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偷我们的技术!\"小王激动地指着阿不都,\"我亲眼看见他在复印育苗手册!他们还用复印机!\"
阿不都的脸涨得通红:\"胡说!我是要把手册翻译成维吾尔语!这是方教授批准的工作!\"
方稷正要说话,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冷笑:\"批准?汉人批准我们学自己的技术?\"说话的是个生面孔的年轻人,方稷记得他叫艾山,是上个月新招的临时工。
\"你是谁招进来的?\"方稷突然问道。
艾山愣了一下:\"是......是县劳动局分配的。\"
方稷盯着他的眼睛:\"哪个劳动局?负责人叫什么名字?\"
艾山眼神闪烁:\"我、我记不清了......\"
就在这时,艾尔肯匆匆跑来,在方稷耳边低语几句。方稷脸色骤变,立即宣布:\"所有人,立刻到大会议室集合。现在!\"
会议室里,铁柱已经回来了,身边站着两位穿便装的同志。方稷走到前面,声音沉重:
\"经过调查,我们基地混入了别有用心的人。\"他看向角落里的艾山,\"比如这位'临时工',根本不是什么县劳动局分配来的。\"
铁柱补充道:\"县安全局的同志查实,最近有境外组织假借记者身份,专门搜集我们的民族团结情况和技术研发进展。他们的目的很明确——破坏我们的治沙事业,阻止技术共享。\"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艾山猛地站起来想往外冲,被安全局的同志拦住。
\"放开我!\"艾山挣扎着喊道,\"你们汉人就会诬陷我们维吾尔人!\"
\"是吗?\"铁柱冷笑一声,掏出一个手机,\"那你解释解释,为什么你宿舍的相机里,有我们核心试验区的照片?\"
艾山顿时面如死灰。
安全局的同志带走了艾山,但留下的阴影却久久不散。方稷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如何修复被挑拨的民族关系,重建信任。
当天下午,方稷召集全体人员开了个特别的\"交心会\"。
\"今天,我们不做技术培训,不安排生产任务。\"方稷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就做一件事——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
起初没人愿意开口。直到库尔班大叔颤巍巍地站起来:
\"我活了六十多岁,见过太多挑拨离间的事。\"他浑浊的眼睛扫过在场每个人,\"但我要说,如果没有方教授他们的技术,我的孙子现在还得跟着我放羊,哪有机会学科学?\"
阿不都低着头站起来:\"我......我承认,之前是我不对。我眼红汉族技术员的待遇,觉得他们拿得多干得少。其实......\"他声音哽咽,\"其实他们经常加班到凌晨,我都知道,我听信了别人的挑拨....方教授能不开除我吗?\"
小王也红着脸站起来:\"我们也有错。总觉得维吾尔族同志学技术慢,不愿意耐心教。我们要是态度耐心一些,也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挑拨成功。\"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变了。人们一个接一个站起来,说着憋在心里的话。有抱怨,有道歉,更多的是对共同奋斗岁月的回忆。
会后,方稷立即推行了几项新措施:
技术透明化:所有仪器贴上维吾尔汉双语标签,关键操作录制双语教学视频;
管理参与:成立由各族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重大决策必须经委员会讨论;
文化共融:每周五下午定为\"文化分享会\",汉族同志学习维吾尔语日常用语,维吾尔族同志分享传统生态智慧;
安全联防:建立信息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工人举报可疑人员和行为。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月后的主麻日,汉族技术员主动调整了工作安排;最令人欣慰的是,当那个所谓的\"记者\"再次出现时,立即被工人们识破并举报。经查,此人果然与境外组织有关联。
当安全局的同志押着那个所谓的\"记者\"穿过基地时,愤怒的人群围了上来。
\"吐尔逊!\"阿不都一把扯下那人的口罩,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是你?县里中学的语文老师?\"
吐尔逊低着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他的手腕被手铐牢牢铐住,却比不上周围人目光带来的刺痛。
\"为什么?\"古丽的声音在发抖,\"你明明教孩子们要爱国爱疆,为什么要当间谍?\"
吐尔逊的嘴唇蠕动着,最终挤出一句话:\"他们......每个月给我500块钱......\"
\"500块?!\"阿不猛地冲上前,被安全局的同志拦住。他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就为了500块,你出卖乡亲们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你知道这些技术能救活多少亩地、养活多少人吗?\"
买买提老人颤巍巍地走上前,浑浊的眼里噙着泪水:\"孩子,我放了一辈子羊,吃过草根啃过树皮。现在好不容易盼来好日子,你......\"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说不下去了。
吐尔逊终于抬起头,脸色惨白:\"他们说......说这些技术都是汉人用来控制我们的......你们不要被他们骗了,这都....\"
\"放屁!\"阿不都怒吼,\"我看你是见不得家乡好!看不得大家好!\"
\"带走吧。\"方稷疲惫地摆摆手,\"法律会给出公正的审判。\"
当警车驶离基地时,夕阳将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铁柱突然狠狠踢飞一块石子:\"妈的!我们在这拼命治沙,他们在背后捅刀子!\"
方稷望着远去的烟尘,轻声道:\"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那些境外组织的人,自己国家的沙漠化比我们还严重。\"
又是一个满月夜。方稷和铁柱坐在沙丘上,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基地。
\"方老师,\"铁柱递过一壶奶茶,\"您说,为什么有人这么害怕我们团结?\"
方稷接过奶茶,香气氤氲中,他想起艾尔肯说过的话:\"因为团结的我们,就像嫁接成功的'团结果',再恶劣的环境也能扎根生长。这是有些人最不愿看到的。俄罗斯不就被他们挑拨成功,彻底瓦解了吗,无法被击败的敌人,他们就想从内部瓦解他。\"
阿不都的脸涨得通红:\"胡说!我是要把手册翻译成维吾尔语!这是方教授批准的工作!\"
方稷正要说话,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冷笑:\"批准?汉人批准我们学自己的技术?\"说话的是个生面孔的年轻人,方稷记得他叫艾山,是上个月新招的临时工。
\"你是谁招进来的?\"方稷突然问道。
艾山愣了一下:\"是......是县劳动局分配的。\"
方稷盯着他的眼睛:\"哪个劳动局?负责人叫什么名字?\"
艾山眼神闪烁:\"我、我记不清了......\"
就在这时,艾尔肯匆匆跑来,在方稷耳边低语几句。方稷脸色骤变,立即宣布:\"所有人,立刻到大会议室集合。现在!\"
会议室里,铁柱已经回来了,身边站着两位穿便装的同志。方稷走到前面,声音沉重:
\"经过调查,我们基地混入了别有用心的人。\"他看向角落里的艾山,\"比如这位'临时工',根本不是什么县劳动局分配来的。\"
铁柱补充道:\"县安全局的同志查实,最近有境外组织假借记者身份,专门搜集我们的民族团结情况和技术研发进展。他们的目的很明确——破坏我们的治沙事业,阻止技术共享。\"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艾山猛地站起来想往外冲,被安全局的同志拦住。
\"放开我!\"艾山挣扎着喊道,\"你们汉人就会诬陷我们维吾尔人!\"
\"是吗?\"铁柱冷笑一声,掏出一个手机,\"那你解释解释,为什么你宿舍的相机里,有我们核心试验区的照片?\"
艾山顿时面如死灰。
安全局的同志带走了艾山,但留下的阴影却久久不散。方稷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如何修复被挑拨的民族关系,重建信任。
当天下午,方稷召集全体人员开了个特别的\"交心会\"。
\"今天,我们不做技术培训,不安排生产任务。\"方稷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就做一件事——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
起初没人愿意开口。直到库尔班大叔颤巍巍地站起来:
\"我活了六十多岁,见过太多挑拨离间的事。\"他浑浊的眼睛扫过在场每个人,\"但我要说,如果没有方教授他们的技术,我的孙子现在还得跟着我放羊,哪有机会学科学?\"
阿不都低着头站起来:\"我......我承认,之前是我不对。我眼红汉族技术员的待遇,觉得他们拿得多干得少。其实......\"他声音哽咽,\"其实他们经常加班到凌晨,我都知道,我听信了别人的挑拨....方教授能不开除我吗?\"
小王也红着脸站起来:\"我们也有错。总觉得维吾尔族同志学技术慢,不愿意耐心教。我们要是态度耐心一些,也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挑拨成功。\"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变了。人们一个接一个站起来,说着憋在心里的话。有抱怨,有道歉,更多的是对共同奋斗岁月的回忆。
会后,方稷立即推行了几项新措施:
技术透明化:所有仪器贴上维吾尔汉双语标签,关键操作录制双语教学视频;
管理参与:成立由各族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重大决策必须经委员会讨论;
文化共融:每周五下午定为\"文化分享会\",汉族同志学习维吾尔语日常用语,维吾尔族同志分享传统生态智慧;
安全联防:建立信息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工人举报可疑人员和行为。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月后的主麻日,汉族技术员主动调整了工作安排;最令人欣慰的是,当那个所谓的\"记者\"再次出现时,立即被工人们识破并举报。经查,此人果然与境外组织有关联。
当安全局的同志押着那个所谓的\"记者\"穿过基地时,愤怒的人群围了上来。
\"吐尔逊!\"阿不都一把扯下那人的口罩,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是你?县里中学的语文老师?\"
吐尔逊低着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他的手腕被手铐牢牢铐住,却比不上周围人目光带来的刺痛。
\"为什么?\"古丽的声音在发抖,\"你明明教孩子们要爱国爱疆,为什么要当间谍?\"
吐尔逊的嘴唇蠕动着,最终挤出一句话:\"他们......每个月给我500块钱......\"
\"500块?!\"阿不猛地冲上前,被安全局的同志拦住。他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就为了500块,你出卖乡亲们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你知道这些技术能救活多少亩地、养活多少人吗?\"
买买提老人颤巍巍地走上前,浑浊的眼里噙着泪水:\"孩子,我放了一辈子羊,吃过草根啃过树皮。现在好不容易盼来好日子,你......\"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说不下去了。
吐尔逊终于抬起头,脸色惨白:\"他们说......说这些技术都是汉人用来控制我们的......你们不要被他们骗了,这都....\"
\"放屁!\"阿不都怒吼,\"我看你是见不得家乡好!看不得大家好!\"
\"带走吧。\"方稷疲惫地摆摆手,\"法律会给出公正的审判。\"
当警车驶离基地时,夕阳将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铁柱突然狠狠踢飞一块石子:\"妈的!我们在这拼命治沙,他们在背后捅刀子!\"
方稷望着远去的烟尘,轻声道:\"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那些境外组织的人,自己国家的沙漠化比我们还严重。\"
又是一个满月夜。方稷和铁柱坐在沙丘上,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基地。
\"方老师,\"铁柱递过一壶奶茶,\"您说,为什么有人这么害怕我们团结?\"
方稷接过奶茶,香气氤氲中,他想起艾尔肯说过的话:\"因为团结的我们,就像嫁接成功的'团结果',再恶劣的环境也能扎根生长。这是有些人最不愿看到的。俄罗斯不就被他们挑拨成功,彻底瓦解了吗,无法被击败的敌人,他们就想从内部瓦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