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婚-《庶女重生之步步荣华》

  八月初八,暮色初垂。

  宁安侯府的朱漆大门已被数十盏大红灯笼映得如熔金般透亮。

  门前十八对鎏金铜灯分列两侧,灯穗上系着的红绸随风轻摆,与街面上绵延半里的迎亲队伍首尾相接。

  队伍的最前头,封修然身着织锦红袍,玉带束腰,墨发以玉冠束起,眉目间的笑意怎么都遮掩不住。

  他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身后的八抬喜轿,明明看不到坐在轿子里的人,可是只要一想到自己心心念念喜欢了这么久的人就坐在里面,他就忍不住开心。

  郁怡歆凤冠霞帔,手里举着红色锈金团扇,哪怕是她一个人,没有人看着,也仍然认真地挡在面前,没有一丝偷懒的意思。

  前世,她嫁给杨元青的时候,因为对父亲的不满,尤其是那时的她已经从郁兰泽嘴里知道了她其实相当于是被卖给了杨元青。

  自己就像个物件。

  父母亲人不在意她,她未来的夫君也没当她是一回事儿。

  所以她是含怨出阁,又哪里会乖乖地遵守习俗?

  等到后来跟了封修然,更是以外室的身份,坐着一辆不起眼的小马车,悄无声息地进了他给她置外的院子里。

  遗憾吗?

  遗憾的。

  可是她前世命苦,一辈子都身不由己。

  重活一世,全都是她自己的选择,也都是她想要的。

  她很珍惜这难得的重来一次的机会。

  虔诚地希望这一世她能和封修然有个好的结果。

  外面鞭炮声声,迎亲的鼓乐喜庆又欢快,偶尔还会有路人的大声贺喜与祝福声响起,她知道那是路人得了喜钱后的善意回馈。

  “快看,新娘子的嫁妆好多啊,这到底有多少啊,这么长的队伍,我都看不到尾。”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听说新娘子家里可有钱了,而且人家还是伯府的小姐,嫁妆肯定多啊。”

  “那也太多了吧?你看那些描金漆红的箱笼,又大又沉,里面肯定装了不少好东西。”

  ……

  郁怡歆闻言轻轻笑了笑。

  她的嫁妆当然多。

  单只封修然给她的聘礼,还有义母给准备的嫁妆就超过了60抬,她自己又准备了一些,结果就整出来了120抬。后来还是明安伯老夫人提醒了一下她,说她这样的嫁妆有些招眼了。

  这京城里,便是勋贵世家嫁女,也不过是80到120抬。

  她虽然嫁的是宁安侯府,也是从明安伯府出阁,但是太过张扬,难免会惹人眼红。

  郁怡歆知道老人家说的对,于是她便将嫁妆精简再精简,最后弄出了80抬。

  就算是如此,那也能称得上一句十里红妆了。

  她郁怡歆这辈子,要抬头做人,不在任何地方输给任何人。

  宁安侯世子大婚,几乎吸引了大半个京城的注意力。

  就连那些布衣百姓,也在关注着那位名声在外的贵公子。

  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虽然也在关注着这场婚礼,却是希望这场婚礼的热闹能够遮掩他们暗中的行动。

  没错,郁怡歆等了许久,四皇子已经放弃的,京城几个大商贾联合起来想要打击郁怡歆的动作被太子接手了。

  樊楼最好的雅间里,几名大腹便便衣着富贵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起喝茶,坐在最上首的,正是太子詹事。

  他是奉太子之命,来看一看这些商贾们是怎么动手的,尤其是想看看结果如何,好向太子复命。

  窗外传来“噼啪”的鞭炮声,还有鼓乐之音。

  有人好奇地推开窗户向外看了一眼,也不由的感叹道:“十里红妆,当真是体面。这辛家还真的有钱啊。只不过,过了今日,怕是这日子就要难过喽。”

  其他人听他这么阴阳怪气的说话,忍不住都笑出了声。

  有钱好呀,有钱就是肥羊啊。

  对于他们这群饕餮来说,只会嫌弃肉不够分,哪里会担心猎物太大呢?

  那位辛小姐或许会觉得委屈,但谁让她跑到京城里来抢生意呢?

  这生意场啊,他和战场也没多大区别,为了利益,他们总是愿意拼命的。

  太子詹事心里有些不耐烦,但是面上却不显。

  他静静地喝了一口茶,问道:“行了,你们还是先把事情办好,免得到时候无法向殿下交待。”

  几名商贾顿时向他赔笑,让他尽管放心,他们准备了这么久,事情一定能成,只是希望事后若是宁安侯府找他们算账的时候,希望太子殿下能出来说句公道话。

  “这个你们无需担忧。只要你们的所做所为没有违反大梁律法,他宁安侯府也不能恃强凌弱。”

  太子詹事表态道。

  但是他这样的说法,却并没有安慰到这些商贾,因为他们做的事儿,还真是违法的。

  就比如说,他们买通了水匪,让他们去凿沉郁怡歆的运盐船。

  再比如说,他们让人偷偷潜入郁怡歆的盐仓,往盐里掺石灰。

  还比如说,他们派人假冒大客户,到郁怡歆名下的店铺里大量下单预定食盐,然后签定高额违约金,只等着郁怡歆所有的盐都毁了,明天再上门提货。

  到时候,她必定交不出合格的食盐来,他们不但能获得大量违约金,还会把她店里的食盐掺有石灰的消息大肆宣扬。

  到时候,她的名声毁了,还要损失大笔的银钱,就算是她辛家豪富,经此一役,也必定大伤元气。

  与之相反,他们这些商贾,不但能得到一大笔银钱,郁怡歆空出来的市场份额也能被他们瓜分。

  几个商贾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太子詹事解释了他们的计划,最后表示事成之后,其中一半以上的收益都会孝敬给太子殿下。

  太子詹事沉默了。

  听完这些人的计划,他只觉得心底发寒。

  这些人可真是心思恶毒啊。

  不违大梁律法?

  真是天大的笑话!

  这些人当着他的面说的明明白白,不就是在告诉他他们有违大梁律法吗?

  不过也是,若当真是堂堂正正,他们也不必找上太子。

  他当真是不明白,为什么太子非得在这件事上掺和一脚?

  这件事儿若是败露,他本就不怎么好的名声不是要更差了?

  似是看出了他的忧虑,一名商贾向他保证道:“大人放心,这事儿绝对出不了意外,我们也不会留下任何证据,那位辛小姐顶多只是怀疑。但是您也知道,哪怕只是怀疑,也足以让宁安侯世子为难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