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顾大海上折子-《穿越遇荒年,我成了隐士高人》

  随着大夏经济开始全面发展。

  潜入大夏的乱军主公及其部下,也开始慌乱起来。

  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大夏经济全面开花,国力有强势发展的趋势,便坐不住了,派了人开始进行破坏、散播流言,蛊惑人心。

  只是,但凡他们的人稍微有些不合时宜的动作,都会莫名其妙的失去踪迹。

  乱军主公也知道,他们这是被人给盯上。

  只好更加加紧尾巴,减少了行动的力度与次数。

  但能被乱军笼络的,无不是奸滑惫懒之辈。

  还有很多,都是在草原上作威作福惯了的人。

  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是很难轻易纠正过来的。

  所以这几个月下来,乱军就折损三分之一的人。

  隐居在大夏京郊,一处庄子内的乱军主公,这段时间也是急的口舌生疮。

  他们原本想的是暗中发展下线,慢慢的从内部瓦解大夏。

  结果,还不等他们有什么行动,大夏的朝廷倒是颁布了一道道的利民政策。

  若真让这些政策都实行起来,那百姓们人人都会有一技之长,人人都能找到活干。

  那百姓的日子将不再愁苦了,这样他们想要网罗人手,便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老百姓不关心是谁当皇帝,也不关心上位者之间的战争。

  他们只要吃得饱穿的暖,生活有希望,有奔头,便会安心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样,与他们发展下线的目标很是不利。

  但苦恼的是,只要他们的人一出头破坏,就仿佛被人盯上了似的,带头使坏的人便会被抓走。

  光他的住处,这两个月来,都已经换了三四次了。

  若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他们也不必努力了。

  直接到圣皇面前,切腹谢罪好了。

  “如今这形势于我们很不利啊!军师,对于此事你怎么看?”乱军首领问道。

  陈军师一向波澜不惊,阴冷的眸中,难免出现几分思索之色。

  考虑了几息,这才回答道:“主公,如今大夏的行势与我们着实不利。

  大夏的皇帝看来是必定要推进这些新政了,但凡是带头闹事、唱衰的,不管什么人,一律被抓走,不给任何人使坏的机会。

  如此这般只有两种可能。”

  主公听到此处,忙催促军师继续快讲。

  “属下认为,这大夏皇室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或者是下定决定要推行新政,秉持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才会有此行动。

  既如此,我们现在便不可再派人去阻碍他们。

  我们的人员,也经受不了损失了。

  属下的建议便是,咱们继续隐藏在暗处,暗中发展势力,带到人数发展完成,在由内到外将大夏分化之。

  我们还可以派出一些自己人,找机会混入到他们的百姓之中,看看能不能从中将大夏的这些技术学会。

  这样,即使主公最终没有完成灭杀的任务,能够带回他们大夏先进的技术与方子,对咱们圣皇来说,主公也是立了大功一件。

  想来在圣皇面前,也能功过相抵。”

  乱军主公听了,觉得军师说的很有道理。

  便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让属下不再抵抗和抹黑大夏的政策。

  另外,派出了一批精锐,隐入到大夏市井之中,妄图偷学大夏的技术。

  ……

  而顾大海,经过这些时日的努力,通过对土地样本的研究分析,已经发现了产量不如谷内的原因。

  原因便在于土地质量上。

  虽然大夏可以种植的土地面积比较多,但很多土地都缺少一些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出现肥力不够,盐碱度过高等问题,不利于植物生长。

  想要彻底的改善,并非一日之功。

  顾大海只能针对这些问题,制出可以改善的肥料,让百姓们在种田之前撒一遍肥。

  之后在庄稼生长中再撒一遍,发育过程中再撒一遍。

  如此多施肥,虽成本高了,但却可有效改善产量。

  顾大海将发现的这一问题,写成了奏折,上书给了皇帝。

  皇帝批阅奏折的时候,看到顾大海的折子时,还愣怔了一下。

  主要是顾家人都还没养成上折子的习惯。

  猛的一看到顾家的折子,还真是不习惯呢。

  皇帝好奇地拿起奏折看了起来,这一看,便看出了与众人的不同来。

  大夏百官上折子,首先便是要歌颂他的功绩,赞扬他……洋洋洒洒写个三四页之后,才开始含蓄的禀明事情原委,然后再请自己定夺。

  整篇看下来,只觉得又臭又长,所言重点,还要他这个做皇帝的思索合计一番……

  每每看到这些,他便觉得头疼不已。

  没想到,打开顾大海的奏折,却让他有一种如沐春风、眼前一亮的感觉。

  只见开头是简单地问候,寥寥几个字。

  之后便是简单扼要的将事情讲了个明明白白。

  事情交代清楚之后,便是实例和数据的佐证。

  再然后,又给出了解决的办法,以及附上的方法成本等等……

  一本奏折,写了两三页的样子。

  通过这简短的文字,不仅事情讲清楚了,还把事情解决的明明白白。

  皇帝只觉自己看过之后,便忍不住拿起朱笔评了个“优”字。

  不止这些,还有例证,还给他解决事情的办法、造价成本等,标注的也是一清二楚。

  这样他即使是想派人去再次核实,派出的暗卫们,便可以直接按他的实例去查证。

  他这个做皇帝的,只需要在奏折上批下同意或不同意即可。

  如此,可是大大的提升了他处理事情的效率。

  若朝中百官日后上奏书,人人便如顾大海这般,那他便也不用日日熬夜伏案批折子了。

  想到此,皇帝便有些意动,“去,将这折子拿去,拿给朝臣们传阅一番。

  让诸位大臣们都跟着顾农使学学!

  只要好好做事,不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言辞、朕也能看出他们的忠心。”

  “是,陛下。”裴公公听命,下去安排了。

  至此,谷外粮食产量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只等政策推行下去,看看来年的收成如何了。

  这一日,随着许掌柜他们的入京,京城的桃花谷里——千百汇京城店,终于开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