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起见,接下来的时间,乱军又通过飞鸟与被软禁的林妃再三确认后。
终于确定,他们等待已久的那个胜利要来了。
一众乱军不再迟疑,按照之前商议好的,派出隐在暗处的各路人马。
按照记录的名单,对皇城的官员进行最后一波策反。
看上去依旧一派繁荣祥和的京都,底下正波涛汹涌着,欲要掀起一场暗涌,将这个王朝倾覆。
这日,天刚朦朦亮,上早朝的大臣们已经有序进入了皇宫内。
待众位大臣走远,两个看门的护卫首领对视一眼,轻点了下头,便将宫门悄悄地反锁了起来。
过了没多久的功夫,又有一队内侍带着林妃的牌子,走出了皇宫。
不多时,便有各家府邸的马车蜂拥而至。
众大臣的家眷,依次从马车上下来。跟随着引路的内侍,快步朝皇宫走去。
在这些女眷们入宫之后,两边守门的兵士再次将宫门关闭。
跟着内侍们快步走动的官员家眷们,只觉得心中惴惴不安。
此时看到相熟的夫人与其家眷,而且也确实是到了宫里,心这才稍稍放下。
主要是今日前来传唤的内侍,都是些生面孔,还催促的紧。
入了府,只说圣体抱恙,奉旨召京中权贵家眷入宫,为圣上祈福侍疾。
竟连三岁小儿都要求带上,问就是生辰八字好,利于圣上。
此事在以往也是有过先例的,皇家的事,众人见虽是面生的太监前来传旨,却也不敢耽搁。
但能在京中为官眷的,无不是人精中的人精,这些时日的时局,各家当家人回来多少都有透漏,此时心中都存在疑惑,可却不得不去,不去便是抗旨,众人只能遵循。
如今见到认识的夫人,少不得想要上前攀谈打探一番。
哪呈想还不等稍有动作,便被跟随在侧的小太监厉声呵斥道:“大胆!皇宫之内,岂容尔等肆意!”
一句话,吓得众人不敢再有小动作。
为首的太监,只回头瞥了一眼,见队伍依旧有序,便步履匆匆的带着众人来到了议政殿附近的一座偏殿中。
偏殿内早有小太监将殿门打开。
待众人依次进入,为首的太监下巴高抬,塔拉下眼皮看着众人,厉声对着各家眷道:“尔等便在此处为陛下祈福诵经吧,不得大声喧哗,无召不得擅出,仔细各家的脑袋前程!”
说完不理众人反馈,一甩拂尘便扬长而去。
顷刻间,殿内便只剩下两个一脸不耐的看守小太监和各家的亲眷。
大家有心想要攀谈一番,看着两个太监的脸色,又有些犹豫。
“看什么看!还不快为陛下祈福。陛下若是好不了了,仔细你们的脑袋!”其中一个太监黑着脸呵斥道。
立马有年幼的小公子小小姐,再也经受不住这压抑的气氛和莫名的紧张感,吓得哭出声来。
却又被身旁的长辈赶紧捂住嘴巴,拉着孩子往人群里挤了挤。
眼见那太监又要发作,此时年龄最长的一位老夫人走了出来,一脸慈爱的笑着说道:“管事公公勿怪,为陛下祈福虽是传统,但各家孩子还是第一次,难免会惶恐害怕,传话的小公公也说了,图他们的生辰吉利,两位公公还请稍待,让他们各家长辈安抚一番,也好不误了吉时。”
见太监虽脸色难看,却是没了动作,老夫人赶紧对众人道:“为陛下祈福侍疾是大家的福份,快安抚好各家孩子,随老身一起为陛下诵经。”
各家夫人对老夫人投去感激的目光,便赶紧嘱咐起家中的小辈来。
如今大家聚到一起,虽无交流,但看到各家来的都是家里的主事人,或者是宠名在外的公子小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这宫内怕是真出事了,他们应是已经成为要挟自家当家人的筹码了。
可知道又能如何呢?如今他们已为鱼肉。
众人忙着安抚各家孩子,不一会便进入了诵经的状态。
另一名看守的太监见众人识趣,忙向同伴使了个眼色,俩人退到门口。依旧盯着众人。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在他们的隔壁,即将上演着另一出戏码。
在众家眷通过诵经,心态稍稍放缓些的时候。
刚刚准备恢复往日热闹的京城中,突然驰过一阵快马,他们一路扬鞭,丝毫不在意路人的死活。
那些城门口起早的小贩,更是在他们的肆意挥鞭下,摊扬人翻,哀嚎在地。
而回应他们这样惨状的,是后来人无情的践踏和肆意张扬的狂笑。
马队所过之处,引起一片伤残。
道路两旁,本来准备开店营业的小二,见此情形,无不赶紧用最快的速度重新关闭上店门,向掌柜禀告去了,行人也纷纷避散。
顷刻间,原本热闹的城道上,已经变得寂静无人,只余下被踢到路两边一动不动的人及快马驶过扬起的灰尘。
一时间,京中百姓心中惶惶,各自紧闭家门,有地窖的更是躲入其中,担忧的猜测着。
随着乱军的进入,京城的四个城门再次被关闭。
乱军带着自己的部队一路疾驰,朝着皇宫的方向奔去。
本属于大夏的宫门,此时正为乱军敞开着,为首的两个护卫,带着众人呼啦啦跪倒一片,齐声道:“恭迎主公!一统大夏!”
乱军主公看着眼前巍峨的宫门,他站在这里,能一眼看到长长的宫道,以及这条道尽头那宏伟的殿宇。
心中的兴奋仿佛要跃出胸腔,终于!过程虽有诸多坎坷,但他也依旧拿下了大夏。
看着伏地恭迎的大夏人,这一刻,乱军主公内心那些不安,那些惶惶,终于不复存在。
心中重新升起了无限的激昂与志得意满。
“好!待事了论功行赏。
儿郎们,随我踏入这大夏皇宫,成为这大夏真正的主宰吧!”
跟随在后的乱军无不欢欣鼓舞,这一刻他们等待的太久了。终于,终于来了。
众人志得意满,快马扬鞭,肆意的朝着皇宫主殿奔去。
终于确定,他们等待已久的那个胜利要来了。
一众乱军不再迟疑,按照之前商议好的,派出隐在暗处的各路人马。
按照记录的名单,对皇城的官员进行最后一波策反。
看上去依旧一派繁荣祥和的京都,底下正波涛汹涌着,欲要掀起一场暗涌,将这个王朝倾覆。
这日,天刚朦朦亮,上早朝的大臣们已经有序进入了皇宫内。
待众位大臣走远,两个看门的护卫首领对视一眼,轻点了下头,便将宫门悄悄地反锁了起来。
过了没多久的功夫,又有一队内侍带着林妃的牌子,走出了皇宫。
不多时,便有各家府邸的马车蜂拥而至。
众大臣的家眷,依次从马车上下来。跟随着引路的内侍,快步朝皇宫走去。
在这些女眷们入宫之后,两边守门的兵士再次将宫门关闭。
跟着内侍们快步走动的官员家眷们,只觉得心中惴惴不安。
此时看到相熟的夫人与其家眷,而且也确实是到了宫里,心这才稍稍放下。
主要是今日前来传唤的内侍,都是些生面孔,还催促的紧。
入了府,只说圣体抱恙,奉旨召京中权贵家眷入宫,为圣上祈福侍疾。
竟连三岁小儿都要求带上,问就是生辰八字好,利于圣上。
此事在以往也是有过先例的,皇家的事,众人见虽是面生的太监前来传旨,却也不敢耽搁。
但能在京中为官眷的,无不是人精中的人精,这些时日的时局,各家当家人回来多少都有透漏,此时心中都存在疑惑,可却不得不去,不去便是抗旨,众人只能遵循。
如今见到认识的夫人,少不得想要上前攀谈打探一番。
哪呈想还不等稍有动作,便被跟随在侧的小太监厉声呵斥道:“大胆!皇宫之内,岂容尔等肆意!”
一句话,吓得众人不敢再有小动作。
为首的太监,只回头瞥了一眼,见队伍依旧有序,便步履匆匆的带着众人来到了议政殿附近的一座偏殿中。
偏殿内早有小太监将殿门打开。
待众人依次进入,为首的太监下巴高抬,塔拉下眼皮看着众人,厉声对着各家眷道:“尔等便在此处为陛下祈福诵经吧,不得大声喧哗,无召不得擅出,仔细各家的脑袋前程!”
说完不理众人反馈,一甩拂尘便扬长而去。
顷刻间,殿内便只剩下两个一脸不耐的看守小太监和各家的亲眷。
大家有心想要攀谈一番,看着两个太监的脸色,又有些犹豫。
“看什么看!还不快为陛下祈福。陛下若是好不了了,仔细你们的脑袋!”其中一个太监黑着脸呵斥道。
立马有年幼的小公子小小姐,再也经受不住这压抑的气氛和莫名的紧张感,吓得哭出声来。
却又被身旁的长辈赶紧捂住嘴巴,拉着孩子往人群里挤了挤。
眼见那太监又要发作,此时年龄最长的一位老夫人走了出来,一脸慈爱的笑着说道:“管事公公勿怪,为陛下祈福虽是传统,但各家孩子还是第一次,难免会惶恐害怕,传话的小公公也说了,图他们的生辰吉利,两位公公还请稍待,让他们各家长辈安抚一番,也好不误了吉时。”
见太监虽脸色难看,却是没了动作,老夫人赶紧对众人道:“为陛下祈福侍疾是大家的福份,快安抚好各家孩子,随老身一起为陛下诵经。”
各家夫人对老夫人投去感激的目光,便赶紧嘱咐起家中的小辈来。
如今大家聚到一起,虽无交流,但看到各家来的都是家里的主事人,或者是宠名在外的公子小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这宫内怕是真出事了,他们应是已经成为要挟自家当家人的筹码了。
可知道又能如何呢?如今他们已为鱼肉。
众人忙着安抚各家孩子,不一会便进入了诵经的状态。
另一名看守的太监见众人识趣,忙向同伴使了个眼色,俩人退到门口。依旧盯着众人。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在他们的隔壁,即将上演着另一出戏码。
在众家眷通过诵经,心态稍稍放缓些的时候。
刚刚准备恢复往日热闹的京城中,突然驰过一阵快马,他们一路扬鞭,丝毫不在意路人的死活。
那些城门口起早的小贩,更是在他们的肆意挥鞭下,摊扬人翻,哀嚎在地。
而回应他们这样惨状的,是后来人无情的践踏和肆意张扬的狂笑。
马队所过之处,引起一片伤残。
道路两旁,本来准备开店营业的小二,见此情形,无不赶紧用最快的速度重新关闭上店门,向掌柜禀告去了,行人也纷纷避散。
顷刻间,原本热闹的城道上,已经变得寂静无人,只余下被踢到路两边一动不动的人及快马驶过扬起的灰尘。
一时间,京中百姓心中惶惶,各自紧闭家门,有地窖的更是躲入其中,担忧的猜测着。
随着乱军的进入,京城的四个城门再次被关闭。
乱军带着自己的部队一路疾驰,朝着皇宫的方向奔去。
本属于大夏的宫门,此时正为乱军敞开着,为首的两个护卫,带着众人呼啦啦跪倒一片,齐声道:“恭迎主公!一统大夏!”
乱军主公看着眼前巍峨的宫门,他站在这里,能一眼看到长长的宫道,以及这条道尽头那宏伟的殿宇。
心中的兴奋仿佛要跃出胸腔,终于!过程虽有诸多坎坷,但他也依旧拿下了大夏。
看着伏地恭迎的大夏人,这一刻,乱军主公内心那些不安,那些惶惶,终于不复存在。
心中重新升起了无限的激昂与志得意满。
“好!待事了论功行赏。
儿郎们,随我踏入这大夏皇宫,成为这大夏真正的主宰吧!”
跟随在后的乱军无不欢欣鼓舞,这一刻他们等待的太久了。终于,终于来了。
众人志得意满,快马扬鞭,肆意的朝着皇宫主殿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