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杨若绾提出:
“文道、武道、仙道,三者都为道,启蒙也都需道之根基,天下事物大同小异,我们何不借武道、仙道之方法尝试,至少要在后日古兰使者抵达京畿之时,我等都得走上文道。”
众人思路恍然开阔,拍手叫好。
顾子冶忍不住拱手道:“不愧是浣花居士,一针见血,我等佩服。”
杨若绾捂嘴轻笑,“子冶言重,是听了你们几番辩解,忽然灵光一现,与其说是妾身一人,不如说是在座诸位的共同智慧。”
在场又其乐融融的笑起来。
天色将晚之时,闻燕临说道:“诸位来之路上风尘仆仆,也不曾有落脚之地,我在府上设宴款待大家,若是不嫌弃,客房也可供大家落榻,这几日我们也方便交流。”
其余相互看了一眼,心下也明白,便应了下来。
只有杨若绾悄悄来到闻燕临身边询问:“妾身夫君并不放心妾身一人在外,跟着厂卫一路奔波,算算脚力,如今应该在同福客栈落了脚……”
闻燕临微笑道:“居士莫急,你的夫君可以同你一起住进皇子府来,来时路费便由含真做主结了可好?”
杨若绾听到此处,想自己出去住的可能性也不大了,索幸丈夫能住进来,也不再纠结,心中石头轻轻落了下去,神情温和更甚,便点头告辞。
五皇子府。
闻燕临安顿好几位文人,这才有空歇下来坐在院子里的池塘旁边吹吹夜风。他孤身一人坐在此处,几分寂寥从微微摇晃的灯笼里生出。
他盯着一旁的假山看了好一会儿,这才转头看向一旁的老树,低声喊了一句:“大哥?”
一个人影从婆娑的树影中掠出,脚尖一点池水,同睡着的睡莲叶抖开涟漪,兀地就落在了闻燕临的身边。
周潋光好奇地问:“含真是怎么认出我来的?我分明藏得仔细。”
闻燕临笑着将头靠在周潋光的胳膊上,闭上眼睛,声音小小的回答道:“大哥身上的檀香,风一吹就闻到了。”
周潋光嗅了嗅自己的衣服,他迷茫地眨了眨眼睛,“我怎么闻不见?”
闻燕临没有回答,从袖子里伸出手,悄悄抓住了周潋光的掌心,答非所问地道:“你怎么来找我了?不是在三哥那边吗?”
他很庆幸自己把周围的人都赶了出去,至少这一时刻,他能安安心心地跟周潋光相处一会儿。
文道、古兰的事情已经烦的他头晕,祖父还是再不厌其烦地给自己塞丫鬟,耳畔的钟鸣变本加厉……
烦·闻燕临·烦
周潋光没说自己是为了盯着秦文正,“担心你这几日太忙,不好好吃饭,也不好好休息,我想来陪陪你,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嫌我烦?”
闻燕临又扭过一点身子,抱住了周潋光,将脸蛋埋在周潋光的怀抱中:“嫌你烦,你快走吧。”
手却抓着周潋光的衣服死死的,一点儿也不肯放开。
周潋光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烦什么事情?我听听呢?”
闻燕临便把今日的事情说了一遍,周潋光便道:“怪不得看今日你府中热闹起来了,原来是住进来了客人。
武道启蒙乃是以武者根基——武脉为基础,将体内血液流转模拟气力运行,使得武脉通透,再打开武窍,小窍七十二,大窍三十六,全开之后,便有内力涌现。”
他先解释了关于武者启蒙的问题,然后再是修仙者。
“修仙者靠体内灵根,以神识为引,沉下心来,将外界灵力引入体内,继而修炼。”
“修武者依靠武脉,修仙者依靠灵根,修文者应该也跟‘文’相关。”周潋光分析道。
周潋光还说:“文道、文道,以文行道,何以文?”
他看向闻燕临,摸摸他的脑袋,“或许这就是解开秘密的关键。”再多的,天道就不让说了,这是四筒给周潋光转交资料时叮嘱的。
周潋光很是从心的没有透露多一个字,也没有少一个字。
闻燕临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拍大腿,兴致冲冲地站起来,“我想到了什么,哥,你跟我走。”
周潋光应声好,便跟着闻燕临急冲冲地跑到了会客厅去。
会客厅内,六人应该是约好了时间,周潋光陪着闻燕临待了大概一刻钟的样子,便陆陆续续地来人了。
有人抱着古书,有人拿着翻烂了的典籍,总的来说,没人闲着,也没人懒着,大家都在尽自己全力去寻找开启文道的方法。
闻燕临见人齐了,便将之前周潋光同他说的,还有自己所推测的告诉了大家。
见识最多的苏子眉开口道:“以文行道,何以文?”
“我等文人,应以文行道,无论男女,无论身份,无论老少,”苏子眉一边说一边缓缓扫过众人,“文人,当有教无类,当不畏艰难,明心见性。”
说罢,苏子眉身上涌现出一股浅金色光芒,众人耳边齐齐响起一阵钟鸣。
大家看向苏子眉的眼神充满了期待,但苏子眉的表情却很是慎重:“不够,我能感应到这股力量只达到了一半,还差些什么。”
不过唯一能明确的是,苏子眉说的话跟开启文道之路已经开始接近了。
“我知道了!”少年辛幼安跳了起来,“开启文道是不是就是像圣人立言、佛祖许下宏愿那样,我们也应该许下什么誓言,正心明德,以文行道,将文传播大周的每一个角落!”
辛幼安年纪最小,骨子里的热血还在激情澎湃,他想的也是最简单的。
但正是他的话也给了在场诸位一个提示。
闻燕临皱眉片刻,缓缓开口道:
“吾闻燕临在此立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以文行道,生生不息,久久不灭!”
语罢,訇然浓郁的金光笼罩住闻燕临,一股磅礴的气势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众人恍惚间,似乎听见了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大儒立誓宣命,将“文道”久久远扬!
喜欢直男太子他拿的却是万人迷剧本
“文道、武道、仙道,三者都为道,启蒙也都需道之根基,天下事物大同小异,我们何不借武道、仙道之方法尝试,至少要在后日古兰使者抵达京畿之时,我等都得走上文道。”
众人思路恍然开阔,拍手叫好。
顾子冶忍不住拱手道:“不愧是浣花居士,一针见血,我等佩服。”
杨若绾捂嘴轻笑,“子冶言重,是听了你们几番辩解,忽然灵光一现,与其说是妾身一人,不如说是在座诸位的共同智慧。”
在场又其乐融融的笑起来。
天色将晚之时,闻燕临说道:“诸位来之路上风尘仆仆,也不曾有落脚之地,我在府上设宴款待大家,若是不嫌弃,客房也可供大家落榻,这几日我们也方便交流。”
其余相互看了一眼,心下也明白,便应了下来。
只有杨若绾悄悄来到闻燕临身边询问:“妾身夫君并不放心妾身一人在外,跟着厂卫一路奔波,算算脚力,如今应该在同福客栈落了脚……”
闻燕临微笑道:“居士莫急,你的夫君可以同你一起住进皇子府来,来时路费便由含真做主结了可好?”
杨若绾听到此处,想自己出去住的可能性也不大了,索幸丈夫能住进来,也不再纠结,心中石头轻轻落了下去,神情温和更甚,便点头告辞。
五皇子府。
闻燕临安顿好几位文人,这才有空歇下来坐在院子里的池塘旁边吹吹夜风。他孤身一人坐在此处,几分寂寥从微微摇晃的灯笼里生出。
他盯着一旁的假山看了好一会儿,这才转头看向一旁的老树,低声喊了一句:“大哥?”
一个人影从婆娑的树影中掠出,脚尖一点池水,同睡着的睡莲叶抖开涟漪,兀地就落在了闻燕临的身边。
周潋光好奇地问:“含真是怎么认出我来的?我分明藏得仔细。”
闻燕临笑着将头靠在周潋光的胳膊上,闭上眼睛,声音小小的回答道:“大哥身上的檀香,风一吹就闻到了。”
周潋光嗅了嗅自己的衣服,他迷茫地眨了眨眼睛,“我怎么闻不见?”
闻燕临没有回答,从袖子里伸出手,悄悄抓住了周潋光的掌心,答非所问地道:“你怎么来找我了?不是在三哥那边吗?”
他很庆幸自己把周围的人都赶了出去,至少这一时刻,他能安安心心地跟周潋光相处一会儿。
文道、古兰的事情已经烦的他头晕,祖父还是再不厌其烦地给自己塞丫鬟,耳畔的钟鸣变本加厉……
烦·闻燕临·烦
周潋光没说自己是为了盯着秦文正,“担心你这几日太忙,不好好吃饭,也不好好休息,我想来陪陪你,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嫌我烦?”
闻燕临又扭过一点身子,抱住了周潋光,将脸蛋埋在周潋光的怀抱中:“嫌你烦,你快走吧。”
手却抓着周潋光的衣服死死的,一点儿也不肯放开。
周潋光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烦什么事情?我听听呢?”
闻燕临便把今日的事情说了一遍,周潋光便道:“怪不得看今日你府中热闹起来了,原来是住进来了客人。
武道启蒙乃是以武者根基——武脉为基础,将体内血液流转模拟气力运行,使得武脉通透,再打开武窍,小窍七十二,大窍三十六,全开之后,便有内力涌现。”
他先解释了关于武者启蒙的问题,然后再是修仙者。
“修仙者靠体内灵根,以神识为引,沉下心来,将外界灵力引入体内,继而修炼。”
“修武者依靠武脉,修仙者依靠灵根,修文者应该也跟‘文’相关。”周潋光分析道。
周潋光还说:“文道、文道,以文行道,何以文?”
他看向闻燕临,摸摸他的脑袋,“或许这就是解开秘密的关键。”再多的,天道就不让说了,这是四筒给周潋光转交资料时叮嘱的。
周潋光很是从心的没有透露多一个字,也没有少一个字。
闻燕临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拍大腿,兴致冲冲地站起来,“我想到了什么,哥,你跟我走。”
周潋光应声好,便跟着闻燕临急冲冲地跑到了会客厅去。
会客厅内,六人应该是约好了时间,周潋光陪着闻燕临待了大概一刻钟的样子,便陆陆续续地来人了。
有人抱着古书,有人拿着翻烂了的典籍,总的来说,没人闲着,也没人懒着,大家都在尽自己全力去寻找开启文道的方法。
闻燕临见人齐了,便将之前周潋光同他说的,还有自己所推测的告诉了大家。
见识最多的苏子眉开口道:“以文行道,何以文?”
“我等文人,应以文行道,无论男女,无论身份,无论老少,”苏子眉一边说一边缓缓扫过众人,“文人,当有教无类,当不畏艰难,明心见性。”
说罢,苏子眉身上涌现出一股浅金色光芒,众人耳边齐齐响起一阵钟鸣。
大家看向苏子眉的眼神充满了期待,但苏子眉的表情却很是慎重:“不够,我能感应到这股力量只达到了一半,还差些什么。”
不过唯一能明确的是,苏子眉说的话跟开启文道之路已经开始接近了。
“我知道了!”少年辛幼安跳了起来,“开启文道是不是就是像圣人立言、佛祖许下宏愿那样,我们也应该许下什么誓言,正心明德,以文行道,将文传播大周的每一个角落!”
辛幼安年纪最小,骨子里的热血还在激情澎湃,他想的也是最简单的。
但正是他的话也给了在场诸位一个提示。
闻燕临皱眉片刻,缓缓开口道:
“吾闻燕临在此立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以文行道,生生不息,久久不灭!”
语罢,訇然浓郁的金光笼罩住闻燕临,一股磅礴的气势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众人恍惚间,似乎听见了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大儒立誓宣命,将“文道”久久远扬!
喜欢直男太子他拿的却是万人迷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