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和亲公主逆袭女帝(二十三)-《快穿,一心只想完任务》

  “我叫羲娆,很高兴认识你,序临。”

  “羲娆,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当然,我们现在不就是朋友了吗?”

  “真的?”

  “嗯。”

  两人都认真答着对方的话。

  孟四等人看到序临跑下去挡在羲娆面前。

  顿觉不好,序临是长公主刚到佛寺时捡的小乞丐,没有在京都待过。

  连忙跑下去赔罪。

  “公主殿下,实在不好意思。序临刚到京都,得罪之处,请多包涵。”

  “没关系,序临很好。”

  孟四等人看羲娆没有生气也松了一口气。

  序临从小在佛寺长大,长公主虽然有教导,但身处质朴的环境,心性单纯,也招人喜爱。

  序临看到孟四等人赔罪,感觉自己好像闯祸了,他想确定漂亮仙子有没有生气。

  “羲娆,你生气了吗?”

  “没有。”

  “你是公主吗?那我是不是以后就见不到你了。”

  虽然自己不太了解京都的事情,但也知道公主不能随便出宫。

  羲娆看着少年着急的模样,不禁笑了笑。

  “不是,我不是渊国的公主,我的黎国公主,到渊国来嫁给三皇子,现在我们还没有成亲,我在宫外住。”

  “真好,那我以后之后可以去找你玩吗?”

  “可以啊,吴公子知道我的宅子,如果你想出去玩,可以差人给我说一声。”

  “好啊,你要去看烟花吗?三哥说紫薇湖边一会儿有烟花。”

  “好,那我们一起去看吧。”

  序临紧跟在羲娆身边。

  吴二和孟四等人有些无语。

  孟四,心里念叨。

  序临这是看见美人不要兄弟了?

  刚走了两步,又觉不太对。

  拍了一下脑袋,大喊道。

  “序临,公主,方向反了!紫薇湖在东边。”

  羲娆和序临相视一眼,被逗笑了,两人都不知道紫薇湖的方向。

  “多谢孟公子。”

  一路上,序临都在羲娆耳边叽叽喳喳,说着自己的见闻。

  可能人对美好的事物容忍度都高,也可能羲娆身边已经好久没有这个模样的朋友了。

  不惧身份,不畏男女。

  “羲娆姐姐,放烟花了,快许愿!”

  序临指着烟花说道。

  “好,”

  一会儿羲娆看到旁边的人,睁开了眼。

  “姐姐许了什么愿望?”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你呢?”

  序临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我希望我武功高一些,将来做个大将军。”

  “嗯,回去跟着师傅好好练。会实现的。”

  “好,我会好好练武的。”

  不知不觉已经快巳时末,羲娆和众人辞别回府。

  过了十五,天气渐渐回暖,三皇子季旻送回折子,表示赈灾已经快完成。

  皇帝龙心大悦,早朝上夸奖季旻,表示等三皇子回来后,再行嘉奖。

  而此时,在连城。

  “殿下,统计出来了,目前连城及周边三个郡,共18个县。原本人口68万,现在剩下不足20万。”

  “怎么会?其他人呢?饿死了这么多人吗?”

  季旻心里直跳,如果只剩下这点人,这次赈灾还有什么意义。

  “回殿下,大部分人都逃去了辽城和周边的郡县。死亡人数大概五万人。”

  听了这话,季旻总算放下心来。

  “嗯,给下面的人说,去了辽城的人不要提及。”

  “是,属下遵命。”

  “孟将军好些了吗?”

  季旻有些担心孟将军的伤势,心里也闪过庆幸。

  还好孟将军推了自己一把,不然现在躺在床上的就该是自己了。

  “不太好,大夫说,左腿里面骨头断了,即使接好了,以后走路也会有影响。”

  “罢了,安排大夫随行,我们先回京。”

  “是。”

  二月初,赶在二皇子大婚之前,三皇子顺利赈灾完成回京。

  京都里百姓都在赞扬三皇子,仁爱谦逊,德行无双。

  羲娆明白,这是渊帝为三皇子造势。但是这也得看其他三位皇子同不同意了。

  朝堂上。

  “启禀父皇,儿臣幸不辱命,顺利完成赈灾。”

  三皇子季旻出列禀告道。

  “好,你写上来的折子,朕已经看了 ,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赈灾成功,救百姓于水火,不愧是朕的儿子。”

  皇帝对季旻此行很满意。

  至于季旻在奏折中提到的借粮之事。

  非常时期行权宜之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朝父子其乐融融。

  早朝结束后,

  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在各自母亲宫里,寻求对策。

  “听说孟将军腿断了?”皇后看向二皇子。

  “是,父皇已经安排太医去看了,但是太医说医好后,也无法像以前上阵杀敌。”

  “能就给皇上备好要换的人。”

  二皇子眼睛一亮。

  “儿臣明白。柳之阳那边儿臣也会搞好关系。”

  “嗯,武安侯虽然年纪也大了,但是他手里的人脉复杂,能不交恶就不交恶。”

  “大皇兄那边怕也会有所行动。”

  “嗯,找人盯着他,虽然现在我们的目标是一致,但权力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放心。”

  随着三皇子的立功,几位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正式开始。

  “公主,如意顺利进宫了。”

  “嗯,定了什么位份?”

  “常在。”

  “嗯,叫下面的人盯好了,虽然有把柄在我们手中。但权势更动人心。”

  “属下明白。暂时应该没问题。药已经成功放进去了。”

  “嗯,那就好。舅舅那边应该也快来消息了。”

  此次辽城接收了将近三十万人,暗二暗三从各地调了近千万石粮食和布匹,还有五饼他们手里的金子几乎都送去了辽城。

  这才留住了这三十万人。

  还好辽城地广人稀。

  现在已经开春,安淮生颁布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确保这些人能长久的留下。

  全家落户辽城的,每人可得一百贯钱,而且房屋修建官府也会补贴银钱。

  选择参军的,不止自己每月发军饷,家人每人也可以领五斤粮食。

  妇女可以选择去城里办的纺织厂和慈安院做工。也有工钱和福利,每月二斤肉。

  如此政策之下,很多人还是愿意在辽城落户成家的。

  喜欢快穿,一心只想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