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还贸然求问:大人您率人擅闯民宅擒人是为何事?”
周潋光话虽然说的不客气,但跟霍雅正一来一往的眼神官司可没停过。
凭借着多年来的默契,兄弟俩交流信息来,一个眼神足以传递许多消息。
“陛下有令!”霍雅正也不磨蹭,“传陛下口谕——”
说到此,在场除了霍雅正和倒在地上起不来的秦文正,周潋光和孙山都毫不犹豫的跪下听旨。
“若见能使令牌亮起者,速带入宫,见持令者,如见朕,若有违令不遵者,先斩后奏。”
霍雅正说完话,一脚跺地,一股气流从他身上涌起,将秦文正硬生生从地上震起,随即他以掌合令,朝着秦文正一掌推过去,当令牌触及秦文正身上是,原来微弱的光芒,瞬间大亮。
“宿主快躲开!浩然正气也会伤到你!”
四筒反应过来,在周潋光脑海里大吼,连一直抱着不放的面板都丢了。
卧槽!还能这么玩?
不是只有龙气和佛光么?怎么又多了一个浩然正气!
周潋光愕然,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抽过一旁的屏风,闪身躲了进去。
他虽然够快,但浩然正气也四散的够快,一道浩然正气擦过周潋光的脸颊,留下一道难以愈合的血痕,然后继续朝着四周推开。
天杀的,真够倒霉的!周潋光心里骂了一句,一摸伤口,血已经流了出来,刺痛在脸颊上时刻提醒着他,这浩然正气不是这么好祛除的。
“四筒,怎么解决这个东西?”周潋光问道。
四筒也回答的干净利落:“补血,除了这个没有别的了。”
周潋光点点头,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一个小血瓶,灌入口中,屋子里都是自己人,秦文正昏着、孙山在死角看不见、霍雅正会替自己打掩护,还好!
周潋光补完血之后,脸颊上的伤口缓缓愈合,他这才放下心来,悄然走出屏风。
“此人,本督主就先带走了。”
霍雅正收起令牌,隔空一抓,就带走了秦文正。
他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快就没了踪影。
孙山目瞪口呆地说道:“天哪,隔空擒物,至少是入微境。”
周潋光点头:“霍雅正的武道天赋是极高,同宇文拓一样。”
霍雅正那轻而易举的隔空抓人动作惊呆了的孙山,饶是孙山心细如发,也忽视掉了周潋光在提及两位皇子时的异样,说不定他就会成为第一个发现周潋光秘密的外人。
孙山回过神来,问道:“秦文正被抓去了皇宫,先告诉四殿下吧。看殿下怎么安排。”
他说的直白,他本就是纪和带走培养的人,也没有怎么掩饰。
孙山熟练地从厨房窗边抓住一只偷吃苞谷米的鸽子,将消息绑在鸽子的脚上。
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头看向周潋光,问道:“你倒是不怂九殿下。”
周潋光笑道:“九殿下没回来之前,我同他搭伙一起混过别人的饭吃,算是让他欠了我一个面子,今日过后,估计我在京城里唯一的人脉就没有咯。”
孙山疑惑:“你还混过贫民窟?”他看周潋光这一举止气度也不像,除非,周潋光有着更深的面目。
周潋光则是淡定地解释道:“我吃百家饭长大,生于战乱年间,什么都学、什么都混,吃了别人一口饭,就要帮别人做事,做完后,我就离开了京城,没想到当年那个小不点,现在已经改头换面当了皇子殿下了。”
孙山记在心中,面上却不再过多纠结,“谁没有点苦命的事情呢,我当年被陷害时,亦在贫民窟混过一段时间,着实不好受。”
说罢,两人便不再提旧事,耐着性子等着纪和的回信。
皇宫,清源殿。
清源殿处于后宫与前朝的交界处,却是最无人问津的一间,起了一个隔开的作用。
既然要快速召人,又不知道人有多少,皇帝干脆就临时批了清源殿给闻燕临使用。
“陛下,我同九殿下共持三十枚正气石令,派下人寻找,如今是发令第二日,令牌最远应抵达南中地区,目前已有五人齐聚于清源殿,”大太监恭敬地朝着皇帝禀告,“其中五人年龄不一、性别不一、所学不一,但无一不是精于文道、有所成就于文道之人,但……”
皇帝摆摆手,“但问无妨。”
“奴才遵旨,”大太监照例是恭敬答一声,再继续问问题,“奴才好奇,斗胆一问,我朝有如此多能人文臣,可为何偏偏是这几人,我朝中大臣身上便无文气了?”明明这些文臣,亦是从文道中有所成就、有所专精之人啊?
周守鹤撂下笔杆子,淡淡一句:“大为啊,还不给朕伺候笔墨。”
“嗻。”大太监上前一步,拿着墨块研墨。
皇帝懒懒往椅子上一靠,这才道:“是太一钟在选持有者,又不是文道在选人,自然是有所要求,就如同九鼎一般。
朕早年查阅古籍时所看到,太一钟持有者往往具有几个特点:忠于文道、善于文道、累于文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说了半截,又闭口不言,像是故意在刁难大太监。
大太监知道周守鹤这脾气,便开口:“奴才斗胆回答,这忠于文道,是指一生都只专学于文道,不沾染其他修道;而这善于文道,则是说此人在文道上天赋异禀;累于文道……奴才解不出来。”
“滑头,”周守鹤笑了一下,“前两个都没说错,虽然人可以同修多道,但太一钟就喜欢只修文道者,这是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至于累于文道,则是说持有者这一生成于文道、败于文道、累……也何尝不是文道。”
累,是拖累的意思。但不同的是,谁拖累谁。
获得认可的持有者,将得到太一钟加持,但最高境界不过文天境,即使此人天赋能达到道合境,此为拖累;
而未得到认可又参与竞争者,承载不起太一钟的运道,在太一钟的问心境考验中崩溃,会损于自身文道发展,此亦为拖累。
“陛下,那太一钟的持有者若是已达道合境界才持有,那岂不是就被活生生打落一个境界?这……”这还算是天下文道的象征么?
大太监忍不住多嘴。
皇帝倒没有介意,他道:“这只是暂时的,太一钟的力量来自于文道修士,文道修士越多,太一钟越强大,才不会从修者处借力,而是会反哺修道者。
大周文道还未兴盛,太一钟的力量自然不显,如果能达到千阳王朝那般盛景,持有太一钟的人,哪怕是个未入境的,说不定也能发挥出道合境的力量来。”
喜欢直男太子他拿的却是万人迷剧本
周潋光话虽然说的不客气,但跟霍雅正一来一往的眼神官司可没停过。
凭借着多年来的默契,兄弟俩交流信息来,一个眼神足以传递许多消息。
“陛下有令!”霍雅正也不磨蹭,“传陛下口谕——”
说到此,在场除了霍雅正和倒在地上起不来的秦文正,周潋光和孙山都毫不犹豫的跪下听旨。
“若见能使令牌亮起者,速带入宫,见持令者,如见朕,若有违令不遵者,先斩后奏。”
霍雅正说完话,一脚跺地,一股气流从他身上涌起,将秦文正硬生生从地上震起,随即他以掌合令,朝着秦文正一掌推过去,当令牌触及秦文正身上是,原来微弱的光芒,瞬间大亮。
“宿主快躲开!浩然正气也会伤到你!”
四筒反应过来,在周潋光脑海里大吼,连一直抱着不放的面板都丢了。
卧槽!还能这么玩?
不是只有龙气和佛光么?怎么又多了一个浩然正气!
周潋光愕然,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抽过一旁的屏风,闪身躲了进去。
他虽然够快,但浩然正气也四散的够快,一道浩然正气擦过周潋光的脸颊,留下一道难以愈合的血痕,然后继续朝着四周推开。
天杀的,真够倒霉的!周潋光心里骂了一句,一摸伤口,血已经流了出来,刺痛在脸颊上时刻提醒着他,这浩然正气不是这么好祛除的。
“四筒,怎么解决这个东西?”周潋光问道。
四筒也回答的干净利落:“补血,除了这个没有别的了。”
周潋光点点头,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一个小血瓶,灌入口中,屋子里都是自己人,秦文正昏着、孙山在死角看不见、霍雅正会替自己打掩护,还好!
周潋光补完血之后,脸颊上的伤口缓缓愈合,他这才放下心来,悄然走出屏风。
“此人,本督主就先带走了。”
霍雅正收起令牌,隔空一抓,就带走了秦文正。
他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快就没了踪影。
孙山目瞪口呆地说道:“天哪,隔空擒物,至少是入微境。”
周潋光点头:“霍雅正的武道天赋是极高,同宇文拓一样。”
霍雅正那轻而易举的隔空抓人动作惊呆了的孙山,饶是孙山心细如发,也忽视掉了周潋光在提及两位皇子时的异样,说不定他就会成为第一个发现周潋光秘密的外人。
孙山回过神来,问道:“秦文正被抓去了皇宫,先告诉四殿下吧。看殿下怎么安排。”
他说的直白,他本就是纪和带走培养的人,也没有怎么掩饰。
孙山熟练地从厨房窗边抓住一只偷吃苞谷米的鸽子,将消息绑在鸽子的脚上。
做完这一切,他才回头看向周潋光,问道:“你倒是不怂九殿下。”
周潋光笑道:“九殿下没回来之前,我同他搭伙一起混过别人的饭吃,算是让他欠了我一个面子,今日过后,估计我在京城里唯一的人脉就没有咯。”
孙山疑惑:“你还混过贫民窟?”他看周潋光这一举止气度也不像,除非,周潋光有着更深的面目。
周潋光则是淡定地解释道:“我吃百家饭长大,生于战乱年间,什么都学、什么都混,吃了别人一口饭,就要帮别人做事,做完后,我就离开了京城,没想到当年那个小不点,现在已经改头换面当了皇子殿下了。”
孙山记在心中,面上却不再过多纠结,“谁没有点苦命的事情呢,我当年被陷害时,亦在贫民窟混过一段时间,着实不好受。”
说罢,两人便不再提旧事,耐着性子等着纪和的回信。
皇宫,清源殿。
清源殿处于后宫与前朝的交界处,却是最无人问津的一间,起了一个隔开的作用。
既然要快速召人,又不知道人有多少,皇帝干脆就临时批了清源殿给闻燕临使用。
“陛下,我同九殿下共持三十枚正气石令,派下人寻找,如今是发令第二日,令牌最远应抵达南中地区,目前已有五人齐聚于清源殿,”大太监恭敬地朝着皇帝禀告,“其中五人年龄不一、性别不一、所学不一,但无一不是精于文道、有所成就于文道之人,但……”
皇帝摆摆手,“但问无妨。”
“奴才遵旨,”大太监照例是恭敬答一声,再继续问问题,“奴才好奇,斗胆一问,我朝有如此多能人文臣,可为何偏偏是这几人,我朝中大臣身上便无文气了?”明明这些文臣,亦是从文道中有所成就、有所专精之人啊?
周守鹤撂下笔杆子,淡淡一句:“大为啊,还不给朕伺候笔墨。”
“嗻。”大太监上前一步,拿着墨块研墨。
皇帝懒懒往椅子上一靠,这才道:“是太一钟在选持有者,又不是文道在选人,自然是有所要求,就如同九鼎一般。
朕早年查阅古籍时所看到,太一钟持有者往往具有几个特点:忠于文道、善于文道、累于文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说了半截,又闭口不言,像是故意在刁难大太监。
大太监知道周守鹤这脾气,便开口:“奴才斗胆回答,这忠于文道,是指一生都只专学于文道,不沾染其他修道;而这善于文道,则是说此人在文道上天赋异禀;累于文道……奴才解不出来。”
“滑头,”周守鹤笑了一下,“前两个都没说错,虽然人可以同修多道,但太一钟就喜欢只修文道者,这是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至于累于文道,则是说持有者这一生成于文道、败于文道、累……也何尝不是文道。”
累,是拖累的意思。但不同的是,谁拖累谁。
获得认可的持有者,将得到太一钟加持,但最高境界不过文天境,即使此人天赋能达到道合境,此为拖累;
而未得到认可又参与竞争者,承载不起太一钟的运道,在太一钟的问心境考验中崩溃,会损于自身文道发展,此亦为拖累。
“陛下,那太一钟的持有者若是已达道合境界才持有,那岂不是就被活生生打落一个境界?这……”这还算是天下文道的象征么?
大太监忍不住多嘴。
皇帝倒没有介意,他道:“这只是暂时的,太一钟的力量来自于文道修士,文道修士越多,太一钟越强大,才不会从修者处借力,而是会反哺修道者。
大周文道还未兴盛,太一钟的力量自然不显,如果能达到千阳王朝那般盛景,持有太一钟的人,哪怕是个未入境的,说不定也能发挥出道合境的力量来。”
喜欢直男太子他拿的却是万人迷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