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第一次注意到那篇医学研究报告,是在一个难得的休息日,方稷在屋里本来想看一些农业报告,但是无意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国外的研究广播。
窗外,塔克拉玛干的狂风正卷起沙粒,敲打着实验室的窗玻璃。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正准备关闭收音机,一则推送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农业化学品与心理健康:一项被忽视的关联》。
报道引用了一项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接触除草剂的农民,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43%。
方稷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收紧,握成了拳。文中详细描述了除草剂中的草甘膦如何干扰人体的色氨酸代谢,进而影响血清素水平,而血清素正是调节情绪的关键神经递质。
“就像是一道无形的伤口,”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一位神经生物学家这样比喻,“除草剂在杀死杂草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使用者的心理健康。”
方稷站起身,走到窗前。
远处,几个牧民正在麦田里喷洒除草剂,他们背着沉重的药箱,口罩随意地挂在脖子上,农药的气味随风飘来,刺鼻而熟悉。
那一刻,方稷做出了决定。
\"什么?你要回三亚研究不用除草剂的方法?\"农业部会议室里,几位领导面面相觑。窗外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与塔克拉玛干的湛蓝形成鲜明对比。
\"老方,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分管科技的李司长推了推眼镜,\"你知道全国每年要用多少除草剂吗?不用除草剂,那得需要多少人力来拔草?\"
另一位领导直接算起了经济账:\"一亩地人工拔草的成本至少是药剂防治的十倍。按每个工日150元计算,一亩地需要2个工日,就是300元。而药剂防治,一亩地成本不超过30元。现在农村劳动力本来就短缺,这条路行不通啊!\"
王处长也并不赞成方稷的说法:\"而且这还不包括管理成本。机械化除草设备投入更大,一台高性能除草机要二十多万,顶多少瓶除草剂了?\"
方稷平静地听完所有人的反对意见,才缓缓开口:\"我知道这很困难。但如果继续依赖化学药剂,我们不仅是在毒害土地,更是在毒害更多的人,即使不行,我们也应该开始走上这条路做研究,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他打开投影仪,那篇医学研究报告出现在屏幕上。
图表上清晰的曲线显示,随着除草剂使用量的增加,抑郁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除草剂中影响两种参与基础代谢的蛋白质。\"我们一直在关注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吃饱之后,我们还要健康。没有健康的人,再高的产量又有什么意义?\"
会议室陷入沉默。李司长轻轻敲着桌面:\"老方,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现实很残酷,如果不用除草剂,粮食成本至少增加20%,这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正是为了粮食安全的大局,\"方稷的声音突然提高,\"我们才必须改变!现在农村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不仅仅是因为收入低,更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农业的希望!每天都在和毒药打交道,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务农?\"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根据我们的调研,放弃务农的比例每年都在上升。再这样下去,十年后谁来种地?提高农业工作者收入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一直没有说话的部长终于开口:\"老方,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改革需要时间,需要稳妥推进。你这样突然要彻底放弃除草剂,太冒险了。\"
方稷深吸一口气:\"我明白您的顾虑。但我不是在要求全面推广,而是请求一个研究的机会。给我们一点时间,一定能找到既保护农民健康,又不影响产量的方法。\"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工作人员悄悄进来打开了灯。
最终,部长一锤定音:\"给你一年的时间,如果拿不出可行的方案,就回到原来的研究方向。但是有三个条件:第一,不能影响'瀚海1号'的推广;第二,研究经费从你现有的项目中调剂;第三,每季度要向部里汇报进展。\"
方稷重重地点头:\"谢谢部长!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散会后,李司长特意留下来,拍拍方稷的肩膀:\"老方啊,你这可是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要知道,全世界都在用除草剂,不是没有道理的。\"
方稷望着窗外华灯初上的北京城,轻声说:\"正是因为难,才更需要有人去做。\"
飞机降落在三亚凤凰机场,湿热的海风扑面而来。与塔克拉玛干的干燥截然不同,这里空气中弥漫着热带植物特有的芬芳。
方稷没有直接去实验站,而是先去了附近的黎族村寨。他记得多年前在这里做调研时,见过一些老农采用传统的生态除草方法。
村寨的变化很大,水泥路代替了泥泞小道,新建的小楼鳞次栉比。但令方稷忧心的是,田边堆放的除草剂包装袋也明显增多了。
他找到寨子里的老村长,说明来意。老村长摇摇头:\"现在年轻人都用除草剂啦,谁还愿意弯腰拔草哦。不过...\"他顿了顿,\"寨子最里面的阿婆秀英可能还记得些老方法。\"
方稷在村寨最深处找到了秀英阿婆。年近九旬的老人正在自家的小菜园里忙碌,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菜园里几乎没有杂草,却看不到任何农药包装。
\"阿婆,您的菜地怎么不长草啊?\"方稷用生硬的黎语问道。
阿婆笑嘻嘻的说,\"就是每年烧一下秸秆,新的一年要除的草还是少。\"
去年有人提出禁止燃烧秸秆,说造成污染的时候方稷就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和说法,觉得太片面了。
窗外,塔克拉玛干的狂风正卷起沙粒,敲打着实验室的窗玻璃。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正准备关闭收音机,一则推送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农业化学品与心理健康:一项被忽视的关联》。
报道引用了一项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接触除草剂的农民,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43%。
方稷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收紧,握成了拳。文中详细描述了除草剂中的草甘膦如何干扰人体的色氨酸代谢,进而影响血清素水平,而血清素正是调节情绪的关键神经递质。
“就像是一道无形的伤口,”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一位神经生物学家这样比喻,“除草剂在杀死杂草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使用者的心理健康。”
方稷站起身,走到窗前。
远处,几个牧民正在麦田里喷洒除草剂,他们背着沉重的药箱,口罩随意地挂在脖子上,农药的气味随风飘来,刺鼻而熟悉。
那一刻,方稷做出了决定。
\"什么?你要回三亚研究不用除草剂的方法?\"农业部会议室里,几位领导面面相觑。窗外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与塔克拉玛干的湛蓝形成鲜明对比。
\"老方,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分管科技的李司长推了推眼镜,\"你知道全国每年要用多少除草剂吗?不用除草剂,那得需要多少人力来拔草?\"
另一位领导直接算起了经济账:\"一亩地人工拔草的成本至少是药剂防治的十倍。按每个工日150元计算,一亩地需要2个工日,就是300元。而药剂防治,一亩地成本不超过30元。现在农村劳动力本来就短缺,这条路行不通啊!\"
王处长也并不赞成方稷的说法:\"而且这还不包括管理成本。机械化除草设备投入更大,一台高性能除草机要二十多万,顶多少瓶除草剂了?\"
方稷平静地听完所有人的反对意见,才缓缓开口:\"我知道这很困难。但如果继续依赖化学药剂,我们不仅是在毒害土地,更是在毒害更多的人,即使不行,我们也应该开始走上这条路做研究,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他打开投影仪,那篇医学研究报告出现在屏幕上。
图表上清晰的曲线显示,随着除草剂使用量的增加,抑郁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除草剂中影响两种参与基础代谢的蛋白质。\"我们一直在关注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吃饱之后,我们还要健康。没有健康的人,再高的产量又有什么意义?\"
会议室陷入沉默。李司长轻轻敲着桌面:\"老方,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现实很残酷,如果不用除草剂,粮食成本至少增加20%,这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正是为了粮食安全的大局,\"方稷的声音突然提高,\"我们才必须改变!现在农村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不仅仅是因为收入低,更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农业的希望!每天都在和毒药打交道,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务农?\"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根据我们的调研,放弃务农的比例每年都在上升。再这样下去,十年后谁来种地?提高农业工作者收入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一直没有说话的部长终于开口:\"老方,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改革需要时间,需要稳妥推进。你这样突然要彻底放弃除草剂,太冒险了。\"
方稷深吸一口气:\"我明白您的顾虑。但我不是在要求全面推广,而是请求一个研究的机会。给我们一点时间,一定能找到既保护农民健康,又不影响产量的方法。\"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工作人员悄悄进来打开了灯。
最终,部长一锤定音:\"给你一年的时间,如果拿不出可行的方案,就回到原来的研究方向。但是有三个条件:第一,不能影响'瀚海1号'的推广;第二,研究经费从你现有的项目中调剂;第三,每季度要向部里汇报进展。\"
方稷重重地点头:\"谢谢部长!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散会后,李司长特意留下来,拍拍方稷的肩膀:\"老方啊,你这可是给自己出了个大难题。要知道,全世界都在用除草剂,不是没有道理的。\"
方稷望着窗外华灯初上的北京城,轻声说:\"正是因为难,才更需要有人去做。\"
飞机降落在三亚凤凰机场,湿热的海风扑面而来。与塔克拉玛干的干燥截然不同,这里空气中弥漫着热带植物特有的芬芳。
方稷没有直接去实验站,而是先去了附近的黎族村寨。他记得多年前在这里做调研时,见过一些老农采用传统的生态除草方法。
村寨的变化很大,水泥路代替了泥泞小道,新建的小楼鳞次栉比。但令方稷忧心的是,田边堆放的除草剂包装袋也明显增多了。
他找到寨子里的老村长,说明来意。老村长摇摇头:\"现在年轻人都用除草剂啦,谁还愿意弯腰拔草哦。不过...\"他顿了顿,\"寨子最里面的阿婆秀英可能还记得些老方法。\"
方稷在村寨最深处找到了秀英阿婆。年近九旬的老人正在自家的小菜园里忙碌,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菜园里几乎没有杂草,却看不到任何农药包装。
\"阿婆,您的菜地怎么不长草啊?\"方稷用生硬的黎语问道。
阿婆笑嘻嘻的说,\"就是每年烧一下秸秆,新的一年要除的草还是少。\"
去年有人提出禁止燃烧秸秆,说造成污染的时候方稷就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和说法,觉得太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