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陛下,五皇子在门口求见。”大太监弯腰进来,朝着屏风内侧的男人说道。
周守鹤正端起闻婧在一旁奉上来的鱼白珍珠汤,才喝了一口下肚子,就听见闻燕临求见的通报声,他不动声色地吹了一口碗边浮起的热气,挑眉瞥了一眼闻婧,道:“倒底是母子,甚是心有灵犀。”
闻婧温柔地笑笑,道:“臣妾也没想到含真能来,倒是少有一家子相聚的时候,不是陛下操劳国事,就是这孩子忙在他那处,臣妾是借了陛下的光。”
她一副听不懂的模样,只说些家里长短的话,装糊涂一向是后宫妃子们学会的第一课。
周守鹤淡淡“嗯”了声,看向大太监,“让他进来吧。”
“你这珍珠汤的手艺向来是这么好,朕的胃口都好了不少,”周守鹤继续聊起了之前的话题,又问道,“燕欢这孩子最近在做些什么?她性子随朕,会让你操心不少。”
闻婧笑着摇摇头,“燕欢要是让臣妾操上几分心才好,如今长大了,格外的懂事,臣妾有时思念的紧,偏偏这孩子却一心向着事儿。”
周守鹤微微蹙眉,“这么忙么?朕可记得她小时候,不是随着澹台临那小子逃课去,就是跟着荀烨那家伙摘果子去,五姊妹里,偏生就她一个性子最活泼。你也不要因着母亲的份儿心软,该管教便管教。”
闻婧笑盈盈地应下。
正巧,此时闻燕临也跟着大太监从外面绕进来。
他抬眼看见了皇帝和自己的母妃,心中一惊,面色却是不显,道:“儿臣见过父皇、母妃,问父皇、母妃安。”
皇帝点点头,“起来吧,今日不必拘泥于君臣之道,你母妃做的鱼白珍珠汤向来是一绝,若是做的多了,倒是便宜你小子了。”
闻婧捂着嘴轻笑,偷偷看自己儿子被揶揄的神色。
闻燕临恭声道:“母妃往日可不长做,若不是父皇,儿臣怕是也没有这口福了。还多谢父皇替儿臣着想。”
周守鹤摆摆手,看向他:“你来面见朕,可有何事?”
闻燕临神色一凛,眼神瞥向闻婧,而后垂眼道:“此事乃关乎朝政之事,儿臣也是突然得知,不敢拿捏主意,还来请父皇定夺。”
周守鹤看向闻婧,闻婧自然懂得意思,福了福身,向皇帝告辞。
周守鹤道:“晚膳时,朕再来陪你。”
闻婧露出惊喜的神色,眼底抑制不住的高兴悄悄漫出来。
等大太监送着闻婧离开御书房,闻燕临这才敢开口说话。
“父皇,儿臣有一事要禀明,以儿臣之粗见,实在愚钝,无法判清其真假,还望父皇定夺,否则,儿臣心难安矣。”
见周守鹤面色平静地微微颔首,闻燕临才继续道:
“就在不久前,莫约两三日的时间,儿臣耳畔钟鸣沸腾,几乎要震聋儿臣的耳朵,但问在场他人,皆不得听。
儿臣疑心生病,但府上医师把脉后告知,儿臣身体暂且无恙,只有幼时留下来的旧疾,但这旧疾却同引起儿臣所说的耳鸣毫无瓜葛。
又在昨日,儿臣听见那潺潺钟鸣之后,有一声音道——
‘新安讲学尊紫阳,书堂夜永声琅琅。穆陵宸翰鸾凤翥,奎壁下贯晴虹光。上探孔孟继濂洛,道重泰山与乔岳。神游故国想归来,月明应化辽天鹤’(此处引明代唐文凤自《新安八景诗?其三?紫阳夜读》)
其后,儿臣惊醒,警觉手中多出一物,乃是一座钟鼎的剪影。”
闻燕临娓娓道来,周守鹤的神色也渐渐认真起来,听到此处,他问道:“剪影?可能唤出?朕欲细观之。”
闻燕临点点头,将心神下沉,寻到往日那般玄之又玄的感受,一刹那,似是大道回音在体内响彻,又似那朗朗钟鸣宕开一笔,闻燕临手心中缓缓凝聚出一道道金色的文字——是大周的文字。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引自《道德经》首章内容)
几行金色的文字在掌心中飞速缠绕,最终竟然形成了一钟鼎,正如闻燕临所言!
周守鹤内心即使早有了准备,但仍然激荡不已,天下文道之魂——太一钟!
古老的铭文雕刻在钟壁之上,时不时有金色的文字从钟身上产生又飘向天空,而后徐徐消散。
天下文道,竟然认可了闻燕临为其一持有人,正如当年九鼎选择自己这般,周守鹤忍不住思索着,这剪影亦然与当年九鼎选择自己作为竞争者之一那般,为闻燕临留下了剪影。
计划,必须再提快!那些家伙,是不会容忍天下文武仙三道齐聚一起,按日子算算,萧昀那孩子也快回来了……周守鹤一时间想入了迷。
周守鹤抬头看向闻燕临,缓缓道:“你对此物,可有什么看法?”
话虽问着,周守鹤心里却想着,若是光儿在此,那太一钟也绝不会放过这一好苗子,不过太一钟若是真敢将光儿拉入那厮杀中,他便是动用九鼎也要将其镇压。
不过,若是太一钟是凭才气兴旺而留下剪影,那公孙煊那小子也有可能……
古兰王朝如此心急想要入我大周海域并进京城,看来是火烧屁股坐不住了吧,此前百年,那古兰老祖仗着自己文气鼎盛,强行施咒压下太一钟,让天下文道尽倾斜于古兰一国……
周守鹤一瞬间想到了许多事情,回过神来,闻燕临额上已有冷汗。
“你先收回去吧,”周守鹤叮嘱几句,“这乃是天下文道至宝太一钟留下的考验剪影,外放过久,会消耗你的文气。”
“文气,是何物?”闻燕临下意识问出声。
周守鹤背着手,淡淡道:“你坐下吧,朕今日便趁此机会,好生与你说道一二。”
闻燕临在一旁坐下,心中思绪已过万千,“文气”,多么新鲜的一个词汇,他这遍读万书典籍的人竟然从未听过。
喜欢直男太子他拿的却是万人迷剧本
“陛下,五皇子在门口求见。”大太监弯腰进来,朝着屏风内侧的男人说道。
周守鹤正端起闻婧在一旁奉上来的鱼白珍珠汤,才喝了一口下肚子,就听见闻燕临求见的通报声,他不动声色地吹了一口碗边浮起的热气,挑眉瞥了一眼闻婧,道:“倒底是母子,甚是心有灵犀。”
闻婧温柔地笑笑,道:“臣妾也没想到含真能来,倒是少有一家子相聚的时候,不是陛下操劳国事,就是这孩子忙在他那处,臣妾是借了陛下的光。”
她一副听不懂的模样,只说些家里长短的话,装糊涂一向是后宫妃子们学会的第一课。
周守鹤淡淡“嗯”了声,看向大太监,“让他进来吧。”
“你这珍珠汤的手艺向来是这么好,朕的胃口都好了不少,”周守鹤继续聊起了之前的话题,又问道,“燕欢这孩子最近在做些什么?她性子随朕,会让你操心不少。”
闻婧笑着摇摇头,“燕欢要是让臣妾操上几分心才好,如今长大了,格外的懂事,臣妾有时思念的紧,偏偏这孩子却一心向着事儿。”
周守鹤微微蹙眉,“这么忙么?朕可记得她小时候,不是随着澹台临那小子逃课去,就是跟着荀烨那家伙摘果子去,五姊妹里,偏生就她一个性子最活泼。你也不要因着母亲的份儿心软,该管教便管教。”
闻婧笑盈盈地应下。
正巧,此时闻燕临也跟着大太监从外面绕进来。
他抬眼看见了皇帝和自己的母妃,心中一惊,面色却是不显,道:“儿臣见过父皇、母妃,问父皇、母妃安。”
皇帝点点头,“起来吧,今日不必拘泥于君臣之道,你母妃做的鱼白珍珠汤向来是一绝,若是做的多了,倒是便宜你小子了。”
闻婧捂着嘴轻笑,偷偷看自己儿子被揶揄的神色。
闻燕临恭声道:“母妃往日可不长做,若不是父皇,儿臣怕是也没有这口福了。还多谢父皇替儿臣着想。”
周守鹤摆摆手,看向他:“你来面见朕,可有何事?”
闻燕临神色一凛,眼神瞥向闻婧,而后垂眼道:“此事乃关乎朝政之事,儿臣也是突然得知,不敢拿捏主意,还来请父皇定夺。”
周守鹤看向闻婧,闻婧自然懂得意思,福了福身,向皇帝告辞。
周守鹤道:“晚膳时,朕再来陪你。”
闻婧露出惊喜的神色,眼底抑制不住的高兴悄悄漫出来。
等大太监送着闻婧离开御书房,闻燕临这才敢开口说话。
“父皇,儿臣有一事要禀明,以儿臣之粗见,实在愚钝,无法判清其真假,还望父皇定夺,否则,儿臣心难安矣。”
见周守鹤面色平静地微微颔首,闻燕临才继续道:
“就在不久前,莫约两三日的时间,儿臣耳畔钟鸣沸腾,几乎要震聋儿臣的耳朵,但问在场他人,皆不得听。
儿臣疑心生病,但府上医师把脉后告知,儿臣身体暂且无恙,只有幼时留下来的旧疾,但这旧疾却同引起儿臣所说的耳鸣毫无瓜葛。
又在昨日,儿臣听见那潺潺钟鸣之后,有一声音道——
‘新安讲学尊紫阳,书堂夜永声琅琅。穆陵宸翰鸾凤翥,奎壁下贯晴虹光。上探孔孟继濂洛,道重泰山与乔岳。神游故国想归来,月明应化辽天鹤’(此处引明代唐文凤自《新安八景诗?其三?紫阳夜读》)
其后,儿臣惊醒,警觉手中多出一物,乃是一座钟鼎的剪影。”
闻燕临娓娓道来,周守鹤的神色也渐渐认真起来,听到此处,他问道:“剪影?可能唤出?朕欲细观之。”
闻燕临点点头,将心神下沉,寻到往日那般玄之又玄的感受,一刹那,似是大道回音在体内响彻,又似那朗朗钟鸣宕开一笔,闻燕临手心中缓缓凝聚出一道道金色的文字——是大周的文字。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引自《道德经》首章内容)
几行金色的文字在掌心中飞速缠绕,最终竟然形成了一钟鼎,正如闻燕临所言!
周守鹤内心即使早有了准备,但仍然激荡不已,天下文道之魂——太一钟!
古老的铭文雕刻在钟壁之上,时不时有金色的文字从钟身上产生又飘向天空,而后徐徐消散。
天下文道,竟然认可了闻燕临为其一持有人,正如当年九鼎选择自己这般,周守鹤忍不住思索着,这剪影亦然与当年九鼎选择自己作为竞争者之一那般,为闻燕临留下了剪影。
计划,必须再提快!那些家伙,是不会容忍天下文武仙三道齐聚一起,按日子算算,萧昀那孩子也快回来了……周守鹤一时间想入了迷。
周守鹤抬头看向闻燕临,缓缓道:“你对此物,可有什么看法?”
话虽问着,周守鹤心里却想着,若是光儿在此,那太一钟也绝不会放过这一好苗子,不过太一钟若是真敢将光儿拉入那厮杀中,他便是动用九鼎也要将其镇压。
不过,若是太一钟是凭才气兴旺而留下剪影,那公孙煊那小子也有可能……
古兰王朝如此心急想要入我大周海域并进京城,看来是火烧屁股坐不住了吧,此前百年,那古兰老祖仗着自己文气鼎盛,强行施咒压下太一钟,让天下文道尽倾斜于古兰一国……
周守鹤一瞬间想到了许多事情,回过神来,闻燕临额上已有冷汗。
“你先收回去吧,”周守鹤叮嘱几句,“这乃是天下文道至宝太一钟留下的考验剪影,外放过久,会消耗你的文气。”
“文气,是何物?”闻燕临下意识问出声。
周守鹤背着手,淡淡道:“你坐下吧,朕今日便趁此机会,好生与你说道一二。”
闻燕临在一旁坐下,心中思绪已过万千,“文气”,多么新鲜的一个词汇,他这遍读万书典籍的人竟然从未听过。
喜欢直男太子他拿的却是万人迷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