓加上义和拳义士只有8万守军,如何抵挡?”

  吕本元起身高呼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纵使敌众我寡,我亦不可畏惧!”

  李来中同样起身,高呼道。

  “我义和拳天军刀枪不入,与洋夷不共戴天!”

  马玉昆见状满意的点点头,士气大有可为。

  8万对17万,依靠北仓天险也未尝不可一战。

  北仓从大明年间就是朝廷粮食转运的重镇,其中河道遍布。

  有一条从北京城至天津的铁路,这条铁路还是英法两国共同出资修建,其目的是为了将清朝的大量物资快速运送至天津港,以达到快速掠夺的目标。

  “吕本元,命你率领3000清军埋伏在北仓大桥两侧,桥上安装炸药,待联军过桥时炸毁桥梁。”

  “是!”

  吕本元领命离去。

  “李来中,命你率领义和拳义士全力破坏北仓至廊坊路段的铁路,电线,并率8000义和拳义士埋伏在北仓火车站南侧。”

  “是!”

  李来中领命离去。

  “何忠!”

  “裨将在。”

  “命你将北仓军火库内所有武器发放,并将仓库内储存的300枚步兵地雷掩埋在北仓火车站西侧。”

  “是!”

  何忠转身离去。

  马玉昆转身看向身后的北仓地图,他决定将剩下的清军埋伏在北仓火车站北侧。

  这里有一面山坡,可以很好的隐匿大量的清军。

  看着自己的安排,他无奈的叹了口气。

  清军的装备还是太差了!

  清廷这些年经过不断革新,从国外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可这些满人大臣以八旗子弟才是大清的根本,将大量先进武器优先装备八旗子弟。

  可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八旗子弟早已经堕落腐朽,不仅抽大烟,每天疏于训练。

  有的甚至将手中先进的武器卖掉用以购买大烟。

  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流落民间,给了地痞流氓和土匪可乘之机。

  这也是为什么清廷年年剿匪,年年失败的原因。

  特么的土匪的装备比官军的还好,这还怎么打。

  10月30日。

  联军进抵北仓。

  来到北仓桥东面三公里,联军关停火车。

  率领200人的侦察小队侦察。

  吕本元看到这些侦察小队,知道伏击联军的计划失败了。

  于是安排清军点燃导火索企图炸毁北仓大桥。

  桥上的清军被侦察小队发现,一顿集火射击,将点火的清军集火射杀。

  吕本元发现后,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战斗。

  由于联军武器装备胜过清军,大量的清军前赴后继的冲上大桥试图点燃导火索。

  200名联军在桥东侧举起步枪,像打固定靶一样将冲上桥的清军挨个点名。

  吕本元瞧见这一幕睚眦欲裂,随即命令剩下的清军发起冲锋。

  这些清军手拿大刀勇猛无比的冲向大桥,前方清军以自身为盾,前赴后继。

  联军被清军的凶猛气势所惊,后撤500米。

  终于,付出大量伤亡后。

  一个清军点燃了导火索,所有清军撤退。

  轰轰轰~

  接连的炸药在桥上爆炸。

  也许是洋人修建的桥梁质量太好,也许清军并不懂得桥梁的结构力学。

  这次爆炸过后,北仓大桥依然屹立在北仓河上,除了少部分钢梁发生弯曲,其它地方毫无破损。

  当吕本元反应过来,想派清军加大火药包量时,联军的大部队到来。

  大量联军快速占领北仓大桥,并建立防线,一时间清军冲不上去。

  为了不造成大量的伤亡。

  吕本元无奈下令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