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顾家众人的安排(有修改)-《穿越遇荒年,我成了隐士高人》

  有了药厂,便可以产出源源不断的丸药。

  那便大大的节省了熬药花费的时间,及其他耗材的损失。

  若真成功,他大夏的子民们,不论男女都将多一条出路。

  而且通过顾家人的补充得知,将来还可以建设医院,可以让百姓买社保,保证日后的正常就医……

  皇帝听的兴奋不已!

  高兴的说道:“爱钦所作,皆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建立医学院的房子,及一切开销便由朝廷来出吧。

  另外,朕会派太医院的人协助你一起,将医学院建成。他们都听你调遣。你看可否?”

  “微臣谢陛下信任!微臣一定竭尽全力,将此事办好!”顾大河道。

  如此也好,本就是利国利民之事,他们顾家如今已经走到人前,若事事由他们牵头操作,难免被人看作拉拢民心,反而于他们不利。

  交由朝廷来做最好不过,待医学院流程完善后,他便可以退居下来,继续做他的富贵闲人。

  想清楚了一切,因此应的爽快。

  “好好!你顾家当真满门锦绣!天佑我大夏,竟然送来尔等大材!你们当真是我大夏的福星!”皇帝兴奋道。

  “臣等愧不敢当!”众人齐声应道。

  皇帝笑着摆摆手,君臣一片和乐。

  想到孙儿曾说的,自谷内带来的诸多人才……

  皇帝陛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接下来,皇帝又问了顾家小子们的专长。

  最终,顾吉被安排在工部,负责工程建设事宜。

  得知顾家有意在京中开办商场,顾大江已封王自然不可再参与,便要交由顾祥负责。

  可是如今顾吉已经被安置在工部,对自家的商场也只能兼职。

  顾大江想到如今他们在京城,京城权贵太多,若是做生意没有强大的后盾,难免遭人排挤。

  而他顾家开办生意,也并非是为了赚取银钱。

  一是方便传递消息,二是给谷内的人一个经营之地,可以为他们带来收益,保障他们的生活,三是让百姓能够吃饱穿暖,为福儿积攒福报。

  所以,才想着开购物中心。

  不如在京中的铺子,便与朝廷合作,利润五五分。

  这样朝廷也可以贩卖他们烧制的琉璃产品、或其他特产之物。

  也能为他们的购物中心,增加一层保护。

  于是,顾大江三兄弟便趁着皇帝与小子们聊天时,悄悄站的近了些,商议了一番。

  几兄弟都同意了,顾大江便站了出来,“陛下,我们本有意在京中开设购物中心,

  一来为跟随我们一起出谷的乡亲们,让他们的家眷,能有个稳定的来钱之地,维持在京中的日常开销。

  二来,陛下对我等的封裳甚厚,我等受之有愧,也想回报一二,便想邀请与朝廷合作,共同开设购物中心。

  同时,也让我们借朝廷之势,在京中顺利打开局面。届时利润五五分,微臣斗胆了,请陛下宽恕。不知臣所讲,陛下意下如何?”

  “那些封赏,都是因为你们对大夏建了不世之功,这些都是你们该得的。

  合作倒是不必了,你们开业时,朕会赐下一副牌匾,自然无人敢阻碍你们做生意。”皇帝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

  身为帝王,怎可与臣子争利。

  “陛下对我等厚爱,我等自是知道。但也总想回报陛下一二。奈何我等人微,实在不知该送陛下什么,全当拿这五分薄利对陛下了表心意吧。盼陛下成全!”顾大江诚恳的说道。

  一片对帝王的赤诚之心,令人感动。

  最终,经过一番推拒,皇帝还是被顾家人说服了,接受了合伙开店的建议及分成。

  然后顾祥便被归到户部,朝廷会专门拨一队人马,交给顾祥统领,主要负责在各国之间行商贾之事。

  以我国之物,换它国之钱。

  顾如今年也已经十八岁了,虽还未定亲,但学业有成,也是兄弟姐妹中最为话少的一个。

  皇帝问他想做什么的时候?顾意便提了,他想开一个造纸坊,将朝廷允许的书籍拓印成册,让平民百姓也能买得起,看得起。

  陛下自然欣然应允。

  顾意则是选择了军事,想去边军打仗。

  皇帝本想给他安排一个较为轻松的职位,奈何这小子偏不,还不要去荣将军那里,要去其他边军那里历练。

  皇帝也欣然同意了。

  问顾安顾乐时,他们想要效仿先贤,去各地游学。

  皇帝自也是应允了,并且给了他们一个通行证,凭证可以到各个学院去就读,探讨学业。

  他们也可以自行决定,带哪些人去。

  人员可由他们自行添加删减,不用另行请示。

  顾家的事情安排好后,皇帝终于止住了兴奋。

  这才想起了这一次收复草原的关键——天火!

  以及造出天火的人——段书寰。

  皇帝目光看向小子们,众小子个个气度不凡、气质斐然,现场一直未被问话的,便是段书寰了。

  可他一直不骄不躁,在小伙伴们有各自的去处和归宿时,他也满心欢喜,并不见一丝一毫的不满与嫉妒。

  皇帝暗暗点头。

  出声问道:“你便是翁县段县令之子,段书寰吧。”

  众人听到皇帝陛下如此问,本就安静的御书房,瞬间更加安静起来。

  段书寰听陛下如此称呼,更是愣怔了片刻。

  这才忙快步走出,撩开衣摆,跪地磕头道:“臣,翁县段县令之子,段书寰,叩见陛下!”

  声音中已有哽咽之色。

  皇帝自御案后走出,亲手扶起段书寰,一手拉着他的手,另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仔仔细细地看起了段书寰。

  这翁县的段县令,他是有印象的。

  自上任后连着几年,考评皆优。

  在任期间更是得到过几次万民伞。

  如果不是那次意外,他隔年便会被荣升的,可惜了……

  看着眼前初初长成的少年,听阿景说,这孩子早些年,也是一个顽固跋扈的小霸王。

  自从段县令去世后,便一改往日性格,更是瞒着所有人闷头钻研了几年,这才有了火药的诞生。

  可见其内心之坚韧!

  失去父亲,想来很令他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