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大赛1~~!!-《官场:从发配乡镇开始连续破格》

  “朱总,感谢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会的支持。”

  徐浩然和朱宏握了握手,

  接着两人都面向前面的记者微笑着合影留念。

  为了扩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会的影响力,

  徐浩然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借用了烛火科技的名头和资金。

  在和朱宏商量了一下之后,烛火科技主动向s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会捐款了10亿元。

  并且承诺成为基金会的首批创业导师,为这些大学生的初创项目提供辅导和相关的支持,

  比如天使轮,a轮融资,相关人员培训的。

  不过当然了辅导是免费的,支持却是需要创新创业团队争取的。

  在徐浩然想来这对于烛火科技而言可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别看付出的看似不小,但是只要烛火科技在其中选中一两个未来有望成为独角兽企业的那种潜力股。

  之前的投入也就全回来了。

  而对于徐浩然而言也是个大好事。

  本来这个创新创业的基金会不过是s省地域性的项目,

  然而有了烛火科技这种国际知名、国内龙头的企业参与,

  影响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仅有很多企业也跟风给创新创业基金会捐款-相当于当了s省创新创业基金会的托一般。

  而更重要的是有更多的创业大学生奔着烛火科技的名头来到了s省,

  要知道要论这几年风头最劲的企业无疑就是烛火科技了。

  虽然还没上市,但是烛火科技如今可是全球最大的独角兽企业。

  而且因为短视频平台的高用户粘性和收入创造力。

  烛火科技已然成为了目前国内最为欣欣向荣、现金流最健康的科技企业了。

  就拿他捐给基金会的10亿元来说,看起来是很多,

  然而相较于烛火科技账面上躺着的冰冷的几千亿现金,实在是九牛一毛了。

  简短的捐赠仪式之后,s省团委和烛火科技联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各位媒体朋友们,作为s省的本土企业,烛火科技希望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而这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契机。”

  “作为从初创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我们将为我们的后辈们准备五份大礼!”

  “......”

  朱宏洋洋洒洒地介绍着,这是徐浩然交代的事情,朱宏自然是极为热心的。

  随着徐浩然地位越来越提高,他对于企业的经营已经慢慢的基本不插手了。

  所以平时烛火科技这个庞然大物几乎都是朱宏在掌控。

  朱宏也是很享受这种巨无霸掌舵人的感觉,所以对于徐浩然的吩咐自然是无比上心。

  为了配合徐浩然的计划他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投资部,除了对外投资,实现资本版图拓张以外,

  还全程负责这个创新创业项目,

  算是不遗余力地支持了。

  几乎囊括了初创企业所需的一切资金、管理、人员、宣传等所有方面。

  所以在在场的人听完烛火科技的相应措施之后,都不由得觉得烛火科技这次还真是动真格的啊。

  不少人听到这些政策就动心了。

  一时间不少人都千里迢迢地赶到了s省省城这座创新创业的热土。

  更有不少人直接就报名了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

  希望能在大赛上一鸣惊人,获得那令人艳羡的奖励。

  要知道只要是大赛前10名的项目,不仅将获得10-100万不等的奖金,还将获得300万元的免息创业资金贷款,

  大赛的前三名还将得到烛火科技的全程培育,这几乎就和创业成功打上了等号,

  你这怎么能不让人心动呢。

  一时间报名者都极为踊跃,这次的创新创业政策无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甚至于新来的省委书记胡寅都不止在一次会议上对共青团省委的这次创新性的工作提出表扬。

  林如海自然也是老怀大慰。

  其实团省委是一个工作很难出亮点的单位,虽然看起来清贵,实际上却不怎么起眼。

  所以一直以来不温不火,很多时候都成为了像徐浩然这种年轻干部镀金的地方。

  然而徐浩然竟然在这种岗位也能干出令人瞩目的成绩来,

  这就是能力了。

  只能说只要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

  而且这个项目的前景也是肉眼可见的,

  虽然目前各地已经打破了唯经济发展的政绩观。

  但是毫无疑问,招商引资依然是目前各地分量最重的衡量指标。

  而徐浩然搞得这个创新创业项目,只要其中能够出几家成功培育的高新企业。

  那么这些成绩无疑最终都是要落在徐浩然身上的,

  这可是极为难得的政绩。

  林如海甚至有信心,只要徐浩然这个项目能够培育出三五个值得一说的高新科技企业。

  他外放一个重要地市的一把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所以他不止一次鼓励徐浩然要好好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作为项目的倡导者徐浩然哪里不知道这些好处,

  所以推进起来自然是不遗余力。

  第一届的创新创业大赛他甚至是亲自盯着,小心推进的。

  郑仁捷将一份表格递给了徐浩然,

  “徐书记,这是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的报名项目目录,请您过目。”

  郑仁捷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一次各地大学生报名的积极性很高,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外地的大学生就占了七成以上。”

  “虽然目前也有些地方推出了类似的政策,但是因为我们是第一家推出的,而且无论是规模还是力度都是最大的,所以目前我们的影响力也是最强的,”

  “甚至超过了沿海的某些省,这可是太难得了。”

  也怪不得郑仁捷有些骄傲了,

  要知道s省位于中部地区,虽然经济不错,但是与魔都、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比其实还是有差距的,

  一直以来也不是知名高校大学生首选的地方。

  在以前s省很难有什么政策能和沿海地区相比,

  所以每次在这些政策的推行上都很吃亏。

  然而这次就不一样了,徐浩然算是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又拉上烛火等一干高科技公司做背书。

  果然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的参加者,

  算是难得的在这上面打了个翻身仗....

  ........

  喜欢官场:从发配乡镇开始连续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