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尽后,战争的创伤并未抚平,反而为另一种更加阴险的侵蚀提供了温床。
就在池越埋头经营他的“淆城独立王国”时,不速之客悄然降临。
几名自称是“天津商贸会社”的商人来到了淆城,出手阔绰,四处活动。
尤其对兵工厂和煤矿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
他们试图宴请池越手下的军官,散播谣言,暗示隔壁巩镇的中央军即将“收编”淆城,
又或是散布周边某股土匪即将来袭的消息,企图挑拨池越与周边势力的关系,制造混乱。
起初,池越并未太过在意,乱世之中,各种牛鬼蛇神层出不穷。
但很快,他安插在城内的眼线以及兵工厂老师傅的汇报引起了他的警觉——
这些人问的问题太专业,对军事设施的打听太过细致,而且口音虽经掩饰,却偶尔会流露出关外一带的腔调。
池越在旅部听完汇报,眼神瞬间变得冰冷锐利。
他对日本人的警惕性极高,立刻下令:“给我盯死了他们!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和谁接触!
抓不到把柄就制造把柄,老子地盘上,容不得这些魑魅魍魉撒野!”
铁柱和猴子立刻行动,布下天罗地网。
几天后,这几名“商人”被当场抓获,他们竟秘密与当地一个惯匪头子接头,试图怂恿其袭击淆城。
随后,猴子又带人并从他们的几处秘密落脚点里搜出了小型电台和加密的密码本。
证据确凿!
池越根本懒得审问,也无需审问。
他要用最狠辣的手段立威,震慑所有敢于窥探他地盘的外来势力。
“拖到西门外,公开枪决!把头砍下来,挂在城楼上!
告示就写:日本间谍,下场如此!”
命令冰冷而无情。
几声枪响后,淆城上下震动。
百姓议论纷纷,既感到恐惧,又隐隐觉得这位池旅长虽然凶狠,却能保一方平安。
池越通过这次铁血清洗,再次巩固了自己的权威,但也清楚地意识到——日寇对华北的渗透,已经无孔不入。
……
巩镇,秦晔指挥部。
电台耳机里,译电员紧张地记录下一串串密码,经过艰难破译,一份残缺不全却内容惊人的电文呈现在秦晔面前。
电文提及了“淆城”、“兵工厂”、“破坏”、“制造摩擦”等关键词,落款是一个关东军特务机关的代号。
秦晔拿着电文,脸色瞬间凝重。
他的第一反应,甚至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立刻对副官道:
“立刻!将这份情报的主要内容,用最隐蔽的方式,送给淆城池旅长!”
副官愕然:“师座?这……这是日军密电,送给池越?他之前和我们可不对付。”
秦晔抬手打断了他,目光深沉,语气却不容置疑:“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如今日寇才是心腹大患,其挑拨离间之计,岂能让他得逞?速去!”
副官似懂非懂,领命而去。
秦晔独自站在地图前,心情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复杂。
他告诉自己,这是为了民族大义,是为了不让日本人阴谋得逞。
但内心深处,还有一个他不愿深究的原因:他认可池越这个对手。
池越的悍勇、狡诈、甚至那股草莽般的生命力,都让他警惕的同时,又难以抑制地产生一种欣赏。
他们数次交锋,又数次默契地“配合”,那种棋逢对手、心照不宣的感觉,微妙而深刻。
这种感情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敌我,夹杂着忌惮、佩服。
甚至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不愿看到对方被阴险手段击倒的维护。
淆城。
池越果然截获了这封奇怪的匿名电文。
他起初怀疑是又一个陷阱,但结合刚刚清除日本特务的事,宁可信其有。
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他——这消息是秦晔送来的。
池越摩挲着下巴,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喜。
在这污糟的世道,在这互相倾轧的军队里,秦晔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而发送情报的这个行为,也意味着来自秦晔的善意和认可,他给予了自己一份基于共同底线的尊重和信任。
这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快慰,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豪情。
他的秦将军,手段可以灵活变通,但本质的善良与正义却从未被世事改变过。
他立刻加强了兵工厂和煤矿的警戒,布下了暗哨。
果然,两天后的夜晚,一小股身份不明、身手矫健的武装分子试图潜入煤矿安放炸药。
被早已守株待兔的池越部下当场击毙大半,活捉两人。
经过“特殊关照”,俘虏招认是受日本特务机关指派。
几天后,一队淆城士兵拉着十几车优质的无烟煤,来到了巩镇哨卡前。
“奉我们旅座之命,特来感谢贵部近日维护地方治安,致使商路畅通,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带队的军官说得客气,但眼神里的意味却很深长。
秦晔看着那十几车对于困守孤城的他而言堪称雪中送炭的煤炭,立刻明白了过来。
池越猜到了是他,这是用这种方式还人情,也是……一种试探和默契的回应。
他没有点破,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贵部太客气了。如今地方不靖,正需同舟共济。
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下也有区区薄礼回赠池旅长,烦请一并带回。”
一场心照不宣的物资交换就这样完成。
秦晔想,未来的路或许依旧要兵戎相见,但至少在此刻,他们不是敌人。
就在池越埋头经营他的“淆城独立王国”时,不速之客悄然降临。
几名自称是“天津商贸会社”的商人来到了淆城,出手阔绰,四处活动。
尤其对兵工厂和煤矿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
他们试图宴请池越手下的军官,散播谣言,暗示隔壁巩镇的中央军即将“收编”淆城,
又或是散布周边某股土匪即将来袭的消息,企图挑拨池越与周边势力的关系,制造混乱。
起初,池越并未太过在意,乱世之中,各种牛鬼蛇神层出不穷。
但很快,他安插在城内的眼线以及兵工厂老师傅的汇报引起了他的警觉——
这些人问的问题太专业,对军事设施的打听太过细致,而且口音虽经掩饰,却偶尔会流露出关外一带的腔调。
池越在旅部听完汇报,眼神瞬间变得冰冷锐利。
他对日本人的警惕性极高,立刻下令:“给我盯死了他们!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和谁接触!
抓不到把柄就制造把柄,老子地盘上,容不得这些魑魅魍魉撒野!”
铁柱和猴子立刻行动,布下天罗地网。
几天后,这几名“商人”被当场抓获,他们竟秘密与当地一个惯匪头子接头,试图怂恿其袭击淆城。
随后,猴子又带人并从他们的几处秘密落脚点里搜出了小型电台和加密的密码本。
证据确凿!
池越根本懒得审问,也无需审问。
他要用最狠辣的手段立威,震慑所有敢于窥探他地盘的外来势力。
“拖到西门外,公开枪决!把头砍下来,挂在城楼上!
告示就写:日本间谍,下场如此!”
命令冰冷而无情。
几声枪响后,淆城上下震动。
百姓议论纷纷,既感到恐惧,又隐隐觉得这位池旅长虽然凶狠,却能保一方平安。
池越通过这次铁血清洗,再次巩固了自己的权威,但也清楚地意识到——日寇对华北的渗透,已经无孔不入。
……
巩镇,秦晔指挥部。
电台耳机里,译电员紧张地记录下一串串密码,经过艰难破译,一份残缺不全却内容惊人的电文呈现在秦晔面前。
电文提及了“淆城”、“兵工厂”、“破坏”、“制造摩擦”等关键词,落款是一个关东军特务机关的代号。
秦晔拿着电文,脸色瞬间凝重。
他的第一反应,甚至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立刻对副官道:
“立刻!将这份情报的主要内容,用最隐蔽的方式,送给淆城池旅长!”
副官愕然:“师座?这……这是日军密电,送给池越?他之前和我们可不对付。”
秦晔抬手打断了他,目光深沉,语气却不容置疑:“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如今日寇才是心腹大患,其挑拨离间之计,岂能让他得逞?速去!”
副官似懂非懂,领命而去。
秦晔独自站在地图前,心情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复杂。
他告诉自己,这是为了民族大义,是为了不让日本人阴谋得逞。
但内心深处,还有一个他不愿深究的原因:他认可池越这个对手。
池越的悍勇、狡诈、甚至那股草莽般的生命力,都让他警惕的同时,又难以抑制地产生一种欣赏。
他们数次交锋,又数次默契地“配合”,那种棋逢对手、心照不宣的感觉,微妙而深刻。
这种感情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敌我,夹杂着忌惮、佩服。
甚至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不愿看到对方被阴险手段击倒的维护。
淆城。
池越果然截获了这封奇怪的匿名电文。
他起初怀疑是又一个陷阱,但结合刚刚清除日本特务的事,宁可信其有。
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他——这消息是秦晔送来的。
池越摩挲着下巴,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喜。
在这污糟的世道,在这互相倾轧的军队里,秦晔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而发送情报的这个行为,也意味着来自秦晔的善意和认可,他给予了自己一份基于共同底线的尊重和信任。
这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快慰,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豪情。
他的秦将军,手段可以灵活变通,但本质的善良与正义却从未被世事改变过。
他立刻加强了兵工厂和煤矿的警戒,布下了暗哨。
果然,两天后的夜晚,一小股身份不明、身手矫健的武装分子试图潜入煤矿安放炸药。
被早已守株待兔的池越部下当场击毙大半,活捉两人。
经过“特殊关照”,俘虏招认是受日本特务机关指派。
几天后,一队淆城士兵拉着十几车优质的无烟煤,来到了巩镇哨卡前。
“奉我们旅座之命,特来感谢贵部近日维护地方治安,致使商路畅通,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带队的军官说得客气,但眼神里的意味却很深长。
秦晔看着那十几车对于困守孤城的他而言堪称雪中送炭的煤炭,立刻明白了过来。
池越猜到了是他,这是用这种方式还人情,也是……一种试探和默契的回应。
他没有点破,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贵部太客气了。如今地方不靖,正需同舟共济。
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下也有区区薄礼回赠池旅长,烦请一并带回。”
一场心照不宣的物资交换就这样完成。
秦晔想,未来的路或许依旧要兵戎相见,但至少在此刻,他们不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