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回家的路-《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方稷猛地转身,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部委大楼的台阶下。方安穿着一身利落的职业装,手里拎着公文包,眼神里混合着责备和关切。

  \"安安?\"方稷愣住了,\"你怎么在这儿?\"

  \"来部里汇报大豆项目进展,\"方安走近几步,仔细打量着哥哥,\"倒是哥,你都多久没回家了?三年?四年?自从爷爷去世后,你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方稷一时语塞。他这才想起,上次回家还是爷爷葬礼那天,之后就被一个接一个的项目推着走,竟然再也没回过这个世界的家。

  \"是我...太忙了。\"方稷的声音低了下去。

  \"忙到连个电话都没有?\"方安叹了口气,\"妈每次打电话给你,都说不了几句就被工作打断。你知道她多担心吗?\"

  方稷想起心中涌起一阵愧疚,主要方稷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

  \"正好,\"方安看了看表,\"我下午的会取消了,你跟我回家一趟。妈要是知道你到北京了都不回家,非得伤心不可。\"

  回家的车上,兄妹俩一时无言。最后还是方安先开口:\"听说你的项目遇到困难了?\"

  方稷简单说了生态种植成本高的问题,以及刚才会议上的转机。

  \"郑所长那个人我接触过,很靠谱。\"方安点点头,\"不过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总是把自己逼得这么紧?\"

  方稷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没有回答。

  \"还记得爷爷常说的话吗?\"方安轻声说,\"'地要轮着种,人要歇着干'。你这块地,已经连种多少年了?\"

  方安和方稷下车回到这个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院子。

  推开家门,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母亲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看到方稷先是一愣,随即眼圈就红了:\"稷儿?真是稷儿?\"

  \"妈,我回来了。\"方稷上前抱住这个世界的母亲,发现她的白发又多了不少。

  餐桌上摆满了方稷爱吃的菜:红烧肉、醋溜白菜、西红柿鸡蛋...

  \"你妹妹昨天就说你可能要来,\"母亲不停地给方稷夹菜,\"我还不信,没想到真回来了。\"

  方稷这才明白,方安是特意等他的。

  \"妈,对不起,这么久没回来看您。\"方稷低声说。

  \"忙,妈知道。\"母亲拍拍他的手,\"你爷爷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有出息,不知道多高兴呢。\"

  提到爷爷,气氛一时有些伤感。

  \"你呀,最像爷爷。\"母亲看着方稷,\"一样的倔脾气,一样的工作狂。可是稷儿,爷爷那是没办法,那是革命,现在条件好了,你不用那么拼。\"

  方安插话:\"妈,您就别劝了。我哥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事多一个人拼一把,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小事。\"

  晚饭后,母亲早早睡下。兄妹俩在阳台上喝茶聊天。

  \"其实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拼。\"方安突然说,\"哥,你一直想像大哥一样被父亲好好认可,对不对?\"

  方稷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茶水的热气氤氲上升,模糊了他的视线。他从未想过,小妹会这样解读他的奋斗。

  \"安安,你错了。\"方稷轻轻放下茶杯,目光望向远处城市的灯火,\"我不是想证明什么,更不是为了得到谁的认可。\"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我只是...不能停下来。每次看到那些因为吃不饱饭的老乡,看到那些板结的土地,'土地不会说话,但会用收成告诉你它的痛苦'。\"

  方安沉默了片刻,声音柔和下来:\"那你现在这样拼命,是在透支自己。\"

  方稷苦笑:\"我知道。但有时候,看到问题就在眼前,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更难受。\"

  \"哥,\"方安转过身,认真地看着他,\"你不是无能为力。你已经做了很多,真的很了不起。但是...\"

  她指了指方稷鬓角的白发:\"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需要的是持久战,而不是自杀式冲锋。\"

  方稷突然想起今天会议上郑所长的话。或许,他真的需要改变工作方式了。

  \"其实,\"方安突然笑起来,\"爸经常偷偷看你的新闻。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你,他都会把那段录下来反复看。\"

  方稷愣住了,并没有说什么点了点头。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

  \"下周爸过生日,\"方安轻声说,\"回来一起吃个饭吧?不用待太久,露个面就行。\"

  方稷点点头:\"好,我一定回来。\"

  \"对了,\"方安突然想起什么,\"你们那个成本问题,我认识几个农业经济专家,要不要介绍给你?\"

  方稷笑了:\"求之不得。\"

  方稷放下茶杯,目光在安静的客厅里转了一圈,这才后知后觉地问道:\"爸和大哥呢?怎么没见他们?\"

  方安噗嗤一声笑出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哎哟,我的好哥哥,你总算想起来问啦?我还以为你压根没发现家里少了两个人呢!\"

  她擦了擦笑出的眼泪,解释道:\"这不是要大阅兵了嘛,爸和大哥都在出任务,这段时间都不在家。\"

  方稷这才恍然大悟。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大阅兵意味着父亲和大哥将会格外忙碌。

  \"爸和大哥负责安保协调,\"方安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不过他们负责的方向和区域好像不一样。\"

  方稷点点头,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报效国家,只是领域不同而已。

  \"那你呢?\"方稷突然想起什么,\"你的大豆项目进展如何?\"

  方安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正要跟你说呢!我们培育的新品种在盐碱地试种成功,亩产突破了300公斤!\"

  兄妹俩就这样聊开了,从大豆育种聊到小麦生态种植,从科研瓶颈聊到政策支持。不知不觉,夜已深沉。

  \"哥,今晚就别赶回去了吧?\"方安看了眼时间,\"明天早上再走也不迟。\"

  方稷犹豫了一下。他原本计划连夜返回四川,但看着妹妹期待的眼神,再想到明天早上的航班其实时间也来得及,终于点了点头:\"好,今晚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