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重八,你莫哭啊-《大明第一火头军》

  坤宁宫。

  宫门紧闭,往日里温暖和煦的宫殿,此刻没有一丝温暖的气息,仿佛带着满满的暮气。

  朱元璋就那么站在门口,那身明黄色的常服在铅灰色的天光下,显得有些黯淡。他想进去,想再看看那个陪了他一辈子的女人。

  “皇上,您请回吧。”

  门内,传来马皇后贴身侍女春喜压抑着哭腔的声音。

  “娘娘说了,她这一辈子,最见不得您皱眉头的样子。她想让您记住的,是她年轻时候的模样。她说,大明离不开皇上,请皇上……保重龙体。”

  朱元璋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

  他想发火,想一脚踹开这扇该死的门。可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骂不出来,就静静站立着。

  最终,他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

  “搬张椅子来。”

  内侍不敢怠慢,很快搬来一张梨花木的椅子。朱元璋就那么直挺挺地坐下了,坐在那扇紧闭的宫门前,像一尊顽固的石像。

  有太监想为他撑起华盖,被他挥手退开。

  他就那么坐着,望着门上那精致的雕花,那双总是深邃难测的小眼睛里,一片空洞。

  “妹子,你还记不记得,当年在濠州,咱俩刚成亲那会儿。”

  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像是在自言自语。

  “那时候穷啊,连个像样的家都没有。大冬天的,咱就带兵出城作战了,你就在城门口看着咱,提心吊胆的等着咱,回来给咱修补衣甲,包扎伤口。”

  “后来,咱当了皇帝,你当了皇后。你总跟咱说,重八,咱们是从泥腿子里爬出来的,可不能忘了本。你把宫里的地都给咱种上了菜,说吃着自己种的菜,心里踏实。”

  “标儿像你,心善。老四那浑小子像咱,脾气臭,就知道打打杀杀。你总护着他,说他还小,让咱别总揍他。”

  “雄英也没了……咱的大孙子……咱还没来得及教他怎么当皇帝呢……”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从濠州城,说到应天的奉天殿,从当年的穷小子朱重八,说到如今的洪武大帝。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就带上了哽咽。

  门内,病榻上的马皇后,早已瘦得脱了相。她静静地听着门外那个男人絮絮叨叨的声音,那张苍白的脸上,缓缓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

  她想起了那个在破庙里,把唯一的半块饼子塞到她手里的少年。

  她想起了那个在战场上,浑身是血,却依旧把她护在身后的男人。

  一滴浑浊的泪,从她的眼角,无声滑落。

  “重八啊……”

  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轻轻地呢喃着。

  “你莫哭啊……”

  北平,燕王府。

  一纸来自应天府的圣旨,如同一道符咒,彻底撕碎了王府的平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病危,着各地藩王,即刻回京!”

  朱棣捏着那份圣旨,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

  “妙云!”

  他冲进后院,声音里带着急切道。

  “你立刻收拾行装,带上高炽和高煦,备足人手,随后赶来!我先走一步!”

  徐妙云看着丈夫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没有多问一个字,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王爷放心,臣妾……这就收拾出发。”

  燕王府外,范统早已集结了三百饕餮卫,牛魔王、驴魔等一众牲口烦躁地刨着蹄子,它们的眼珠子,在夜色中泛着一层诡异的红光。

  “上马!”

  朱棣翻身上马,没有半句废话。

  “目标,应天府!日夜兼程,马死换马,过驿不停……!”

  三百重骑,如同一支黑色的利箭,瞬间刺破夜幕,朝着南方的方向,卷起一道滚滚的烟尘。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片刻停歇。

  饿了,就在马背上啃几口冰冷的肉干。

  寻常的战马,根本经不起如此高强度的奔袭,跑死了一匹又一匹。

  可饕餮卫的坐骑不同。

  牛魔王那庞大的身躯,仿佛不知疲倦,四蹄翻飞,快得像一阵黑色的旋风。那些长着獠牙的战马和驴魔,更是展现出了非人的耐力,它们的呼吸粗重,口鼻中喷出的白气如同蒸汽,却依旧死死地跟在后面。

  范统趴在牛魔王宽阔的背上,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快被颠出来了。

  当应天府巍峨的城墙出现在视野中时,范统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朱棣一马当先,冲到城门前,看都懒得看守城的卫兵,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狠狠扔了过去。

  “燕王朱棣!奉召回京!”

  守城的将领还没反应过来,那支黑色的洪流,已经从他身边呼啸而过,直奔皇城。

  宫门口。

  当朱棣从马背上滚下来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双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他踉跄着,赤红着双眼,疯了似的,朝着宫内冲去。

  而他身后,范统和那三百饕餮卫,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坐骑上滑了下来。

  牛魔王发出一声疲惫的嘶鸣,庞大的身躯“轰”的一声卧倒在地,再也站不起来。

  其他的战马和驴魔,也纷纷倒地,口吐白沫,浑身被汗水浸透。

  范统只觉得眼前一黑,连滚带爬地靠在牛魔王温热的肚皮上,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再动。

  他和其他的饕餮卫士卒,就这么横七竖八地倒在宫门口,靠着自己的坐骑,沉沉睡去。

  他们实在是,太累了。

  坤宁宫外。

  一阵急促、慌乱、沉重得如同擂鼓的脚步声,宫门口已经换成太妃塌,接连几天陪在这,有些昏昏欲睡的朱元璋。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厉色。

  “怎么了?秀英”

  他下意识地以为,是马秀英……

  他转过头,循声望去。

  只见一道浑身泥污,如同从泥地里爬出来的身影,正脚步虚浮,眼睛血红,跌跌撞撞地朝着这边冲来。

  是老四!

  朱棣!

  朱棣看到了坐在宫门前的父亲,看到了那张憔悴得让他心碎的脸。

  他想喊一声“父皇”,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哭喊。

  他冲到那扇紧闭的宫门前,用尽全身的力气,拍打着冰冷的门板。

  “娘!娘!小四回来看你了!小四回来了!”

  “娘!您开门啊!您看看我!我回来了!”

  他的额头,抵在冰冷的门上,滚烫的泪水,混着脸上的泥污,肆意横流。

  “妙云……妙云带着高炽和高煦,马上就来了!您还没见过他们呢!您不是最想抱孙子吗?”

  “娘!娘!!”

  他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那个他生命中最温暖的名字。

  门内,病榻之上。

  马皇后那微弱的呼吸,在听到那声熟悉的“娘”时,微微一顿。

  她那双早已失去神采的眼睛,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宫门,看到了那个她从小护到大的,最让她不省心的儿子。

  她的嘴角,微微翘起,仿佛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那根一直紧绷着的,名为“牵挂”的弦,终于,松了。

  “皇后娘娘……”

  贴身侍女春喜,看着那双缓缓闭上的眼睛,和那只无力垂落的手,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了整个坤宁宫。

  “皇后娘娘——薨了!!”

  门外,朱棣的哭喊声,戛然而止。

  他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缓缓站起的身体,如同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颓然地,重重地,坐了回去。

  天,塌了。