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么说,苏晓芸松了口气,“那就行,得几天才能做出来?”
“眼下天干大旱,乡亲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她来的时候还看见村里娃娃趴在泥沟里喝水。
那片水浑浊,里面混着虫卵和泥沙,喝了肯定得拉肚子。
肠胃病也会紧随其后。
时间一长,整个石岗村都得大受影响,要面临的远不止旱情那么简单。
霍从璟心中泛起思量,“要想让推车结实耐造,还要轻便省力,每一步都错不得。”
“根据你这张图纸,我们得先选结实不容易变形的木料,还要有车轴和车架,稳是关键。”
听他这么一说,苏晓芸立刻来劲了,亮着眼睛说道:“铁皮也需要一些,到时候我看看铁匠那里有没有。”
石岗村有铁匠,木匠,瓦匠。
别看这片地方不大,能糊口的手艺人却不少。
霍从璟点了点头,利索的把纸叠好,漆黑眉眼抬起时,染上笑意,“地里农活都干完了,苏知青赏个脸,跟我去山上找找木材?”
苏晓芸被这双深邃鹰目看着,莫名觉得男人视线灼热。
而她,脸颊微微发烫。
苏晓芸轻轻咳了声,径直将被风吹乱的发丝掖到耳后,“除了这些材料,可能还需要净水片,应该供销社里就有卖。”
只不过现在这年代的净水片,是公社卫生所统一发放的,大多都是漂白粉。
即便蜂潭子水源清澈,是难得的活淡水,可也难保有细菌和动物粪便。
霍从璟带上行军水囊,“净水片现在是紧俏货,我去买会方便些,这事包在我身上。”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半山腰走。
石岗村周遭山头,干的离谱。
土坷垃里连半点水分都没有,就好似被这一场大旱抽干了所有水汽。
呼吸在鼻腔里的空气,火辣辣的烫。
风一吹,漫天扬起的黄沙夹杂着砂石翻滚。
苏晓芸抬着袖口在脸前挡了挡。
早知道扯块布给自己做个纱巾了。
这旱风硬的很,吹在脸上,要不了多久就得皲裂成老太太的脚后跟。
苏晓芸无奈的叹了声,直接抓了根干树枝,来回抽打,“能吃的野菜都被人挖干净了,现在这盛暑天气,原本槐花应该开的满枝都是。”
“可现在干秃秃的,乍一看还以为蚂蝗过境。”
窸窸窣窣的响声自灌木丛里惊起。
偶尔有几只蚂蚱跳过。
霍从璟见她在前面风风火火的走,体力倒不见减弱,把水往她空了的壶里灌满。
“村里旱成这样,山脚下那几条小溪也干涸,部队用水确实也成问题。”
磁性嗓音在林子里勾起潺泉般的清冽。
苏晓芸无奈的耸了耸肩,“没办法,这边地界本来就生活困难。”
“再加上旱情影响,村里大队长没作为,确实处处掣肘。”
杨宏富那老东西压根就没想着整治旱情。
否则早就想法子挖水渠通河道,引山泉了。
霍从璟眯了眯眼,部队在石岗村驻扎已经有个几天。
对于杨宏富,他多少有几分了解。
不仅推卸责任,对旱情视若无睹,甚至还将挑水这些重活强加在苏晓芸一众女同志身上。
完全是公报私仇,搞针对。
身为村干部,在其位却不谋其事,心眼子都奔着女知青使!
也正因如此,霍从璟看向苏晓芸的视线里,闪过一道心疼。
但却转瞬即逝,飞快而过。
甚至快到连他自己都没注意。
男人眸底深暗,长腿一迈就跟了上去,嗓音略有迟疑,“看你干活挺麻利的,草药也知道些,你小时候……没用这些知识救过人?”
听了这话,苏晓芸纳闷的看过来。
这是第二次霍从璟跟她提小时候的事。
苏晓芸眼神奇怪,“没有啊,如果救过人的话,我怎么可能毫无印象。”
说完就耸了耸肩,继续往前走着。
好不容易有这么个保护神跟着一块上山,尽可能的找些吃食也是好的。
见她没有动摇,依旧想不起来,霍从璟倒也不气馁。
只是眸色更暗了几分。
两人并肩走着,他比苏晓芸生生高出一头。
苏晓芸自问也不算矮了,但在霍从璟一米八几的宽硕身板映衬下,竟然显得无比娇小。
霍从璟黑眸中映着她灰尘扑扑的小脸,“以后再有重活,我帮你分担。”
至今,他依旧能想起当初苏晓芸受众人所指,孤立无援的站在人群中。
惨白的小脸是那样落寞,无助。
袖口中拳头逐渐攥紧,他不会再让这样的事重蹈覆辙。
鹰隼黑眸中,冷光逐渐聚起。
偏偏这时候,他耳畔响起一道清脆话音,“谁要你多管闲事,妇女也能顶半边天,我才不用你帮忙呢。”
说完,嫌弃的看了霍从璟一眼,径直朝前快走去。
只是这窈窕纤细的背影,看着却有些招架不住。
借着低头挖嫩草根的空档,苏晓芸眼神飞快的扫了眼男人。
颀长伟岸的身姿背光而立,柔和下来的脸不似在部队时那般冷硬。
这男人还挺细心,她不感动是假的。
两人一路继续深入林中,偶尔能见到几处水洼。
可上面却浮着蚊虫和苔藓,泛起的腥臭味让人忍不住作呕。
蓦地,霍从璟停下步子,锋锐眼神盯向眼前这颗参天老树。
带着一层薄茧的大掌摸向树干,很是坚硬。
“这是老榆木,拿榆木当车架不容易变形,很耐用。”
唰!
他话音落下的瞬间,蓦然从腰后抽出一把军工短刀!
手起刀落,果决干脆,径直将树干砍了下来!
再费些功夫砍成短木,“这几根用来做支撑腿和水桶的固定架。”
“按照你的图纸,应该还要有小格子用来放取水瓢。”
这棵树并不算粗,直径也就是几寸。
每一块木料都被霍从璟完美规划。
即便是有着现代常识的苏晓芸,都不由得另眼相看。
这男人的动手能力还真不是盖的,才不到半个小时,连木车轮的料子都找好了。
只不过两人上山是临时起意,并没带锯子和斧头这些家伙。
先把木料顺着土坡滚下山,将来让木匠帮着雕成圆盘。
“对了!”
苏晓芸突然想到一个事。
“眼下天干大旱,乡亲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她来的时候还看见村里娃娃趴在泥沟里喝水。
那片水浑浊,里面混着虫卵和泥沙,喝了肯定得拉肚子。
肠胃病也会紧随其后。
时间一长,整个石岗村都得大受影响,要面临的远不止旱情那么简单。
霍从璟心中泛起思量,“要想让推车结实耐造,还要轻便省力,每一步都错不得。”
“根据你这张图纸,我们得先选结实不容易变形的木料,还要有车轴和车架,稳是关键。”
听他这么一说,苏晓芸立刻来劲了,亮着眼睛说道:“铁皮也需要一些,到时候我看看铁匠那里有没有。”
石岗村有铁匠,木匠,瓦匠。
别看这片地方不大,能糊口的手艺人却不少。
霍从璟点了点头,利索的把纸叠好,漆黑眉眼抬起时,染上笑意,“地里农活都干完了,苏知青赏个脸,跟我去山上找找木材?”
苏晓芸被这双深邃鹰目看着,莫名觉得男人视线灼热。
而她,脸颊微微发烫。
苏晓芸轻轻咳了声,径直将被风吹乱的发丝掖到耳后,“除了这些材料,可能还需要净水片,应该供销社里就有卖。”
只不过现在这年代的净水片,是公社卫生所统一发放的,大多都是漂白粉。
即便蜂潭子水源清澈,是难得的活淡水,可也难保有细菌和动物粪便。
霍从璟带上行军水囊,“净水片现在是紧俏货,我去买会方便些,这事包在我身上。”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半山腰走。
石岗村周遭山头,干的离谱。
土坷垃里连半点水分都没有,就好似被这一场大旱抽干了所有水汽。
呼吸在鼻腔里的空气,火辣辣的烫。
风一吹,漫天扬起的黄沙夹杂着砂石翻滚。
苏晓芸抬着袖口在脸前挡了挡。
早知道扯块布给自己做个纱巾了。
这旱风硬的很,吹在脸上,要不了多久就得皲裂成老太太的脚后跟。
苏晓芸无奈的叹了声,直接抓了根干树枝,来回抽打,“能吃的野菜都被人挖干净了,现在这盛暑天气,原本槐花应该开的满枝都是。”
“可现在干秃秃的,乍一看还以为蚂蝗过境。”
窸窸窣窣的响声自灌木丛里惊起。
偶尔有几只蚂蚱跳过。
霍从璟见她在前面风风火火的走,体力倒不见减弱,把水往她空了的壶里灌满。
“村里旱成这样,山脚下那几条小溪也干涸,部队用水确实也成问题。”
磁性嗓音在林子里勾起潺泉般的清冽。
苏晓芸无奈的耸了耸肩,“没办法,这边地界本来就生活困难。”
“再加上旱情影响,村里大队长没作为,确实处处掣肘。”
杨宏富那老东西压根就没想着整治旱情。
否则早就想法子挖水渠通河道,引山泉了。
霍从璟眯了眯眼,部队在石岗村驻扎已经有个几天。
对于杨宏富,他多少有几分了解。
不仅推卸责任,对旱情视若无睹,甚至还将挑水这些重活强加在苏晓芸一众女同志身上。
完全是公报私仇,搞针对。
身为村干部,在其位却不谋其事,心眼子都奔着女知青使!
也正因如此,霍从璟看向苏晓芸的视线里,闪过一道心疼。
但却转瞬即逝,飞快而过。
甚至快到连他自己都没注意。
男人眸底深暗,长腿一迈就跟了上去,嗓音略有迟疑,“看你干活挺麻利的,草药也知道些,你小时候……没用这些知识救过人?”
听了这话,苏晓芸纳闷的看过来。
这是第二次霍从璟跟她提小时候的事。
苏晓芸眼神奇怪,“没有啊,如果救过人的话,我怎么可能毫无印象。”
说完就耸了耸肩,继续往前走着。
好不容易有这么个保护神跟着一块上山,尽可能的找些吃食也是好的。
见她没有动摇,依旧想不起来,霍从璟倒也不气馁。
只是眸色更暗了几分。
两人并肩走着,他比苏晓芸生生高出一头。
苏晓芸自问也不算矮了,但在霍从璟一米八几的宽硕身板映衬下,竟然显得无比娇小。
霍从璟黑眸中映着她灰尘扑扑的小脸,“以后再有重活,我帮你分担。”
至今,他依旧能想起当初苏晓芸受众人所指,孤立无援的站在人群中。
惨白的小脸是那样落寞,无助。
袖口中拳头逐渐攥紧,他不会再让这样的事重蹈覆辙。
鹰隼黑眸中,冷光逐渐聚起。
偏偏这时候,他耳畔响起一道清脆话音,“谁要你多管闲事,妇女也能顶半边天,我才不用你帮忙呢。”
说完,嫌弃的看了霍从璟一眼,径直朝前快走去。
只是这窈窕纤细的背影,看着却有些招架不住。
借着低头挖嫩草根的空档,苏晓芸眼神飞快的扫了眼男人。
颀长伟岸的身姿背光而立,柔和下来的脸不似在部队时那般冷硬。
这男人还挺细心,她不感动是假的。
两人一路继续深入林中,偶尔能见到几处水洼。
可上面却浮着蚊虫和苔藓,泛起的腥臭味让人忍不住作呕。
蓦地,霍从璟停下步子,锋锐眼神盯向眼前这颗参天老树。
带着一层薄茧的大掌摸向树干,很是坚硬。
“这是老榆木,拿榆木当车架不容易变形,很耐用。”
唰!
他话音落下的瞬间,蓦然从腰后抽出一把军工短刀!
手起刀落,果决干脆,径直将树干砍了下来!
再费些功夫砍成短木,“这几根用来做支撑腿和水桶的固定架。”
“按照你的图纸,应该还要有小格子用来放取水瓢。”
这棵树并不算粗,直径也就是几寸。
每一块木料都被霍从璟完美规划。
即便是有着现代常识的苏晓芸,都不由得另眼相看。
这男人的动手能力还真不是盖的,才不到半个小时,连木车轮的料子都找好了。
只不过两人上山是临时起意,并没带锯子和斧头这些家伙。
先把木料顺着土坡滚下山,将来让木匠帮着雕成圆盘。
“对了!”
苏晓芸突然想到一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